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6日訊,(首席記者 王蔚 通訊員 程贇)原本評出的一二三等獎共計420餘篇,結果只頒出了380個獎,原因就在於有超過一成的文章被查出抄襲。前天在「中文自修杯」第三屆美麗漢字徵文活動頒獎現場披露的這個消息,令前來領獎的學生、家長和教師們十分震驚,也在會場內外引起了熱議。
本屆美麗漢字徵文活動吸引了600多所小學的參與,參賽作文超過30000篇,不少佳作得到了評委們的首肯,但遺憾的是,在閱卷過程中不時會發現抄襲或明顯帶有成年人捉刀痕跡的作文。有個四年級學生寫自己參加2008年汶川地震悼念活動的感受:「那一刻,我也在默哀中淚流滿面!」實際上那年這名學生才剛滿1歲。有個五年級的學生寫「汶川的今昔」,文章中充斥著大段華麗得連作家都自嘆弗如的排比句,上網一查果然是抄襲之作。徵文中居然還有連標題都要抄,直接複製作家趙麗宏的散文名篇《周莊水韻》部分段落寫成的「烏鎮水韻」。
《中文自修》主編、華東師大中文系教授王意如說,主辦方耗費了大量人力,參照本科生畢業論文查重標準,對每篇徵文進行了嚴格、仔細的查重,並堅決取消了抄襲學生的獲獎資格。
參加本次徵文活動的都是三到五年級的小學生,那麼,又是誰教會了孩子們抄襲呢?主辦方曾經在公眾號上發布過問卷調查,在參加調查的逾四萬名家長中,有41%的家長表示每天都會輔導孩子做作業,多達60%的家長曾幫助孩子完成過作文。王意如分析說,家長熱衷幫孩子寫作文無非有兩個原因:一是幫孩子們減輕點學業壓力,二是希望通過家長的潤色幫助孩子獲獎。但恰是因為家長們的「好心」介入,非但沒有幫到孩子,反而因為作文抄襲被查而失去了參與競爭的機會。
本次徵文評委、閔行區教師進修學院語文特級教師景洪春說,家長應該做的是和孩子一起感受寫作的樂趣,這是一個陪伴的過程,而不能越俎代庖。父母的愛不應該成為孩子進步的阻力,一時的妥協和縱容,會對孩子的未來產生難以想像的負面影響。
(原標題:1歲時悼念汶川地震淚流?小學生作文賽查出40篇抄襲)
2017年4月24日訊,中新網北京4月24日電(上官雲)迄今為止,「《錦繡未央》原著涉抄襲」一案已引起了廣泛關注。23日,作家維權律師團負責人王國華律師向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確認,已收到北京市朝陽區法院發來的作家訴小說《錦繡未央》抄襲案開庭傳票,法院定於4月24日下午14時,在北京市朝陽區法院本院二層大法庭公開開庭審理該案。
「《錦繡未央》原著涉抄襲」一事要從去年說起。據現有報導可知,2012年6月起,秦簡女士(本名周靜)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庶女有毒》,後改名為《錦繡未央》正式出版。2016年,由該作品改編的同名電視劇播出。此外,小說《錦繡未央》還被改編為同名漫畫和同名手機遊戲。
2016年11月,數名志願者、作家及編劇發起了維權行動,認為該作品涉嫌大量抄襲現有文學作品中的語句和情節,最終11名作家將《錦繡未央》原著作者告到法院。該系列案件於2017年1月4日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立案,並於2月15日進行了證據交換。
對於這次證據交換,據《新京報》報導,此次提起訴訟的11名原告作家所提交的證據,被裝進三個大旅行箱拎進法庭,摞滿了原告席前的桌子。而周靜的代理律師表示,被告1月22日才收到了起訴材料,由於中間有春節,因此代理人接觸案件時間比較短,此案準備工作量大,無法進行實質性質證,因此申請延期舉證質證。
其實,《錦繡未央》這部書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身陷「抄襲」漩渦,早在連載期間就被指出拼湊、抄襲文字的現象嚴重。據志願者統計,這本小說中成段成篇抄襲的作品竟然超過200部。
據媒體報導,2013年,《錦繡未央》小說首次被讀者質疑抄襲時,秦簡在網上發文稱網友列出的證據「根本就是修飾性詞語,在任何一個作者文中都能找到類似的話」,並稱「全書情節基本原創」。中新網記者就此聯繫了《錦繡未央》出版方江蘇文藝出版社,但對方未就此事作出回應。
今年3月初,知名武俠小說作家溫瑞安也正式加入了訴訟,與之前的11位作家一起共同維權。因此,到目前為止,作家維權的作品便有《身歷六帝寵不衰》《胭脂淚妝》《一世為臣》《重生之藥香》《一斛珠》《庶女生存手冊》《世婚》《流水迢迢》和《鬥錦堂》及溫瑞安的《會京師》《逆水寒》《大對決》《溫柔一刀》等,共計18部權利作品。
王國華律師對記者表示,「《錦繡未央》小說被訴抄襲案」屬於系列案件,24日先開庭一案,所涉及的權利作品為《身歷六帝寵不衰》,涉及抄襲語句580處,情節118個。而維權作家應該不會親自出庭。
針對溫瑞安加入維權作家隊伍以及本案開庭一事,中新網記者嘗試聯繫周靜採訪,但截止稿件完成,對方沒有作出回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