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琪的商業觀察(liuqi-guancha)
趕集網CEO楊浩湧頗有些躊躇滿志。在趕集網創立第9年的時刻,一場新的基於本地生活服務的顛覆變革將從他手中發動。
他的底氣首先來自分類信息網站的美好時代正在到來:「已經開始進入變現期了,趕集的規模比垂直網站、小網站大得多,生意越來越大,變現能力越來越好 。 」
不過,站在移動網際網路的勢能點上,以平臺的壓強打法切入垂直領域,才是楊浩湧的真正殺手鐧。從去年開始,趕集網進入招聘領域,2013年營收增速180%,楊浩湧預計會在2年內超越垂直網站前程無憂。除了招聘服務,楊浩湧還盯上了房產服務,既去年推出「懶人找房」APP之後,他又在今年3月策劃首屆「趕集找房節」,並要豪擲2個億來做廣告推廣和用戶補貼。
招聘和房產已經成為趕集網重要的現金流來源。換句話說,趕集網的對手不再只是58同城,而是包括招聘、房產等垂直領域的傳統線上網站。而楊浩湧的顛覆邏輯有些類似於混沌理論中的邊緣創新思維,即藉助新模式、從新的維度壓強打擊,「如果雙方模式相仿,就跟AMD打intel一樣, 趕集網並沒有顛覆的機會。但如果你從對方比較薄弱、難以全面覆蓋的市場或平臺模式來突破,我們的機會就來了。 」
琪哥(微信liuqi-guancha)更感興趣的是,楊浩湧如何來實施跨維度顛覆,如下是琪哥梳理的趕集網基於移動網際網路和平臺的三大顛覆戰法:
一是基於移動端的即時資源撮合。琪哥(微信號liuqi-guancha)在之前分析移動網際網路四大思維方式中,提到了一條:移動網際網路加速了資源的配給效率,信息的垂手可得以及基於碎片化與場景化的資源撮合,都將極大釋放用戶原本被壓抑的消費需求。在移動情境下,用戶對信息服務的需求變得更簡短與快捷,大量即時衝動型需求大量產生, 像今夜酒店特價、嘀嘀打車等兩款產品,是完全是移動網際網路而生。
趕集網的「懶人找房」APP很大程度上是想激發在PC端被壓抑的即時需求,它的定位是「租房領域的嘀嘀打車」,用戶可以基於某個地理位置,發布一條帶有租房要求的語音消息,附近的房產經紀人會在7分鐘內進行回復和競標,整個撮合的過程非常簡單,租房客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製定一項效率更高的看房路線圖。截止目前,趕集網上的找房流量已經有53%來自移動端,日均活躍用戶近10萬,每天發布的找房意向有5萬條。
二是基於屌絲經濟的C2B倒逼效應。楊浩湧堅信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屌絲經濟的春天就在到來。「屌絲經濟最大的好處是它的體量實在太大了,不管是唯品會,還有YY,其實都是屌絲經濟公司。」楊浩湧分析了進城者、留城者以及城裡人的生活軌跡數據,比如目前每年有6億現有城市勞動者,1000萬每年新增就業需求,其中600萬是進城務工者 ,而很多人進城是為找工作,其中有很多不到1年就會換工作 。
趕集網採用的是對用戶免費,對服務商家收會員費的盈利模式,這使得它成為本地服務服務的一個大型流量入口。一旦它切入某個垂直領域,就可以在短時間內提供大量的用戶需求,從C端來驅動商家的資源提供。更重要的是,在二三線城市中大部分的屌絲用戶使用手機的頻率更高,一旦趕集提前深入布局,就能讓給它在渠道下沉中獲取更多的話語權。
同時,移動端可以帶來更多、更準確的用戶UGC評價。比如,「懶人找房」APP中提供了類似淘寶網店的評價體系,為其他找房人提供參考,由於用戶的參與成本比PC時代大為降低,由此會逐漸驅逐市場上的黑中介或其他惡性服務行為。
三是低頻聚合的平臺效應。金沙江創投的朱嘯虎在談微信支付與支付寶的對比時,曾有過很經典的論述:「微信是以小時甚至於分鐘的頻次來打開的,而支付寶是以周為頻次。高頻次對低頻次的業務入侵,一定是長驅直入。」也就是說,高頻應用擁有比低頻應用更多的商業變現空間,但假定你所處的行業比如買賣車、買房、租房、招聘求職等等,本身就是周期性的低頻需求,該如何獲得更好的商業空間?
楊浩湧的答案是做一個低頻聚合的平臺,將碎片化的低頻需求聚合起來,尋求一種新的平臺規模效應。他自己做了一個比喻,趕集網好比是沃爾瑪超市模式, 每次從用戶身上只掙幾毛幾塊錢,但品類的豐富度與龐大的用戶基數,使得它的盈利能力遠超高大上的國貿商城模式。
該邏輯的核心在於,趕集網需要擁有足夠多的服務品類和用戶基數,楊浩湧則認為,從用戶的需求周期來看,會形成一個「找完工作找房子,找好房子找服務」的流轉鏈條,趕集每月的活躍用戶也達到了2億規模。如此一來,趕集網可以實現用戶在平臺內的流轉,保持足夠的活躍用戶規模,亦可逐漸蠶食其他垂直網站的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