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結核疫苗有望成功 為近百年來首次

2021-02-13 醫學信使


一種新的肺結核疫苗在白鼠試驗中展現希望曙光。如果成功,將成為近百年來首支新肺結核疫苗。該研究結果1月13日刊登在美國微生物學會刊物《應用與環境微生物學》雜誌上。

A clever new tuberculosis vaccine has shown promise in trials in mice. If it succeeds, it will be the first new TB vaccine in a century. With the rise of 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the difficulty of curing the disease, and the large annual death toll, a successful vaccine could be a huge benefit to public health -- especially in low- and middle income countries.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1月13日報導,這支疫苗以「生物鏈球」為平臺,把肺結核細菌的抗原帶到免疫系統面前。這些生物鏈球是天然聚酯,經研究人員處理能呈現出肺結核細菌、結核分支桿菌或牛型結核菌的抗原。在早前的研究中,科研人員發現,生物鏈球上的分支桿菌抗原可以在白鼠體內激發細胞介導免疫反應。這些生物鏈球會被大腸桿菌集合到一起。

該研究的主要研究員、紐西蘭Ag研究公司資深科學家阿克塞爾·海澤博士說:「在這些試驗中,科研團隊發現,除肺結核抗原外,大腸桿菌蛋白質也會附著在天然的生物鏈球表面。通過觀察,我們得出了一個假設,即這些蛋白質可以發揮抗原的作用。」

海澤說,形成生物鏈球後,「我們會消滅並分解該細菌,淨化生物鏈球。生物鏈球是完全天然的,經證實是可以生物降解的」。

「我們將分支桿菌生物鏈球作為疫苗對白鼠進行注射,觀察其免疫反應。我們觀察到的證據表明,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有可能防禦肺結核。未來我們的研究內容將包括開發一款抗擊肺結核的疫苗以及更高效地生產、淨化疫苗。」

海澤表示,分支桿菌生物鏈球提供了融合大量抗原的新平臺,可以與活性疫苗相媲美。而前者由於使用非感染性物質,尤其是不包含任何基因物質而非常安全。海澤表示,新疫苗物美價廉。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2015年有1040萬人感染肺結核,180萬人死於該病。近50萬新增病例具備多重抗藥性。95%的死亡病例出現在中低收入國家。肺結核對愛滋病感染者來說是主要的致命因素。現存的唯一疫苗1921年被首次使用,有諸多弊端,尤其是會令免疫受損人士感染該病。

