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探索訊 千百年來,我們一直在努力探索浩渺宇宙,尋找那些不可思議的天體,渴望發現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尤其是最近幾十年,中國,美國,歐洲,俄羅斯,日本,印度等發射了多個太空探測器。近日,美國科學家在一個距離地球4600光年遠星系中又有重大發現,因為發現了一個或是全宇宙「最大」中子星。
美國WVU天文學家團隊表示,此次發現得益於美國西維吉尼亞州波卡洪塔斯縣綠色望遠鏡。該中子星被命名為J0740 + 6620,它是有史以來最大中子星,其質量是太陽質量的2.17倍,如果要以地球來做比較的話,是地球質量70萬倍,搞得科學家都直呼幾乎不可能存在,或是全宇宙最大中子星。
當一顆為太陽質量8至30倍恆星燃料用完後會發生超新星爆炸,外層被爆炸力快速拋出,同時內核坍塌成一顆中子星,所以中子星是宇宙中除黑洞以外密度最大一類天體,密度大得難以想像,如果把我們的地球壓縮成這種密度,那麼地球直徑可能只有一個足球那麼大,一個芝麻大的中子星物質可以壓垮一艘航空母艦。
雖然中子星密度是如此巨大,但是去年一項關於中子星的有趣研究顯示,中子星內核形狀奇怪得讓科學家想到了各種美食,或許是科學家當時真的是餓了,他們將中子星的三種內核形狀比喻成義大利麵,湯圓和麵條。這也再次證明了一個事實:只要壓力足夠大,中子星密度還可以進一步壓縮,變成跟黑洞密度一樣大。
雖然超新星爆發後中子星不再燃燒,但由於超高壓力,其內部溫度極高,並存在很高放射性和難以置信的強磁場。來自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的克羅馬蒂說,中子星的神秘感讓她很著迷,很難想像它的密度,很難想像它內部呈現出奇怪的特徵,這一發現或會影響我們對物理學的理解。
來自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觀測臺(NRAO)的保羅·德莫雷斯特也表示,這一發現是令人驚訝的。雖然我們已經對太空已經探索了千百年,但我們對宇宙的理解只能用「微乎其微」這個詞語來形容,或許數百萬年後,仍只能用「略懂皮毛」來更新我們對宇宙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