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玄幻小說裡的大小和距離都這麼誇張?這是老外看中國仙俠、玄幻小說時精彩會問的問題。
最近專職翻譯中國網絡小說的外國人DeathBlade,針對這個問題做了一個解釋回答的視頻。
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看老外對中國網絡小說中這些誇張數字到底是怎麼理解的吧!
內容來源於youtube視頻,作者DeathBlade是國外網站武俠世界的籤約譯者,翻譯了耳根的《我欲封天》、《一念永恆》、《仙逆》等多部作品。
大家好,今天要講的是一個我經常在書評區看到的問題:為什麼中國玄幻小說裡的大小和距離都這麼誇張呢?
在中國網絡小說,尤其是仙俠小說還有玄幻小說,在這些小說裡,大小和距離可以是非常誇張而且不現實的。
舉個例子,一位網友Mr. friendly guy給我發來了他做的一個小研究。他計算了在中國玄幻小說中某些物體的真實大小,其中一個就是書中主角所居住的星球,也就是耳根所著的《我欲封天》小說主角一開始所住的星球南天星。根據他計算的結果,保守估計的話,南天星大概有太陽的5倍大。除此之外,《我欲封天》中的另一個星球,北蘆星,保守估計甚至有太陽的10倍那麼大。而這些星球都是行星,不是恆星。所以這些星球真的非常大,對吧?
另一個例子是關於我正在翻譯的《一念永恆》,我在發布這個視頻之前剛發布了最新的一章,同樣這部小說的作者也是耳根。在這本書裡,有一些戰船,它們的長度也十分誇張。根據我的計算,其中最大的一艘,長度等於聖地牙哥到洛杉磯的距離。如果走高速不堵車,平均時速60、70英裡每小時的話,從聖地牙哥到洛杉磯需要好幾個小時。可想而知這艘戰船有多大。
我知道,這太令人難以置信了,根本就說不通對吧。如果真的那麼大的話,你可以算一下它的寬度。就像這支筆,假設它很長的話,如果它的寬度是長度的十二分之一,那麼這艘船的寬度也會非常恐怖,意味著它也寬得不像話。然後還有山川能包圍整條河流。那山也就更加大到不可思議了。
在偶然的情況下我問了小說作者耳根這個問題,在視頻的結尾我會公布他對此的答案。他的答案挺引人深思的。
那麼為什麼在仙俠小說裡有這麼多對大小的誇張描述呢?
這個問題你在中文網絡上是無法直接找到答案的。我覺得如果真的要很好地回答這一個問題的話,你必須去多問幾位網文作者。然後從他們各自的觀點中整理出最終的答案。當然我沒有做這種事情,也沒發現有誰做過這種事情。
但我自己對此也有幾點見解。
第一點就是許多中國玄幻小說的靈感源泉都是來自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包括道教、佛教還有印度教的故事等等。不要忽略在仙俠小說中還有許多印度教元素。而在這些神話故事中,往往有許多由神靈創造的巨大生物,比如妖魔、怪獸等等,也會有非常遼闊的空間。這些都是幾千年來流傳的神話故事中固有的元素。所以在中國網文中有類似的形容也不足為奇了。
另一點就是,在很早以前中國小說就開始運用類似的誇張詞了。最經典的例子就是《西遊記》,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有些人將它稱之為最早的仙俠小說。當然《西遊記》並不是真正的仙俠小說,仙俠小說本身是比較現代的概念。不過在《西遊記》中你能發現許多仙俠小說的元素。比如煉丹、道教,還有妖魔鬼怪、神通法術之類的元素。美猴王是小說的主角之一,關於美猴王大家必須知道兩點,中國人一般不叫他Monkey King,而是用他的名字孫悟空來稱呼。
美猴王擁有七十二變的能力,同樣他還有一根神奇的棍子。如果你們喜歡看動漫的話,你們絕對知道,《龍珠》主角悟空的原型就是美猴王。實際上,最開始《龍珠》的背景故事就基於西遊記。而《龍珠》的悟空也有一根和美猴王一樣的金箍棒。根據小說的記載,金箍棒的重量超過8噸,而且這只是在金箍棒正常狀態下的重量,它還可以變大變小。
而之前我們說了,美猴王也有變化的能力。不過猜猜我在搜索相關資料的時候發現了什麼?我在這之前根本不知道,在《西遊記》中,美猴王變化時,可以達到一萬丈那麼高。丈就是3米多一點,我直接將其翻譯為3米,因為我覺得那多出來的零點三幾米在小說中不是那麼重要,直接翻譯成3米可以讓數字看起來更舒服。美猴王可以變化為身高萬丈的巨人,也就是3萬多米高。如果你們看過《我欲封天》、《一念永恆》、《仙逆》或者耳根的其他小說,或者其他作者的仙俠小說的話,你會發現3萬米這個數字會經常出現,這就是因為3萬米等於一萬丈。所以這些誇張的單位實際上從很早以前就開始在小說中使用了。小說中某個角色能變化為3萬米高的巨人,如果你算一下三萬米到底有多高,你就知道這到底有多誇張了。但我們現在知道這些誇張的描寫實際上從很早以前就開始在小說中出現了。
以上就是我要說的第二點。
