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核電運行機組80%指標優於世界中值水平,漳州惠州核電項目正...

2020-12-04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周程程 每經編輯:陳旭

從1949年的缺燈少電,到現在的世界第一電力大國,發電量佔全球總發電量的1/4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70年,我國電力工業篳路藍縷,走過了一條艱苦的發展道路。

而其中核電更是從無到有,並且依靠「華龍一號」等具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不僅使我國躋身為核電強國,也為推進核能開發利用國際合作、實現全球持久核安全提供了中國方案。

而對於公眾最為關注的安全利用核能問題,我國在核能發展過程中,始終將核安全問題放在首位。9月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的核安全》白皮書,同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白皮書的主要內容。

這也是中國政府發表的第一部核安全白皮書。白皮書全面介紹了中國核安全事業的發展歷程,闡述中國核安全的基本原則和政策主張,分享中國核安全監管的理念和實踐,闡明中國推進全球核安全治理進程的決心和行動。

白皮書顯示,截至2019年6月,中國運行核電機組47臺,居世界第三;在建核電機組11臺,居世界第一。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劉華在發布會上表示,中國核電廠的安全保持了世界先進水平。近5年核電國際運行者協會WANO統計的數據顯示,我國核電廠運行機組80%的指標優於世界中值水平,其中70%的指標達到了世界先進值。「應該說總體的運行指標是處於世界前列的。」

圖片來源:新華社

控制碳排放需要發展核能

我國自2015年底批准8臺核電機組建設後,此後便無新核准的核電項目。而時隔3年半之後,我國核電項目又開始緩慢重啟。

今年7月25日,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司長李福龍在國家能源局的例行發布會上表示,山東榮成、福建漳州和廣東太平嶺核電項目核准開工。

目前,上述核電項目進展如何?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劉華表示,目前這些核電項目正處在積極的前期準備過程中。未來幾個月,福建漳州核電項目、廣東惠州太平嶺核電項目等就會在通過安全審查以後,陸續進入到正式的開工建設過程中。「現在都在進行廠址的前期準備。」劉華說。

從全球情況來看,在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以後,部分國家去核發展趨勢明顯。為何我國仍要堅持發展核能?

對此劉華表示,當今世界的主要的核大國,特別是聯合國5個常任理事國,這些國家基本還是走堅定發展核能的道路。「從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研究報告裡也表明,繼續發展核能是國際上一些國家的重要選項。中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也決定了我們必須發展清潔、高效能源,這樣才能進一步保護環境,促進藍天保衛戰更好地實施。從調整能源結構講,中國要發展清潔能源。」

劉華強調,從能源多樣性的角度來講,像中國這樣的大國,必須在能源方面具有多個選項。除了火電、水電和新能源以外,核能也是一個重要選項,並且中國的政策是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發展核能。

「從全球氣候變化的角度,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這也涉及環境問題,所以需要一些二氧化碳零排放的能源構成,核能也是一個重要的選項。」劉華說。

他進一步表示,中國政府積極吸取了日本福島核事故的經驗教訓,進行了安全技術改進。特別是針對核電設施的供電、供水和應急保障、應急措施全面作出了安排,中國核設施的安全水平應該說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此外,中國核電廠址發生像類似日本福島那樣的地震+海嘯極端自然災害的可能性極小。

圖片來源:新華社

將完善核設施周邊居民利益補償機制

核能在發展過程中,破解「鄰避效應」一直是一個難題,需要理性、客觀、辯證地處理。

對於「鄰避」問題,劉華表示,一方面,這反映了公眾法律意識和環境意識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是對相關部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論是核企業,還是政府有關部門,都應該加大核設施前期的工作力度。

「在選址階段、在建設前就應該強化科普宣傳,開展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確保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同時,在核設施運行過程中,也要及時公開核設施的安全狀況。」 劉華表示,核安全法規定,在核設施運行過程中,政府和企業都要公開核設施的運行安全狀況,所以現在政府官方網站上對發生事故事件都會進行及時的公開,這在生態環境部、國家核安全局網站上都可以看到,同時相關企業也應該依法公開運行安全狀況。

劉華表示,解決「鄰避」問題首先要提高認識。相關政府和企業一定要把「鄰避問題」作為一個重要的問題來處理。在項目前期做好規劃,把工作做在前面,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關係。

其次要落實各項法規制度。核安全法在第五章專門制定了信息公開和公眾溝通的要求。對公眾參與作了制度性的安排。劉華強調,一定要依法做好公眾的公開和溝通。並且要加強科普宣傳。要充分發揮媒體、企業、社會組織的作用,加強核安全的宣傳,包括對大中小學生核安全知識的普及和教育,對核設施周邊利益相關老百姓的宣傳和普及。

