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發生的一次彗星撞擊,讓人明白,地球是個「幸運兒」

2020-12-02 探索科學路

文/濤聲依舊

曾經發生的一次彗星撞擊,讓人明白,地球是個「幸運兒」

我們都知道,地球可謂是一個幸運兒,得天獨厚的環境造就出了許多生命的誕生,要知道地球之所以能夠如此的安全,需要在眾多條件結合之下才能夠做到,迄今為止,在地球上已經發生過了不少次的天體撞擊事件,包括毀滅性的撞擊,那時候人類還沒有誕生罷了。

眾所周知,天體的撞擊對於行星的損害是最為巨大的,在整個太陽系當中,能夠對地球造成毀滅性撞擊的小行星有不少,這些小行星對於地球本身的損害沒有多少,但是對於人類的傷害卻是最為巨大的,那麼太陽系當中是否發生過,對地球可以造成毀滅性傷害的撞擊呢?其實真的有發生過。

1993年3月24,兩名天文學家和一名天文愛好者在美國加州帕洛瑪天文臺發現了一顆彗星,這個彗星被命名為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這個衛星本來是位於太陽系外側的小行星帶,後來進入太陽系之後成為了周期性彗星,當時根據他們的計算,這顆彗星在1992年7月8日在距離木星表面4萬公裡的空間分裂成了21個小碎塊,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因為木星巨大的潮汐力。

1994年7月16日這21個碎塊以每小時21萬公裡的速度墜入木星大氣層,撞擊木星的南半球,形成了大約21次撞擊,在這麼多次的撞擊當中,碎片G的造成的威力最大,他在7月18日7:32撞向木星,威力相當於6萬億噸TNT炸藥炸藥,所造成的裂痕比地球的直徑還要長,如此巨大的威力,卻對地球沒有造成任何影響,地球可謂是一個十足的幸運兒。

