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沙地變綠洲的夢想正在變為現實

2020-12-07 騰訊網

「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一進洮南府,先吃二兩土。白天吃不夠,夜裡接著補」……這些曾經流傳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區的順口溜,生動形象地描述了過去風沙肆虐、生態環境惡劣,人們生產、生活極其艱辛的情形。

吉林省通過持續開展40年的「三北」防護林工程和20年的「綠化美化吉林大地」規劃,中西部地區實施了大規模的造林綠化和沙化土地治理工程,極大改善了生態環境。沙地變綠洲的夢想正在變為現實。

圖片來源:網絡

位於吉林、遼寧、內蒙古交界處,地處科爾沁沙地東緣的雙遼市,現在已是林成網、田成方,數萬畝的防風固沙林帶,數百公裡的護路、護岸林,成了「南成一片、北連一線」的整體格局,庇護著萬頃良田,形成了堅固的生態屏障。

截至2019年,雙遼市森林覆蓋率已達15.8%。昔日滿目的流動沙丘、漫天的風沙已成為歷史,如今這裡草美林豐,景象喜人。

雙遼市林業局局長姜佐權介紹,長期以來,當地將造林綠化視為改善生態、保障民生的大事來抓,樹起了加快經濟社會全面振興的綠色屏障。昔日「風起沙滿天,10米不見人」的景象一去不復返,肆虐一時的「風剝地」已成為歷史。

圖片來源:網絡

「雙遼市林網產生的林間小氣候,改善了農田種植環境,促進了增產增收,糧食產量由每公頃1.3萬斤增長到現在的每公頃1.8萬斤。」姜佐權說。

今年是吉林省實施「第二個十年綠化美化吉林大地規劃」和「吉林省防沙治沙規劃」的收官之年。吉林省林草局生態修復處處長劉國彪介紹,10年來,吉林省以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為依託,開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封原育草,一個大型的防護林體系在西部地區初步形成,持續保持「綠進沙退」的進攻趨勢。

截至目前,吉林省已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積398萬畝,超額完成了規劃治理任務,取得了階段性成效。近期沙化土地監測結果表明,吉林省沙化土地治理面積大於自然沙化面積,昔日「沙進人退」正在向「人進沙退」逆轉。(作者 高楠 趙冷冰)

