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手怪」式的網文作者們:每天一睜眼就覺得欠讀者8000字

2020-12-05 剝洋蔥people

2019年,中國網絡文學駐站作者達1936萬,其中77萬為籤約作者,作者平均月收入5133.7元。

2020年9月4日,北京,以「網映時代,文譜華章」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在中關村展示中心開幕。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文 | 新京報記者馮雨昕 實習生 李雨凝

編輯 |陳曉舒 校對 |李項玲

本文約3862閱讀約7

臥室角落裡是一張簡易寫字桌,桌上碼著咖啡、電腦、機械鍵盤,桌腳下是《鬥破蒼穹》之類的網絡文學書籍。

23歲的網絡文學兼職作者北冰洋每晚窩在這裡寫作,從晚上8點寫到凌晨2點,每天至少4000字,一周能寫3萬字。

他還是埋怨自己慢。他認識一些作者,單日更新就達一萬甚至三萬字,「簡直懷疑他們有八隻手。」

他們把更新快、更新字數多的作者們稱為「觸手怪」。2020年9月,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發布《2019年度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下稱《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網絡文學駐站作者達1936萬,其中77萬為籤約作者,作者平均月收入5133.7元。截至2019年,中國線上網絡文學作品累計達到2590.1萬部,網絡文學平臺日均更新一千餘萬字。

「作者多,作品更多,再優質的作品也會有替代品。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網絡文學編輯劉曉鍾稱,網絡文學寫作中,每日更新千字、萬字幾成行規。有作者堅持「日更」、期待成為「大神」,靠稿費生活;也有作者離開、尋回傳統寫作的節奏,因為覺得「日更」的節奏在「透支創作生命」。

2010年左右,18歲的白樺林逐漸在網絡文學平臺停筆。過去,他「每天一睜眼就覺得欠讀者八千字」,在他的網文作品評論區的七八百條留言裡,有近百條是嫌他寫得慢;還有些是謾罵他的,怪他把喜愛的角色寫死了。

這些年來他只懷念一個讀者。當時他在創作一篇二戰小說,寫到一個日本兵在中國湘西的原始森林裡迷了路。有位讀物候學的讀者,在評論區和他討論文中的天氣、地貌和植被。他感受到尊重和成長。

現在,白樺林還會寫小說,但想到就寫,存在電腦裡,不發上網。「就像過去的作者們,十年、幾十年就寫一部著作,我覺得我這輩子也可以幹一件這樣的事。」

「90後」作者北冰洋:每天熬夜寫作,想做「大神」

長期只睡四五個小時,一早起來,北冰洋睜眼不能見光,眼底會泛酸、發澀。這兩個月,他白天上班偶爾發暈,記性好像也沒以前好,有時候甚至聽不清領導說話。

每天早上7點,他從北京黃村的出租屋出發,坐地鐵半小時上班。他的主業是UI設計師,和網站構建打交道,一臺厚重的遊戲本背來背去,既是設計工具,也是寫作工具。

晚上7點多北冰洋抵家,一個人吃頓飯,寫作直到凌晨。他談了位女朋友,但「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從牙縫裡擠時間約會。

為寫作,北冰洋習慣困了就洗把臉,用風油精抹抹眼底。創作遇阻,就翻出「大神」寫的書,學習思路。

網文作者北冰洋用來寫作的角落。受訪者供圖

有一次,朋友邀請北冰洋晚上去KTV唱歌。朋友在一邊唱,他坐著,拿手機打字、趕進度。手機屏幕小,包間裡又吵,朋友正好唱到一首周杰倫的情歌,寫著寫著,對話寫成了歌詞:

「而瀾滄城主的面色並沒有因為剛剛殺了一個人而泛起絲毫波瀾,反而好奇地盯著林雲:『小友,在下瀾滄城主瀾武,不知道小友怎麼稱呼?』

——『留下唇印的嘴。』」

在KTV待了三小時,北冰洋寫了1600多字。回家後又趕夜工,再補上兩千多字。

寫作再累,他也決心苦撐,夢想著「達到大神的水平」,寫出的作品能在網站獲得幾十萬的收藏量。他三年前開始動筆寫玄幻小說,已經斷斷續續寫過三本書。但他的小說只有七八千的收藏量。

