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獲得645分以上考生有215人
與去年同比增加63人
廣州獲得605分以上考生有2276人
與去年同比增加373人
廣東省高考成績於昨日下午6時公布,文理科第一名成績都超過了690分,陸豐一名考生在理科數學科目上得到了罕見的滿分150分。
同時,記者從市招辦獲悉,在今年全省普通高考考生人數增幅大於招生計劃增幅的情況下,廣州市高分段考生繼續大幅增加。全省獲得五科總分第一名的考生有6人,其中廣州市有2人(選考化學五科、選考地理五科的考生各1人),此外,廣州市有2名考生獲得全省單科第一名(英語、物理各1人)。在高分段考生中,廣州市獲得645分以上的考生有215人,與去年同比增加63人;獲得605分以上的考生有2276人,與去年同比增加373人。第一批本科上線人數6235人,比去年增加190人;第二批本科A線上線人數16046人,比去年增加799人;第二批本科B線上線人數21579人,比去年增加1943人。廣州多所重點中學高考成績仍然領先。
黃容生:
分數:697分 學校:惠州一中
志願:清華大學數理基礎科學專業
理科狀元黃容生
父母:家中務農。
學業:一直比較穩定,平時最喜歡物理
秘訣:學習要有針對性,要善於尋找自己的弱點,然後攻克它。
愛好:課餘有時會打一會桌球,雖然學過電腦,但不上網吧不玩遊戲,更不會用QQ聊天。
好孩子:勤奮能吃苦,內向不張揚。小學初中時幫助父母賣腸粉,每月生活費鐵定500元,懂得家庭生活的壓力,從不需要父母操心。
昨天上午,捷報傳來,惠州一中高三(9)班的黃容生高考成績697分,成了今年廣東省高考理科狀元。19歲的黃容生來自博羅縣湖鎮鎮一個普通農家,父母都在家中務農,是家中二子,小學是在村裡小學讀的。
黃容生沒想到自己會成為全省理科第一名。剛進一中時,黃容生的成績排在年級20名,後來在班裡也大約排在前三名左右,成績一直比較穩定。高二分班時,他選擇了理科班,平時最喜歡的是物理,課外讀物也經常看這方面的書,所以高考報志願時填了清華大學數理基礎科學專業。
黃容生認為自己也沒什麼成功的秘訣,「我知道讀書不容易,這麼多年讀書花費不少,加上到了一中知道天外有天,我只有不懈的努力學,才能有更好的成績。平時,我上課時比較專心,每天學什麼都比較有計劃和有規律,比如複習一定按定好的時間完成,對每門課都按自己的強弱情況定出明確的時間表,要達到什麼目的自己心中有數。」
黃容生說,語數外的時間一定要保證,每天早上起床後會首先讀一段英語。另外針對自己的弱點多請教老師,比如語文是自己的弱項,於是平時加大閱讀量,經常請教師當面點評作文,每周要寫一兩篇話題作文。黃容生認為一中的教師經常幫助同學們查找自身的弱點,然後按不同情況施教,這使得自己學習很有目的性。
黃容生說平時的生活學習都有規律,不會專門加班加點,課餘有時會打一會桌球,雖然學過電腦,也會利用課室電腦上網查找一下資料,但從來不玩遊戲,更不會聊天,「我知道一些同學聊QQ,但我從來沒有QQ號。我家裡沒有電腦,也從來沒有去過網吧。」
黃容生的父親昨天也與兒子來到學校接受記者採訪,他說家中有3個孩子,老大打工,後面兩個讀高中和中專,如果不是惠州一中減免了黃容生的學費,說不定他想讀完高中都困難。家裡靠路邊,所以開了個早餐店,小學、初中時,黃容生還要在課餘時間幫父母賣腸粉,上高中後學習緊張了回家時才沒有再幫忙。黃父說:「我們沒給他什麼壓力,學到什麼程度就到什麼程度,他自己會懂的。我也管不到他,因為路遠,平時他一般不回家,每個月才回家一次拿生活費,每月都定好給他500元,什麼都包含在裡面了。」黃容生是在惠州一中新校區上學,從學校回到家中要轉3次車,回家一次要3個多小時,都是自己來回。
黃容生的班主任陳佳新是他的語文老師。陳老師評價自己的得意門生時說,黃容生的性格比較內向,不張揚,這樣的個性正好適合學理科。他特別勤奮,能吃苦,心中有很明確的學習方向,平時時間抓得很緊,能鑽得進去,也不受幹擾,不需要特別督促。
陳老師說,黃容生家經濟條件並不好,開家長會他的父親也很少來,不過,關鍵是他自己懂得壓力,所以他才能取得這樣的好成績。
作者: 記者秦暉、任珊珊 通訊員廖翊華、戴秀文
來源: 廣州日報網絡版
掌上高招服務號
中國教育在線高考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