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年後的世界會變成這樣:電子設備將無處不在

2020-12-05 IT之家

近日,紐約城市大學教授、理論物理學家、科普作家加來道雄(Michio Kaku)在杜拜舉行的世界政府峰會上發表演講。加來道雄稱,很幸運能夠在這裡參加本次會議,「我對他所陳述的內容感到興奮的同時,也驚愕不已。」

似乎每一天都會帶來一場關於人工智慧的談論,同時,DNA的革命成為太空旅行和人類生命的基石。雖然這些成就十分鼓舞人心,但有時科學技術過於快速的進步步伐會令人感到不安。據加來道雄說,在接下來的二十年裡,很多生活中發生的事情會變得非常怪異。

從能讀出我們的蛋白質含量的廁所到與我們交談的牆壁,加來道雄繪製了一幅驚人的、美麗(並且有些滑稽)的未來世界圖景。

地球2.0版

加來道雄首先提到的是,隨著歲月的流逝,人類方言會隨著技術的進步而發展。實際上,他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呢?即我們在未來,「電腦」會成為過去式。

「我們並不會真正意義上地失去它們,但我們會失去「計算機」的這個術語,也就是說「計算機」這個詞將從英文中消失。」他補充說,「我們將不再說「計算機」,因為這些設備將實現真正的無處不在,從我們的身體到周邊的街道,一切都將成為一臺一臺的電腦,所以到那時沒有任何東西不是電腦。

隨後,加來道雄探討了關於3D列印如何改變我們生活結構的話題,「我們正在談論一個新的世界,一個如果你能想像得到便可以創造的世界。」他描述了一個我們能夠利用3D列印技術自己定製鞋子或珠寶或任何其他服飾的世界。他還描述了在未來世界裡,如果你想給你的孩子一個玩具,你只需要下載它的模型,然後在你自己的客廳裡就可以將它列印出來給孩子了。

為此,你的房子不僅僅是一個稱之為家的地方,未來,它就是一種工具。還有,你也會將房間裡的壁紙包含在智能設備內。等等,為什麼會提到壁紙呢?

「未來,我們還將擁有智能紙屏幕」加來道雄闡述道。這種智能智能紙屏幕將能夠向我們展示我們所需求的任何信息,就像今天的電腦屏幕一樣。這不單單是我們和一面只能吸收聲音的牆交談,它們同時會回答你。所以,我們的生活空間結構將發生變化,可能出現的是,我們的牆壁將成為我們的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和電視屏幕

想像一下,有一天你坐在客廳的椅子上,然後大聲說話,你的聲音就會傳到這個數字世界的最遠角落,這聽起來很不尋常。這個想法聽起來是天馬行空的,並且不僅僅是一點點不切實際,但誰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呢。

當然,技術也有可能幫助我們與更多的人進行聯繫。加來道雄提到了這一點,並概述了科技將如何讓我們擁有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進行思想交流。「你將能夠用任何語言與人交談,因為你的隱形眼鏡會翻譯各國不同的語言,」加來道雄預測說。

想要去旅行嗎?無論你目的地的遠近,你將不用自己開車,汽車會帶著你遠行。因為如上所述,你可以擁有比現在更輕鬆的旅行體驗,你甚至可以根據需要創建大部分您想要或需要的內容。

對於我們所要購買的東西,加來道雄相信我們正在走向一個與社會經濟不同的未來,這與我們所經歷的任何事情都不同。

「我們正在建立一種,我所認為的」完美資本主義「的東西,」他說,將這個概念可以形容為一種「消滅中間商,消除資本主義的所有摩擦」的思想。在這個社會中,「勝利者」將主導一切,加來道雄說道。而失敗者呢?就是那些中間人和股票經紀人們。

最後一個可能會令我們深思的問題是:20年後的我們會怎樣呢?

