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顆北鬥衛星都有自己的功能

2020-09-05 北鬥衛星小課堂

無論是夜空中的北鬥七星,還是如今的北鬥系統,星座中的每一顆「星」都獨具特色,都有自己的功用。北鬥三號全球星座由地球靜止軌道(GEO)、傾斜地球同步軌道(IGSO)、中圓地球軌道(MEO)三種軌道衛星組成,北鬥人稱這三種衛星為「北鬥三兄弟」。根據三種軌道衛星名稱英文首字母的發音,又被親暱地稱作「吉星」、「愛星」和「萌星」。3顆「吉星」,3顆「愛星」,以及24顆「萌星」,共同構成了北鬥三號星座大家族。每顆衛星根據各自運行軌道特點和承載功能,既各司其職,又優勢互補,共同為全球用戶提供高質量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每顆星各司其職、各顯其能

GEO衛星站得高,覆蓋廣

吉星——GEO衛星,位於距地球約3.6萬千米、與赤道平行且傾角為0°的軌道。GEO衛星定點於赤道上空,理論上星下點軌跡(即衛星運行軌跡在地球上的投影)是一個點,因其運動周期與地球自轉周期相同,相對地面保持靜止,所以稱作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GEO衛星單星信號覆蓋範圍很廣,一般來說,三顆GEO衛星就可實現對全球除南北極之外絕大多數區域的信號覆蓋。GEO衛星始終隨地球自轉而動,對覆蓋區域內用戶的可見性達到100%。同時,GEO衛星因軌道高,具有良好的抗遮蔽性,在城市、峽谷、山區等具有十分明顯的應用優勢。

IGSO衛星愛漫步,走「8」字

愛星——IGSO衛星,與GEO衛星軌道高度相同,運行周期也與地球自轉周期相同,但其運行軌道面與赤道面有一定夾角,所以稱作傾斜同步軌道衛星。IGSO衛星星下點軌跡呈現「8」字形。

與GEO衛星同為高軌衛星,IGSO衛星信號抗遮擋能力強,尤其在低緯度地區,其性能優勢明顯。IGSO總是覆蓋地球上某一個區域,可與GEO衛星搭配,形成良好的幾何構型,一定程度上克服GEO衛星在高緯度地區仰角過低帶來的影響。同時,由於我國地處北半球,GEO在赤道平面內運行,由於高大山體、建築物的遮擋,在其北側的用戶難以接收GEO衛星信號,即存在北坡效應問題,而IGSO衛星可有效緩解這一問題的影響。

MEO衛星全球轉,動的快

萌星——MEO衛星,星如其名,小巧靈活。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多由MEO衛星組成,運行軌道在約2萬公裡高度軌道。MEO衛星像極了不知疲倦的小萌娃,在自己的跑道上繞著地球一圈又一圈地奔跑,星下點軌跡不停地畫著波浪線,以便覆蓋到全球更廣闊的區域。

MEO衛星因其全球運行、全球覆蓋的特點,是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實現全球服務的最優選擇。

「星星」相聯、相得益彰

中國首創的GEO、IGSO和MEO三種軌道的混合星座構型,可謂將集大成理念運用的淋漓盡致。通過混合星座,北鬥系統集成了不同軌道的優勢,實現了覆蓋全球、突出區域,功能豐富、效費比高,循序漸進、分步實施的設計目標。

覆蓋全球、突出區域

MEO衛星全球運行,支撐實現了全球覆蓋和全球服務;GEO衛星和IGSO衛星組成的區域星座,既實現了對亞太區域良好的幾何構型,也可在重點區域、遮檔區域等獲得更好的星座性能,顯著增強北鬥在重點服務區的導航性能。

功能豐富、效費比高

除基本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外,GEO衛星還承載了區域短報文通信、精密單點定位、星基增強等服務功能,MEO衛星還承載了全球短報文通信、國際搜救等服務功能。北鬥多樣化服務,在國際衛星導航領域獨佔鰲頭,在全球衛星導航群星閃耀的星空裡成為最閃亮的星。

循序漸進、分步實施

北鬥系統建設發展按照「三步走」戰略實施,北鬥星座的建設也是從覆蓋我國、到覆蓋亞太,再到覆蓋全球,循序漸進、逐步擴展。北鬥星座發展的過程,也是北鬥系統「三步走」發展的過程,是「三步走」戰略最具代表性的呈現。