北冰洋籤約的網絡文學網站規定,作者們在每月1日零點至當月最後一天23:59期間,籤約作品的VIP更新字數達到每日四千字以上,即可獲得每月600元的獎勵。

但一旦「斷更」,則要按公式扣算全勤獎金。當月連續「斷更」超過三天,則全勤獎金全無。

網絡文學編輯劉曉鍾稱,網絡文學作品篇幅浩大,一部作品有幾百萬、上千萬字都不算罕見,不快點寫,不知寫到何年何月。另一方面,網絡文學作品多如牛毛,「日更」是在激烈競爭中獲得人氣的基礎。

「別人都日更,你不保持日更,讀者會擔心你的作品爛尾、棄更,轉而去看別的,直接會影響你的付費訂閱。」據《報告》,網絡文學平臺日均更新字數達1042.1萬字。

北冰洋籤約的網絡文學網站關於全勤獎的規定。圖片來自起點官網

9月中旬,北冰洋的公司接了個網站設計的項目,他連續加了兩天班,所寫小說不得不「斷更」,這個月的600元全勤獎拿不著了——他的作品尚未打開市場,這是他每月寫小說所掙的唯一收入。

「80後」作者月笙:寫網文是高密度、高體力需求的勞動

月笙是從論壇裡走出來的全職作者,有十幾年的網絡文學寫作經驗。三年前,她的一本小說連載到六十餘萬字時,因「日更」的壓力,焦慮症發作,眩暈、發炎症,還犯強迫症,身心俱疲,在醫生的勸說下,棄文而去。

在那之前,她的寫作節奏是「日更」萬字。小說見網前,她預備了十五萬字的存稿,但因更新節奏快,不到兩周便將存稿用完。

月笙說,當時自己在網站開連載沒多久後,責任編輯找到她說要幫她做推薦,提高作品曝光度。但每日只「單更」不能獲推,必得保持每日「雙更」才行;如想獲得「連續推薦」,則要每日「三更」及以上,即每日更新不少於萬字。

編輯許凱說,網站籤約了新書,在質量與更新都穩定的前提下,會幫著在頁面裡做新書推薦,推書進排行榜,以吸引讀者。而後若留下的讀者數目可觀,網站則會後續投入更多推薦資源。「更新多、穩定,讀者追讀率就高,網站給的推薦也多。推薦一多,追讀率更高,是一種正向循環。」

受訪的編輯稱,「大神級」作者們,周更、月更的作品或也有人追著看,只是市場日趨飽和,天賦、機會可遇不可求,「哪兒還有那麼多大神?」

有一天月笙寫了兩萬多字,覺得不滿意,推翻重來,又一口氣寫了一萬八千字。再想寫最後幾千字時,精力已完全透支,「只是趴在桌子上,一個字都不想再多寫。」保持「日更」期間,通宵寫作是家常便飯,她推掉一切社交聚會,沒有節假日概念,「與世隔絕。」

「很多人覺得網文寫作沒有門檻,有臺電腦或者手機就可以嘗試。但其實寫網文是高密度、高體力需求的勞動,到最後寫的就是一個身體、一個心態,你的文筆反而是其次了。」

為適當化解更新壓力,月笙在早期參與過「拼文」比賽。每天固定時間段內,QQ群裡的作者會比賽「誰能在有限時間裡寫得多」,第一名往往能寫到一小時四千字。最後一名則要接受懲罰,比如學狗叫,在微博上發140個「汪」。

作為成熟的寫作者,每年暑假,月笙會收到很多青少年粉絲的私信,向她諮詢網絡文學寫作,闡述成為全職作者的夢想。月笙覺得「不現實」,總勸人三思而後入行,但作用不大。

據《報告》,2019年,中國網絡文學駐站作者數量達1936萬,同比增長181萬。月笙也發現,網站的分類板塊中,每個月「開新坑」的作品可能有四位數,而堅持一個月還沒有停止更新的,「連十分之一都不到。」

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視劇《花千骨》。圖片來自宣傳海報

「70後」作者朱西寧:這就是唯一一條有可能讓我逆襲的道路

撞上疫情,朱西寧自己的店鋪小生意黃了。

4月份,她見網上有「網絡文學寫作訓練營」,心動之下報名參加。從前做慣了讀者,第一次變成作者,「突然覺得也沒有那麼高不可攀。」

營裡的初級班招攬了百來位學生,由導師領著,看過往的網絡小說,然後總結、仿寫,學習「讓讀者爽」的標準。同時,訓練營會根據各大閱讀網站的榜單預測讀者需求,告訴大家什麼題材會熱、趕緊去寫。

