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來自毒性淋巴細胞的顆粒酶A通過切割GSDMB誘發靶細胞焦亡

2020-10-18 Life Science 醫學生

導語:2020年4月16日,來自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NIBS)的Zhiwei Zhou等在Science上發表了題為「Granzyme A from cytotoxic lymphocytes cleaves GSDMB to trigger pyroptosis in target cells」的研究文章,該研究表明了NK細胞和CTL通過細胞焦亡的方式殺傷GSDMB+靶細胞,該過程由淋巴細胞來源的顆粒酶A切割GSDMB實現。切割後的GSDMB通過成孔活性誘發細胞焦亡。IFN-g可促進GSDMB的表達,從而促進焦亡。小鼠腫瘤細胞中引入GSDMB可促進腫瘤清除。因此,該研究解析了GSDMB介導的細胞焦亡在毒性淋巴細胞殺傷機理,為增強抗腫瘤免疫提供了思路。

Zhiwei Zhou, et al., Science (2020)


通訊作者

  • Feng Shao



1996年: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應用化學專業學士
1999年: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分子生物學碩士
2003年:美國密西根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博士
主要研究:
1,病原細菌感染宿主的分子機制
2,宿主先天性免疫防禦的分子機制
3,炎症小體被激活的生化機制
4,細胞焦亡

背景

CTL和NK實現細胞殺傷主要通過兩種途徑:FAS死亡受體途徑,顆粒胞吐途徑。顆粒胞吐途徑依賴於穿孔素將絲氨酸蛋白酶,即顆粒酶轉運到靶細胞內。早期認為這兩條途徑都是通過誘導靶細胞凋亡來實現細胞殺傷,但是當時試驗檢測並不準確,且僅有少數細胞體外實驗。近年來研究發現,非凋亡細胞殺傷可在某些條件下發生,因此淋巴細胞毒性可能是條件依賴性的。

人類顆粒酶家族包括:GZMA,GZMB,GZMH,GZMK,GZMM,含量最多的是GZMA和GZMB。GZMB被認為通過切割caspase-3來誘導靶細胞凋亡,而GZMA被鑑定出的作用底物主要為DNA損傷相關蛋白及線粒體電子傳遞鏈相關蛋白,GZMA敲除小鼠沒有明顯的凋亡缺陷,引入GZMA可以誘導非凋亡的細胞死亡形式。這些都暗示了GZMA可以通過非凋亡的機制實現靶細胞死亡。

細胞焦亡,炎症性細胞死亡的一種形式,以前認為由caspase-1介導,伴隨IL-1b和IL-18分泌。近來caspase-11/4/5被認為也能誘發細胞焦亡,且GSDMD可被caspase-1/11/4/5切割從而使其N端成孔結構域和C端抑制結構域分開,N端成孔結構域結合細胞膜並寡聚化形成細胞膜孔洞,實現細胞焦亡的發生。因此,細胞焦亡現在被定義為gasdermin介導的程序性壞死。gasdermins包括GSDMA,GSDMB,GSDMC,GSDMD,GSDME。除GSDMD外,GSDME也能夠被caspase-3切割激活,誘導細胞凋亡,包括腫瘤細胞。然而,其他gasdermins的激活機制仍然不清楚。

關鍵科學問題

1,毒性淋巴細胞來源的顆粒酶是如何實現腫瘤殺傷的?

2,GSDMB是否能夠通過介導細胞焦亡參與毒性淋巴細胞殺傷?

