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IN,一部九十年代的動畫,是如何探討哲學問題的

2020-11-24 動漫牧歌

導語:今天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部主旨深刻的有關於網絡的動畫,《鈴音的系列實驗》。 

記得幾年前是在B站看到這部動漫的,只知道它叫Lain,知道它的主角也叫Lain,動漫對話不多,劇情也抽象晦澀,但給人的感覺很厲害。最近重新翻了一下資料,才發現這是一部不止於「很厲害」的作品。 

就算只是在百度百科,就可以略微看出這部動漫的地位,「這部作品以較為晦澀的方式探討了哲學、集體無意識、網際網路、陰謀論和唯我論等一系列主題」, 「有數篇以《LAIN》為主題的論文出現」。 

這部作品是1998年播出的,當時選擇了一個深夜的時間段,收視率不是很高。但這部作品卻也引起了很多討論,甚至影響到現在。如果親自去看,你也會難以相信這是一部九十年代的作品。    

好像很厲害的樣子。那麼Lain究竟說的是怎樣的故事呢?接下來小編就簡單跟大家介紹一下。

動漫的劇情大致是:鈴音的同學四方千紗突然自殺了,她說:像我這樣的人,不應該存在於這個世界上。她的話引起了鈴音的思考:為什麼不應該存在於這個世界上?鈴音開始思考生與死這個之前從未進入過她的腦海的問題。

奇怪的是,死去的千紗開始給同學們發送電子郵件。在同學間引起了騷動與恐慌。人們為什麼騷動呢?因為遇到了「不自然」的事。「不自然的事」又為什麼會引起騷動呢?因為它逼迫人們去思考、它把這樣的信息傳入人們的耳中:你所認識的世界是不正確的。  

鈴音問千紗醬:為什麼要死呢?千紗醬回答說:「生與死,其實都是一樣的,沒有什麼不同。人不需要肉體。」

千紗自殺以後,玲音就好象一個突然被激活的程序,她開始意識到自我的存在,開始意識到自己肉體的存在。她也突然發覺這個世界有點異常,連她自己有點異常。

這異常是,他們總被一些人影監視著,這監視也許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只是她現在才發現,她在學校走廊上開始時不時發現一些看不清的身影在閃動。她還驚恐的發現,自己可以憑藉意念左右這個世界。比如在上學的車上十分吵鬧,她在心裡厭煩地想著:能不能安靜一點?結果整個列車驟然安靜下來,而所有人都突然轉頭,用一種驚訝的眼神看著她。  

有一天鈴音的好友艾麗斯告訴她,昨晚在一家夜店裡看見了「玲音」。可是玲音晚上根本不會去那樣的地方,那不是她,朋友也知道不是她。另外,鈴音還發現自己竟然在沒有藉助有網絡功能的終端的情況下,也可以連上網際網路。 

這些怪相使她不得不去尋找原因,在追尋原因的過程裡,她慢慢知道了這個世界被連接在了一個巨大的網絡裡,而這個互連技術的創始者就是被稱為「神」的英利正美。這個網絡現在由一個名為「武士」的集團控制著。是「武士」集團創造了另一個玲音,可是,為什麼「武士」要複製玲音,而不是不複製其他人呢? 

英利正美告訴鈴音,她不是一個自然的人,而只是一段由他編寫出的程序。所以,鈴音所面對的這一切都是虛假的……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鈴音的存在而被編寫出來的程序……也正是因為如此,千紗才說:自己沒有必要存活在這個世界上。  

玲音發覺自己能夠隨意地改寫任何人的記憶,鈴音不想再讓大家都在千紗的自殺事件中感到不安和恐懼,於是修改了所有人的記憶,讓這個被死亡和恐懼圍困的校園又平靜安詳了起來。

但玲音唯獨留下了艾麗絲的回憶。艾麗絲卻哀求玲音讓她忘掉那些別人忘掉的痛苦記憶。鈴音以為作為唯一知情的人是另一種幸福,她迷茫的看著艾利斯,不知如何是好。

結語:面對被記憶所困擾的艾麗絲,玲音終於明白了,對於普通人來說,一些事,是不需要知道的。現實的最終真相,對於他們而言,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她終於明白,像她這樣的知道一切的人,沒有存在於世界上的意義。她終於真正理解了千紗醬。

以上文章是(本人原創作品)望讀者喜歡,給小編點點關注!

