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海鹽縣長:發展核電須邁過與公眾溝通門檻

2020-11-21 環球網

海鹽縣縣長章劍接受環球網記者採訪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曉磊】4月18日,李克強總理在主持召開新一屆國家能源會員會首次會議時指出,適時在東部沿海地區啟動新的核電重點項目建設。 但自福島核事故後,一些人「談核色變」。而且近日來,多地一些重大項目因當地人民舉行抗議而擱淺,如PX項目工廠、垃圾焚燒發電廠、火葬廠等。那麼,未來核電項目的上馬是否也會遭遇「民意綁架」?政府與人民在重大項目上怎樣做有效溝通?

環球網記者近日採訪了到京參加中國國際核工業展的浙江省海鹽縣縣長章劍。他表示,一些項目因環境問題而引發老百姓與政府之間的對立,政府首先應做自我反省。很多矛盾並不是項目本身不好,而是因為地方政府事先與老百姓溝通不夠,實際上,核電總體上是一種安全、清潔的能源,對發展當地經濟及改善空氣品質都有正面的影響。因此,學會與公眾溝通是現代政府的必修課。

海鹽人與核電站融洽相處

海鹽縣是位於浙江省的杭州灣的一個濱海小城,秦山核電站便落戶於該縣。秦山核電站於1985年開工,現已完成了三期工程的建設。章劍介紹說:「中國大陸的核電站是從海鹽起步,秦山核電站第一期從1985年開始建設,到今天已有30年歷史,海鹽和核電站結下了不解之緣。30年走過來,海鹽人與核電站雖然不能說沒有一點矛盾,但的確是越處越融洽,可以說是相得益彰,漸入佳境。」

對於近些年發生的一些群體性事件,曾經在環保部門工作過的章劍深有感觸。他說:「一些項目因環境問題而引發的當地老百姓與政府之間的對立,政府首先應該進行自我檢討。」他表示,多年以來,一些地方政府確實存在過度追求GDP的現象。因此,在引進一些大項目的時候,科學的決策、民主的決策做得不夠,沒有做認真的分析和評估,往往是地方黨政領導的主觀意志起了決定性作用。「所以對於有些項目,老百姓採取抵抗、拒絕的態度,我表示理解。確實有一些項目不應該引進、不應該落戶,政府必須做自我檢討。」

談到最近一些因「民意」而擱淺的PX項目等,章劍說:「我覺得很多項目並不是項目本身很不好、真的是對環境有重大影響,而是因為地方政府事先在上項目的前期跟當地百姓、跟社會各屆溝通解釋地不夠。老百姓沒有充分的專業知識儲備,容易被偏激的言論所誤導。我認為在老百姓有疑慮時,政府要重視,事先做好充分的溝通,讓他們了解、理解、支持這些重大項目。如果很多項目一出現矛盾就停止下來,損失的是國家及地方利益,也損失了老百姓的利益。地方經濟發展上不去,老百姓就業等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另外,章劍也認為一些媒體對此類問題的報導上也存在偏差,缺乏科學態度,用一些看上去很冠冕堂皇其實片面的觀點誤導了部分公眾,激化了對立情緒。

事實上,核電站落戶海鹽的整個過程中也伴隨有當地人民的疑惑與不解。核電站剛在海鹽落戶時,海鹽人民對它知之甚少,一些公眾甚至稱它為「原子彈發電站」,恐慌心理不言而喻。

為了消除人們的疑慮,在啟動建設秦山核電站之時,建設者及當地政府就不停地跟老百姓做溝通,宣傳核能和平利用、安全利用的一些基本知識。海鹽縣政府每年會抽出一個月時間專門作為核電科普的宣傳月。「這也是核電和地方老百姓的互動月」,章劍強調道。為了讓當地人民更為信服,海鹽政府定期組織市民參觀核電站。秦山核電站工作人員也向百姓介紹核電站運行、管理的基本常識。最近幾年,海鹽每年還搞一次規模較大的核電論壇,邀請市民共同參與,讓核電與地方百姓有更好的互動。

