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海平/曹麗娟團隊發現了一種新型線粒體細胞焦亡途徑

2021-01-08 中國生物技術網

機體在遭受外源性病毒或者細菌入侵後,往往會伴隨有感染性休克的症狀進而威脅病人的生命安全。經典的理論認為體內的巨噬細胞產生大量的炎症因子如IL-1β、IL-6、TNF-α等形成的「炎症風暴」是導致休克的重要誘因。但是,臨床統計學研究卻表明二者之間的相關性只有39%。另一方面,近些年來細胞焦亡這樣一種新型細胞程序性死亡也被多篇文章報導參與了感染性休克的發生發展中,而在感染性休克的進程中,除了這些細胞焦亡或者炎症信號外,合併產生的多種併發症如在病理情況下內源性物質代謝紊亂所造成的物質蓄積加重感染性休克進程的作用和確切分子機制仍然不明。

近日,中國藥科大學的郝海平團隊在Cell Metabolism雜誌上在線發表了題為:Apaf-1 Pyroptosome Senses 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從線粒體膜通透性轉換(MPT)的角度揭示了肝細胞、免疫細胞感知DAMPs促發細胞焦亡的病理分子機制,首次揭示線粒體感知不同應激條件下,通過Apaf-1選擇性招募活化caspase-4引發細胞死亡的機理。相較於MOMP引發的經典細胞凋亡小體(Apaf-1/Caspase-9)組裝,MPT促使Apaf-1與Caspase-4結合形成一種新的蛋白複合體,作者將之定義為「焦亡小體複合物」,該複合物可進一步激活caspase-3-GSDME信號通路導致快速的細胞焦亡,這種快速的細胞死亡途徑是膽淤狀態下肝衰竭的重要分子病理基礎。該研究發現了一種新型線粒體細胞焦亡途徑,為線粒體感知損傷相關模式分子(DAMPs)引發細胞焦亡提供了科學解釋,拓寬了對於肝衰竭疾病發生機制的認識,對將來藥物幹預感染合併膽淤病人肝功能損傷有重要意義。

膽汁酸引發caspase-4以及GSDME依賴性的細胞焦亡

在該研究中,作者首先運用細胞毒性/炎症因子釋放檢測、透射電鏡、共聚焦顯微鏡觀察細胞形態學變化等多種手段,發現膽汁酸DCA(脫氧膽酸)/CDCA(鵝去氧膽酸)能夠誘導caspase-4(caspase-11, 鼠源蛋白)介導的巨噬細胞焦亡,進一步探究表明,細胞焦亡執行分子由caspase-3作用底物GSDME所介導,而非caspase-4的作用底物GSDMD,並且caspase-3/GSDME信號也依賴於caspase-4,進而發現了膽汁酸激活的一種新的細胞焦亡途徑,該途徑由caspase-4/caspase-3/GSDME信號通路介導。

MPT介導膽汁酸引發的細胞焦亡信號

那麼,在膽汁酸的刺激下,細胞內caspase-4又是怎樣被激活的?作者首先排除了膽汁酸與caspase-4的直接相互作用,提示膽汁酸以間接的方式激活caspase-4以及caspase-3-GSDME信號。考慮到線粒體應激在調控細胞凋亡以及壞死中的作用,尤其是高濃度膽汁酸可能會引發線粒體鈣超載現象導致線粒體膜通透性發生變化產生應激。作者首先篩選了線粒體膜通透性轉化孔(MPTP)關鍵組成蛋白的抑制劑,發現有且只有線粒體內膜腺苷酸轉運體(ANT)蛋白的抑制劑米酵菌酸(BKA)能夠顯著阻斷上述焦亡信號通路以及最終的細胞焦亡現象,作者進一步將ANT亞型ANT1和ANT2蛋白敲低,證實了ANT1介導的MPT是膽汁酸激發細胞焦亡信號的關鍵因素。