結果

Fig 1:NK細胞通過切割GSDMB來誘導GSDMB依賴的細胞焦亡

Fig 2:GSDMB重建的靶細胞中,GZMA可切割GSDMB誘導細胞焦亡

Fig 3:內源性的GSDMB可以介導GZMA依賴的細胞殺傷,IFN-g可以起始GSDMB表達從而增強這一殺傷作用。

Fig 4:GZMA切割GSDMB可以介導CTL的焦亡性細胞殺傷

Fig 5:GZMA切割GSDMB可以促進抗腫瘤免疫

討論

  • IFN-g在免疫中功能多樣,包括腫瘤免疫中。

  • 細胞死亡執行分子不同,細胞死亡方式不同。

  • 抗腫瘤免疫應該更加關注細胞死亡執行分子相關事件,而不是細胞表面分子如PD-1。

總結

毒性淋巴細胞通過顆粒酶A切割GSDMB,誘導靶細胞焦亡,實現細胞殺傷。

相關焦點

  • Science:我國科學家揭示細胞毒性淋巴細胞在靶細胞中引發細胞焦亡...
    顆粒胞吐途徑依賴於穿孔素(perforin)來遞送稱為顆粒酶(granzyme)的絲氨酸蛋白酶到靶細胞中。理解細胞毒性淋巴細胞如何利用這兩種途徑來殺死靶細胞是免疫學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特別是考慮到CTL在癌症免疫療法中的關鍵作用。從1990年代開始的大量研究給出了一個主要的觀點:FAS途徑和穿孔素/顆粒酶途徑誘導靶細胞凋亡。
  • ...細胞毒性T細胞其實是用「超級組合炸彈」轟炸靶細胞丨科學大發現
    細胞毒性T細胞,工作細胞中的黑衣服壯漢,拿把刀對著癌細胞等等靶細胞捅來捅去。它那把刀捅完,還會在靶細胞上留下數枚「炸彈」。近日,牛津大學的. Balint和M. L. Dustin等破解了細胞毒性T細胞(CTL)殺傷靶細胞的詳細過程。
  • 張志斌/劉志博/邵峰等揭示細胞焦亡在腫瘤免疫方面的全新功能
    (Killer Cells)的顆粒酶Granzyme B(GzmB)能夠直接切割GSDME,激活癌細胞細胞焦亡,而細胞焦亡的發生進一步激活抗腫瘤的免疫反應,抑制腫瘤生長。在穿孔蛋白Perforin的幫助下,顆粒酶被運送到癌細胞中,切割一系列底物(包括Caspase-3),從而引起細胞凋亡。穿孔蛋白Perforin的缺失則能夠完全抑制殺傷細胞通過顆粒酶誘導的細胞凋亡。作者發現在Perforin缺失的小鼠中,GSDME對腫瘤的抑制作用同樣消失了,進一步證明GSDME的腫瘤抑制效應是由殺傷細胞介導。
  • Science:新冠病毒食蟹猴感染模型建立
    1、Science:邵峰團隊發現觸發細胞焦亡的新途徑近日,來自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邵峰團隊在《科學》雜誌發表了標題為「Granzyme A from cytotoxic lymphocytes cleaves GSDMB to trigger pyroptosis
  • Science子刊:重磅!我國科學家揭示CAR-T細胞觸發細胞因子釋放綜合...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鄭州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提供的證據表明,人類B白血病細胞和其他靶腫瘤細胞表達了足夠數量的GSDME,所表達的GSDME可被由CAR-T細胞釋放的顆粒酶B激活的caspase 3高效激活,從而導致靶細胞遭受細胞焦亡。
  • 院士論壇 | 邵峰院士:細胞焦亡與腫瘤免疫
    11月14日,在在由中國抗癌協會主辦,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廣東省抗癌協會承辦,國際抗癌聯盟、中國整合醫學發展戰略研究院、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協辦的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CCO)院士論壇上,來自中國科學院的邵峰院士就《細胞焦亡、炎症和腫瘤免疫》課題為現場觀眾做了詳細的講解。
  • Science:揭示富馬酸鹽阻斷細胞焦亡機制
    誘導細胞產生caspase-1依賴性細胞死亡的刺激原也不僅局限於病原體,一些非生物性的刺激源,如損傷相關模式分子(danger/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pattern, DAMP)、缺血壞死的產物等也可誘導細胞caspase-1依賴性的細胞死亡。圖片來自Science, 2020, doi:10.1126/science.abb9818。
