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螞蟻科學微課」加關注
同學們,即將進入8年級階段學習的你是不是在暑假裡還忙著學習呢?你肯定在為下學期的《科學》學習做著準備,忙著預習8上的知識吧!好樣的,螞蟻老師會幫助你一起預習新課的,Tet's go!
同學們,地球是我們美麗的家園,這不,前幾天我們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遠離地球120萬公裡的地方給地球拍了一張照片,這不「地月合影」,相得益彰,也許「天問一號」也開始想家了吧!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和我們最密切相關的恐怕是我們周圍的空氣了吧!空氣也稱「大氣」「大氣層」,空氣中有我們需要呼吸的氧氣,成雲致雨的水蒸氣,還有含量最多的氮氣等。大氣分布在離地面 的厚度上,像一個保護層保護著我們免受隕石、宇宙射線、紫外線等的侵襲,也想一條厚實的大棉被,為地球保暖。
通過對大氣層的了解,科學家對大氣層進行分層,那麼科學家是怎樣對大氣層進行分層的呢?依據是什麼?分幾層呢?
這下,你知道通常大氣分層的主要依據是什麼了嗎?課本上這個圖已經非常清晰地說明了分層情況和依據,你看出來了嗎?
對,簡單地說,就是溫度隨高度的變化情況不同而分成了不同的層。如下圖所示:
對流層是與我們關係最為密切的一層,那麼這一層為什麼叫做對流層呢?從上面的視頻中大家應該知道了這層中有強烈的對流現象,什麼是對流現象,你知道了嗎?簡單地說,就是熱的空氣(或液體)會上升,冷的氣體(或液體)會下降,看一下下面的實驗,你會更加理解。
我們在聽天氣預報時,經常會聽到「受強對流天氣的影響」「強對流天氣形成雷陣雨」等話,那麼夏日的午後雷陣雨和對流現象有什麼關係呢?我們通過一段短片來了解一下:
強對流天氣出了形成雷陣雨外,還會形成大風、冰雹、龍捲風、局部強降雨等災害性天氣,當然他們形成的原理也不完全相同,有興趣的話,你也可以查查資料。
掃描二維碼 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