初級班結班時,朱西寧寫出了兩萬字的小說開頭。通過導師的關係,將稿子投給某閱讀網站的責任編輯,後者將她籤下。

從7月1日籤約起,她白天給人做收銀工作,晚上兼職寫網絡小說,每天雷打不動寫四千字。但小說的銷路一般,付費訂閱的人數只有個位數,每月800元的全勤獎幾乎佔據她網絡寫作所獲的全部。

訓練營中的導師多米是朱西寧的偶像。多米從初中起就給雜誌供稿寫言情小說,近兩年轉行寫網絡文學。她的微博簡介是「一個沒有感情的碼字機器」。她稱自己每日更新多時有兩萬字,少時也有一萬字,現已寫了八百多萬字,且經常同時著手寫四五本書。

她說,剛開始寫時也會有壓力,但通過大量閱讀網絡文學作品,她提煉出了一套寫作規律。

「和傳統寫作不一樣,網文的內容是為了服務大眾,讓讀者爽。比如說,主角要先被身邊一群人瞧不起,後面又能輕鬆反擊、突破各種困境、走上人生巔峰——許多讀者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類似的場景,總被上司、女朋友指責謾罵,那他看到文字後就會有滿足感、有心理補償。」

如何鋪墊、轉折、引入高潮?掌握規律後,再反覆練習寫,逐漸「就像有了一種肌肉記憶」,現在多米要寫滿一萬字,只需花兩三個小時。

朱西寧經過訓練,寫作4000字的速度從六小時提升到兩小時。她保持每晚8點寫作至10點的習慣,不敢放假,「就怕一旦懈怠了,就再也緊不起來。」她要將寫網絡小說變成謀生手段。

「寫網文不需要什麼投資,只要投入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這就是唯一一條有可能讓我逆襲的道路。」

多米不願透露具體收入,但暗示比給人打工、做白領要多掙許多。朱西寧則覺得,堅持寫下去,「一個月掙一兩萬都很正常。」但據《報告》,44.6%的網絡文學作者的寫作月收入為零至兩千元以下,24.1%的作者月收入為兩千至五千元,月收入五千元以上的作者總佔比為31.3%。

朱西寧說,第一步,眼前這部言情小說她打算寫滿一百萬字,開個好頭兒。而後,總有一天,她要成為暢銷書作者,不再工作,「就每天在家裡寫兩章小說就行。」

(文中受訪者為化名)

