報告稱內陸核電建設不會對環境和公眾健康造成影響

2021-01-13 人民網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報告稱:內陸核電建設不會對環境和公眾健康造成影響

  新華網北京5月31日電(記者吳晶晶)中國核能行業協會31日向社會發布《內陸核電廠環境影響的評估》課題研究成果,指出我國內陸核電建設不會對環境和公眾健康造成影響。

  我國對內陸核電建設一直持科學審慎的態度。2008年以來,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就開始了內陸核電建設有關課題研究。在此基礎上,2012年又組織50餘位專家,歷時一年開展了內陸核電廠環境影響評估,涉及內陸核電廠選址、用水、散熱、輻射影響、嚴重事故後的環境風險和緩解措施等。

  研究認為,我國的核電安全標準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最新標準一致,內陸核電廠與沿海核電廠安全標準一致,在放射性液態流出物排放方面內陸廠址更嚴格。我國內陸核電廠的水、氣等排放達到國際高標準要求,對環境造成輻射影響的增加量遠低於環境本底的輻射水平,不會影響環境和公眾健康。

  研究指出,我國擬建內陸核電項目選址條件良好,不可能發生類似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那樣的嚴重事故;採用二次循環冷卻技術的內陸核電廠的淡水消耗量不會影響流域的水資源量;內陸核電廠下遊水質可達飲用水標準;通過採取進一步的工程措施,可以確保嚴重事故下水資源安全以及公眾健康;內陸核電廠嚴重事故對公眾的健康風險要小於人類其他活動。