章劍還向記者介紹了海鹽即將啟動核電科技館的計劃。海鹽核電科技館預計投資2.5億元,旨在將秦山核電站和海鹽縣打造成核電科普知識的宣傳基地。

海鹽平均壽命超周邊 核電無負面影響

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洩露,引起了日本人民的恐慌和周邊國家的高度關注。章劍也承認,福島事故對所有建有核電站地區的人民都有較大的觸動。對此,海鹽縣組織專業人士認真解讀福島核電站的問題所在,並研究秦山核電站是否能避免此類事故。專家們再用通俗的語言與居民進行溝通解釋。

章劍向記者談了他對福島事故的看法。他說,福島核電站發生事故大致原因是因為地震引發海嘯,海水淹沒核電站備用供電設施,冷卻堆因沒有供電而不能正常運行,從而導致氫氣爆炸發生。「我們將福島核電站與秦山核電站進行了對比分析。海鹽縣附近沒有深海溝,不會發生海嘯。堤壩是五百年一遇的建設標準,海水漫進的可能性幾乎為零。」章劍還表示,秦山核電站的技術模式和福島有著很大的區別,而後期建設的反應堆技術也更加先進。在與公眾解釋溝通之後,當地人民對核電站的安全減少了一些擔憂。

章劍認為:「必須將當地老百姓的權益擺在第一位,只有在安全的環境中才能推進核電的健康發展。」對於安全工作,海鹽當地政府與企業有明確的分工。企業負責廠區內部的生產安全和管理,海鹽政府負責做好廠外的核應急體系建設,每年舉行一些核應急活動的演練。同時,配有武警值守,搜集與處置反恐信息、安全信息等。此外,政府還通過省環保部門的輻射監測站對核電站外圍的環境狀態進行實時監測,定期公布監測數據。章劍強調說:「公布監測數據,一方面是對企業的狀況進行實時監控,另一方面也讓社會公眾了解秦山核電站的運行是處在可控的安全狀態之下,並沒有給環境造成負面的影響。」

數據顯示,海鹽縣的人均期望壽命是80.6歲,比浙江省的平均水平高出兩歲左右。「還有很多百歲老人就住在核電站周邊的小鄉村裡。」章劍補充說。

發展核電有利於治理霧霾

章劍認為,核電站入駐海鹽後為海鹽的發展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如今,核電產業已成為海鹽縣最大的產業,產生的GDP大概佔到全縣的四分之一 。同時,核電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海鹽其它工業和農業的發展,甚至對海鹽的教育、城市建設和文化建設也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這兩年,全國各地都在關注空氣品質,霧霾及PM2.5已經成為人們不可繞開的話題。章劍認為火電佔比過高是造成空氣品質下降的重要原因,秦山核電站實際上對海鹽的空氣品質有著正面的影響,海鹽今年的空氣優良率達到了80%以上,在嘉興市屬最好的縣,在浙江全省也居前列。

章劍認為核電是清潔能源,發展核電或有利於各地改善環境。他列舉了一組數字:目前中國核電的總裝機容量發電只佔全國2%左右,而世界平均水平為18%-20%,法國則達到了70%-80%。「整體來看,核電佔比較高的國家或地區,空氣會更好一些。所以,許多國家都在謀劃以核電替代火電。」

章劍最後介紹了海鹽的發展目標,即「打造中國核電城,建設濱海宜居地」的海鹽夢。他用三句話概括了濱海宜居地的內涵:「 產業優質的創新基地、環境優美的休閒勝地、生活優雅的和諧福地。」

