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隨著隕石收藏的興起,人造「隕石」也開始進入了市場,在科學上,嚴格來說,人是怎麼也造不出隕石的。不像瓷器、青銅器,人們可以以古代同樣的技藝及材料造出一件同樣的瓷器、青銅器,並在稱呼上同樣稱之為瓷器、青銅器,僅是製作年代不同而已。而隕石之所以人造不出來,是人們怎麼也仿造不出太陽系形成之初的環境,及隕石墜落地球的經歷和隕石經歷形成的歲月。人造「隕石」也僅是造出了隕石的形,而無法造出隕石的「魂」。
以人造「鐵隕石」為例,當前市面上的人造「鐵隕石」分為兩種,其一為在鐵礦石基礎上,人為打磨加工出氣印特徵;其二為在類似氣印的模具裡澆鑄鐵鎳熔液,待冷卻後再稍加工。有些精益求精的製作,還會在以上兩種的基礎上,再次表面熔融,並在熔融時藉助風能製造隕石表面的熔流線。
Campo del Cielo鐵隕石
在鐵隕石的鑑賞中,人們對鐵的含量是最為看重的,當中分辨方法無外乎通過磁性、比重來區分,一般磁性越強比重越大的,鐵的含量也就越多;其次,因鐵隕石所具有的似波浪紋的氣印不易隨熔殼的脫落而消失,是否具備氣印特徵,也是人們生活中鑑別鐵隕石的方式之一。而人造「鐵隕石」完全具備了人們對鐵隕石的鑑賞要求,它們在流通的過程,很容易受到藏家們的青睞。要區分它們不免要採用更多的方法。
最為全面的鐵隕石鑑定方式,除了基本的外表特徵外,還有鐵隕石的礦物組成、結構、元素成分。
鐵隕石主要由鐵紋石、鎳紋石及隕硫鐵礦物組成,這三種礦物僅存在於隕石中,地球巖石中沒有,它們由鐵、鎳、硫三種元素組成,而人造鐵隕石雖然可以加入此三種元素的金屬,但是無法達到此三種礦物的結構及元素比例。
南丹鐵隕石局部
鐵隕石根據鐵紋石、鎳紋石組成的比例不同,在打磨拋光的表面採用硝酸酒精溶液侵蝕,分別形成了三種特有的結構特徵,它們分別為僅存在於隕石上的紐曼線結構、維斯臺登結構和類似不鏽鋼的無結構。雖然人造澆鑄「鐵隕石」也會形成類似維斯臺登的馬氏體,讓人容易混淆,但如果正確嚴格對待真正的維斯臺登結構還是容易區分出來,如果以上還是無法分辨出鐵隕石的真假,鐵隕石所具有的元素成分比例也是區分它們的關鍵。
我國目前具隕石鑑別能力的機構除了國家相關科研單位還有湖南中歷收藏品鑑定中心,為第三方專業鑑定平臺,不參與任何交易,對疑似隕石採用儀器無損化學成分分析,並將分析結果與各隕石數據比對,從而準確科學得出是否隕石,是哪類隕石。證書得到了專業人士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