相關焦點

  • 迪士尼動畫電影的青春期,埋藏在失落的2000年代
    你心目中最喜愛的迪士尼動畫電影是哪一部?是70年前的經典《灰姑娘》或《小飛俠》?是迪士尼文藝復興時期以《獅子王》和《阿拉丁》為代表的音樂劇?還是像《冰雪奇緣》這樣的現代票房大片?每一個歷史時期,迪士尼都會產出被人奉為經典的動畫電影,如果有一個例外,那可能就是2000年代。
  • 一部《時間飛船》動畫,造就一支90年代的洗腦神曲
    討論的主題,最後落在了如何打造一部冒險動畫上。其實龍之子之前已經在《賽車手》上嘗試過冒險題材,馬赫五號在好幾集裡都會進入到世界各地的秘境之中,但笹川浩還是覺得差點感覺,想要更進一步。就在三人一籌莫展的時候,平日裡鍾愛科幻題材的笹川浩向眾人提道:「做個時間機器如何?」
  • 九十年代的人力三輪車,記憶裡的城市「風景線」
    最近,我們的融媒互動報導「我有一張老照片」連續播出後,杭州一家運輸公司的負責人聯繫上記者,說他有一批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人力三輪車老照片,這是屬於杭州的難忘記憶,想分享給大家。REC1九十年代人力車,是一道風景線這一幅幅老照片,記錄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杭州的人力三輪車和騎車師傅們的模樣。
  • 你還覺得哲學無用?在宇宙學中無法探討的問題 哲學竟能提供洞見
    在宇宙學中無法探討的問題 哲學竟能提供洞見  Frieza77 • 2018-08-29 17:51:55 來源:前瞻網
  • 數碼寶貝03:馴獸師之王——Lain的精神續作
    具有迷幻感的畫面Lain這種動畫的誕生和它所處的環境是分不開的,90年代無論對日本社會泡沫經濟已經破滅,昨天大家還做著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的美夢,轉眼就進入失去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經濟上的危機波及到動畫行業,大片公司倒閉,倖存下來的也沒錢搞大手筆。宮崎勤事件的爆發使得御宅群體成為全社會批評指責的對象,全社會呼籲加強對ACG的管制,懲治色情暴力作品。原本在80年代蒸蒸日上,堅信自己國家的國民、經濟以及文化都是世界第一的日本人對自身產生了嚴重的懷疑。
  •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那些紅遍大陸大街小巷的歌曲
    現在咱們來聊聊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一些紅遍大街小巷甚至婦孺皆知的歌曲。《瀟灑走一回》,是葉倩文1991年專輯《瀟灑走一回》的主打歌曲。這首歌在九十年代傳唱甚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當時的葉倩文的另一個代名詞。《九月九的酒》,陳少華的歌曲,收錄於陳少華1994年發行的同名專輯《九月九的酒》中。
  • 《寶石之國》:17年致鬱經典,一部內涵深刻的動畫
    今天,來推薦一部17年致鬱的經典番劇——《寶石之國》關於這部番,我記憶深刻、感慨良多,當然主要原因是追完後眼睛腫了好久,實在是太好哭了,淚點低的謹慎觀看。它宏大的內核也非常引人深思,關於欲望、成長、哲學的探討……故事發生在遙遠的未來世界之中,地球上存在一種身體由寶石形成的寶石人形生命體,這種生命體自打一出現以來就經歷著遭人掠奪的悲慘命運,如今,全世界僅剩下28人。來歷不明的神秘種族「月人」出現開始掠奪寶石人,將他們殘忍的製作成裝飾品,不僅如此,甚至將他們加工成為武器。
  • 醍醐灌頂的書,推薦5本哲學入門書籍
    2、《西方哲學史》 作者:羅素 豆瓣評分:8.9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討論西方哲學史的著作。其敘述年代從希臘文明的興起一直到現代的邏輯分析哲學。
  • 70年代的一部大尺度動畫,如今看來依舊耐人尋味
    近日,被一部古老的動畫片震撼到了。《龍子太郎》是不動畫類電影,出自1979年。如今看來,這部影片在當時是非常超前的。水墨動畫華美,首部被我國引進的動畫影片。從影院轉向電視熒幕的首部外國動畫影片,上譯廠完成的配音。故事很有趣,人物也很生動,堪稱是經典之作。
  • 豆瓣9.5,這部成人科幻動畫,突破了絕大多數人對動畫的想像
    毫不誇張地說,作為一部先鋒實驗動畫,《愛,死亡和機器人》做到了現階段動畫劇集所能達到的巔峰,它的每一集,都在突破著人們對動畫的定義和想像。我們從未想過一部動畫可以容納如此多的風格《愛,死亡和機器人》容納了2D、3D、CG3D多種技術風格,畫風上美漫、機甲、Q版、寫實都能找到,甚至還有獨特的「賽博中國風」。
