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姑娘駕破冰船穿越北冰洋 夢想當女船長

2021-01-17 騰訊大申網

下周二是世界「海員日」,上海海事大學商船學院的女教師白響恩,將作為優秀海員家屬參加由交通運輸部舉行的2013年「中國海員大會」。白響恩不僅是一名優秀海員的家屬,還是中國首位駕破冰船穿越北冰洋的女駕駛員。昨天,記者走入白響恩的家,聽她講述跟隨「雪龍號」穿越北冰洋的經歷。白響恩向記者透露,最近她有可能再次出徵北極。

從小愛做揚帆遠航夢

走進白響恩的家,身著雪白航海制服的她以這樣的裝扮迎接記者。她家牆上懸掛著舵、錨等裝飾品,以及隨處可見的各種船模,讓人仿佛置身浩瀚大海。作為中國首位駕破冰船穿越北冰洋的女駕駛員,去年夏天90天的北冰洋旅程令她至今興奮不已。幼年揚帆遠航的夢想已經實現,29歲的白響恩又有新夢想:當女船長,護航亞丁灣。

黑色長髮、柳葉眉、大眼睛,皮膚白皙、身材高挑,要不是那一身英姿颯爽的航海制服,實在讓人很難將這個清秀時尚的女孩與搏擊大海的勇猛形象對接。

1984年出生的白響恩是個地地道道的上海姑娘,她的外公是一輩子獻身航海事業的老海員,父親也是海運人。小時候,奶奶家住在浦西,家住浦東的她就跟著爸爸坐輪渡往返。「在黃浦江邊散步時,看著來來往往的船隻,我經常會好奇地問爸爸它們都是什麼船,要駛向什麼地方。」在家庭的薰陶下,幼年的白響恩嚮往揚帆遠航的一天,擁抱大海,走遍世界。高考報名時,就因為上海海事大學航海技術專業招生簡章上的一句「致力於培養船長級的管理型人才」,白響恩便心動了。

身邊的朋友有些驚訝:「女孩子跑船合適嗎?有前景嗎?」何況當時這個專業還沒有女生畢業,無法了解航海專業的女生畢業後的就業形勢。但是,在父親的支持下,白響恩堅持著最初的夢想。

2002年,白響恩順利考入上海海事大學。那一屆航海技術專業學生279人,其中女生33人。

實在想家就在船艙偷偷哭

航海專業的學生,必然少不了很多實踐性課程。「畢竟船上是封閉的空間,不能完全靠陸地補給,很多時候都要學會自救、救人」。白響恩說,除了消防救生演習、精通急救培訓、船舶模擬器實操,也要學會簡單的包紮和手術,當然,心理學的學習是需要的,「因為要隨時準備處理自己的心情、安慰同船人」。

學跳水也是必不可少的。她還記得第一次在平望訓練基地進行5米高臺跳水訓練時的情景,「眼睛一閉,深呼吸一口,像『插蠟燭』一樣跳下去,好驚險喲!」

2008年7月,白響恩碩士畢業後留校,成為海事大學商船學院的一名女教師。2009年,她以實習三副的身份到校船「育鋒」輪參加航海工作,此後迎來人生中第一次駕駛員經歷。「整個駕駛臺就我和水手兩個人,駕駛員發布指令,水手操舵,這就意味著你口中叫出的每一聲舵令,都會直接影響到船舶的航行安全。」作為「航海菜鳥」,當時的白響恩心情緊張且興奮。「最難忘的是那次從長江口一路到達南京,看似寬闊的長江其實可航水域寬度較小,狹水道航行船舶密度較大,通航環境惡劣,船舶操縱很困難。」在「育鋒」輪船長丁軍平的鼓勵和指點下,白響恩漸漸找到了指揮操船的感覺,站在萬噸輪的駕駛艙中,她無比自豪。

在留校後的5年間,白響恩在船上度過的時間加起來超過3年。「每周進出長江口都會經過上海,看到我的家」,大禹治水是三過家門而不入,白響恩每周經過上海,卻不能看看家人,加上當時剛剛新婚,心裡的思念之情只有自己知道。

實在想家了,白響恩就把自己關進船艙大哭一場。打開門,雖然眼圈還發紅,但嘴角卻已揚起了笑容。

穿越北冰洋把苦釀成甜

去年2月,中國極地考察船「雪龍號」奔赴北極的籌備工作正式啟動,此行的主要任務是進行第五次北極科學考察、探路北極東北航道和高緯航線,並首次對北極國家冰島進行正式訪問。當獲悉「雪龍號」給了上海海事大學一個駕駛員的名額時,白響恩立即報名。通過考核和審查後,她於去年7月2日踏上「雪龍號」赴北極科考的徵程。