其實木星一直以來都遭受著很多彗星的撞擊,這其實是因為它巨大的引力所導致的,木星也是一直在擔當著地球的保護神,我們不得不慶幸了。

相關焦點

  • 1994年彗星撞擊木星,威力高達上億顆核彈,地球真是個幸運兒
    在一個穩定的恆星系統中,對行星危害最大的便是天體的撞擊,這些天體往往是小行星和彗星,一些科學家認為恐龍的滅絕和小行星對撞擊地球具有很大的關係,這次撞擊雖然沒有對地球的地貌沒有產生非常大的影響,但是卻傷害了當時的食物鏈的頂端-恐龍。而在20世紀90年代,太陽系中發生的彗星撞擊木星的事件,卻讓人類這把達摩克裡斯之劍。
  • 后羿射日其實是一次彗星撞擊地球事件
    黑齒國在它的北面,那裡的人牙齒漆黑,吃著稻米又吃著蛇,還有一條紅蛇和一條青蛇,正圍在他身旁。另一種說法認為黑齒國在豎亥所 在地的北面,那裡的人是黑腦袋,吃著稻米驅使著蛇,其中一條蛇是紅色的。 下面有湯谷。湯谷邊上有一棵扶桑樹,是十個太陽洗澡的地方,在黑齒國的北面。正當大水中間,有一棵高大的樹木,九個太陽停在樹的下 枝,一個太陽停在樹的上枝。
  • 1994年的彗星撞擊地球,為什麼沒有發生?結果是被它截胡了
    而且在太陽系中還有一種特殊的存在,那就是彗星,彗星的同樣是圍繞著太陽公轉的,但是它們的軌道卻是一個橢圓,離太陽近的時候非常近,遠的時候又是非常遠的。在1994年之時,一顆彗星的軌道是要與地球相撞的,但是為什麼沒有發生呢?結果是被它截胡了。
  • 克洛維斯人或在1.2萬年前彗星撞擊地球中滅絕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對冰芯物質的調查結果發現,位於古老北美的克洛維斯人滅絕事件或與「大凍結」有關,該種群存在於12900年前,有證據顯示克洛維斯人的消亡涉及一次神秘的宇宙事件。研究人員認為位於格陵蘭地區的冰層中隱藏著關於地球遠古氣候變遷的信息,克洛維斯人滅絕時期地球上出現了溫度急劇下降的奇怪現象,來自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當時一顆彗星進入了地球軌道附近並撞擊地球,產生的巨大塵埃導致了氣溫驟降,使該人種的滅絕。
  • 新研究認為5560萬年前彗星撞擊地球事件導致全球變暖
    北京時間11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始新世時期,曾經出現過一次與哺乳動物物種群落大繁榮密切相關的全球性氣候迅速變暖事件。
  • 細思極恐,彗星撞擊地球離我們很遠嗎?會因被彗星撞擊而毀滅嗎?
    在影視作品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場面:一顆巨大的天體以極高的速度向地球飛速而來,倘若人類無法阻止它與地球相撞,那麼頃刻間地球就將受到毀滅性的打擊,人類也隨之失去自己生存的家園。這樣的災難給我們帶來了極大恐懼感,但是地球真的會有那麼一天嗎?據說早在恐龍時代就有彗星撞擊地球而是恐龍滅絕, 在影視作品中的彗星撞擊地球並非超現實,而是真實存在的,人類會像恐龍一樣滅絕嗎?其實彗星撞擊地球並非發生在遠古時代,離我們最近的也有幾次,其中就有發生在中國。
  • 彗星威脅性最大:撞擊地球 生命大滅絕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可能對地球構成撞擊危險的較大型彗星的數量可能要比我們原先估算的更多。目前美國宇航局主要的關注點還是在於近地小行星對地球可能構成的威脅,但這項研究表明或許我們也應該將目光投放到更加遙遠的木星軌道之外,在那裡的無邊黑暗中隱藏著很多的彗星。
  • 1994年那一夜,人類差點面臨「彗星撞擊」事件,到底發生了什麼?
    外太空是神秘的,同時也是危險的,如果當時沒有隕石撞向墨西哥,或許地球霸主還在。1994年,曾經還有一顆彗星衝向地球,如果沒有木星的幫助,或許人類在那一夜就會滅絕了。那麼問題來了,當時發生了什麼?說到這件事,必須從1993年的3月24日說起。當天,一位天文愛好者觀測星空,發現了一顆偏離原先軌道,進入太陽系內的彗星。經過對他的未來軌跡推算,這顆彗星會在1994年7月撞向地球。
  • 25年前彗星撞擊木星事件,為地球敲響警鐘!
    這也是一個警鐘,太陽系中仍在發生著大碰撞,如果木星容易受到撞擊,那麼地球也同樣如此,如果是地球被彗星撞擊,那麼會引起全球性大氣層災難,就像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那次撞擊一樣。科學家已經確定很多地球上的隕石坑,更多的是因為撞擊造成的,而非火山噴發,比如1英裡寬(1.6千米寬)亞利桑那州流星隕石坑,93英裡寬(150千米寬)墨西哥希克蘇魯伯隕石坑。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與木星的撞擊將是一次特別的機會,讓科學家研究撞擊對於行星來說會有怎樣的影響。
  • 超級彗星可能撞擊地球,是真相,還是謠言?
    阿爾瑪天文臺的馬克.貝利教授(也是「半人馬」研究報告的合著者)表示,「目前已知的巨型天體達上百個,它們中的一個或另一個會時不時地偏離軌道(至少每10萬年一次),穿過包括地球在內的內行星,使其更接近太陽。
  • 6600萬年前的滅世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和「彗木大衝撞」