  研究還指出,內陸核電是核電發展布局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世界多個國家發展核電的實踐證明,濱海核電廠與內陸核電廠沒有本質區別,都是安全的。事實上,全世界運行的核電機組一半以上建在內陸地區,法國和美國的內陸核電比例分別佔69%和61.5%,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建有32臺核電機組。瑞士、烏克蘭、比利時等國核電廠全部建在內陸。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內陸核電建設不會影響環境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報告稱:內陸核電建設不會對環境和公眾健康造成影響    新華社北京5月31日電(記者吳晶晶)中國核能行業協會31日向社會發布《內陸核電廠環境影響的評估》課題研究成果,指出我國內陸核電建設不會對環境和公眾健康造成影響。
  • 核安全局開展核安全文化專項行動:內陸核電廠排放不影響環境
    核安全局開展核安全文化專項行動:內陸核電廠排放不影響環境 澎湃新聞記者 周辰 2015-01-14 20:04 來源:
  • 何祚庥質疑內陸核電安全 國核專家:AP1000核電站中美同等安全
    2014年11月,國家核安全局核電安全監管司副司長湯搏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根據核電相關規劃,「十二五」期間不會核准內陸核電項目開工,「十三五」能否開工仍在討論,目前無定論。近期,業內卻一直盛傳「湖南桃花江核電站、湖北鹹寧大畈核電站和江西彭澤核電站(下稱『湘鄂贛核電站』)的各項準備工作都按照2016年開工進行」。
  • 中國內陸核電站選址基本確定 十三五期間有望開工
    王毅韌表示,隨著內陸經濟發展加速,內陸地區的能源需求也正在不斷提升,同時,核電對環境的影響小於火電,因此內陸核電站的建設勢在必行。有人擔心,內陸建設核電站,需要用長江水去冷卻。王毅韌回應,這個概念是錯誤的。雖然沿海核電站是通過海洋水來循環進行冷卻,但是,在內陸地區用的卻是水塔。
  • 「對我國環境和公眾健康尚無危害」
    由於日本福島核電站洩露物質主要通過空氣和海水進行擴散汙染,作為近鄰的我國,是否受到此次核輻射洩露的影響,一直是公眾最關心的話題。對此,國家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中國氣象局、國家海洋局都在其官方網站介紹:到目前為止,日本核電站輻射洩露對我國環境和公眾健康沒有危害,無需採取特別的防護措施。
  • 專訪海鹽縣長:發展核電須邁過與公眾溝通門檻
    地方經濟發展上不去,老百姓就業等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另外,章劍也認為一些媒體對此類問題的報導上也存在偏差,缺乏科學態度,用一些看上去很冠冕堂皇其實片面的觀點誤導了部分公眾,激化了對立情緒。事實上,核電站落戶海鹽的整個過程中也伴隨有當地人民的疑惑與不解。核電站剛在海鹽落戶時,海鹽人民對它知之甚少,一些公眾甚至稱它為「原子彈發電站」,恐慌心理不言而喻。
  • 專家稱湘鄂贛核電站安全風險大:若出事打擊將致命
    2014年11月,國家核安全局核電安全監管司副司長湯搏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根據核電相關規劃,「十二五」期間不會核准內陸核電項目開工,「十三五」能否開工仍在討論,目前無定論。近期,業內卻一直盛傳「湖南桃花江核電站、湖北鹹寧大畈核電站和江西彭澤核電站(下稱『湘鄂贛核電站』)的各項準備工作都按照2016年開工進行」。
  • 研究稱瀝青汙染排放正悄然影響環境和公眾健康
    耶魯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顯示,世界各地用於建造道路和停車場的材料--瀝青,是造成空氣汙染的一個無聲的因素,它正在損害環境和生活在其中的人們。研究發現,在炎熱的晴天,這種影響是最嚴重的,強烈的熱量會增加瀝青排放到空氣中的有害顆粒的數量。
  • 核電鏈對環境的影響很小:煤電鏈對公眾產生的輻射照射約為核電鏈的...
    核電鏈對環境的影響很小:煤電鏈對公眾產生的輻射照射約為核電鏈的50倍   核電鏈對環境的影響很小:煤電鏈對公眾產生的輻射照射約為核電鏈的50倍   基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對煤電鏈與核電鏈產生的環境危害比較的結果是:從大氣汙染物排放來看,正常情況下,燃煤發電向環境排放的
  • 評論:利益平衡是核電上馬關鍵
    一海之隔的臺灣近日暴發聲勢浩大的反核四運動,核四廠被迫停建,「核」去「核」從的議題再次回到公眾的視野。這一事件反映的核電項目建設面臨的共同問題,對大陸的核電項目是一個有力的警示與啟示。  回顧此前,核四廠的建設方案曾因當地居民的抗議而擱置,此後國民黨與民進黨出於政治競選考量,使這一項目的計劃反覆變更,建設數度遲延。
  • 王乃彥:我國內陸核電廠可實現「近零排放」—新聞—科學網
    在我國核電發展中,核電站的合理布局和建設內陸核電站的問題已成為一個必須考慮的問題。
  • 『能源「十四五」系列報導』核電累計裝機1億千瓦是小目標?
    其停工造成的土地閒置、經濟下滑、就業安置等間接損失更難估算。其他兩個已經獲準的內陸核電站前期投資也非常巨大,但一直未能獲準開工,給當地經濟發展也帶來了不小的影響。關於核電人才的培養支出也非常巨大,因為幾個核電站何時復工遙遙無期,很多優秀人才已離開崗位,甚至離開了核電行業,給核電行業未來的發展蒙上陰影。那麼「十四五」期間到底要不要重啟內陸核電?
  • 以一帶一路撬動萬億盛宴 中國核電牢築「金鐘罩」
    據悉,《規劃》編制實施對進一步提升核安全治理能力,提高核設施安全水平,降低核安全風險,推進放射性汙染防治,推動核電走出去和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以一帶一路撬動萬億盛宴 中國核電牢築「金鐘罩」   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初,核廢料處理、內陸建核電站等與核電發展相關的話題屢屢引發公眾熱議。
  • 我國核電站運行對周圍環境影響可忽略不計
    7月11日,國家環境保護部核安全總工程師劉華在接受《中國核工業報》採訪時表示,「20多年來我國核電站的運行對周圍環境沒有造成任何影響。」這有力地回答了老百姓目前最關心的核電站運行後對周圍的環境輻射到底有多大,對周邊地區的人們的健康到底有沒有影響等問題。   我國核工業創建於上世紀50年代。
  • 中國核電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版)
    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利用,對人類生存、發展、進步產生過巨大的影響。進入21世紀後,人們更加注重生存環境和生存空間的質量。大量燃用化石能源產生的溫室效應、酸雨現象對人類生存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同時,化石能源經長期開採,其資源日趨枯竭,已不足以支撐全球經濟的發展。在尋找替代能源的過程中,人們開始越來越重視核能的應用,而核能最主要的應用就是核能發電。
  • 專家談中國核電前景:我國能源戰略的重要選擇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下稱中核集團)一位資深專家在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認為,國內的核電站因地震而引發事故風險的可能性不大,因為我國地域遼闊,可供選擇的核電站廠址很多,完全可以避免將核電站布點建設在地震帶周圍,但對內陸核電站的選址要提高安全級別標準,以保障核電開發的安全性。對沿海地區的核電站建設,不僅要考慮海浪,還要考慮強海嘯問題。
  • 2020年核電市場需求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 - 中國核電行業現狀調查...
    內陸核電能否啟動的最大難點不在建設的「硬指標」,而是取決於公眾對其接受程度。**-**年,中國核電行業的銷售收入逐年增長,**年銷售收入增長至382.83億元,同比增長11.96%。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年,行業實現銷售收入456.71億元,同比增長19.30%。
  • 上海磁浮優化案仍引爭議 已有公眾稱健康受影響
    上海磁浮優化案仍引爭議 已有公眾稱健康受影響 2008年01月17日 11:06 來源:法制網—法制日報 發表評論   上海擁有世界上第一條實際投入商業運行的磁懸浮列車線路,本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但由於這條線路的擴建要穿越居民區,延伸線上近四十個小區的居民開始擔心生活環境惡化
  • 2020年核電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 中國核電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
    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利用,對人類生存、發展、進步產生過巨大的影響。進入21世紀後,人們更加注重生存環境和生存空間的質量。大量燃用化石能源產生的溫室效應、酸雨現象對人類生存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同時,化石能源經長期開採,其資源日趨枯竭,已不足以支撐全球經濟的發展。在尋找替代能源的過程中,人們開始越來越重視核能的應用,而核能最主要的應用就是核能發電。
  • 《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18)藍皮書發布 未來核電發展前景看好
    同時,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正在穩步進展,小型反應堆研發和示範工程準備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之中。「但也要看到,歷史上三哩島、切熱諾貝利、福島三大核事故給全球核能事業帶來的影響依舊存在。」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張華祝表示,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核電產業,未來發展依舊面臨著安全性、經濟性、放射性廢物管理、公眾接受度等諸多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