洋蔥話題

說說你喜歡的網絡文學作品。

相關焦點

  • 中國網文在海外:爆款網文背後的「民間翻譯組」們
    據觀察者網此前報導,在許多國外網站上,大量中國仙俠網文被翻譯成英文,還有一群忠實讀者每天追在後面哭著喊著通宵求更新,還要給翻譯者打賞。  這一熱潮的出現,眾多海外譯手功不可沒。是他們,用淺顯易讀的網絡文學叩開了中國與海外大眾娛樂文化交流的大門,成為了中國文化輸出中最堅實的民間力量。
  • 《逆天神醫》作者月亮不發光:最幸福的事讓讀者有情感共鳴
    日更10000字做不到,也儘量逼著自己日更6000.」 月亮不發光是處女座,屬於「響鼓不用重錘敲」的典型。「我就經常激勵自己,有時候想偷懶歇一歇吧,一看嚯!離千字1000塊還遠著呢!加油加油,繼續加油!」月亮不發光說。現在,《逆天神醫》在書旗小說中的訂閱量和月票穩居前三,取得這樣的成績也讓月亮不發光感到有些意外。
  • 《觸手怪大冒險OCMO》一款讓你想摔手機的虐心遊戲
    《觸手怪大冒險OCMO》 是一款忍者吊索式高難度的橫版過關遊戲,跟getting over it一樣虐心,即便硬核玩家也未必剛得住它的挑戰。不信?那趕緊來試試會不會有砸手機的衝動!遊戲特性要死NNN次兔子採用了布娃娃系統物理引擎的吞食系統獨一無二的精準控制精心打造、豐富多樣的關卡設計面向速攻流的設計場景優美,還有一個黑暗小故事等待著玩家去探索沉浸式音效(佩戴耳機效果更佳)超過10小時的遊戲時間,暗世界裡更是多得多玩法介紹OCMO《觸手怪大冒險》的畫風有點類似於《迷失之地》。
  • 老實人看網文:用愛發電,還是按套路寫呢?前途還是錢途?
    作為一個新事物,網文在當時一度成為了一種「時尚」,和傳統武俠文化不同,網文它的題材不僅僅止步於江湖,它可以是星際戰爭,也可以是時空旅行,甚至在它的世界裡,你可以完成所有你所能想到的事情。可能說到網文,人們更多的是想起那些高收入的作家們,他們坐擁一堆的粉絲,為什麼用一堆來形容呢,
  • 哪裡的讀者最喜歡中國網文?北美、東南亞、日韓約各佔三成
    「早在2000年的時候,臺灣90%的網文創作都來自大陸,我們這些作者收的稿費都是美元。」林庭鋒說,「中國臺灣受日本、歐美的幻想文學影響更多、更早,接受網絡文學相對比較容易。那時網絡文學在大陸比較新,有一個接受的過程。我們成立玄幻文學協會,又創立起點中文網,才有了今天的成績。」
  • 4本詭異無限流網文!對很多喜歡此類網文的讀者,會產生「暴擊」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部分讀者開始對無限流網文產生了反感情緒,原因就是無限流小說翻來覆去就是生化危機,死神來了等副本。於是詭異無限流網文開始得到很多讀者的「青睞」。這類小說的特點,就是將作者所了解的一些詭異故事融入無限世界中!
  • 身高一萬丈?動輒億萬裡?老外覺得中國網文裡的數字太誇張
    我覺得如果真的要很好地回答這一個問題的話,你必須去多問幾位網文作者。然後從他們各自的觀點中整理出最終的答案。當然我沒有做這種事情,也沒發現有誰做過這種事情。但我自己對此也有幾點見解。第一點就是許多中國玄幻小說的靈感源泉都是來自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包括道教、佛教還有印度教的故事等等。不要忽略在仙俠小說中還有許多印度教元素。
  • 專訪|網文作家愛潛水的烏賊:「上場」的「後浪」
    讀者在這一階段的正面反饋也給了他很大的信心和勇氣,他相信也許自己「適合吃這行飯」,可以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在創作第二本小說的時候,烏賊從兼職轉為了全職,全身心投入到了網文的創作中,並憑藉優秀的作品獲得了更多讀者的喜愛。烏賊的經歷聽起來似乎又是一個老套熟悉的勵志故事,但是這個過程也正是無數的年輕人「上場」後正在經歷或者即將面臨的人生考驗。
  • 網文出海:海外粉絲超7000萬,網文翻譯成新興職業
    外國讀者為何喜歡中國網文?澎湃新聞記者採訪了其中幾位作家和譯者。但是在起點國際上更新,每天都能收穫到讀者的評論,這也讓他有了創作動力。現在,他每天維持兩本書的更新,連載5章小說,除了吃飯和睡覺,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創作小說。談到中國網文,24歲的巴基斯坦作家XiaoMeeHee如數家珍。
  • 有趣又不失文學性,網文如何展現民俗文化
    苗疆巫蠱、九尾白狐、走陰遁體、轉世重修、轉戰萬裡、百鬼夜行……熱愛網文的讀者,想必對這些極具神秘感與驚悚感的元素並不陌生,甚至有不少人還會對苗疆這一傳說中的巫蠱之地心存嚮往,渴望也能親歷一番玄幻詭譎的冒險故事。網文講壇活動現場。