將小我融入大我,實現人生價值

隨著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圓滿完成,三種不同軌道高度的北鬥衛星各放異彩,各顯神通,基於各自的小功用,實現北鬥的大功用,助力「中國的北鬥」成為「世界的北鬥、一流的北鬥」。

作為年輕一代的我們,也要做好小我,練就過硬本領,既要像北鬥星那樣志存高遠,又要腳踏實地。一滴滴水融入大海,才永遠都不會幹涸;每個小我的奮鬥和果實,相互匯聚,才會更有價值。願我們一個個小我,匯聚成一個大我,既發揮我們每一個人都功用,又朝著共同的目標努力,將小我融入大我,真正實現我們的人生價值

相關焦點

  • 深度|每顆北鬥衛星都有自己的功用!
    無論是夜空中的北鬥七星,還是如今的北鬥系統,星座中的每一顆「星」都獨具特色,都有自己的功用。北鬥三號全球星座由地球靜止軌道(GEO)、傾斜地球同步軌道(IGSO)、中圓地球軌道(MEO)三種軌道衛星組成,北鬥人稱這三種衛星為「北鬥三兄弟」。
  • 北鬥正式開通: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有幾顆+功能
    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由24顆地球中圓軌道衛星(MEO)、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IGSO)和3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GEO)組成,共同構成了北鬥三號星座大家族。
  • 50多顆北鬥衛星,都在哪「站崗」?
    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抓總研製的北鬥三號組網階段最後一顆衛星發射在即。這將是我國發射的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而如果算上北鬥試驗導航衛星,即將發射的這顆星則是第59顆北鬥衛星。那麼,這59顆衛星都在哪運行?肩負怎樣的使命呢?
  • 美GPS有28顆衛星,俄格洛納斯有30顆,中國的北鬥有多少?
    這種手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實時定位的電子地圖,可以在全球的每個角落都準確地報出所在的方位。而智慧型手機的這個功能還要得益於衛星定位系統的發展。說起衛星導航系統,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國的GPS導航系統,在很長一段時間裡,GPS就是衛星導航的代名詞,而美國憑藉著GPS系統應用的廣泛性,不光在民用方面掌握著巨大的優勢,在戰爭中也能成為制約對手的強大武器。
  • 強大的北鬥系統到底有多少顆衛星?
    ,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50、51顆北鬥導航衛星。兩顆衛星均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目前在建的北鬥三號系統的組網衛星。 (來源:央視網) 引以為傲的北鬥衛星定位導航系統到底有多少顆衛星?這些衛星的軌道是怎麼分布的?衛星定位的基本原理是什麼?北鬥系統都有哪些強大之處呢?
  • GPS需要24顆衛星,為何北鬥系統所需衛星量卻高達55顆?
    大家對於GPS可能都很熟悉,如今我們出行幾乎都離不開它,如果要前往陌生地點,不管是步行還是行車,幾乎都需要打開GPS進行對目的地的定位、導航。GPS作為全球定位系統,美國是最先涉足其中的。美國的GPS系統,分為軍用與民用。對於民用的GPS,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定位於追蹤功能,而用於軍用的GPS,主要是用於武器發射測量、通訊與收集信息。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每一顆北鬥衛星的發射出徵都...
    王晉朝 四川在線記者 徐莉莎 王國平11月22日,四川衛星導航產業發展論壇暨座談會在成都舉行。作為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在論壇中提到,「都說55顆北鬥衛星是從四川發射升空的,實際上是59顆星,這其中還包括了4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他說,每一顆北鬥衛星的發射出徵都離不開我們四川省的大力支持。攝影 王晉朝四川是北鬥追星夢的親歷者和見證者,是我國五大衛星導航產業發展聚集區之一。
  • 北鬥導航系統究竟有多少顆衛星 ?
    因為,北鬥導航系統究竟有多少顆衛星,還真是個燒腦的科技問題。先看下面的報導:5月17日23點48分,我國使用長徵三號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45顆衛星。什麼?第45顆?這就是問題所在。
  • 北鬥衛星發展史,一文了解北鬥衛星,它有什麼實質功能呢
    這種情況不免令人擔心,如果在關鍵時刻美國關掉GPS或者「動些手腳」,大到戰略武器,小到車載導航都將受到影響。這種擔心不是毫無根據,其實,在中國軍隊的一次大規模軍事演習時,就曾遭到過GPS信號中斷的幹擾。自20世紀80年代引進GPS接收機以來,中國已經成為GPS應用大國,作為一個擁有廣闊領土和海域的國家,中國有必要、也有能力發展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統,而現在,中國已經做到了。
  • 北鬥衛星功能各不同