相關焦點

  • 「核」諧發展 秦山核電續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秦山核電也始終在追求人、自然和社會的和諧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保護的雙贏的目標。」秦山核電環境監測站站長谷韶中說道。秦山核電,坐落在美麗的浙江嘉興海鹽,處於華東電網的負荷中心地區。
  • 清華、北大等高層次人才齊聚海鹽,為核電關聯及核技術應用產業鏈...
    清華、北大等高層次人才齊聚海鹽,為核電關聯及核技術應用產業鏈注入新動能 !融入長三角 海鹽在行動今天,海鹽核電關聯產業高端人才對接會在核電科技館舉行。活動吸引了包括國家級高端人才在內的10名高層次人才,展示了核電數字信息、核電裝備製造、核電生產性服務等相關項目。
  • 環保公眾參與在海鹽蔚成風尚
    在評審會上,張利宏就自己關心的廢氣、廢水以及固廢等方面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與現場的專家及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作了深入的溝通交流,打消了心中的一些疑慮。  「能參加這樣的項目評審會,我很高興」,張利宏說,「這說明政府真正把老百姓的意見放在心上、踐在實處」。  其實,這樣的事情在海鹽已經屢見不鮮。
  • 中國核電:從國之光榮到國之重器
    【環球網綜合報導】「我在中國核電發源地——浙江海鹽工作生活了三十多年,大家看,我很健康。」「秦山核電是海鹽的金字招牌。」「核電科普要讓核電宣傳從少數人變成多數人。」「中國核電與世界的發展差距就是發展空間。」……中國核學會理事徐瀏華在浙江海鹽的秦山核電科技館開館的第一場科普講座上神採奕奕的說道。
  • 每經專訪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劉華:我國核電安全...
    我國是世界上核能利用發展較快的國家之一,在建核電機組居世界第一。隨著核能利用的不斷深入,新的技術不斷出現,如何安全利用、發展核能成為社會最為關切的話題之一。在即將到來的「十四五」規劃,核能利用將提速,核安全工作變得尤為重要。一系列有關核安全的問題需要讓公眾知曉:我國核電安全水平如何?
  • 逐條批駁《核電將毀滅中國》:為何中國一定要發展核電
    對於這篇網文中更多的荒謬之處,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今日推薦來自「核電那些事」微信公眾號(hediannaxieshi)的一篇文章——《如果核電毀滅中國,為何中國還要堅持發展核電?》,該文今天剛剛新鮮出爐,系統闡述了中國堅持發展核電的理由。
  • 發展核電怎樣破解鄰避難題
    【核電作為一種高效且清潔的能源,受到多國政府青睞。我國核電目前有57臺機組(不含臺灣),而且中國核電已經走出國門,中國廣核集團就參與了英國核電建設項目。可是,公眾對核安全的擔心所引發的「鄰避效應」,卻是國內外發展核電都必須面對的。那麼,國外是如何破解公眾涉核項目鄰避難題的?】
  • 核電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1974年,當時的法國總理梅斯梅爾大膽地提出了一個瘋狂的核能發展 「梅斯梅爾計劃」。計劃中,到1985年,法國要建造80座核電站,2000年要建造170座核電站,最後實現法國電力全部由核電提供的宏偉目標。實際上,「梅斯梅爾計劃」是一個法國能源獨立發展計劃,它也開啟了法國核電的大發展時代。因此,儘管「梅斯梅爾計劃」的實施沒有經過公眾和議會辯論,但它一經推出便很快被民眾所接受了。
  • 探秘中國核電基地:五道防線確保核電站安全性
    原標題:核電安全嗎?——探秘中國核電基地   試驗:核電站周圍年人均輻射量遠低於一次胸部CT輻射量   核爆與核洩漏尚屬突發事件,對老百姓而言,核輻射可能是核電站最常規的影響,那麼實際情況又怎樣呢?   蘇州大學放射醫學與防護學院的數據顯示:核電站周圍的輻射劑量為每年人均0.01毫希,僅相當於我們乘飛機從北京到歐洲1小時的輻射劑量,而每年來自於食物的輻射是人均0.2毫希,地面宇宙射線的輻射是0.26毫希,接受一次胸部CT的輻射也比它大……   國家核安全局核與輻射安全監管一司副司長趙永康表示,我國核電發展30年來,各類設施安全受控,未發生影響環境或者公眾健康的核事故和輻射事故
  • 中國首個商用快堆核電站工程開工 已有7家海鹽企業競得超億元供貨...
    記者此前從縣核應急辦了解到,海鹽企業積極對接示範快堆工程,據不完全統計,已有7家海鹽企業競得供貨訂單,總金額超1億元。  據介紹,中國是世界上第8個擁有快堆技術的國家。2011年7月,中核集團自主設計、建造的中國實驗快堆成功併網發電,2012年5月被科技部驗收。位於霞浦縣的示範快堆工程作為我國首個商用快堆核電站工程,將開啟我國核能發展的新篇章。
  • 海鹽這些人親眼看到了