此外還要完善利益補償機制,通過稅收、財政以及用地補貼等各項政策,完善核設施周邊居民的利益補償機制,既要讓大家了解核設施的安全狀況,也要讓大家通過核能利用對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教育事業、老百姓的福利給予關注,形成一個良性的互動。「做好這些方面的工作,就可以把公眾溝通工作做得更好。」劉華說。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中國發布首部《核安全白皮書》,中國核電機組80%指標優於世界中值...
    在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劉華表示,中國建立了「三位一體」的核安全監管機構,對核設施、核材料、核活動和放射性物質實行全鏈條審評許可,對選址、設計、製造、建造、運行、退役等環節實施全過程監督執法,並開展全覆蓋全天候的輻射環境監測。劉華稱,中國核電廠的安全保持了世界先進水平。
  • 《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0)》發布,我國能源體系中核電優勢凸顯
    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國運行核電機組達到47臺,總裝機容量為4875萬千瓦,僅次於美國、法國,位列全球第三,核電總裝機容量佔全國電力裝機總量的2.42%。2019年,福建漳州和廣東太平嶺核電項目核准開工,標誌著三年「零核准」後國內新建核電已按下重啟鍵,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進入批量化建設階段。
  • 放射源100%納入許可管理 中國核電機組指標優於國際中值水平
    【5月20日,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成立由325名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AP1000運行支持團隊,致力於推進世界第一座AP1000型反應堆安全併網發電。那麼,在減少煤電汙染,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核電的今天,我國是採取何種機制來確保核電廠運營安全的?
  • 華龍一號漳州核電1號機組內部結構衝出地平線
    11月1日9時10分,經過連續34個小時的拼搏奮戰,華龍一號漳州核電1號機組反應堆廠房0m板澆築順利完成,標誌著反應堆廠房內部結構正式結束「地下工作」,後續將集中在0m以上結構層施工。華龍一號漳州核電1號機組內部結構衝出地平線。
  • 我國三代核電發展優勢基本形成
    4月25日,國家核安全局向三門核電有限公司頒發《三門核電廠1號機組首次裝料批准書》,這是繼4月10日廣東臺山核電1號機組獲批裝料之後,今年第二個獲批裝料的三代核電機組。這標誌著國內三代核電機組發展又邁出了實質的一步,為核電行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 核電板塊大幅走高:兩項目獲核准 核電建設有望穩步推進
    ,兩項目獲核准,核電建設有望穩步推進受國務院會議提出極穩妥推進核電項目建設消息刺激,核電板塊3日盤中大幅走高,截至發稿,金盾股份逼近漲停,海默科技漲逾14%,華西能源漲停,臺海核電、南風股份漲幅超8%,東方鋯業漲逾7%。
  • 2020年1-6月全國核電運行情況
    表1 2020年1-6月47臺運行核電機組電力生產情況統計表[8]說明:本表最後一行的「合計值/整體值/平均值」,即:裝機容量、發電量、上網電量為各機組合計值,核電設備利用小時數為全部機組整體值,能力因子為全部機組的算數平均值。
  • 2019年中國核電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預計下半年項目開工...
    我國在2016-2018經歷了三年「零審批」階段,「十三五」規劃恐難以完成,後續機組開工需求迫切。根據國家能源局新聞發布會,2019年上半年山東榮成、福建漳州和廣東太平嶺核電項目已核准開工。核電已迎復甦期,預計2019下半年項目開工進度有望加速。
  • 田灣核電5號機組即將併網發電
    7月9日,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從中核集團獲悉,作為我國核電建設領域今年首臺邁入裝料狀態的核電機組,中核集團田灣核電5號機組首次裝料作業正式開始,為後續按計劃併網發電奠定基礎。田灣核電基地是我國重要的核電基地之一。經過20餘年的發展,田灣核電站已成為華東地區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
  • 2018年中國核電設備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核電裝備自主化和國產...
    我國核電站主要由三大系統構成:核島、常規島及輔助系統。一般而言,核電站投資中設備、基建和其他投資的比例分別為50%、40%和10%,設備投資佔比近半成。核電在2016-2018經歷三年「零審批」階段,「十三五」規劃恐難以完成,後續機組開工需求迫切。2018年我國核電裝備製造的自主化和國產化能力不斷提升,關鍵製造技術創新和重大工程裝備製造成果豐碩,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鍵設備成功完成製造及驗收。