相關焦點

  • 父女倆雙雙放棄工作,苦戰荒漠20年,終將沙地變綠洲!
    科爾沁沙地是我國北方四大沙地之一,歷史上曾經是水草肥美的草原,但由於長期的人為破壞和自然災害的因素,植被受到破壞,看到的景象是死寂一般的沙坨子。吉林省通榆縣同發鄉新合屯,地處科爾沁沙地東部邊緣。在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裡,生活著一對特別的父女。
  • 他讓沙漠變綠洲不再是夢想,原來是這種新科技
    沙漠變綠洲變成了無數人的一個夢。前段時間我國科學家已志堅先生便研發出了一項新科技。引來全世界的關注,因為這項科技的發明使得沙漠變綠洲將成為現實。大家都知道沙漠裡的沙子是鎖不住水的,表面鬆散的沙子顆粒之間沒有束縛力,這使得沙子很難變成土壤。而易志堅卻發明出一種粘合劑。這種粘合劑是從植物中提取的,純天然。
  • 各地林草頭條|甘肅金塔嬗變:荒漠漸生林木 沙地亦可淘金
    」的奇蹟,先後栽植胡楊、沙棗、紅柳等防護林7萬畝,使昔日滾滾流沙地變成了東西長20公裡,南北平均寬3公裡,渠路林配套、片帶網成型、喬灌草結合的沙漠綠洲。 從平整沙地、打點定穴、挖坑栽植,到引水培育,「沙地對林木的成活十分具有挑戰性,這就意味著水資源成為重中之重。」王端政表示,他們除了從20公裡左右之外的水庫引水滴灌之外,還使用過扁擔挑水、架子車運水等。
  • 中國第一個即將消失的沙漠,80%已經變為綠洲,就在陝西
    中國第一個即將消失的沙漠,80%已經變為綠洲,就在陝西說起沙漠大家多不陌生,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即使沒有親眼看到過,也一定聽說過。沙漠對人們的影響很大,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破壞環境,寸草不生,不能種植農作物。
  • 中國即將消失的沙漠,80%變為綠洲,卻正在遭受搗亂者的破壞
    中國即將消失的沙漠,80%變為綠洲,卻正在遭受搗亂者的破壞沙漠也成為人們的一種嚮往,畢竟沙漠裡有著神秘和未知的意義。所以很多的愛旅行的人,更喜歡去這種神秘的地方探索,雖然沙漠裡有美景,但是對於沙漠人的生活環境還是比較艱苦的,畢竟沙漠裡水源比較困難。
  • 他的夢想是讓沙漠變綠洲
    「沙漠變綠洲、變良田還不是最終目標,我們還想讓沙漠變成宜居的地方。」秦升益委員說。一片沙漠中,綠油油的稻苗迎風起舞。這片位於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的沙漠水稻種植示範田,在去年吸引了一撥又一撥的考察團。這是秦升益委員去年最得意的創新之作。夜晚的北京會議中心十分安靜,讓秦升益委員陣陣的咳嗽聲顯得分外突出。「要不要喝點水?」記者問。
  • 困擾全世界上千年的難題,中國人一招搞定,沙漠變綠洲不再是夢想
    其中包括一直以來困擾全世界上千年的沙漠治理難題,中國人僅僅使用了一招就搞定了,沙漠變綠洲不再是夢想。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加大,沙漠面積一直都在不斷增長,沙漠地質困擾人類歷史已有上千年時間了,根本就找不到治理沙漠的好方法,但是正是這樣一個讓人倍感頭疼的難題,竟然被中國解決了,中國人通過原始簡單的方法,成功把沙漠變成了綠洲。
  • 考察紀實∣中國北方沙漠焉何變綠
    「中國奇蹟:這個沙漠即將消失」、「喜報: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版圖消失」和「NASA衛星圖顯示塔克拉瑪幹沙漠在變綠」等,更是頻頻見諸報端。基於近20年的實地考察,從巴丹吉林沙漠、毛烏素沙地等自然景觀的變遷來看,筆者認同中國北方沙漠變綠已是不爭的事實。
  • 中國治沙30年沙漠變綠洲,驢友去到後:這就是現實?太心寒
    如今,中國治沙長達三十年,經過國家的有效治理,國民們的共同努力,在我們中國境內不少沙漠都傳來了快報,沙漠變綠洲在中國也不再是夢想,看著在沙漠當中大片大片的綠洲,我想作為國人的你都會感到自豪吧。當沙漠的自然環境好起來之後,這也帶動了沙漠地區的旅遊業發展,越來越多的遊客們都想去沙漠看一看!
  • 路萬裡:將綠色化學從夢想變為現實
    【歸國情·創業夢】將綠色化學從夢想變為現實——國家「千人計劃」專家路萬裡歸國創業的故事綠色化學離大規模工業化綠色生產還有多遠?這是路萬裡在美國工作時經常思考的問題。多年來,路萬裡已將最初的綠色化學夢想逐漸變成現實,不僅研發出四種藥物中間體和特種化學品的綠色合成工藝技術,能夠幫助部分企業解決三廢問題,而且許多合成工藝路線設計為全球首創,並且已經實現了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我的夢想,就是要把綠色化學的小夢融入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裡。」
  • 衛星發現地球正在變綠,中國在其中有貢獻,南極也出現了綠洲!