MPT通過Apaf-1/caspase-4蛋白複合體引發細胞焦亡

接下來,作者發現在MPT所引發的線粒體應激下,線粒體瞬時釋放較高濃度的ATP以及細胞色素C至胞漿,是促使Apaf-1招募caspase-4形成 「焦亡小體複合物」的關鍵因素。Co-IP、pull-down、confocal共定位實驗均證實Apaf-1與caspase-4在高劑量膽汁酸刺激下產生了相互作用,敲除細胞內Apaf-1基因,caspase-4/ caspase -3/GSDME信號通路及細胞焦亡率均受到顯著抑制。此外,作者在重組蛋白分子水平也證實,在外源性加入細胞色素C與高劑量的ATP後,Apaf-1能夠結合併活化caspase-4。有意思的現場是,該焦亡複合體中產生的活化caspase-4片段並不能剪切GSDMD,而是剪切激活caspase-3,這也解釋了上述細胞內觀察到現象:為什麼膽汁酸激活caspase-4介導的細胞焦亡是通過GSDME蛋白執行的。進一步通過最適分子配比酶活性檢測以及分子排阻色譜(SEC)實驗發現「焦亡小體」複合體中Apaf-1與caspase-4的構成比為7:2,不同於凋亡小體中的7:4。考慮到Apaf-1也是細胞凋亡中凋亡小體Apaf-1/caspase-9的核心組成成分,作者進一步通過動態監測不同的細胞死亡刺激條件下caspase蛋白活化、胞漿細胞色素C與ATP釋放水平,發現高劑量膽汁酸或者ANT1通道開放劑氯尼達明(LND)等MPT激活劑可以在短時間內激活焦亡相關的caspase-4、caspase-3,而凋亡誘導劑阿黴素(DOX)或者低劑量的膽汁酸只能引發經典的細胞凋亡,這些弱刺激因素需在較長時間條件下才能激活caspase-9,而且細胞色素C釋放延滯,胞漿中無明顯的ATP釋放峰。這部分研究提示,不同的應激因素通過促發線粒體MOMP或者MPT,從而選擇性激活細胞凋亡/焦亡信號通路,而MPT及下遊Apaf-1/caspase-4焦亡小體的形成需要更強烈的刺激。

Caspase-11/caspase-3/GSDME介導的細胞焦亡是膽汁淤積性肝損傷的關鍵病理機制

最後,為進一步證實上述分子機制在急性肝損傷中的作用,該團隊利用膽管結紮手術(BDL)造成肝內膽汁淤積來模擬膽瘀相關的急性肝衰竭。研究發現膽汁淤積後,小鼠肝臟組織線粒體也發生了MPT,表現為線粒體內嵴結構消失。進一步比較野生型(WT)與Caspase-11-/-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α/β以及肝組織中caspase-3-GSDME信號通路均證實BDL模型所造成的肝損傷依賴於caspase-11(對應於人源蛋白caspase-4)。與此同時,GSDME-/-也能夠抑制小鼠血清相關因子的釋放,幾乎能逆轉急性膽汁淤積性肝衰竭的致死率。

綜上,該研究揭示了感染合併膽汁淤積或者在非感染性情況下,內源性物質激活細胞焦亡造成組織器官衰竭的新分子機制;Apaf-1/caspase-4焦亡小體的發現一方面科學解釋了MPT引發細胞壞死的分子機制,另一方面對於理解內源性非感染因素促發器官衰竭具有重要意義。此外,對後期開發細胞焦亡抑制劑,用於臨床上由於細胞焦亡所造成的器官組織衰竭的藥物治療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中國藥科大學郝海平教授、曹麗娟副研究員為本文的共同通訊作者,許萬峰博士、車遠博士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原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cmet.2020.11.018