  • 惠州大亞灣核電站在哪裡/大亞灣最新房價/能買房嗎?
    大亞灣核電站是我國大陸首座大型商用核電站,年發電能力近150億千瓦時,80%的電量輸往香港,佔香港用電量的25%。而目前廣東核電發電佔整體發電的比例為9.8%,比全國的2.1%要高很多。      4.2016年4月6日,在巴黎舉行的2015年度國際同類型機組安全業績挑戰賽頒獎儀式上,中國廣核集團所屬的大亞灣核電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榮獲「能力因子」和「核安全/自動停堆」兩項第一名。至此大亞灣運營公司在該挑戰賽中已累計獲得34項次第一名。「能力因子」和「核安全/自動停堆」是國際核電業界公認的最能體現核電安全管理水平和核電運營業績的硬指標。
  • 我國核電雙喜臨門
    據介紹,後續,防城港核電與陽江核電還將根據相關要求辦理電力業務許可證等文件。通常情況下,相關手續完成後,上述具備商業運營條件的時間將被認定為機組投入商業運營的時間。 作為我國西部首座核電站——防城港核電站規劃建設6臺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
  • 「核電之王」中廣核
    三、技術水平 中廣核22臺在運機組中的臺山1號機組採用了第三代核電技術EPR技術,其餘在運機組均採用了引進的M310或自主研發的CPR1000、CPR1000+及ACPR1000技術,6臺在建機組中的臺山2號機組和防城港3、4號機組分別採用了第三代核電技術EPR技術和華龍一號技術,其餘在建機組採用
  • 中國核建:未來國內核電建設市場將保持在一個平穩的發展水平 每年...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6月19日訊,有投資者向中國核建提問, 董秘您好,請問您怎麼看待未來核電建設發展前景?公司回答表示,我國核電裝機及發電佔比小,具有較大發展空間。根據中國核能行業協會2019年9月發布的《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19》,清潔替代和電能替代是能源變革的必由之路,核電在清潔替代、電能替代和能源生產與消費升級的轉型中具有突出的優勢,核電在我國發電量中的佔比將從2019年的4.76%提升到2035年的10%左右。作為清潔低碳、發電穩定的電源,核電仍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 核電重啟進入倒計時核電三巨頭籌措資金爭相上市融資
    這意味著,在此輪三大核電巨頭上市競賽中,中廣核電力有望拔得頭籌,最早上市並獲得融資。   隨著國內核電發展的提速,我國將迎來新一輪核電高峰期,而核電企業自然也需要更多的資金來建設新的核電項目。   中核電力就稱,公司近年來進入了核電項目的建設高峰期,資本性支出較大。
  • 中電建核電公司建設越南沿海三期擴建發電項目商業運行
    &nbsp&nbsp&nbsp&nbsp日前,由中國電建集團核電工程有限公司建設的越南沿海三期擴建項目1×688兆瓦燃煤發電機組圓滿完成720小時穩定運行和性能試驗考核,順利實現合同PAC接收條件,移交臨時商業運行。
  • 2019年全國核電運行情況公布
    >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2月12日發布的《2019年1-12月全國核電運行情況》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大陸運行核電機組共47臺,額定裝機容量為48751.16兆瓦,2019年,全國共有2臺核電機組完成首次裝料和併網運行。
  • 核能在我國還有較大發展空間
    核電佔發達經濟體發電總量的 18%,是其最大的低碳能源選項,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貢獻了一半的低碳電力,是全球能源轉型的重要貢獻者。  但我國核電裝機和發電量在總裝機和總發電量中的佔比較低,與全球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距離。2019年,我國核能發電量為3481.31億千瓦時,同比增加 18.09%,約佔全國累計發電量的4.88%。
  • 中國核電產業自主創新不斷突破 世界發展最快
    目前,中國擁有以「華龍一號」為代表的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具備年產8-12臺套核電主設備的製造能力,僅中核集團就擁有同時建造40餘臺核電機組的能力。11月15日,中核集團舉行改革開放40周年新聞發布會。中核集團董事長餘劍鋒表示,中國核電的發展始終秉持開放發展的理念,中國既是目前世界上核電產業發展最快的國家,同時也是進口核電規模最大的國家。
  • 浙江三澳核電1號機組開工!項目首次吸收民營資本參股
    ▲浙江三澳核電項目1號機組主體工程開工文丨本報記者 朱學蕊記者12月31日從中廣核獲悉,浙江三澳核電項目(以下簡稱「三澳核電項目」)1號機組核島當天9時30分澆築第一罐混凝土(FCD),標誌著機組主體工程正式開工,成為「十三五」期間我國最後一臺開工的核電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