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層的分層

2021-01-14 紅河縣氣象服務

按熱力學垂直分布對大氣分層(熱分層),可以分為以下幾層:
     一,對流層(Troposphere):對流層是大氣的最低層,其厚度隨緯度和季節而變化。在赤道附近為17-18km;在中緯度地區為l0-12km,高緯度為8-9km。夏季較厚,冬季較薄。在對流層中,因受地表的影響不同,又可分為三層。在0.6~1.5km以下叫擾動層(或者叫摩擦層);2m以下叫貼地層;擾動層以上稱自由大氣.這裡平均溫度在17~-52℃.
    二,平流層(Stratosphere):從對流頂層(tropopause)到約55km的大氣層為平流層,這裡氣流呈水平運動,25km以下溫度隨高度變化較小,氣溫趨於穩定,所以又稱同溫層;25km以上,溫度隨高度升高而升高。 在高約10~60km範圍內,有厚約20km的臭氧層,因臭氧具有吸收紫外線的能力,故使這裡的平流層溫度升高。這裡平均溫度在-3℃.
    三,中間層(Mesosphere):從平流頂層(stratopause)到距地面85km高度稱為中間層。這一層空氣更為稀薄,溫度隨高度增加而降低。這裡也是電離層的底部,流星,極光都誕生在這裡.這裡平均溫度在-93℃.
    四,熱層:從中間頂層(mesopauce)到約600km稱為熱層。頂部溫度可達1000k°(太陽大年可達2000k°).電離層的中上部都在這裡.這裡平均溫度在1727℃.
    五,逃逸層(Exosphere):600km以上叫逃逸層又稱外大氣層.它的邊界可達6400km.溫度可達數千k°,這裡有極光,流星.

 按電磁學垂直分布對大氣層分層(電分層),可以分為以下幾層:
      一,中性層(Neutral layer):對流層,平流層裡的空氣分子基本沒有電離,以分子狀態存在,空氣呈中性.
    二,電離層(ionosphere):在中間層,熱層裡,由於太陽紫外線強烈照射,氣體分子中的電子掙脫了原子的束縛,形成了自由電子和離子,所以叫電離層.由於氣體分子本身重量的不同以及受到紫外線不同強度的照射,電離層形成了四個(D,E,F1,F2)具有不同電子密度和厚度的分層,每個分層的密度都是中間大兩邊小。這裡也是我們DXers非常關注的地方,掌握它們分布,變化的規律,才能了解無線電波在這裡傳輸的特性.
    三,磁層(Magnetosphere):在逃逸層外已經基本沒有什麼地球大氣物質,只分布著地球磁場和被其捕獲到太陽風粒子,磁鞘(Magnetosheath)目前可以看作地球大氣層的邊界了,因為再向前(太陽方向)已經是太陽與星際物質的範圍了.