  • 如何理解分析哲學的「分析」?
    這些看似傾向和理論各異的研究,都被冠以一個共同的名稱——分析哲學,由此展示了它們之間的統一性:從語言角度來探討哲學問題,並通過語言的分析來解決哲學問題。  於是,哲學問題被看作或歸為思想的語言表達問題,語言的意義和性質成為考慮的中心,也被視為開啟所有主要問題解法的關鍵。這始終既是分析哲學反對者攻擊的重點,也是分析哲學支持者最常用的自白。
  • 盤點80年代中國引進的5大動畫片,每一部都是經典之作!
    《聰明的一休》是一部以日本室町時代初期的特立獨行的禪宗僧人一休童年為主角的日本動畫,由東映動畫出品,於1975年10月15日到1982年6月28日於日本NET電視臺(1977年4月1日改名為朝日電視臺)播出,共298集,播出時間長達8年之久。
  • 日本賽博朋克科幻動畫神作,攻殼機動隊,啟發了黑客帝國
    《攻殼機動隊》的動畫系列體系非常龐大,如果按照動畫導演來區分的話,目前的《攻殼機動隊》動畫系列可以被分為三大體系,這三大動畫體系分別是押井守執導的兩部《攻殼機動隊》劇場版動畫,一部是1995年版的《攻殼機動隊》,另一部則是《攻殼機動隊:無罪》;神山健治執導的兩部《攻殼機動隊》TV版動畫以及OVA動畫《攻殼機動隊 S.A.C.
  • 六位臺灣九十年代女歌星:第一位已是大姐大,第二位有點像周杰倫
    潘美辰無論聲音或是外形都是中性的,她是整個九十代年最獨特的女歌手。她的聲音冷峻中有一種深深的孤獨感,在當時以甜歌為主流的流行音樂中顯得非常的有特色。《我想有個家》在當時的流行程度不是隨便哪首流行歌可以達到的程度,甚至於後來趙本山在春晚的舞臺上也以這首歌為名,創作了同名小品《我想有個家》,上海歌手周冰倩以翻唱潘美辰的歌紅遍大江南北,可見潘美辰當時的影響力之大。
  • 皮克斯最新動畫《心靈奇旅》寓意深刻感人,探討生命起源與意義
    《心靈奇旅》寓意深刻感人,探討生命起源與意義  美國新聞速遞Maggie Ma洛杉磯報導  小孩是從哪裡來的?這個話題很多時候家長不知該如何回答孩子。迪士尼旗下著名動畫工作室皮克斯推出的年度期待之作《心靈奇旅》(Soul)用了富有想像力又有趣的方式給觀眾呈現了另一種對於生命起源的解讀。同時,通過一位爵士音樂家「死」後對生命的留戀展示了人活著的意義。本片不僅想法、設計獨特,又寓意深刻感人,已大大超出一部動畫片簡單娛樂的目的,順利成為奧斯卡頒獎季的熱門作品。
  • 20世紀90年代國內毛澤東思想研究回顧
    該書既從總體上說明了「兩論」是中國現代社會革命經驗的總結,也考察了「兩論」20世紀50年代初重新發表的原因和所做的修改,並且探討了「兩論」和馬列著作、中國傳統哲學、西方哲學、自然科學、軍事辯證法的關係,和蘇聯、中國30年代哲學教科書的關係以及和蘇聯30年代哲學論戰的關係等。可以說,該書是90年代對「兩論」研究的代表作。
  • 80年代的冷門兒童動畫(特攝)片佳作
    九零和零零後的朋友可能會以為改革開放之初,動畫資源不如現在網絡來得豐富。但情況並非如此,雖然現在的網絡發達,但是資源在某些方面卻不見得比當年富於多樣性。當時國內引進的動畫片非常多,歐美的,日本的,特別是九十年代初我國和日本剛籤署了很多協議,屬於蜜月期,隨之而來的便是娛樂文化上的繁榮共享。很多優秀的影視作品和動畫作品得以進入我們視野。
  • 經典難以再現,這些80年代的動畫你應該沒看過
    在文章的開篇想問一下小夥伴們一個問題,你覺得小時候能滿足你那純真奇幻的夢是什麼呢?我個人覺得是動畫,作為90後的我,雖然過了看動畫的年齡,不過還是希望在這快節奏的生活中保持著一顆愉悅平靜的心情,而動畫就是我精神的支柱。
  • 《千與千尋》中關於「名字」意義的哲學探討
    《千與千尋》在哲學和小說裡,經常出現關於「名字」意義的探討,我們如何界定自己的身份,又如何知道名字從何而來?{1}這正是《千與千尋》中湯婆婆的哲學理念,她奪走了千尋的本名,而賦予了主角「千」的名字。湯婆婆(右)這也是很多宗教習俗中的基本概念,在幻想作品和民間傳說中也是如此。
  • 據說《蘋果核戰記》是每個做動畫的當年都看過的一部CG動畫
    比起日本,我國動畫事業發展也很早,是最早開發動畫片的國家之一,從1926年開始,萬氏兄弟克服了種種困難,成功產出的第一部動畫《大鬧畫室》,它也是中國影視動畫的開始。在新世紀,日本動畫電影在影像技術上產生了以二維動畫技術為主、三維動畫技術為輔、二維與三維動畫技術相結合的一系列優秀影片。2004年《蘋果核戰記》上映,作為一部科幻類日式動畫電影,以東方的角度探討著未來世界下人類與其他物種之間的關係,以及人類將何去何從的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