相關焦點

  • Cell Metab | 一種新型線粒體細胞焦亡途徑
    另一方面,近些年來細胞焦亡這樣一種新型細胞程序性死亡也被多篇文章報導參與了感染性休克的發生發展中,而在感染性休克的進程中,除了這些細胞焦亡或者炎症信號外,合併產生的多種併發症如在病理情況下內源性物質代謝紊亂所造成的物質蓄積加重感染性休克進程的作用和確切分子機制仍然不明。
  • 研究發現新的細胞焦亡途徑
    研究發現新的細胞焦亡途徑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4 15:45:37 中國藥科大學郝海平和曹麗娟團隊合作揭示Apaf-1體感知線粒體通透性轉變機制。
  • 邵峰院士團隊發現細胞焦亡新機制
    細胞焦亡(pyroptosis)是一種最近發現的細胞程序性死亡方式。相比於細胞凋亡(apoptosis),細胞焦亡發生的更快,並會伴隨大量促炎症因子的釋放。他的團隊發現,半胱天冬酶(caspase)炎症小體下遊的 Gasdermin 家族蛋白可能在細胞焦亡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現已知,caspase-1/4/5/11 通過切割由 500 多個胺基酸組成的 Gasdermin 家族蛋白之一 GSDMD,使後者 N、C 兩端的結構域分開,進而釋放 N 端的片段。
  • Science:我國科學家揭示細胞毒性淋巴細胞在靶細胞中引發細胞焦亡...
    GZMB被認為通過切割caspase-3或caspase-3底物來誘導靶細胞凋亡。GZMB的作用並不那麼明確。利用裝載穿孔素的GZMA進行的體外研究已鑑定出單鏈DNA損傷和線粒體電子傳遞鏈中的多種底物。這導致人們提出一種複雜的不依賴於caspase的細胞凋亡途徑,該途徑的作用機理是未知的。已知的GZMA切割活性對CTL和NK細胞介導的殺傷作用作出的貢獻尚未確定。
  • Science|來自毒性淋巴細胞的顆粒酶A通過切割GSDMB誘發靶細胞焦亡
    切割後的GSDMB通過成孔活性誘發細胞焦亡。IFN-g可促進GSDMB的表達,從而促進焦亡。小鼠腫瘤細胞中引入GSDMB可促進腫瘤清除。因此,該研究解析了GSDMB介導的細胞焦亡在毒性淋巴細胞殺傷機理,為增強抗腫瘤免疫提供了思路。
  • 邵峰:GSDME誘導細胞凋亡向細胞焦亡轉變
    隨著對化療毒性深入了解,科學家最新聚焦 gasdermin,它是一種通常見於上皮細胞、造血細胞和許多其他具有免疫防禦功能的組織中的蛋白質家族。已發現一些 gasdermin 家族成員(包括知之甚少的 gasdermin E (GSDME))直接參與了癌症和腫瘤抑制。根據最近的研究,GSDME 具有可誘導細胞焦亡的激活形式,這種形式是細胞死亡固有的炎症形式。
  • 細胞焦亡的分子調控機制及研究進展
    這是一種最近發現的依賴於 Gasdermin 蛋白家族成孔活性的細胞程序性炎症壞死,在抵抗外部病原體入侵和感知內源危險信號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焦亡由炎症小體激活 Caspase- 1的經典細胞焦亡途徑和胞質 LPS 激活 Caspase- 4 /5 /11 的非經典細胞焦亡途徑而誘發。
  • 細胞的另一種死亡方式——細胞焦亡
    (回復170531可下載,一月有效)你的細胞死亡的類型實驗還沉浸在細胞凋亡和細胞壞死中嗎?那趕快來看一看細胞的另一種死亡方法:pyroptosis——細胞焦亡。根據這些信息可以粗略的總結是caspase-1的機制通路引起了細胞的lysis。那麼就快來看看作者是如何巧妙的介紹細胞焦亡的過程的吧!因為細胞死亡的方式是可以多樣化的,但是為了區分亙古的細胞凋亡和細胞漲亡的概念,作者從三者之間區別的角度帶入細胞焦亡的概念。如下Table 1.
  • Science:釀酒酵母揭開細胞衰老的兩條不同途徑:核仁與線粒體
    >兩種不同途徑,並設計了一種新方法——通過基因編程來延長細胞壽命。人類壽命是由單個細胞的老化所決定的。為了解不同的細胞是否以相同的速度和原因老化,研究人員研究了釀酒酵母。這是一種研究衰老機制的可操作模型,也適用於皮膚和幹細胞的衰老途徑。我們知道,許多損傷因素,包括染色質不穩定、線粒體功能障礙和活性氧都有助於細胞衰老。
  • 院士論壇 | 邵峰院士:細胞焦亡與腫瘤免疫