    5月18日上午,海鹽縣核電產業發展服務局聯合秦山核電,在秦山核電二廠3號機組大修期間開展"走進核島"公眾深度溝通科普活動,縣內機關幹部、村民代表、教師醫生、企業員工等10餘名社會各界人士代表進入核島反應堆廠房,觀看機組卸料過程。
  • 人大代表、忻城縣長李朝暉接受人民網專訪
    人大代表、忻城縣長李朝暉接受本網專訪    2014年廣西「兩會」期間,人民網記者在南寧對人大代表、忻城縣長李朝暉進行了專訪。    李朝暉說,2014年忻城縣著重抓好以下工作:    著重抓好「點石成金」戰略,加快發展特色工業產業。深入實施「點石成金」戰略,以「四大十億元產業」為核心支柱,加快搭建「一區四園」承載平臺,全面發展特色工業產業體系。力爭石材產量達600萬平方米、產值突破6.6億元,全面完成來賓市下達的工業產值及各項投資指標任務。
  • 核電如何做到安全高效又環保?中國核電給出自己的答案!
    中國核電黨委副書記杜運斌表示,一是堅持安全高效發展核電的方針不動搖;二是從技術、質量等全方位確保核電安全發展;三是注重技術領先、科技創新,讓核電項目更好地造福社會。 生態核電:踐行和諧共生理念「誰在落實新達峰目標和碳中和工作中走在全國的前列,誰就實現了高質量的發展。」
  • 江蘇核安全局與江蘇核電籤署合作協議
    江蘇省核安全局把核電安全納入全省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和公眾溝通工作目標,推進核電安全科技研發,組織開展多樣化公眾溝通活動。制定核電安全科普宣傳年度實施方案,組建核與輻射專家庫、科普志願者隊伍,組織開展核電主題的知識競賽類、互動體驗類、參觀交流類宣傳活動。  同時,建立激勵核安全科普公眾參與的長效機制。
  • 賀禹:中國核燃料鈾資源能滿足核電發展需要
    2013年03月12日 11:45:48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3月12日電(記者任沁沁 顧瑞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公司董事長賀禹兩會期間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透露,「中國核燃料鈾資源供應能力是有保障的,可以滿足核電規模化發展的需要。」
  • 報告稱內陸核電建設不會對環境和公眾健康造成影響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報告稱:內陸核電建設不會對環境和公眾健康造成影響  新華網北京5月31日電(記者吳晶晶)中國核能行業協會31日向社會發布《內陸核電廠環境影響的評估》課題研究成果,指出我國內陸核電建設不會對環境和公眾健康造成影響。  我國對內陸核電建設一直持科學審慎的態度。
  • 2020年核電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 中國核電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
    提高準入門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要求新建核電項目,新建核電機組必須符合三代安全標準。安全是核電的生命線。發展核電,必須按照確保環境安全、公眾健康和社會和諧的總體要求,把安全第一的方針落實到核電規劃、建設、運行、退役全過程及所有相關產業。要用最先進的成熟技術,持續開展在役在建核電機組安全改造,不斷提升我國既有核電機組安全性能。全面加強核電安全管理。
  • 專訪雪地策馬女縣長賀嬌龍:我是二流縣長,給大家推薦一流的農產品...
    走紅1月有餘,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專訪賀嬌龍,聽她講述走紅後的故事。 放大鏡變顯微鏡 上觀新聞:自從騎馬視頻走紅之後,最近一個多月你在做什麼?
  • 我國核電運行機組80%指標優於世界中值水平,漳州惠州核電項目正...
    而其中核電更是從無到有,並且依靠「華龍一號」等具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不僅使我國躋身為核電強國,也為推進核能開發利用國際合作、實現全球持久核安全提供了中國方案。而對於公眾最為關注的安全利用核能問題,我國在核能發展過程中,始終將核安全問題放在首位。
  • 浙江海鹽人保、質監、電力三方聯動演練 電梯事故善後融入保險元素
    來源:中國保險報網□胡劍雄9月29日下午,秦山核電有限公司國光賓館2號電梯發生困人事件——電梯正在運行時,突然發生故障,兩名乘客被困電梯裡……這是浙江海鹽2018年電梯困人事故應急救援演練的一幕。該應急救援演練由海鹽人保財險、海鹽質量技術監督局、秦山核電有限公司聯合舉辦,全縣12個相關部門、屬地街道、45家住宅電梯小區、13家公眾聚集場所以及部分業主代表共百餘人現場觀摩,1.6萬餘人通過網絡平臺「直播海鹽」觀看了演練。參加演練的浙江旭森電梯有限公司應急救援小分隊整裝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