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哲蚌寺內「80後」學經僧的經院大考

2020-11-30 網易

(原標題:拉薩哲蚌寺內「80後」學經僧的經院大考)

新華社拉薩7月14日電(記者張熠檸 李奧)德國遊客弗倫茨站在西藏拉薩哲蚌寺的措欽大殿中,知道了眼前的辯經場景與百年前幾乎並無二致:一僧面南,峨冠而坐,對答侃侃;另一僧北立,手舞足蹈,頻頻發難;眾僧分列兩側,時而恭聽,時而讚許,時而鬨笑。

這不是一場普通的辯經,而是一場經院大考:7月10日至16日,來自西藏各寺的九名僧人一一接受問難,角逐2018年格西拉讓巴的立宗資格。

7月12日,一位僧人(中)在辯經中。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格西」,藏語意為「善知識」,為藏傳佛教顯宗學銜,現今傳承的格魯派一般分為四個等級,以「拉讓巴」等級最高。據了解,藏傳佛教最初設立格西學銜,距今已有約900年的歷史,其中設立「拉讓巴」格西也有400年的歷史。

換句話說,弗倫茨目睹的,是本年度藏傳佛教寺廟中的「博士」招考初試。34歲的考僧阿旺索多,剛剛結束一輪論辯,他告訴記者:「格西學銜非常神聖,每個僧人都夢想獲得。」幾年前,阿旺索多的哥哥已經獲得格西拉讓巴學銜。

拉薩熱堆寺的阿旺索多是今年唯一不滿四十歲的考僧。「80後」出現在格西考試中,尤為引人注目。

7月12日,考僧阿旺索多在聆聽其他考僧回答問題。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每年夏季的格西拉讓巴晉升預考,堪稱腦力、體力和定力的終極考驗:連續五天就藏傳佛教《五部大論》的內容進行論辯,第六天加試現代文化知識,是腦力考驗;在可能持續一兩小時的辯經過程中滴水難進,還要無視陪考僧碗中熱騰騰的酥油茶,是體力考驗。

阿旺索多15歲開始學經,28歲學成《五部大論》,目前正值壯年,腦力和體力尚未受到嚴重挑戰,最難過的是定力關。

隻身一人輪流對戰二十多名考官,近四百名陪考僧的「同行評審」不期發問,魚貫的香客,絡繹的遊人,這些都讓阿旺索多緊張。

「熱堆寺每年也有兩次辯經考試,但那是在自己寺院。格西考試匯集了各個寺廟的有道高僧。我一個人參加考試,擔心的事情很多。」阿旺索多說。

高僧在辯經中的來回踱步,高呼擊掌一直為外人津津樂道。有說法是,辯經中的擊掌一方面可以激發辯論的熱情,調動思辨氣氛;另一方面可以驅散僧人心中的邪念,喚醒智慧和慈悲之心。

但在阿旺索多看來,格西考試中的擊掌更像考官的一種「心理震懾」:「辯經時如果離自己最初的立題太遠,對方就會很大聲的告訴你自相矛盾,或是擊掌,這讓我有些緊張」,「好在佛學有很多讓人平心靜氣的方法」。

7月12日,昌都八宿寺僧人阿旺曲扎(右)在辯經中。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青燈古佛,皓首窮經。在熱堆寺原本勉力學佛的阿旺索多,為了備戰格西考試,更是經不離口,卷不釋手。

「在熱堆寺,早上六點左右起床,六點半洗漱完畢,上早自習,做茶做飯。八點統一誦經,十二點結束,自己做午飯。一點辯經到三點。四點到六點兩節課。七點晚課到九點半。」阿旺索多說,「如果是要考格西的僧人,晚上還要接著學,一般到晚上十一、二點。洗漱完畢睡覺時已經一點了。」

阿旺索多年紀輕輕,卻經歷了許多考試:除了大大小小的經院辯論,還有在學院的撰文。

2016年,阿旺索多進入位於北京的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修習「拓然巴」。如果說格西拉讓巴是經院系統的「博士」,拓然巴可以說是學院系統的「博士」。在佛學院,阿旺索多撰寫了大量論文,與寺廟中講經和辯經相互補充。

學院進修期間,阿旺索多認識了很多不同地方的同學,自己也去了很多不同的地方,包括天津、上海和承德。現在的阿旺索多能講一口流利的漢語。

7月12日,考僧阿旺索多(左三)在聆聽其他考僧回答問題。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旺索多為完善學佛,走出寺院進入學院,「用內地的話說是開闊眼界」,經院大考後,他準備重回寺院。

