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局發的整改函已經兩個多月了,旬陽縣醫院仍沒有對分子篩制氧站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按照要求整改。」8月10日,有市民向華商報-二三裡反映稱,分子篩制氧站因為未按照技術規範建設,威脅周邊群眾安全。
據反映人介紹,旬陽縣醫院利用醫院輔助用房作為分子篩制氧站,該制氧站建築系地下建築,並且距離醫院綜合樓和醫院家屬區較近,氧氣是助燃產品,一旦發生不安全事故,後果不堪設想。
8月10日上午,華商報-二三裡記者趕到旬陽縣醫院,按照反映人的提示,找到了制氧站的位置。制氧站夾在綜合樓和家屬區之間,兩邊的間距大概有兩三米。從醫院的安全生產風險分布圖上看,水電辦公制氧區域被標註為紅色,而圖示中的紅色則表示存在較大風險,風險因素為火災、容器爆炸、特種設備事故等。水電辦公制氧區域的地上建築為一排平房,進入這排平房,通過樓梯可以下到制氧站的機房,制氧機器上的指示燈仍然亮著。
由於制氧站存在安全隱患,有群眾將旬陽縣醫院存在問題向旬陽縣住建局進行反映,今年5月28日,旬陽縣住建局向縣醫院發函,函件稱「接群眾舉報,你院利用醫院輔助用房作為分子篩制氧站,威脅周圍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經我局現場核實,情況屬實,現要求你院按照有關技術規範立即整改,消除安全隱患,並將結果報我局。」
從5月28日下發整改通知至今已經兩個多月,旬陽縣醫院為何仍然未按要求進行整改?
旬陽縣醫院副院長李曉平表示,縣醫院因為現有場地與醫療規模並不匹配,也沒有合適的地方按照規範建設制氧站,住建局下發整改要求後,他們已經採取增加瓶裝氧氣的方式緩解供氣問題,減少制氧站的生產頻次,目前只能用這種辦法進行緩解。對於是否將整改結果告知住建局的問題,李曉平說,暫時還沒有。
作為醫院的主管部門,旬陽縣衛健局副局長張世清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住建局要求整改的事他們知道,接到要求後,衛健局與醫院開會研究過此事,縣醫院的擴建工程今年受疫情影響進展較為緩慢,相關設施的建設需要一個過程。對於目前存在的安全隱患,已經通過液氧供應的方式對ICU和手術室供氧,減少制氧機的使用頻次,下一步,將組織專家對此進行評估,如果仍然無法解決,將尋找合適的場地重新建設制氧站,徹底消除安全隱患。
8月10日下午,華商報-二三裡記者趕到旬陽縣住建局,對於要求縣醫院整改以及督促整改的情況,旬陽縣住建局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下達函件的工作人員下鄉了,明天(8月11日)會給出回復。
旬陽縣應急管局工作人員則表示,他們並未接到縣醫院存在安全隱患的舉報,如果接到相關舉報,會按照程序給主體責任部門下達督辦函,要求整改。
華商報記者 張建全
來源:二三裡資訊
編輯:二三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