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一篇文章助你理解掌握大氣分層

2020-08-27 學地理觀海洋

大氣分層是高中自然地理部分的重點內容,天氣系統的很多知識都依賴於對它的理解與掌握。同時它也是很有趣的一個知識點,可以解釋生活中很多好玩的現象。

大氣層自下而上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和散逸層。文章將對此進行進一步介紹。


大氣層溫度隨高度變化曲線圖

受到地球引力的影響,底部的大氣稠密,越往上會越稀薄。地表是大氣的直接熱源,所以在對流層中,位置越高溫度越低。川航的事情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前擋風玻璃突然破碎,艙內溫度驟降到零下40度,全體人員保持鎮定,按照規則處理,最終化險為夷。飛機飛行高度大約就是平流層的底部,因為氣候條件相對穩定。這一層氣溫是比較低的。


前面的例子作為引入,接下來對大氣分層一層一層地分析。

對流層

最貼近地球表面的一層大氣。底部受到地面長波輻射溫度較高,上層氣溫偏低。由於上部冷下部熱,空氣時常會發生強對流,形成雨雪冰雹天氣。因此天氣現象主要發生在這一層。

對流層的厚度隨著緯度的升高而減小,赤道上對流層厚度達到17—18千米,中緯度在12千米左右,高緯度(地球兩極)在8—9㎞左右。至於為什麼是這樣,也不難解釋。赤道上陽光直射,地面溫度高,對流運動一定更加強烈,上升氣流穩定且強勁,對流層頂就相應增高了。同樣的道理,中緯度地區夏季的對流層也會比冬季要厚。


平流層

平流層顧名思義,層內空氣不發生對流,水平方向運動,氣候條件較為穩定。平流層上部是存在臭氧層的,臭氧層吸收太陽紫外線,使得地球生物接收到的紫外線大大削弱,同時也讓臭氧層的溫度高了一截,接近0度。

這裡順便提一下關於臭氧層破壞的問題。工業上用的一些有機物和我們日常生活排放的溫室氣體散發到大氣中會破壞臭氧層,太陽紫外線會更多到達地表,加重了紫外線對地表生物的傷害。適度的紫外線有殺菌作用,但過度的紫外線照射可能會帶來新的疾病,如皮膚病和細胞癌變。

飛機主要在平流層飛行

中間層

中間層臭氧含量很低,能夠被吸收的太陽短波輻射也被熱層吸收掉,因此溫度與對流層內走勢相同,上冷下熱,層內對流運動強烈。


熱層

熱層又叫熱成層,增溫層,指大氣層距地面85—800千米的一層,內部溫度隨著高度增加而上升。這一層內的空氣受到太陽短波輻射強烈,部分大氣處於電離狀態,在兩極地區由於磁場吸引,電離的分子與其他大氣分子發生反應,形成極光(上圖)。

這裡的溫度高達1000℃,但是由於氣體分子特別稀薄,所以不會像地球上的巖漿一樣滾燙。太空飛行器在墜回到地表之前外皮會猛烈燃燒,也與這一層大氣的高溫和高電離度有關。