(來源:參考消息)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成功解析非洲豬瘟病毒結構 助力新型疫苗開發
    中國科學家團隊通過歷時近1年合作研究攻關,近日已分離出中國國內正在爆發的非洲豬瘟病毒流行株,並成功解析非洲豬瘟病毒顆粒精細三維結構,為開發效果佳、安全性高的新型非洲豬瘟疫苗奠定了堅實基礎。饒子和(中)、王祥喜(左)、步志高在發布會上展示非洲豬瘟病毒研究相關模型。
  • 中國科學家首次解析非洲豬瘟病毒的高解析度結構 助力新型疫苗開發
    近日,中國科學家團隊成功分離出中國國內正在爆發的非洲豬瘟病毒流行株,並成功解析非洲豬瘟病毒顆粒精細三維結構,為開發效果佳、安全性高的新型非洲豬瘟疫苗奠定了堅實基礎。10月18日,該成果發表在了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家豬、野豬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動物傳染病,所有品種和年齡的豬均可感染。
  • 肺結核疫苗研發新進展
    布拉德福德大學的科學家近期表示,他們在非洲發現了一種結核病的新變種後使得團隊距離成功研發疫苗又近了一步。這項工作是布拉德福德大學、比利時熱帶醫學研究所、瑞士熱帶和公共衛生研究所、巴斯德禮樂研究所國家研究中心和盧安達生物醫學中心等機構密切合作的成果。
  • 中國科學家成功解析非洲豬瘟病毒結構 助新疫苗開發
    /王祥喜團隊和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步志高團隊聯合上海科技大學、清華大學、微生物所、武漢病毒所、南開大學等單位,經過對非洲豬瘟病毒顆粒和相關抗原分子從基礎科研到臨床檢測以及高效疫苗多方面的聯合攻關研究,於日前成功解析非洲豬瘟病毒顆粒精細三維結構。
  • 中國科學家全球首次解析非洲豬瘟病毒結構 為疫苗研發提供重要依據
    由於非洲豬瘟病毒基因類型多,免疫逃逸機制複雜,可逃避宿主免疫細胞的清除,目前國內外均缺乏有效疫苗。自1921年在非洲肯亞首次發現至今,該病毒已有近百年歷史,從非洲傳播至歐洲、南美洲、亞洲。近一年來,傳播速度明顯加快,國際動物健康組織通報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0月,曾爆發或正在爆發疫情的國家和地區有26個,其中歐洲13個、亞洲10個、非洲3個,亞洲的疫情尤為嚴重。需要指出的是,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會感染人。
  • 新為醫藥攜手海和藥物在華落地新型抗生素 創新藥推動肺結核治療新...
    日前,新為醫藥與海和藥物正式對外宣布,雙方已經就新型抗生素「二代惡唑烷酮類似物NP201(Delpazolid, RMX2001)」項目達成合作,新為醫藥將獲得NP201在中國進行研發、生產和商業化的權利,從而為中國的肺結核患者提供國際最新水準的藥物治療選擇。
  • 新型疫苗策略或能利用T細胞來為機體提供抵禦...
    ,其能通過利用T細胞來為機體提供抵禦流感的免疫保護。當美國科學家們開始著手研究每年的流感疫苗時,本文的研究人員則開始開發一種替代性的疫苗策略,這種新型疫苗或有望幫助人們有效抵禦季節性流感的感染。研究者表示,此前我們並不知道如何利用安全的蛋白疫苗來誘導組織駐留的記憶細胞,如今我們有了一種新型策略,即能在肺部中刺激這些細胞來產生保護機體抵禦流感病毒的入侵。一旦細胞被感染,這些記憶細胞就會殺滅被感染的細胞,從而在感染進一步進展之前有效阻斷感染。
  • 外媒:英國離成功研製非洲豬瘟亞單位疫苗又近一步,號稱100%有效!
    近日,據外媒Pig Progress報導,英國科學家離成功研製非洲豬瘟(ASF)亞單位疫苗又近了一步。最近的一次試驗中,接種該新型疫苗後,豬群獲得了100%的保護。這項研究由英國皮爾布賴特研究所(Pirbright Institute) 的科學家開展,其研究成果發表在同行評議的《Vaccines》雜誌上。
  • 太陽近百年來首次整月無黑子
    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 2008.09.05 星期五 太陽近百年來首次整月無黑子   據新華社洛杉磯9月3日電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威爾遜山天文臺
  • 美發現近30年首個新型抗生素 使細菌病原體不再抗藥
    原標題:美發現近30年首個新型抗生素 使細菌病原體不再抗藥   美國發現近30年首個新型抗生素   通過破壞細胞壁來消滅細菌 病原體很難發展出抗藥性   科技日報訊 美國科學家發現了近30年來第一種新型抗生素,其可以殺死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等多種致命病原體。
  • Cell:新型工具有望加速抗體識別和疫苗開發研究 或能使HIV等多種...
    2020年1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範德堡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工具或有望加速抗體疫苗的研究;這種名為「LIBRA-seq」的工具或有望讓抗體發現和疫苗開發研究領域迅速擴大。
  • 中國科學家首次「看清」非洲豬瘟病毒,是個「大塊頭」