    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由24顆地球中圓軌道衛星(MEO)、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IGSO)和3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GEO)組成,共同構成了北鬥三號星座大家族。
  • 試試你的上空有多少顆北鬥衛星在陪伴著你吧!
    目前北鬥衛星可見數量已超過GPS, 受到地球自轉等因素的影響, 在世界不同地點不同時間, 可見的北鬥衛星數量都不一樣
  • 北鬥系統究竟有多少顆衛星?
    眾所周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收官之星,即北鬥系統第55顆導航衛星,也是第30顆的北鬥三號衛星。有人說,北鬥系統一共55顆衛星,也有人說北鬥系統有59顆衛星,那究竟北鬥系統一共有多少顆衛星呢? 這個問題可以回到北鬥系統建造前的時光。
  • 北鬥三號首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北鬥系統的時間基準擔當
    17顆衛星已成功發射。西安分院為該衛星提供了導航分系統、天線分系統、轉發器分系統、星間鏈路等全部有效載荷產品。  據介紹,該衛星是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的首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距地面3.6萬公裡,也是北鬥三號系統中功能最強、信號最多、承載最大、壽命最長的衛星。
  • 美GPS只用24顆衛星,為啥北鬥卻需要發射55顆?
    如今電子地圖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讓我們在任何一個陌生的城市找到自己的目的地,人們再也不用擔心自己會輕易迷路了。電子地圖之所以能夠廣泛運用,除卻電子設備的快速發展之外,其和衛星定位系統的搭建也有著分不開的關係。
  • 北鬥三號第二顆IGSO衛星升空 這顆「愛星」有何不同?
    新華社北京6月25日電 題:北鬥三號第二顆IGSO衛星升空 這顆「愛星」有何不同?  新華社記者胡喆  6月25日凌晨,第四十六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作為北鬥三號第二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英文縮寫IGSO衛星,也被業內人士親切地稱為「愛星」。
  • 北鬥系統第54顆導航衛星成功發射 搭載的原子鐘等都是「西安造」
    這顆衛星是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的第二顆「吉星」(GEO衛星的俗稱,也稱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是距地面3.6萬公裡的高軌道衛星。「吉星」是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中功能最強、信號最多、承載最大、壽命最長的衛星,它將覆蓋我國及周邊地區,主要實現報文通信、導航服務、精密定位、星基增強等功能。  北鬥三號全球系統空間段由30顆組網衛星組成,包括MEO衛星(中軌道衛星)、GEO衛星(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和IGSO衛星(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三種不同類型的衛星。
  • 到底有何區別?GPS24顆衛星,而北鬥有55顆
    如今使用北鬥系統的國家以及地區越來越多,據了解,在聯合國195個成員國中,使用北鬥衛星的高達100個以上,他國選擇使用北鬥,說明他國對我國北鬥產生了認可,目前使用北鬥系統最多的地區,主要為亞洲和非洲地區,相信未來將有更多的國家以及地區選擇北鬥系統。
  • 同寫2020高考作文:《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
    從北鬥衛星導航系統55顆衛星各司其職織成的「天網」,到生活中我們各自努力維持著正常運行的生活系統,每一顆、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功用。就像是宇宙中的星星,每一顆都在努力發光,而他們聚在一起就構成了美麗又神秘的銀河系。
  • 為何GPS只需要24顆衛星,北鬥系統卻要55顆,專家道破其中真相
    系統由軌道高度為23616km的30顆衛星組成,其中27顆工作星,3顆備份星。】 我國為什麼要建造北鬥系統? 在我國建造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初期,很多人都不理解我國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大家已經習慣了使用美國的GPS系統,而建造新型導航系統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精力,怎麼看都是一件不划算的事情。
  • 發現:有23顆北鬥衛星正陪伴著我
    今天是2020年7月31日,是值得慶賀和紀念的日子,打開一項超級連結,輸入實時位置,我發現:我的手機屏幕顯示有23顆北鬥衛星正陪伴著我當然手機是華為牌手機,蘋果和其它泊來品我就不知道有多少顆衛星與之連結。歡呼吧!今天值得全國網民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