散逸層

這裡的空氣變得更加稀薄,很多氣體分子脫離地球引力,飛到宇宙空間。

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大家關於文章內容有什麼想提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喜歡就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高中地理:一篇文章掌握大氣分層
    大氣分層是高中自然地理部分的重點內容,天氣系統的很多知識都依賴於對它的理解與掌握。同時它也是很有趣的一個知識點,可以解釋生活中很多好玩的現象。大氣層自下而上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和散逸層。文章將對此進行進一步介紹。
  • 高中地理學習中如何快速掌握等高線地形圖
    在高中階段的地理學習中,地圖的閱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考生對知識點的掌握與鞏固,也左右著考生的解題能力。因為在地理考試中,絕大多數的題目都是從地圖出發,從地圖中提取信息,然後對知識點進行考察。而在各種地圖中,等高線無疑又是最為複雜,最讓考生困擾的一類地圖。
  • 高中地理:核心知識點思維導圖,要從根抓起
    地理其實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科目,很多的高中文科生都在為地理頭痛著,因為地理需要計算也需要記憶。所以如何才能學好地理,在高考中保證地理不成為拉分項,是絕大多數同學冥思苦想的問題。由於篇幅限制,只能上傳部分內容,希望這些東西可以給你們很大的幫助,預祝金榜題名。
  • 高中地理說課稿:《2.4全球性大氣環流》
    高中地理說課稿:《2.4全球性大氣環流》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6-09 10:11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文科生看過來,掌握等高線地形圖就等於學會一半地理
    高中地理要求學生有一定的文字分析整合能力,要學會讀圖和處理數字信息。在很大程度上考察了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也左右著考生的解題能力,因此在高考中多以地圖為主,從地圖中提取知識點然後進行考察。在各類地圖中,等高線無疑是最複雜、最讓考生頭疼的一類地圖。
  • 高中地理必背考點專題:大氣的運動
    高中地理必背考點專題:大氣的運動高考地理重點知識就那麼幾十個,大家要想在高考中拿高分,就要對高考重點知識進行專題訓練。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地理必背考點專題:大氣的運動,具體內容如下。
  • 覺得地理很難學?那是因為你沒有這樣學!
    學習時,不論是自然地理還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視圖的學習和運用,採用圖文結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認識、理解和掌握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地理規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學、好記好用。這樣,當我們解答地理問題時,頭腦中就能浮現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圖:「地球運動」、「大氣分層」、「山河分布」、「洋流流向」、「國家位置」、「鐵路幹線」、「工業中心」……然後,我們就可以從中準確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從容作答。有的同學可能會認為,看圖太費時間,不如看書來得快。
  • 答:太陽大氣有沒有分層?
    空少問答 小課堂 第136期 12 月 16 日 周 一 答:太陽大氣有沒有分層
  • 【地理探究】想知道天有多高,先問大氣有多厚!附高中地理大氣知識...
    大氣的分層    在大氣層的五個分層中,對流層緊靠地球表面,位於大氣的最低層。  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1)低層大氣的組成:幹潔空氣(氮—生物體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陽紫外線「地球生命的保護傘」)、水汽和固體雜質(成雲致雨的必要條件)  2)大氣的垂直分層
  • 文科生必備:高中地理必背知識點梳理、高中三年不用買資料!
    高中地理介於文科和理科之間,需要用理性思維理解些東西,但不過於複雜,剩下的工作就是用偏感性的思維去分析和表達。且比起歷史和政治,地理顯得最為客觀實在,不帶有一點階級色彩,又與實際結合得相對緊密(比如農業和工業的區位分析),所以事實上是實用性最強的一科了。因此,同學們學習地理的心理準備就是要消除對地理的偏見、儘量喜歡上這門學科。
  • 高中地理教師招聘面試《熱力環流 》說課稿
    一、說教材【過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熱力環流是《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這一節中第二部分的知識,主要通過實驗的方式介紹了大氣運動最基本的運動形式熱力環流的成因,同時通過對海陸風與山谷風等生活現象的分析,深入理解熱力環流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 高中地理所有知識點大全
    高中地理所有知識點大全世界上沒有不付出就成功的可能,想要高考取得好成績,紮實的複習必不可少,小編為大家準備了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希望能夠讓更多的高三學生更好的複習,並祝願高三學生一朝金榜題名,1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過程天圓地方說、地圓說、地心說、日心說、大爆炸宇宙學說
  • 高中地理:地理常用計算題公式大盤點,一輪複習地理通關必備!
    各位同學,家長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說說高中地理計算題怎麼學才能學好,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在高中地理,尤其是自然地理中,計算永遠是一個繞不過的坎。這類題目主要目的在於考查學生對地理知識的靈活運用和邏輯思維能力。因而這類題又可以被稱為地理中的數學題。
  • 高中地理高效的學習方法
    一、縱向聯繫法  從知識的縱向聯繫看,它是指沿一定思路使知識向縱向延伸發展,從而掌握部分知識的聯繫。  按地理知識體系的先後順序來聯繫。如地質作用——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巖作用。在許多局部知識範圍中,也有縱向思路的體現,如從上到下,從老到新的巖層變化等。
  • 2019福建高中教資面試:地理《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教案
    2019福建高中教資面試:地理《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教案 【溫馨提示】本欄目為各位考生提供2019福建教師資格中小學面試備考資料,希望各位考生能夠認真備考。考生們可以關注福建教師資格考試網,獲取更多福建教師資格考試資訊。
  • 高一地理課件: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來源:網絡資源 2019-09-26 09:34:38   點擊下載: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 高中地理《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說課稿
    一、說教材【過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節的內容。本節課教材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單元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是承前啟後的紐帶,重點介紹三圈環流和氣壓帶、風帶的形成,不僅是上節課「熱力環流」「大氣的水平運動——風」等知識的延伸、綜合和運用,也是學習和探討「北半球冬、夏氣壓中心」的基礎。
  • 高中新課程改革訪談:地理學科 薄夫寶
    通過搜集資料、社會調查和實踐操作等途徑,去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加深理解相關的地理知識,獲得成功的體驗和克服困難的經歷,最終感受和理解地理學的價值。     學習方法和學習評價的新     學習方法上,注重對地理問題的探索。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開展地理觀測、地理實驗、地理調查和地理專題研究等實踐活動。在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生存能力。
  • 高中地理「必修一」學霸筆記,看看學霸如何學地理
    高中教育將地理歸納於文科之中,很多學生認為地理是一門只需要背,記的學科,用學習歷史,政治等學科的方法學習地理,效果並不理想.要想學好地理,必須弄清楚地理學科的特點.高中地理內容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地理,以及支撐地理學科的地圖,遙感,地理信息系統等專門的學科知識.地理既不同於物理,化學,生物等理科課程,又區別於政治,歷史等文科課程.學生只有掌握科學的學習地理的方法,才能學好地理.
  • 高一地理教學教案: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布
    ;了解大氣垂直分層的依據以及各層大氣的特點;通過對圖表的分析,訓練學生閱讀圖表分析問題的技能;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了解人類活動對大氣的影響,以及各層大氣與人類活動的關係,初步樹立人地協調的觀念。   教學建議   關於大氣的垂直分布的教學分析   本節教材的另一個重點內容是關於大氣的垂直分布以及各分層的特點,特別是對流層和平流層與人類活動關係極為密切,教材講述的較為詳細,平流層以上部分,包括中間層、熱層、外層,教材歸納為高層大氣,這是新教材與以往教材不同之處,教材這樣處理,既突出了重點即與人類關係極為密切的對流層和平流層,同時又利於學生了解高層大氣中與人類關係較為密切的電離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