    饒子和、王祥喜、歩志高為共同通訊作者。「非洲豬瘟是一個世界難題,有近百年的流行歷史,1921年在肯亞首次確定,二十世紀中葉進入歐洲,1978年進入西班牙,西班牙用了33年時間消滅了它,這是一場持久戰。」在10月18日上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王祥喜如此表示。
  • 中國疫苗百年紀實
    書名:中國疫苗百年紀實》是第一部以紀實文學方式寫成的中國百年抗疫史,由著名軍旅作家、解放軍報原副總編江永紅撰寫。白求恩」   第二十五章 計劃免疫的疫苗從哪裡來?再看下列分類數據:   麻疹,1959 年全國報告近 1000 萬病例,死亡近 30
  • 肺結核的傳染途徑 三種方式傳播肺結核
    很多人都知道肺結核是一種什麼樣疾病,但是卻不知道肺結核可以傳染,那麼肺結核通過那些方式來進行傳播的呢?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應該怎麼去預防這種疾病的發生呢?在發生肺結核的時候會出現哪些症狀,你們都知道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
  • Cell:揭示抗體在控制肺結核中的作用
    他們描述了靶向活動性肺結核患者和潛伏性肺結核患者體內的肺結核菌的抗體在結構和功能上存在的一致性差異,其中潛伏性肺結核患者並不產生症狀,也不能夠傳播疾病。這些發現可能導致更好的方法來區分活動性肺結核和潛伏性肺結核,以及可能導致人們開發出更有效的疫苗來抵抗這種每年殺死150萬多人的疾病。
  • 新冠病毒疫苗研發!三葉草生物成功表達重組「S-三聚體」疫苗,並...
    近日,該公司宣布在哺乳動物細胞內成功表達 「S-三聚體」 新型冠狀肺炎病毒(2019-nCoV)重組蛋白疫苗,並在成都高新區政府和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的大力協助下,用新獲得的 「S-三聚體」 抗原在多例病毒感染患者康復後血清中檢測到病毒特異性抗體。
  • 科學認識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幾年後,他一語成讖,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疫情在短短幾個月內席捲全球,感染近五千萬人,奪去一百多萬人的生命。當前隨著北半球進入冬季,全球迎來了第二波疫情大爆發。為避免上一波疫情造成的悲劇重演,各國都採取了嚴厲的疫情防控措施,一些歐洲國家甚至再次做出了「封城」的決定。疫情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全世界都在期盼早日戰勝病毒,對疫苗研發寄予厚望。
  • 中國科學家首次證實百年理論預言
    中國科學家首次證實百年理論預言 2019-12-23 05:14:36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羅攀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上百年來卻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如今,中國科學家在實驗上「再現」了水結冰的過程,揭示了這一過程中「臨界冰核」的存在,證實了經典臨界冰核理論的百年預言。  12月19日,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這一由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王健君、中國科學院大學周昕團隊領銜完成的科研成果。這也是科學界首次在實驗中證實臨界冰核的存在。
  • 我國科學家成功解析非洲豬瘟病毒顆粒精細三維結構
    非洲豬瘟病毒顆粒精細三維結構,為新型疫苗的開發奠定了堅實基礎。在1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饒子和院士介紹,非洲豬瘟病毒是一類古老的病毒,自1921年在非洲肯亞首次發現,至今約有百年歷史。記者了解到,近百年來,非洲豬瘟病毒從非洲傳播至歐洲、南美洲、亞洲等多個國家。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將其列為法定報告動物疫病,我國也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據國際動物健康組織通報數據顯示,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間,曾爆發或者正在爆發非洲豬瘟疫情的國家有26個,包含13個歐洲國家、10個亞洲國家和3個非洲國家。
  • 為什麼說新冠疫苗有望成為全球首例「基因疫苗」?
    輝瑞及其疫苗合作夥伴、德國BioNTech公司並未公布其三期臨床試驗的任何數據。本周的調查結果基於相關試驗的首次臨時分析,其中從43538名參與者中,抽取了94名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人,並由外部專家小組負責審查。分析結果表明,大多數病人接受的只是安慰劑而非真實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