加來道雄表示:「人工智慧可能會帶來我們曾經古老的國王和王后們都永遠無法找到解決方案的東西:抵抗衰老過程。人類生老病死,是因為他們在一生中都在犯著「錯誤」。一旦我們能夠使用人工智慧將來自老年人的數以百萬計的基因組與年輕人的數百萬基因組進行比較,我們就會精確確定老齡化發生的地點,然後我們將準確地根除它來防止衰老。

當然,這是一幅美麗的圖畫。但它會在將來成為現實嗎?目前,我對此並不保持積極的態度,讓我們展望20年以後的世界吧!

相關焦點

  • 沒有電子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電子云的大小決定了原子的大小和很多物理特性。一、原子核和電子的模型下圖形象示意了原子結構,原子核位於中央,由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組成,電子繞原子核高速運動。但是這個比例無法畫出實際情形:原子核應該小得看不見,電子云應該密不透風的雲彩填滿整個原子空間。
  • 2036年,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美國人是這樣想的
    站長之家(Chinaz.com)6月28日消息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到了2036年,這個世界會將會有很大的變化。日前,國外《發現》雜誌發布了一份經過詢問2088個美國人的問卷從而預測2036年世界的模樣。
  • 到2050年,人類世界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嚇人!
    到2050年,人類世界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嚇人!我們的世界越來越熱了。
  • 近200年爆炸式科技發展,未來幾十年會持續嗎?世界會變成啥樣
    然而在如此長的時間線內,人類發展速度最快、發展跨越度最高的是簡單,竟然是在近200年內 那麼人類近200年的爆炸式科技發展,在未來幾十年還會一直持續嗎?那麼未來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呢?如果按照這樣的發展速度,很可能未來的世界會變成一副我們不敢想像的模樣,畢竟在200年前,人類世界連電燈都還沒有出現。
  • 人類消失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人類消失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千萬年 甚至一億年後 我們是否還能留下什麼 證明我們曾經存在過
  • 20年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李彥宏:大家可能不再需要手機了
    比如在過去20年,大家能明顯感受到網際網路對人們生活的改變,最好的例子就是手機。如果說過去20年是人們對手機依賴程度越來越高的20年的話,我覺得未來20年人們很可能對手機的依賴程度越來越低。康輝 那我們開始依賴什麼?人工智慧?李彥宏 對。人工智慧在各種場景本身就有很多傳感器,能夠感知人的需求。
  • 假如地球變成甜甜圈形狀,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今天我們同樣提出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假如地球變成甜甜圈形狀,世界會怎樣?我們假設地球已經變成甜甜圈,赤道附近的逃逸速度會變小,大概只有6.5千米每秒。逃逸速度變小也不完全是壞事,至少在這個地方發射火箭就變得容易多了。
  • 新型材料丨壓電面料 能將衣服變成電子設備,講究!
    下一代設備將會嵌入衣服,研究人員已經做到了。在新界面的支持下,人與機器將會走得更近。
  • 如果所有人都變成無神論者,世界會發生什麼?
    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變成無神論者,那麼世界會有怎樣的變化? 我們都知道,有神論者信奉什麼,而且有神論者與無神論者的觀點截然不同,那麼所有人現在都是無神論者,這個世界將會比我們今天看到的世界會更加美好嗎?
  • 科普一下,假如地球變成甜甜圈形狀,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今天我們同樣提出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假如地球變成甜甜圈形狀,世界會怎樣?我們假設地球已經變成甜甜圈,赤道附近的逃逸速度會變小,大概只有6.5千米每秒。逃逸速度變小也不完全是壞事,至少在這個地方發射火箭就變得容易多了。