而第三點就是,我覺得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我有問過其他人,也問過中國人,但是我沒有針對這個做過什麼科學的研究或調查。這是基於我在中國的見聞和我從其他人那得到的回答。我覺得中國人,包括那些網文的讀者,也包括作者,我感覺他們實際上並不是非常在意這些細節和計算。你知道在西方文化中,或者不單止西方國家,在整個英語世界中都一樣,那些喜歡幻想小說、科幻小說、漫畫或者動漫的人,他們會非常在意細節、背景及相關知識,在乎這些東西和現實世界之間有什麼聯繫。但我覺得中國人真的不太在意這些。比如說西方國家,對《權力的遊戲》很著迷,作者創造了一個如此精妙複雜的世界,讀者會覺得,哇或者他連每個角色有多少根頭髮都設計好了。而你並不會認為中國網文作者會這麼做,而中國網文讀者也不會去如此深究網文的設定。我覺得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
這就是我對「為什麼在中國玄幻小說中總有那麼多誇張描寫」這個問題的一些個人見解。
但我還得說一件事。如果故意唱反調,非要解釋說這些都是合理的,那我應該怎麼解釋呢?客觀來說,我必須得承認,這些誇張的描寫的確是講不通的。如果我自己要寫一本仙俠小說的話,我會有幾本的估算,比如我會根據這個角色的高度,估算出他們大概有多大,還有主角會去哪裡冒險。我可能會將他們畫出來,如果我要寫一本自己的仙俠小說的話我可能真會這麼做。
但我如果強行要解釋那些誇張的數字的話,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尤其在仙俠小說中,那些角色都是非常強大的人,甚至要遠遠強於美漫中的超級英雄。這些人都有著神靈一般的能力,舉例說,元嬰(the nascent soul cultivation level,有的小說直接翻譯為yuanying)這個設定在許多網文中都有出現。它可能被翻譯為不同的單詞,我將其翻譯為nascent soul(新生靈魂),在《我欲封天》、《一念永恆》、《仙逆》和其他小說中,元嬰期的含義都差不多。如果你將耳根小說的世界劃分為幾個不同的層次的話,那么元嬰期應該是低層次世界裡較強的等級。耳根的小說世界大概要換三到四次地圖,而元嬰期是前期較強的等級。怎麼說呢,元嬰期已經很強了,但在整個修煉過程中並不算特別強。而元嬰期已經可以毀滅一座山脈,可以輕易毀滅城市。他們非常非常強大,還可以非常快速的穿梭,雖然我沒計算,其實我也想知道元嬰期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如果從小說裡的文字來估算的話,我覺得元嬰期的速度應該遠遠高於噴氣式飛機了。
而當人擁有了如此強大的力量,能隨意毀滅城市、山脈,能在幾分鐘內穿越一塊大陸,那麼如地球一般甚至像木星那樣遠遠大於地球的行星,對於他們來說,即使是那麼大的星球也不足以容納這些強大的修真者。
這實際上跟《一念永恆》的作者耳根本人對長度的理解有相似之處。同樣的這也適用於之前提到的星球大小問題。我跟耳根說,西方的讀者們去分析和計算了小說中物體的實際大小,然後他們覺得這太不現實了。對此耳根是什麼看法呢?首先,我覺得耳根本人並沒有覺得這個問題是很可笑的,他並沒有生氣,但我也不覺得他有表現出「哇那是一個很好的問題」這種樣子。我覺得他的表情更像是,為什麼你們會問這樣的問題。但不管如何,他的回答非常簡潔明了,耳根說,因為小說就是建立在虛構的基礎上的,故事所發生的世界並不是現實世界,不是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故事發生在不同的世界裡,所以這一切就可以解釋了。
我覺得這也有一定的道理。這和我之前提到的觀點也有一定相似之處。事實上,這些世界,尤其是仙俠小說的世界,都是神話世界,如果你能接受這一點的話,那麼一切就都能得到解釋了。
比如中國神話中最著名的故事之一,后羿射日,講述一個人射下了天空中的九個太陽。因此根據古代中國神話記載,我們地球過去有十個太陽,而后羿射下了九個。這個傳說能講得通嗎?一個行星上怎麼可能看到十個太陽呢,這當然不現實。但它不需要講得通,因為這僅僅是一個神話。對於仙俠小說而言,同樣也是如此。如果你嘗試去分析這些物體的實際情況,當然會顯得不現實。因為這就不是我們現實世界的事物。因此這樣說的話,我覺得耳根的解釋還是很中肯的。
我得再次跟大家說聲抱歉,因為這個視頻提到的問題是很難三言兩語就解釋清楚的。不過我希望我給出的這些觀點,能引發你們的思考,然後幫助你們更好地閱讀中國玄幻小說。(聽譯:Lazymark2)
其實國內的讀者針對仙俠小說裡這些誇張的數據和單位也有過討論,比如之前有段時間很火的關於金箍棒質量的計算,據說縮小的金箍棒可以製造黑洞……這說明國內也是有這種「認真」的讀者的嘛。那麼大家對這個問題又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