身為二副,白響恩的職責是檢查船上的各種航行儀器,確保正常使用;查閱海圖資料、收集沿途氣象信息和近期的航行通告,並結合本船的船況制定航線。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雪龍號」要避開冰山,必須格外小心。有時,白響恩還要乘坐船上的直升機,記錄30海裡以外的冰情。

8月30日是驚險的一天。「雪龍號」沿高緯航線向極點挺進,作業海區由厚達1.5米混有大量冰脊的冰雪所覆蓋,密度達十成。船舶在連續破冰穿越兩道冰脊後被迫衝擊第三道冰脊時衝上厚度為2米的海冰,動彈不得。情況緊急,時間緊迫。所有船員都投入到了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搶險戰中,希望能通過減少壓載水調整時間以爭取擠壓冰脊的次數,並反覆利用主機的前進後退,帶動船的震動,配合船體擠壓龍骨下的冰面。最終,「雪龍號」在全體船員奮戰10個小時後,終於脫離了冰脊。

還有更多的甘苦自知。「雪龍號」往返跨越十幾個時區,駕駛員每四小時要進行白班輪換和每兩天進行一次夜班輪換,時差混亂、日夜顛倒使人的生物鐘完全紊亂;長期的航行沒有太多新鮮蔬菜可吃,船員們吃得最多的是豆製品和肉類,三個月下來,白響恩胖了近10斤;在「雪龍號」上時,白響恩口袋裡裝的不是女生常備的紙巾或化妝鏡,而是一張張創可貼。因為船上的設備,從門到甲板都是鐵製的,女生細嫩的皮膚隨便一碰便是一個口子,在白響恩的右手食指上,至今還留有「雪龍號」上留下的一道疤痕。

問她怎麼吃得了那麼多苦,白響恩卻一臉晴朗:「我覺得更多的是甜。」一路艱辛、驚險和忍耐,也在這段旅程後釀製成了滿心的成就感和美好的回憶。

她心裡時刻藏著一個「船長夢」

下周二是世界「海員日」,白響恩將作為優秀海員家屬參加由交通運輸部舉行的2013年「中國海員大會」。白響恩的愛人也是一名航海人。「他是上海港的一名引航員,我們對航海有著同樣的熱情,同行之間更能互相支持、相互體諒。」去年「雪龍號」返航,負責從長江口把船引航到吳淞口錨地的,便是她的愛人。

30歲前後是駕駛員事業生命的轉折點,之前較少家庭負擔,有為個人理想奮鬥的選擇餘地。之後為了家庭,許多人要放棄遠航的工作。

在這一方面,白響恩是幸運的,因為是同行,愛人對她的事業全力支持。她成為當年大學班級裡唯一一個堅持下來,還奮戰在航海第一線的女生。

兩人本來去年上半年就準備要小孩子,但得知她報名「雪龍號」科考隊後,愛人主動提出了延期要孩子的計劃。採訪中,她的愛人始終在一旁側耳傾聽愛妻的眉飛色舞,問這位引航員:「你覺得妻子駕船技術如何?」帥氣小夥憨憨一笑:「沒問題!」

如今,站在三尺講臺上,白響恩為學生更生動更透徹地講述著航海知識,而她的內心也時刻藏著一個「船長夢」。她向記者透露,最近她有可能再次出徵北極,在未來幾年內,她希望自己能考出船長證,有一天能到亞丁灣護航。