  • 誓把F22變成廢鐵?隱姓埋名20年後,這個中國人名震東海
    圖為吳劍旗中國在今天已經擁有了十分強大的科技實力,在這背後,是無數科研人員的無私奉獻,一些人甚至直到今天也不為人所知,其中就有一名科學家,在隱姓埋名20年後,一經曝光便名震東海,這個人就是中國的雷達專家吳劍旗,此人潛心研發反隱身雷達多年
  • 科普一下,假如太陽變成一顆黑矮星,我們的世界會怎樣?
    人類和植物的生長都離不開太陽,太陽已經照耀地球46億年了。今天我們提出一個十分有意思的話題,假如太陽變成一顆黑矮星,我們的世界會怎樣?恆星都在不停地進行核聚變,當恆星內部沒有足夠的氫元素來維持這個過程的時候,恆星的壽命也就走到了盡頭。太陽因為質量不夠,沒法變成中子星。
  • 「國寶科學家」吳劍旗:鑽研反隱身雷達20年,讓美國飛機無處可藏
    之後,便憑著優秀的成績考取了北航電子工程系、在電子科技大學讀了研究生,畢業以後到了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工作。這麼多年來,吳劍旗給周圍人最深的印象是:條理清晰,性格溫和,從未高聲與人說過話。就是這樣以為一位普通的性格溫和的人,成為了我中國反隱身雷達領域的領跑者。
  • 假如大腦被100%開發你和世界會變成怎樣?
    上映兩天隨即引起各界愛科學的「知道分子」熱議片中話題「假如大腦潛能被100%開發,你和世界會變成什麼模樣?」來自醫學界的影迷瞬間否決這個「偽命題」,來自戲劇組別的影迷則認為「看片不要駁故事,在未來世界一切皆有可能」。熱衷倫理道德領域的影迷則高屋建瓴地談論:「這是用科學的名義探討人性的醜惡。」一片混亂的影迷江湖瞬間被帶起一陣狂歡的熱潮。
  • 假設一下,如果美國關閉了GPS導航,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GPS的全稱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也就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由美國國防部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研製,並在1978年2月進行了首次發射,1994年全面建成、運營。如今,GPS擁有31顆在軌衛星,覆蓋地球98%以上的地區,為世界各國用戶提供準確的定位、測速和授時服務。
  • 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愛因斯坦預言引人深思
    -10-22 21:01:32 來源: 軍軍解讀 舉報   縱觀人類發展歷史,和戰爭是脫不了關係的
  • 20年後的世界將會變成這樣:人類可以抵抗衰老
    「我們並不會真正意義上地失去它們,但我們會失去「計算機」的這個術語,也就是說 「計算機」這個詞將從英文中消失。」他補充說,「我們將不再說「計算機」,因為這些設備將實現真正的無處不在,從我們的身體到周邊的街道,一切都將成為一臺一臺的電腦,所以到那時沒有任何東西不是電腦。」
  • 可穿戴電子設備的特點及其市場挑戰
    可穿戴電子設備的特點及其市場挑戰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9-02-28 08:24:00 可穿戴電子設備實際上已有數十年的使用歷史,如助聽器、心臟起搏器和其它醫療設備在當今人們的生活中很常見。
  • 猜想:如果能回到過去,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回到過去好像是每個人在面對生活困境時都會自我安慰的一個問答,如果能回到過去就好了,也不會變成現在的樣子,不過世上可沒有後悔藥哦。當然了,有很多例子也確實可以證明有人回到了過去,至於事件的真實性都有待考證,所以在這裡不肯定也不否認。假如能回到過去,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 如果地球變成了一個立方體,世界會變成怎麼樣?
    在很多年以前,我們的祖先認為我們所生存的這個星體它的形象是一個半圓形,因為我們的地面是平坦的,但是這個理論後面被推翻了那麼大開腦洞的時候到了 ,如果地球是一個立方體,世界會是什麼樣的呢?如果地球是一個立方體,我們的視野將會非常的廣闊,哪怕是五千公裡以外的龐然大物,我們都能夠看得一清二楚。其次,向立方體的角走去,你會感覺行走越來越困難,就像是在懸崖峭壁上爬行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