相關焦點

  • 「地理乾貨」講述大氣層的五大分層及大氣層的作用
    其實這個天高就是大氣層的上限。航空火箭曾在3000公裡高空發現有稀薄大氣,而有人認為,大氣層的上界可能延伸到離地面6400公裡左右。據科學家估算,大氣質量約6000萬億噸,差不多佔地球總質量的百萬分之一, 其中包括:氮78%、氧21%、稀有氣體0.93%、二氧化碳0.03%,此外還有水汽和塵埃等氣溶膠及大粒度懸浮顆粒。
  • 氣象小知識|大氣是如何分層的?
    啥叫「分層」?這裡可說的不是卸妝水的水油分層!而是大氣分層呦~按大氣溫度隨高度分布的特徵,可把大氣分成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和散逸層。按大氣各組成成分的混和狀況,可把大氣分為均勻層和非均勻層。對流層是大氣的最下層。它的高度因緯度和季節而異。
  • 常識考點預測:大氣的垂直分層
    > 大家好,這裡是番茄公考許陽老師本期是常識考點預測的第三十九期:大氣的垂直分層考點
  • 8上《科學》預習微課系列(十七)—大氣層
    空氣也稱「大氣」「大氣層」,空氣中有我們需要呼吸的氧氣,成雲致雨的水蒸氣,還有含量最多的氮氣等。大氣分布在離地面  的厚度上,像一個保護層保護著我們免受隕石、宇宙射線、紫外線等的侵襲,也想一條厚實的大棉被,為地球保暖。       通過對大氣層的了解,科學家對大氣層進行分層,那麼科學家是怎樣對大氣層進行分層的呢?依據是什麼?分幾層呢?
  • 高中地理:一篇文章掌握大氣分層
    大氣分層是高中自然地理部分的重點內容,天氣系統的很多知識都依賴於對它的理解與掌握。同時它也是很有趣的一個知識點,可以解釋生活中很多好玩的現象。大氣層自下而上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和散逸層。文章將對此進行進一步介紹。
  • 知識點: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第一節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 答:太陽大氣有沒有分層?
    小課堂 第136期 12 月 16 日 周 一 答:太陽大氣有沒有分層
  • 冥王星新圖像揭示神秘大氣層內分層現象
    冥王星新圖像揭示神秘大氣層內分層現象左邊圖像是太陽-冥王星-新視野號一條直線時完全背光的圖像,新視野號只用了較少的處理程序得出了冥王星大氣層的輪廓;但當對數據進行更細緻的處理,得出的右側圖像則顯示冥王星大氣層內還有一些令人疑惑的分層現象。
  • 地球生命的保護傘,大氣的垂直分層: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
    大氣層是指包圍在地球周圍的大氣,其主要組成成分是氮氣和氧氣,包裹地球的大氣層厚度超過1000千米,從大氣層上界到宇宙空間,並沒有明顯的界線,是大氣密度不斷降低,大氣分子不斷減少的過程。並不是所有的行星都擁有大氣的,比如像水星那樣個頭太小的行星,就無法吸引大氣從而形成大氣層。
  • 地球生命的保護傘,大氣的垂直分層: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
    新朋友點 ☝ 藍字 加關注      老朋友點 ↗ 右上角 分享大氣層是指包圍在地球周圍的大氣
  • 高中地理:一篇文章助你理解掌握大氣分層
    大氣分層是高中自然地理部分的重點內容,天氣系統的很多知識都依賴於對它的理解與掌握。同時它也是很有趣的一個知識點,可以解釋生活中很多好玩的現象。大氣層自下而上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和散逸層。文章將對此進行進一步介紹。
  • 教學設計: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下)(新教材)
    2、逆溫類型(1)輻射逆溫經常發生在晴朗無雲的夜間或黎明,由於大氣逆輻射較弱,地面輻射散失熱量多,近地面氣溫迅速下降,而高處大氣層降溫較小,從而出現上暖下冷的逆溫現象。B.隨高度的增加,氣溫和氣壓均越來越低C.距地面20km處氣壓降為地面的一半D.對流層垂直方向上的溫度變化範圍大致是-60~20℃3.我國發射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運行軌道所在的大氣層(  )A.氣壓很低、空氣密度很小B.最高氣溫約為40℃C.氣流以平流運動為主D.有時會發生雲、雨、霧、
  • 大氣層並不只是因星球質量決定的,其自身磁場也有決定性作用!
    宇宙當中擁有無數的星球,在人類探索宇宙的腳步永不停歇,宇宙的神秘面紗慢慢的退下,在宇宙所有的星球當中並不都擁有大氣層,就是同處於太陽系的星球來說,它們也是不相同的,星球大氣層的有無是哪些原因決定呢?研究人員認為造成這一情況原因之一就是星球本身的質量,根據萬有引力定律,當星球的質量越大時,它表面的重務加速度就會越大,如果星球的質量較小時,那麼星球的引力無法讓大氣留在自己的身邊,對於水星來說它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水星的大氣層十分的稀疏。
  • 2019山東醫療衛生招聘預防醫學:大氣的結構分層與層次特點
    2019山東醫療衛生招聘預防醫學:大氣的結構分層與層次特點 今天山東中公衛生人才網的老師為大家整理了大氣的結構分層與層次特點的具體內容,大家跟著我一起來學習一下。按氣溫的垂直變化特點,將大氣層自下而上分層,它們的層次特點又是什麼呢?
  • 統計基礎:【11】分層抽樣
    通過劃類分層,增大了各類型中個體間的共同性,容易抽出具有代表性的調查樣本。該方法適用於總體情況複雜,各層/類之間差異較大,個體較多的情況。分層定比:各層樣本數與該層總體數的比值相等。例如:一所學校的男女比例是3:7,那麼對該校男女生進行分層抽樣的樣本數比值也應該是3:7。
  • 地球大氣有分層,那麼太陽大氣分幾層?
    太陽大氣外圍(圖片來源:https://www.nasa.gov/) 說到大氣,不由得讓我們聯想到地球周圍包裹的大氣層那麼,太陽大氣有沒有分層,分層的依據是什麼呢? 太陽大氣究竟分幾層? 太陽大氣的分層有一定的任意性,其實也不完全統一。比較廣泛接受的分層同樣與溫度有關,是按照一定模式計算出來溫度剖面,根據剖面的變化性質劃分的。太陽大氣從內到外主要分為光球層、色球層、過渡區和日冕。
  • 中央提出「探索海域使用權立體分層設權」| 海域空間立體分層使用...
    現行的海域空間「平面化」管理思路,使海域立體分層使用面臨豎向空間邊界不清、二維海籍管理模式不適用、缺少立體空間規劃及利益相關者協調難度大等問題。通過借鑑土地立體分層使用的經驗,結合海域空間自然特徵與開發利用特點,分別從海域分層方法、三維海籍信息表達方式、海域立體空間規劃、設立海域役權等方面提出對策建議,以期為海域空間立體分層使用提供借鑑。
  • 地球大氣有分層,那麼太陽大氣分幾層?-虎嗅網
    太陽大氣外圍(圖片來源:https://www.nasa.gov/)說到大氣,不由得讓我們聯想到地球周圍包裹的大氣層中性大氣參量隨高度變化(圖片來源:熊年祿等《電離層物理概論》)地球大氣能夠分層,是因為空氣分子在地球重力
  • 「地理乾貨」講述大氣層之含義與演化過程
    而大氣的所在地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說的大氣層。那麼大氣層究竟是什麼、它是怎麼形成的、它的界限在哪裡、一共有幾層大氣、各是什麼呢?別急,且聽我一一道來。大氣層又稱大氣圈,是一個氣象學專業術語,它的官方解釋是:因重力關係而圍繞著地球的一層混合氣體,是地球最外部的氣體圈層,包圍著海洋和陸地。
  • 如何製作分層的拿鐵咖啡?
    說到咖啡,我們就會想像到一杯完美的分層咖啡那麼本期就給大家介紹如何製作分層的拿鐵咖啡,讓您做成的咖啡也給別人帶來完美的視覺效果。要想做成一杯成功的分層拿鐵咖啡,首先要了解它所形成的原理。據科學發現它是一個稱為雙擴散對流的過程,這與在海洋中形成層的現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