  • 科學家首次發現:特殊T細胞會用「超級炸彈」轟炸靶細胞,從而殺死...
    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的免疫學家戴維·馬索普斯特(David Masopust)等人已經破解了細胞毒性T細胞(CTL)殺傷靶細胞的詳細過程。不過,殺傷性T細胞是僅噴出顆粒酶和穿孔素這些活性物質,還是依靠特殊的結構將致死分子轉運至靶細胞?這點尚不清楚。為了找到答案,牛津大學的免疫學家麥可·達斯汀(Michael Dustin)及其同事追蹤了攻擊這些殺傷性T細胞時溢出的分子。他們使用螢光標記了殺傷性T細胞中的顆粒酶,和分泌溶酶體裡的糖蛋白。
  • 細胞焦亡最新研究進展
    然而,炎性caspase究竟是如何調節這些細胞事件至今仍然有待解決。最近,來自UCSF的Vishva M Dixit研究組與來自NIBS的邵峰研究組分別發現了一類炎性caspase的關鍵性底物:gasderminD,該蛋白的切割能夠引發細胞焦亡事件的發生。
  • 邵峰:GSDME誘導細胞凋亡向細胞焦亡轉變
    正常細胞中的 GSDME 表達水平在化療的毒副作用中發揮一定的作用。在表達 GSDME 的細胞中,通常激活凋亡介導的細胞死亡的化療藥物或炎症因子,可促使細胞焦亡的激活,而細胞焦亡是另一種細胞死亡途徑,其會影響化療藥物在正常組織中的細胞毒性。這種細胞凋亡向細胞焦亡的轉變帶來了兩個有趣的問題:抑制或減少 GSDME 的表達能否減少化療相關的副作用?
  • 《Science》揭示人體免疫新細節:殺傷性T細胞的蛋白質「炸彈」
    當人體遇到外敵入侵時,先天性免疫細胞首當其衝,它們會迅速作出殺敵反應。如果出師不利,作為人體免疫最後一道防線的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殺傷性T細胞,CTL)會被召集,它們憑藉多種生物學功能去殺死感染的細胞和癌細胞。這一過程已被我們所熟知。
  • GasderminE通過激活抗腫瘤免疫抑制腫瘤生長
    GasderminE通過激活抗腫瘤免疫抑制腫瘤生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16 14:37:08 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Judy Lieberman和Zhibin Zhang研究組合作取得一項新突破。
  • 2020年5月29日Science期刊精華
    3.Science:我國科學家揭示細胞毒性淋巴細胞在靶細胞中引發細胞焦亡機制doi:10.1126/science.aaz7548; doi:10.1126/science.abc2502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國家生命科學研究所、清華大學、解放軍總醫院、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報導NK細胞和CTL通過細胞焦亡途徑殺死
  • 細胞焦亡的分子調控機制及研究進展
    這是一種最近發現的依賴於 Gasdermin 蛋白家族成孔活性的細胞程序性炎症壞死,在抵抗外部病原體入侵和感知內源危險信號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焦亡由炎症小體激活 Caspase- 1的經典細胞焦亡途徑和胞質 LPS 激活 Caspase- 4 /5 /11 的非經典細胞焦亡途徑而誘發。
  • 靶細胞裂解死亡為何屬於細胞凋亡?
    Tc的效應過程包括:效-靶細胞結合。在外周淋巴組織增殖、分化的Tc,在趨化因子的作用下向感染灶或腫瘤部位聚集。Tc識別並與相應靶細胞結合,在細胞接觸部位形成緊密、狹小的空間,使Tc選擇性作用於靶細胞;Tc的極化。Tc結合靶細胞後,Tc內某些細胞器極化,細胞器重新定向,從而保證Tc分泌的效應分子有效作用於所接觸的靶細胞;致死性攻擊。
  • Cell Reseach:caspase11切割gasderminD引發「細胞焦亡」
    炎性caspase同時還參與了一類叫做"細胞焦亡"的事件的發生。實驗證明,革蘭氏陰性菌中的脂多糖(LPS)能夠激活宿主體內caspase1或者caspace4,5活性,也有實驗證明caspase4,5,11能夠與LPS直接結合。這些炎性caspase的激活能夠促進細胞焦亡事件的發生,同時能夠激活NLRP3炎症小體,並引發熱休克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