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戶籍人口女性平均初育年齡30.29歲

2021-01-09 界面新聞

2021年1月9日,上海市婦聯主席徐楓在第二屆中國家庭發展研討會上發表「看見女性,看見家庭」主旨演講時表示,上海家庭正日益小型化、老齡化、少子化。

徐楓透露,2019年上海戶籍人口期望壽命83.66歲,其中男性81.27歲、女性86.14歲。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502.03萬人,佔戶籍總人口34.3%。上海市戶籍人口女性平均初婚年齡29.09歲,平均初育年齡30.29歲。

「家庭教育指導需求也在上升。」徐楓稱,上海地區90%以上家長期望孩子受教育水平達到大學本科及以上。上海地區的父母給孩子講故事的頻率更高,且上海地區的家長為孩子放棄看電視,與孩子談論學校以及討論作業的頻率均高於全國家庭。

截至目前,上海有44.8%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28.4%的女性研發人員。上海女性研發人員數量已經增長至2018年的7.86萬人,女性研發人員佔比增長至2018年28.98%。

第二屆中國家庭發展研討會以「推進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為主題,旨在探討家庭可持續發展。

相關焦點

  • 女性平均初婚年齡大幅提高 網友留言亮了
    據新民晚報報導,今天上午,上海市婦聯公布的「改革開放40年上海女性發展調研報告」顯示,女性初婚初育的年齡大幅提高。與全國相比,上海男女的初婚年齡提高速度高於全國水平,且女性初婚年齡的提高幅度高於男性。截至2015年,上海男女的平均初婚年齡分別為30.3歲和28.4歲,比2005年分別提高了5.0歲和5.4歲,比2010年分別提高了1.5歲和1.9歲。2015年,上海女性的初育年齡為29.0歲,已經高於很多西方發達國家,與歐盟平均水平持平。
  • 三晉之聲:山西省女性平均結婚年齡31.5歲,晚婚女性超過上海市
    國家統計局數據一份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各省女性平均結婚年齡,其中山西省女性平均年齡為31.5歲,位居全國省市排名第11位,按照大眾的概念,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大齡女性會很多,然而現實的數據顯示,廣東省的女性平均結婚年齡最大,超過34歲,北京和江蘇的女性平均結婚年齡也接近
  • 上海柔性延遲退休年齡 男性上限65歲女性60歲
    記者27日從上海市人保局獲悉,上海公布的有關試行意見提出,延遲年齡男性一般不超過65周歲,女性一般不超過60周歲。試行意見將企業各類人才均納入柔性延遲申領養老金實施範圍,即參加本市城鎮養老保險的企業中,具有專業技術職務資格人員,具有技師、高級技師證書的技能人員和企業需要的其他人員均可柔性延遲退休。
  • 女性平均初婚年齡出乎意料,現在34歲結婚都被平均了
    2001年4月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六條明確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晚婚晚育應予鼓勵。」這部《婚姻法》從實施到現在,已經過去17年,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婚姻法》的這條規定,恐怕已經不適應規範現在結婚年齡了。據上海市婦聯公布的「改革開放40年上海女性發展調研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上海男女的平均初婚年齡分別為30.3歲和28.4歲。
  • 北京首次描繪戶籍居民「人口金字塔」
    看點一  北京已完全進入老齡社會  戶籍居民「人口金字塔」是今年健康白皮書新增的一項內容。「人口金字塔」是表示人口年齡性別結構的一種特殊統計圖,能清晰形象地刻畫出不同時期的人口年齡構成類型及其變動。  北京的「人口金字塔」呈紡錘形,中間有兩段突出,上下兩段較窄。
  • 北京戶籍居民"人口金字塔":60歲以上超五分之一
    市衛計委昨天發布《北京市衛生與人群健康狀況報告》,首次描繪本市戶籍居民「人口金字塔」圖。  這是本市連續第六年以市政府的名義面向社會公開發布健康白皮書,本市戶籍居民的「人口金字塔」圖顯示,北京市戶籍居民的人口負擔正在逐步加重,每5個北京人中就有一個60歲以上的老年人。
  • 哈爾濱人平均初婚年齡28.6歲!年輕人都不想結婚嗎?網友評論:還不是...
    黑龍江省平均初婚年齡:27.2歲   在2017年的全省婚姻大數據中,黑龍江省平均初婚年齡為27.2歲!其中女性26.9歲,男性27.1歲。,2017年,陝西男性平均結婚登記年齡30.6歲,女性28.8歲,與前一年同期相比均晚了0.2歲。
  • 西方國家人口30歲左右結婚成常態 主要原因是
    參考消息網4月25日報導美媒稱,在西方國家,30歲左右結婚已經成為新常態。據石英財經網4月23日報導,在1846年的時候,英國女性一般可以期待在25歲生日到來之前結婚,大多數情況下她們會與年齡大不太多的男性結婚:單身女性舉行婚禮的平均年齡為24.7歲,單身男性為25.7歲。但現在,在西方國家,婚姻不再是二十多歲年輕人的事情。
