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神永生》:劉慈欣,給我一塊二向箔,打掃一下宇宙垃圾
在談劉慈欣的小說之前,讓我們想像一下遙遠的未來,雖然遙遠,卻是必然到來的一天,宇宙,恢復了寧靜,再也沒有了喧囂,生命的痕跡,無法搜尋,太陽系裡,沒有一點點文明的氣息,只有永恆存在的蒼茫,是的,我們再努力,再堅強,等待我們的,只有永恆的,無法回頭的滅絕,這也是很多科學家變得瘋狂,或者是變得沉默的根本原因,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不如說,科學的盡頭是滅亡,這個目標,誰也無法改變。傷感吧,劉慈欣,就是這麼傷感。
劉慈欣對於「設置懸念,推動情節,渲染氣氛,最終解釋」這一套流程,運用得出神入化,這就使得他寫出來的科幻小說,都非常地符合暢銷的因素,所以風靡全球。這不簡單,寫科幻的,沒有幾個成熟的作家,很多人還停留在時間地點人物的簡單描述中,不是穿越,就是意淫,所謂:不是我太強,是同行的襯託,劉慈欣,就這樣橫空出世,一發不可收拾。
有人說,劉慈欣描寫人物不行,這才是雞蛋裡挑骨頭,人家寫的可是科幻,是依附在科學前瞻上的大膽想像和縝密推理上的題材,他的冷靜,他的簡潔,給予我們的,是流暢,是完美的推進,沒有誰在意,他描述的人物多麼立體,即便只是一個人物的符號,也會在恢弘博大的歷史長河裡,顯露出人類本來的面目,而且,在劉慈欣的書裡,明顯的可以看到,他並不想寫的人物有什麼太大的不同,人類,本來就是愚蠢的,只是程度不同。
黑暗森林法則,水滴,二向箔,層出不窮的新名詞紛至沓來,我們這些讀者,也許並沒有做好準備,為什麼還能看下去?這些詞彙,並沒有要求我們真的搞懂,他們只是依附在情節之中,是為了故事,為了生存哲理,不是為了炫耀,有人說是硬科技,軟還是硬,在這裡並不重要,我們看的,也不是這些東西,特別是這系列中的這一部,劉慈欣超越了以前,從地球人和三體人的糾纏中,跳躍出來,面前,就是浩瀚的宇宙,整個的時間維度,整個的空間範圍,令人嘆為觀止。
簡單地說,劉慈欣還是有短板的,他在自然科學上想得很深,在社會科學上想得卻有些幼稚。但這並沒有妨礙作品的精彩,宇宙、生命、人類、時間、維度,這一切的一切,都貼上了風格鮮明的劉氏標籤。這是一個劉慈欣的平行世界,宇宙變成了棋盤,生命變成了隨意擺放的棋子。而這是他的棋盤,他的世界,無論怎樣擺放都很自然。這才是三體《死神永生》真正能置身於系列頂峰的根本原因。當用一種曲線救國的方式解決了在社會科學方面的短板之後,劉慈欣終於站到了這個高度,幾近封神。
網上有一句話,說劉慈欣孤身一人,把中國科幻帶到了世界水平。這是一句讓人心酸的大實話。雖然在大陸科幻圈裡有不少能人,但說句不怕得罪他們的話,我看到他們的文章時會直接選擇跳過,但我其實想到的是另一句話,沒有運營,沒有推廣,劉慈欣如此精彩的作品,只能與大家無緣,那些信誓旦旦的科幻迷,能說出科幻小說的幾個代表作的,有幾人?不過,這些也不重要,總有一天,有個無聊的外星人,會說一句:給我一個二向箔,讓我打掃一下宇宙垃圾。於是,該木偶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