亞丁灣護航有可能遭遇海盜,和更多難以預料的艱險,記者問29歲的她怕不怕。而她,下巴倔強地上翹,又帶點女生的驕傲:「我不怕!」

相關焦點

  • 雪龍號破冰船首次穿越北冰洋 開闢北極新航線
    《冰島報告》18日稱,「雪龍」號歷時6周、航行1.7萬海裡,首次完成北冰洋穿越航程,新航線的開闢有望大大縮短中國到歐洲的海運距離。路透社18日稱,此次航行充分表明中國開拓更便捷商業航線的能力和意願。  冰島時間18日11時-16時,中國「雪龍」號破冰船向冰島民眾免費開放。
  • 「雪龍」號極地考察破冰船抵達上海
    原標題:「雪龍」號極地考察破冰船抵達上海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攝   據新華社「雪龍」號3月10日電(記者 劉詩平)經過3萬海裡航行,3月10日,「雪龍」號極地考察破冰船載著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隊隊員安全抵達上海吳淞檢疫錨地,辦理進港入關手續。   這是「雪龍」號第22次遠徵南極並安全返回。
  • 「郭川,我們永遠的船長」
    五年來,這支團隊和郭川船長一起並肩作戰,風雨兼程,幫助郭川船長創造了兩項世界紀錄——40英尺帆船單人不間斷環球航行紀錄和北冰洋東北航線不間斷航行紀錄。  憑此,一個中國人躋身現代世界帆船航海的最高殿堂。  郭川原本還有更多夢想。他在海上疾速航行時,經常趁風平浪靜之際撥通衛星電話,和岸上團隊討論下一次航行,暢談理想。無奈命運無情,一切美好的夢想突然消失在夏威夷的冷水中。
  • 國產萬噸破冰船駛入魔都核心水域,只為紀念這位偉大航海家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7月10日早晨,國產最大的破冰科考船「雪龍」2號駛入黃浦江核心水域,停靠在上海北外灘的國際客運碼頭,對面就是陸家嘴金融區和百年外灘,東方明珠和陸家嘴一種高樓在雨雲中時隱時現。總是在北極、南極等極地進行科考探險的「雪龍」2號破冰科考船這次駛入上海黃浦江水域,是為了參加7月11日中國航海日在國際客運碼頭舉行的開放活動,而中國航海日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航海家鄭和!今年是鄭和下西洋第615周年!
  • 中國唯一極地破冰船「雪龍號」 船長是紹興人
    每年,我國科學家都要乘坐破冰船「雪龍號」到那裡進行連續的科學考察。這艘船的船長,是一名叫趙炎平的紹興人。他沉穩地駕駛著「雪龍船」,確保了每一次極地考察任務的圓滿完成。被稱為世界盡頭的神秘大陸是怎樣一個地方?科考人員又會經歷怎樣的險象環生?昨天上午,記者電話聯繫了這位「80後」的船長,聽他講述那些充滿驚險的極地破冰之旅。
  • 「川」行北冰洋:中國航海的荊棘與夢想
    原標題:「川」行北冰洋:中國航海的荊棘與夢想   帆船運動在中國普及是遲早的事   9月15號,離北冰洋航行衝線還有4個小時的時候,克裡斯蒂安·杜馬爾已經難掩激動之情。他說,在北冰洋東北航線完成這樣一次不間斷、無補給的航行,無異於不帶氧氣攀登珠峰。
  • 中國首位穿越北冰洋「女舵手」是80後
    長江商報消息 前天,圓滿完成各項考察任務的我國北極科考船「雪龍號」回到了上海港。歷時90餘天,航程超過17000海裡。在船上40名船員中,擔任二副的80後女孩白響恩特別引人注目——她是中國第一位穿越北冰洋的「女舵手」、全國唯一本碩博連讀的遠洋輪女駕駛員……「雪龍號」被卡冰脊「在極地航行,特別到了深夜,海面霧氣很重,隨時可能有浮冰甚至長年擱淺的冰山,對往來船隻威脅很大」,回憶起那段經歷,白響恩直呼「太驚險」,「夜晚濃霧瀰漫,『雪龍號』穿行在冰山中,不時撞到大塊浮冰,還能清晰地聽到
  • 穿越「傳說中的航道」北極東北航道 為中國開闢冰上絲綢之路
    中遠海特船長吳廣鋒: 穿越「傳說中的航道」北極東北航道 為中國開闢冰上絲綢之路   這一年,領航船長的重任落在吳廣鋒身上時,這名在海上航行了30年的老船長仍免不了激動。在2013年首航時,另一位船長張玉田率領船隊穿越了北冰洋,當時的吳廣鋒作為後方人員,通宵為航行規劃航線、監測天氣冰況。「能夠親自經歷這次航行,當時真的很激動。」吳廣鋒說。
  • 80後「雪龍號」女舵手談北極科考經歷
    昨天,圓滿完成各項考察任務的我國北極科考船「雪龍號」回到了上海港。歷時90餘天,航程超過17000海裡,我國的第五次北極科考任務創造出歷次考察時間和航程的新紀錄,並成功開闢出北極的「黃金航道」。而在船上40名船員中,擔任二副的80後女孩白響恩特別引人注目——外表青春靚麗,還是中國第一位穿越北冰洋的「女舵手」、全國唯一本碩博連讀的遠洋輪女駕駛員。
