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師傅:汽車知識]安全在我們的觀念中越來越深刻,為了誤導我們的消費者,一些汽車製造商說「車身輕,鐵皮薄就是汽車不安全的表現」,許多老司機說「買車最好買德系品牌的車,開起來穩重不發飄,日系品牌的汽車,車身普遍很輕,平時一個小刮擦都能凹這麼大個坑,若是大事故指不定要被撞成什麼樣」。那真的是這樣嗎?下面的高手給你多方面的分析,來了解真相的事實!
鋼板的硬度和厚度有關係嗎
平時去4S店看車時,總會看到有人敲車身鋼板,開關門看車門重不重,聽聲音也不重,這樣,我們就可以判斷汽車所謂的安全性,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給你一個簡單的比喻,車身的鋼板就像我們房子的牆壁,車身結構就像房子的各種梁,我們從外面看哪個自建的房子或者高樓大廈是不是先把房子的主體結構建好,然後再開始建牆,牆可以慢慢建,房子就不會倒塌,房子的主要受力部位是這些結構,而不是牆壁。回到我們的汽車,鋼板只是一個表面覆蓋部分,當車身真的發生碰撞時,主要的受力部位就是車身的結構,表面的鐵皮並沒有真正起作用。
安全性主要與身體結構有關
。說到安全性,沃爾沃怎麼會缺席呢?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E-NCAP碰撞實驗視頻沃爾沃汽車,汽車以50KM/h的速度行駛,撞到牆上,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沃爾沃車身結構的主要部位沒有變形,只有車頭的吸能結構變形,吸能結構的主要作用是緩解車輛碰撞過程中的衝擊力,而不是認為車頭應該是被撞擊的完好無損,讓我們再舉一個例子,為什麼硬塑料不是用來保護雞蛋的,而軟塑料是用在大多數雞蛋包裝中的呢,與明白相比,軟塑料可以緩衝碰撞中的大部分衝擊,但硬塑料會將大部分衝擊導入包裝,迫使雞蛋受到更大的衝擊,包裝還可以,但裡面的雞蛋已經壞了。
上個月,凌科召開的「安全不止五星+」Co:talk凌翔會議的主要目的是與大家分享,凌科02是中國C-NCAP第一批碰撞試驗中唯一一款五星+安全評估的車輛,在本次新聞發布會上,凌科相關負責人重點介紹了與沃爾沃聯合開發的CMA車身結構,很少提及車身鋼板。
在汽車碰撞過程中有兩個階段
在第二階段,雖然能量吸收區吸收了大部分的衝擊力,BUT仍將有能量通過車身結構傳遞給汽車,此時,氣囊和汽車中的安全帶將發揮作用,而以柔克剛也將用來緩衝大部分的衝擊能量來保護我們。
為什麼汽車現在變輕了
現在汽車的產業發展已經非常成熟,很多車企也知道汽車越厚越好,如果這麼簡單的話,汽車公司可以給你加更多的鋼板加厚,而且不會花很多錢,講完上面的能量吸收,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明白「以柔克剛」的重要性,雖然不能是太剛,但也不能是臺柔,這個地方應該是剛性的。例如,車身結構的剛性。
車身用厚鋼板的優缺點
車身鋼板厚,佔地面積大,如果使用較厚的鋼板,無疑會增加汽車的重量,增加汽車的油耗,少量情況下和兩輛車與汽車鋼板相撞具有優勢,由於車流大,刮擦事故頻繁,車身上不容易留下厚厚的鋼板。
總結:汽車鋼板的厚度與汽車安全性關係不大,鋼板只是車身的一塊面板,汽車的整體安全性能主要取決於車身結構的強度,至於那些沒有科學依據的謠言,他們是不會站在事實面前的,理性購車是我們消費者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