  • 《九星毒奶》:每天徘徊在作死邊緣的江小皮
    雖然網文數量變得越來越多,但是網文的質量在一步步下降。並且網文的套路越用越老套,這時候就需要有一些新奇的小說來滿足讀者的口味。於是《九星毒奶》這類文應運而生,以皮浪皮浪的風格俘獲大批讀者的內心。一本書的主角總要有與眾不同的特點,沒錯,江小皮的特殊在於他的星圖。別人的星圖都是按部就班地往上面加星珠,他的星圖可以通過吞噬同類星珠來升級。這就成為主角江小皮在後續的情節中皮浪的資本。按照現在的故事進度,江曉前面的軌跡可以分成兩個部分。高中、大學時期是主角江曉「打怪升級」的時期,在這時期江曉這個角色生動地刻畫起來。總結起來,江曉這個人物特點的成熟又幼稚。
  • 現象級網文《詭秘之主》宣告完結
    昨天,全網最具影響力的現象級奇幻網文《詭秘之主》宣告完結,引發讀者集體感慨,有讀者稱:「《詭秘之主》開創了一個新的小說寫法。《詭秘之主》的完結,仿佛一個時代劃上句點。」於2019年度,《詭秘之主》躍升中國原創文學風雲榜男生總榜第一,並且在速途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中國網絡文學作家影響力榜》中,「愛潛水的烏賊」成為年度最有影響力的網文作者。圖說:網絡小說《詭秘之主》 網絡圖《詭秘之主》小說以克蘇魯神話為設定內核,以資本主義上升期的歐洲為歷史原型,創造了一個蒸汽工業版的奇幻世界。
  • 前方高能:近期人氣作者太監集錦,網文高風險,且行且珍惜!
    後面能否再有起色存疑,我是覺得他這個號廢了,除非能認真完成一本水準合格的作品。二、大帝之資老魔童,大浪淘沙留不住!老魔童本是崩文小能手,名下兩本均訂過萬的作品《最強網絡神豪》《聽說我死後超兇的》,都是後期崩。太監倒是少見,但今年算是兩次進宮。
  • 職業讀者唐諾:手裡不抓一本書,會覺得怪怪的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讀者唐諾  球評人、書評人、腰封作者、偵探小說導讀作者、純文學推手……這些都是唐諾的標籤。但他更像一個職業讀者,偶爾寫點文字,在文化圈「遊手好閒」  本刊記者/蘇潔(發自上海)  採訪開始前,唐諾站在酒店門口抽菸。
  • 日本近海驚現3.4米"觸手怪"?科學解釋來了-日本,近海,觸手怪,科學...
    近日,位於日本島根縣居民在海邊發現了一具「海怪」的屍體。此物長3.4米,重135公斤,單側有一隻巨大的眼睛,而且有很長的觸手!未成年的大王烏賊,圖片來源: commons.wikimedia.org既然名字裡都有大王倆字,「大」是名副其實。至於大王烏賊究竟有多大?
  • 當世界覺醒時,人間因我而動~4本靈氣復甦網文,你應該沒看過
    往上數個十天左右,你就能找到刀刀上一次推薦靈氣復甦網文時的那種沒有小說可推的窘迫感。其實靈氣復甦類網文在這個網文界中存在的並不多。再加上很多靈氣復甦類的網文都是搬來大神的套路進行改寫。於是好好地網文就被糟蹋了。刀刀已經很久沒有看到寫得出彩的靈氣網文了。總感覺心裡有那麼意思落寞!
  • 「甜寵文」背後的女寫手:生活已經很苦了,想給讀者多一點甜
    但同時,她也是製造甜甜愛情的那雙魔術師之手——在她的小說裡,男女主角不經意間迸發出的小互動,讓很多屏幕另一頭"嗑 CP "的讀者們臉紅心跳。"沒有苦大仇深的虐戀情節,男女主角一起經歷小波瀾,最後修成正果。"雖然沒有明確的定義,這一類型的文章被廣泛稱為甜寵文。
  • 4本「深井冰」主角的網文!我不是瘋子,我只是有點不正常!
    很多讀者都比較忠愛那種網文的主角是「深井冰」的小說,這類小說的特點就是,主角的腦洞開得和別人不一樣。很多小說的情節會相當的新穎。但是能把這類小說寫好的作者並不多。刀刀之前推過基本這樣的網文,但是大家說沒有過癮!
  • 章魚帝VS章魚娘,觸手怪萌遍天下
    章魚帝VS章魚娘,觸手怪萌遍天下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0-07
  • 中國網文的海外朋友圈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刷墨、翻紙、壓印……一道道工序後,一幅木版年畫在手中誕生,英國大男孩Jack Sherwin露出驚喜的神色。在2020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的文化交流課,他跟隨上海工藝美院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嘉定徐行草編傳承人甘麗娟,以及桃花塢木版年畫傳承人費俞,親手製作了草編和木版年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