  • 首艘「中國造」極地破冰船「雪龍2」號今日在上海下水
    9月10日下午,澎湃新聞記者在上海見證了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H2560)下水。這艘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被正式命名為「雪龍2」號。「雪龍2」號是全球第一艘採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它能夠在1.5米厚冰環境中連續破冰航行,交付使用後將填補我國在極地科考重大裝備領域的空白。
  • 「北冰洋正在死去」 這次探險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
    他們不僅完成了史上最大規模最長時間的北極科考,還帶回了這樣一個噩耗,那就是:「北冰洋正在死去。」 在那片遙遠的冰天雪地,科學家們究竟看到了什麼?又經歷了怎樣特殊的一年。兩名中國科考隊員為我們揭秘。 10月12號,在北冰洋漂浮一年多後,「北星」號破冰船抵達德國不萊梅港,歷時389天的「馬賽克」北極探險宣告結束。
  • 通訊:探路「冰上絲綢之路」——記中國科考隊穿越北冰洋中央航道
    新華社「雪龍」號8月22日電 通訊:探路「冰上絲綢之路」——記中國科考隊穿越北冰洋中央航道  新華社記者 鬱瓊源  2017年8月2日至8月16日,中國第八次北極科學考察隊乘「雪龍」號科考船歷史性地從公海區穿越北冰洋,成功試航北冰洋中央航道。
  • 4艘拖船前呼後擁,世界頭號破冰船出海遠航!俄:中國前途無量
    (文/馬東錫)作為一個北極資源大國,俄羅斯格外重視破冰船的作用。據俄羅斯衛星網消息,當地時間12月12日,「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在4艘拖船的前呼後擁之下駛離波羅的海造船廠碼頭,開始遠航。如果進展順利,該破冰船將在2020年完成服役。
  • 世界周刊丨「北冰洋正在死去」這次北極探險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
    去年9月,來自20多個國家的數百名科學家,組成了一個國際科考隊,分階段前往遍布浮冰的北冰洋,在那裡隨著海冰漂泊了389天。上個月,科考隊終於結束了長達一年多的考察。他們不僅完成了史上最大規模最長時間的北極科考,還帶回了這樣一個噩耗,那就是:「北冰洋正在死去。 」在那片遙遠的冰天雪地,科學家們究竟看到了什麼?又經歷了怎樣特殊的一年。兩名中國科考隊員為我們揭秘。
  • 中國航海家郭川將於9月挑戰北冰洋創紀錄航行
    青島」號挑戰北冰洋創紀錄航行,然後一氣呵成完成「海上絲綢之路」經典航行。 郭川介紹,他作為「中國。青島」號的船長,將率領4名分別來自俄羅斯、法國、英國和挪威的頂尖水手,9月初從俄羅斯的北部港口摩爾曼斯克出發,採取不間斷、無補給的方式經過北冰洋的東北航道,經過15天左右的不間斷航行,穿越北冰洋,到達紀錄航行的終點俄羅斯東部白令海港口城市普羅文杰尼亞,衝擊北冰洋東北航線的首個世界紀錄。
  • 俄羅斯早有準備,破冰船數量是對方20倍
    近日,川普就籤署了有關打造破冰船批文。美國目前只擁有兩艘破冰船,與俄羅斯的數十艘破冰船相比相差甚遠。美國本打算建造六艘破冰船以縮短與俄羅斯之間的差距,而川普政府正謀求建造更多的破冰船。很顯然,今後破冰船是美國北極發展的重點。川普已下令先生產六艘破冰船。儘管已經提上日程,可是和俄羅斯相比還是存在巨大差距。
  • 俄羅斯強勢宣誓主權,全球最大核動力破冰船,美國望塵莫及
    據了解,9月22日,世界最大最強的核動力破冰船「北極」號正式起航前往北極摩爾曼斯克港開始了它的北極之旅,進行冰面測試。看到這裡,可能大家剛開始對這個核動力破冰船沒有太強的概念意識,破冰船從動力上分,主要有柴油動力和核動力兩種,其中核動力推進系統的破冰船只有俄羅斯擁有,主要用於開闢北極航道。
  • 外媒盤點史上最大破冰船 北極星號將馳援雪龍號
    近日,俄羅斯科考船被困南極堅冰,各國破冰船紛紛趕往南極進行大營救,牽動著全球目光。成功完成對俄羅斯「紹卡利斯基院士」號被困52名乘客救援的「雪龍」號,目前仍受困於南極密集浮冰區,部分浮冰厚達3米至4米。澳大利亞海事安全局表示,目前「北極星」號已裝載補給於周日出發,預計7天內抵達中俄受困船隻所處海域。據悉「北極星」號破冰船是當今世界破冰能力最強的破冰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