  • 問策上海2025|「十四五」時期人口老齡化特徵及政策應對
    萬,佔戶籍總人口比重為35%,65歲及以上人口為361.66萬,佔比為25%。預計到「十四五」期末的2025年,上海60歲及以上人口佔比將增加到40%,而同期全國60歲及以上和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約為20%和14%。上海老齡化程度遠超全國平均水平,應對人口老齡化形勢更為迫切。一、上海人口老齡化的主要特徵上海老齡化與全國相比,既有共性也有自身特徵,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 北京居民期望壽命81.81歲 保持在全國前列
    數據顯示,2014年北京市戶籍居民期望壽命為81.81歲,比2013年上升0.30歲,處於緩慢增長期,繼續保持在全國前列。北京市首次公布了16區縣戶籍居民期望壽命的情況,其中,西城區女性的期望壽命最高,達到86.82歲。
  • 結婚越來越晚,杭州去年平均結婚年齡:男33.1歲女31歲
    杭州市的國內居民結婚登記中,男性平均年齡33.1歲、女性31.0歲,與上年相比均晚1.3歲;男性初婚平均年齡28.6歲、女性27.1歲,與上年相比,男性晚0.1歲,女性晚0.4歲——3月6日,杭州市民政局發布「2017年杭州市婚姻登記數據」。
  • 世界人口日丨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這些知識點你一定要get!
    2019年全州常住人口為119.6萬人據甘孜州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顯示(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匯總數)全州常住人口及戶籍人口全州常住人口為年平均增長率為1.98%。全州登記的戶籍人口為1057212人。家庭戶人口全州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251861戶,家庭戶人口為1008526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4.0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4.34人減少0.34人。
  • 上海浦東新區人口承載力考察之一:500萬人是個啥概念
    在人口性別構成方面,全區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2606122人,佔51.66%;女性人口為2438308人,佔48.34%。常住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5.61上升為106.88。
  • 全面兩孩政策下南通人口結構變動分析及思考
    2013年 中國人口發展研究中心 全國29個城市 20-44歲單獨夫婦 60.80% 2014年 南通計生委 南通 24-40歲非農業戶籍、單獨
  • 高中地理重難點:人口
    ,使歐盟   A.人均消費劇增B.老齡化進程趨緩C.人均收入劇降D.勞動力供給過剩   【答案】4.C  4.B   【解析】4.圖中給的信息是歐盟籍和非歐盟籍的不同年齡人口佔各自總人口的比例,沒有歐盟籍和非歐盟籍各自的總人口數量信息,因此無法比較二者男性人口數量多少,A錯誤;從圖中可以看出,非歐盟籍25—50歲女性比例約為歐盟籍女性比例的2倍,因此非歐盟籍
  • 數據熱|不急著結婚:全國平均初婚年齡近26歲 上海女性初婚平均28歲...
    數據熱|不急著結婚:全國平均初婚年齡近26歲 上海女性初婚平均28歲 男性還再晚兩歲  鄭萃瑜 • 2018-11-29
  • 世界人口日 | 花樣解讀手繪人口金字塔
    今年的世界人口日,我們展示一組學生手繪的人口金字塔。這些手繪金字塔的創作和初步點評由我們首批00後大學生完成,是人民大學本科生《人口學概論》的一次作業和課堂討論的成果,其中有中國的大部分省/市/區,也有一些典型國家,從中可以解讀各個地區(國家)的人口大勢。小百科:【人口金字塔】一種表示人口性別與年齡構成的塔狀條形統計圖。水平條代表每一年齡組男性和女性分別佔總人口的比例。
  • 中國人口年齡結構變化驚人:老齡化全球領先
    而此前的1963年正是中國人口生育率最高的年份,一個婦女平均要生好幾個孩子。而1964年開始,中國就進入了持續「變老」的進程中,老齡化曲線一路向上。目前,中國的平均生育率只有1.4到1.5的水平,到2014年底中國60周歲以上人口達到2.12億,佔總人口的15.5% ;65周歲以上人口達到1.38億,佔總人口的10.1% 。
  • 人口發展深度分析:全球生育意願的趨勢性下降可逆轉嗎?
    根據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 2019》,在中等估計方案中,我國育齡女性人數 在 2010 年達到頂峰 3.79 億人,之後逐年減少,本世紀末 2100 年將降至 1.88 億人。20-29 歲生育率旺盛期 育齡女性人數自 2010 年 1.12 億人之後也呈現逐年減少趨勢,2100 年將降至 0.52 億人。育齡女性人數減少 或導致我國出生人口數量進一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