    細胞焦亡是一種促炎性的細胞死亡方式,邵峰院士通過視頻演示,讓觀眾了解了細胞焦亡的發生過程,並對比了細胞凋亡和細胞焦亡的區別。邵峰院士指出,細胞凋亡和細胞焦亡在細胞形態和生物學功能上截然相反,細胞凋亡是一種生理性的現象,凋亡時細胞會發生皺縮,細胞膜維持完整,細胞質不會洩露出來,並且會迅速被巨噬細胞消除掉,不誘發炎症免疫反應,是一種相對「乾淨」的死亡;而細胞焦亡是病理性的,焦亡發生時細胞會漲大,直至細胞膜破裂,使得細胞質內容物質洩露,最終引起強烈的炎症免疫反應,是一種較「髒」的死亡方式。
  • 細胞焦亡最新研究進展
    2017年9月25日/生物谷BIOON/---2001年,cookson等首次使用pyroptosis來形容在巨噬細胞中發現caspase-1依賴的細胞死亡方式。細胞焦亡(pyroptosis)的發現並證實是一種新的程序性細胞死亡方式,其特徵為依賴於半胱天冬酶-1(caspase-1),並伴有大量促炎症因子的釋放。
  • 一句話告訴你細胞的另一種死亡方式--細胞焦亡
    你的細胞死亡的類型實驗還沉浸在細胞凋亡和細胞壞死中嗎?那趕快來看一看細胞的另一種死亡方法:pyroptosis--細胞焦亡。1區9.217Immunol Rev.243(1). doi: 10.1111/j.1600-065X.2011.01044.x.
  • 邵峰組重磅牛文:神秘蛋白 GSDMD如何「玩轉」細胞焦亡
    那麼在沒有讀取文章之前大概猜測作者描述問題的關鍵點: 1.GSDMD是如何被發現的? 2.GSDMD參與炎症caspases誘導的細胞焦亡的死亡形式是什麼? 3.GSDMD如何被切割? 那麼就跟著小編帶著這三個問題詳細解讀作者的主要意圖。 1.GSDMD是如何被發現的?
  • 發現一種新的細胞內蛋白運送途徑---ER-SURF
    2018年9月20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凱澤斯勞滕大學、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和瑞士巴塞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新合成的蛋白到達細胞中各自靶區室的一種新機制。旨在運送到線粒體中的蛋白並不會被直接運送到線粒體中,而是先被引導到內質網的表面上,在那裡,它們沿著內質網的表面「衝浪」。
  • 「珍藏版」特別推薦丨全景式展現細胞焦亡的研究歷程
    圖1 焦亡研究的關鍵節點Caspase發現及定義1989年,Kostura MJ和Black RA分別報導了一種可以活化pro-IL-1β的新型蛋白酶,將其命名為ICE(IL-1β-converting enzyme)
  • 【創新前沿】Journal of Immunology報導我校細胞焦亡調控膿毒症...
    細胞焦亡是近十年來被發現並證實的一種新的程序性細胞死亡方式,其調控感染性疾病發生的分子機制是當前國際研究的前沿熱點。當機體受到系統性感染,革蘭氏陰性細菌的內毒素作為激活細胞焦亡的關鍵分子,是引發膿毒性休克的關鍵因素之一,但是,由感染導致的過度細胞焦亡信號如何調控宿主全身炎症反應綜合症並引發AKI仍然有待解析。
  • 合肥研究院揭示化療藥物誘導腫瘤細胞焦亡調控機制
    研究人員不僅明確了線粒體外膜蛋白BAK/BAX在化療藥物誘導的細胞焦亡信號通路中的作用,而且首次報導了GSDME Cys407/Cys408棕櫚醯化修飾在化療藥物誘導的細胞焦亡過程中的作用。同時,該研究還發現了藥物誘導的細胞凋亡和細胞焦亡轉換的新機制。
  • 「科學島」發現等離子體致死腫瘤細胞新方式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醫學物理與技術中心輻射生物醫學研究室韓偉團隊在等離子體腫瘤治療研究方面再次取得重要突破,首次發現大氣壓低溫等離子體可有效誘導腫瘤細胞發生焦亡,相關論文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細胞死亡與疾病》上。  近年來,等離子體醫學蓬勃發展,等離子體腫瘤治療被視為一種新興的腫瘤治療方式。
  • 細胞壞死、凋亡、壞死性凋亡、焦亡與自噬
    細胞壞死性凋亡是不依賴於Caspase激活的一種細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其激活主要依賴於壞死性小體的形成。細胞壞死性凋亡它具有典型的壞死樣形態:細胞膜被破壞,細胞、細胞器腫脹,乃至崩解;而核內染色質無明顯的形態改變;壞死性凋亡與凋亡和自噬有明顯的區別,三者可以通過光、電鏡觀察和PI染色得到明確的區分。其次, 壞死性凋亡會引起顯著的炎症反應,表現為大量的炎症細胞浸潤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