    根據科學家統計,直徑在10米以上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大概每10年發生一次,直徑在50米以上的小行星每764年發生一次,而直徑在1公裡以上的則每50萬年發生一次,而導致了恐龍滅絕的
  • 如何保衛地球,讓我們看看25年前彗星撞擊木星事件
    這也是一個警鐘,太陽系中仍在發生著大碰撞,如果木星容易受到撞擊,那麼地球也同樣如此,如果是地球被彗星撞擊,那麼會引起全球性大氣層災難,就像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那次撞擊一樣。圖解:25年前,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撞擊木星,這是人類第一次目睹星際大碰撞-----並且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我們之前看過太陽系內發生撞擊留下的證據,但是沒有親眼目睹過撞擊發生的過程。
  • 2003年彗星撞擊太陽事件,產生的影響讓人不寒而慄!
    作為來自柯伊伯帶的不速之客,彗星極度寒冷,在逐漸接近太陽的過程中,彗星上的冰會不斷融化蒸發,形成一個大大的尾巴。彗星有時會跟行星相撞,在地球的歷史上,就有不少彗星曾光顧過地球。 但是彗星撞向太陽的事件,你聽說過嗎? 實際上,彗星的軌道跟行星不一樣,它原本就受到行星引力的影響,尤其是土星和木星。
  • 地球生命是如何起源的,是來自於彗星撞擊嗎?科學家給出猜想
    相信很多人對於這個問題都是非常感興趣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科學家給出的猜想!現在我們知道地球在太陽系中,誕生於46億年前,對於地球生命的起源,科學家一直都在研究和探索,科學界的普遍觀點認為地球的生命起源可能來源於早期的彗星撞擊,在地球形成的早期,太陽系還是一個非常混亂的星系,那個時候有很多的彗星從太陽系邊緣而來,它們來到內星系之後,和各個行星發生了碰撞,地球也遭到了彗星的撞擊,那個時候地球剛剛形成不久,還沒有水,彗星的撞擊給地球帶來了大量的水資源,同時將生命的種子也帶到了地球上
  • 6600萬年前的滅絕恐龍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和「彗木大衝撞」
    10年發生一次,直徑在50米以上的小行星每764年發生一次,而直徑在1公裡以上的則每50萬年發生一次,而導致了恐龍滅絕的10公裡以上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則在6600萬年前發生了一次。,每年甚至每天都在上演著小行星或者小彗星撞擊地球的現象,只不過絕大多數因為體積、質量較小在高層大氣就已經燃燒殆盡,地面的人們極少觀測到它們的蹤影,所以我們得感謝地球母親用厚厚的大氣層保護著我們。
  • 如果沒有木星的阻擋,1994年那顆彗星會撞擊到地球嗎?
    1994年,曾經有一顆彗星撞擊到了木星,在撞擊之前分裂成二十多個碎塊,在木星的表面形成了斑斕的撞擊場面。這顆彗星,首先於1993年3月份的時候,被美國天文學家蘇梅克夫婦、另外一位天文學家尤金以及一位天文愛好者列維共同發現,因此這顆彗星被命名為「蘇梅克-列維九號」。
  • 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事件
    1994年7月,天文學歷史上,發生了一件舉世矚目的大事,這便是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事件。探測顯示,撞擊產生的火球,其瞬間溫度高達24000K,不過又迅速膨脹變冷,40秒後便降到了1500K。遺憾的是,由於撞擊的地點位於木星背對地球的一側,所以地球上的觀測設備,都未能捕捉到撞擊發生的一瞬。而過了幾分鐘之後,撞擊的疤痕才轉到地球這一側,這下地球人可就驚呆了,因為這個疤痕之大,甚至連一些小望遠鏡都可以看得到。觀測顯示,撞擊所形成的暗斑的直徑約為6000km,相當於地球半徑大小。
  • 來自太陽系邊緣的彗星不太可能撞擊地球
    新建模表明,從太陽系寒冷的外圍到達地球附近的一些彗星可能遵循不同的路線。這項研究的結果詳見7月31日的「科學」雜誌,對我們的星球來說是個好消息(特別是考慮到木星最近的影響):來自這個地區的彗星應該很少穿越地球的軌道,因此不是碰撞問題。
  • 衛星會和流星一樣飛向地球嗎?彗星又是為什麼撞擊地球?
    在我們頭頂的外太空有數量眾多的人造衛星,它們搭載著各種設備運行在自己的軌道上,用來服務或者科研工作,然而這些重達上千公斤的人造衛星也有壽終正寢的時候,這些失去「生命」的衛星將脫離軌道漫無目的的漂浮在宇宙中,有的則徑直地衝向地球,但這些衛星會飛到到地球上,砸到我們嗎?
  • 為什麼地球沒有和其它星體發生撞擊?事實上撞擊每天都在發生
    直到人類走進科技發展發展的時代之後,研究發明的天文望遠鏡,這個時候我們才知道天上星星的真面目,它們大部分都是銀河系的恆星,距離地球都較遠,也有幾個星星是太陽系內的行星。當我們走出地球之後,才知道宇宙的浩瀚,同時也知道宇宙中的天體多到無法估計,於是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既然宇宙星體如此之多,那為什麼地球沒有和它們發生撞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