    文/仗劍走天涯衛星發現地球正在變綠,中國在其中有貢獻,南極也出現了綠洲!自從人類進入到了工業文明時代以來,地球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在人類的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這種過程當中,人類的生活看似變得更加的便捷了。
  • 小小綠洲:構建夢想中的動物
    如果你想要建設自己的家園,那就趕緊下載小小綠洲:構建夢想中的動物這款遊戲吧,內容十分豐富多彩,滿足你和動物生活在一起的願望,還能讓你餵養很多的動物植物,簡直就是一種享受的感覺!《小小綠洲:構建夢想中的動物》遊戲特色:綠洲中的許多人都渴望有一個可以身心受到洗禮的地方。
  • 用夢想照亮生命的綠洲
    □劉昌宇 作家畢淑敏的散文集《生命因夢想而沸騰》(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8年1月出版),用31篇簡練別致的散文,通過親切樸實的語言,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道理:生命是一列沒有返程的列車,懷揣夢想的人們唯有百般珍惜當下的時光,才能讓自己生活得足夠精彩。
  • 《頭號玩家》告訴我們現實才是最真實,夢想中的「綠洲」近在眼前.
    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一樣都深深地埋藏在我們的雙耳之間一個沒有破綻的謊言一個無比真實的幻境公元2045,甲子鼠年,不敢想像世界那個時候會變成什麼樣子?克萊恩筆下勾勒的情景,被真正的頭號玩家史匹柏帶到了我們的面前。
  • 殷玉珍:30年堅守,沙漠變綠洲
    她聽從父母之命,一匹土灰色的馬馱著這個19歲的姑娘走到了沙地深處。毛烏素沙地,是中國著名的四大沙地之一,位於陝西省榆林地區和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之間,面積達4.22萬平方公裡。「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是當年毛烏素沙地的真實寫照。而殷玉珍的家,就在毛烏素沙地腹地、鄂爾多斯市烏審旗無定河鎮薩拉烏蘇村一個叫做井背塘的地方。
  • 庫布其沙漠治理:讓沙漠都變綠洲,那是違背自然規律
    庫布其沙漠治理實踐帶來治沙新認識——  讓沙漠都變綠洲,那是違背自然規律  日前,中央媒體聯合採訪團在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的庫布其沙漠中進行了深入體驗採訪,在沙漠無人區的億利資源集團治理現場,科技日報記者看到了一排排疏密有致的防風固沙林,多灌木、少喬木,行走其間,只感覺到風
  • 中國用30年將沙漠「變」綠洲,如今出現這種東西,看了讓人心寒
    中國用30年將沙漠「變」綠洲, 如今出現這種東西,看了讓人心寒中國雖然地大物博,但其中也有大量的沙漠地區,在這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沙漠就佔了70%平方公裡。特別是在中國的西北地區,這裡有大片的沙漠,雖然沙漠風光非常讓人震撼,但是也給當地人民帶來了很大的困擾,特別是周邊的一些城市經常會受到沙塵暴的困擾,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
  • 從草原變沙漠,從沙漠變森林,國外人發問:「這是變在戲法嗎」
    到過沙漠旅遊的遊客想必不可能相信一個沙漠變綠洲吧!在很多人眼力,沙漠就像無邊無際的海洋,降水量又少,還很熱,而且沙漠常常有沙塵暴,在那種環境下,樹植隨時可能被捲走。毛烏素沙漠之所以可以變綠洲,這和它的身世又很大關係,它和鄂爾多斯的沙地連在一起,這裡是畜牧業發達區,曾經毛烏素沙漠也是大草原,由於這裡人過度放牧,所以這個大草原慢慢變成了沙漠。
  • 「綠劍」釘住了沙窩窩——內蒙古、陝西沙漠(沙地)生態修復治理...
    通遼市地處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沙地面積4199萬畝,佔科爾沁沙地總面積的54%,是我國沙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在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茂道吐蘇木的公音浩饒嘎查,86歲的村民格日樂是一位有著20多年治沙經歷的治沙模範。格日樂奮戰的地方叫「白音茫哈」,意為「豐富的沙子」。
  • 手機+虛擬實境+綠洲 我們能看到什麼新奇的科技世界?
    前段時間大熱的VR電影《頭號玩家》HTC也有深度合作,而且最厲害的就是把電影的中的遊戲《綠洲》變成現實中你能真的玩到的VR遊戲。絕對是這次大會的一大驚喜。目前Viveport應用商店上架的《頭號玩家:綠洲測試版》是一個可以擴展的虛擬世界,包含了多個引人入勝的VR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