「我的目標是每天都學習。我是很安靜的一個人,以後可能會一直在寺院中學佛。」阿旺索多說。

格西拉讓巴預考尚未結束,阿旺索多已經為明年四月將在大昭寺舉行的立宗答辯做好了備戰計劃。一位「80後」「雙博士」高僧即將誕生。

辯經場上,阿旺索多言談自若;辯經場下,弗倫茨屏息注視。移步措欽大殿之外,弗倫茨仍難掩興奮:「這場答辯是西藏文化的一部分。西藏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我在這裡見證了其中的一瞬,感到非常幸運。」

(原標題:拉薩哲蚌寺內「80後」學經僧的經院大考)

本文來源:新華社新媒體專線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拉薩哲蚌寺:甘丹頗章,全宇宙最大?
    寺內知名建築有「甘丹頗章」、「措欽大殿」,與四大「扎倉」和所屬康村等。來哲蚌寺不可錯過的是規模宏大的辯經儀式。僧人們兩人一組,以誇張的動作辯論經文,場面十分有趣。蚌寺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與甘丹寺、色拉寺合稱拉薩三大寺。位於拉薩西郊更丕烏孜山下。整個寺院規模宏大,鱗次櫛比的白色建築群依山鋪滿山坡,遠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
  • 藏傳佛教最大的寺廟,是拉薩三大寺之一,有600年歷史
    說起西藏,首先大家想到的是著名的觀光景點布達拉宮,除了這些,西藏還是著名的佛教聖地,西藏首府是拉薩,這裡的夜晚可以看到數不清的銀河,和國內其他地方看到的星空完全不同,今天我們想說的是拉薩這個城市有名的寺廟哲蚌寺,這裡位於拉薩市西郊根培烏孜山南坡的褶皺裡。
  • 拉薩熱堆寺:一年一度「姜貢曲」法會的主辦寺!
    拉薩熱堆寺卓瑪拉康是從貢嘎機場至拉薩途中兩座相鄰的藏傳佛寺。一座是熱堆寺,一座是卓瑪拉康,又稱「聶唐寺」。熱堆寺是前藏六大寺院之一,主供拉巴索巴佛。這裡是一年一度「姜貢曲」法會的主辦寺。每年藏曆11月3日至28日(西曆約12月中旬—次年1月上旬)來自哲蚌寺、沙拉寺、甘丹寺、大昭寺、熱堆寺的幾百名僧人都會在此舉行為期25天的姜古大法會。西元3世紀(約205年),由普桑林堆侍從如娃創建,藏傳佛教格魯派,寺內主供拉巴索巴佛,具有代表性的活佛是熱堆寺第二世次久追古(現無活佛)。熱堆寺位於曲水縣聶當鄉熱堆村,318國道西北側約2公裡處。拉貢公路(機場公路)可直達。
  • 日光之城拉薩,藏傳佛教聖地,這六個旅遊景點一定要去
    二、大昭寺大昭寺位於拉薩老城區中心,是西藏佛教寺院,已有1300多年歷史,在西藏佛教中擁有最高地位,常說「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 大昭寺是藏傳佛教信徒朝聖的終點,在他們心中,大昭寺的神聖不亞於布拉宮。
  • 寺、院、剎、道場……佛教建築的稱呼竟有這麼多
    白馬寺所謂"院"者,原亦指官舍,後因唐高宗敕建大慈恩寺作譯經院,於是成為佛教建築物稱"院"的濫觴。"院"一般均較側重文教事業,如講經院、譯經院等。在印度佛陀時代,最初稱寺院為"精舍",例如設於中印度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與舍衛城的祇園精舍,便是佛教最早的寺院;由於當時精舍大都建築在都城郊外幽靜的林地,故又稱"蘭若",意即寂靜之處;又稱"伽藍",意指僧眾所居的園林。直到後世,一般以一所寺院的完成必須具備七種建築物,特稱為"七堂伽藍"。
  • 北大經院工作坊第172場 | 公司金融中的財務透明度(宏觀經濟學工作...
    北大經院工作坊第172場 | 公司金融中的財務透明度(宏觀經濟學工作坊) 2020-11-18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昭旅遊攻略拉薩怎麼去珠峰大本營
    珠穆朗瑪峰山體呈巨型金字塔狀,高大巍峨的形象一直在當地甚至全世界的範圍內都有不小的影響,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探險家前來登峰。建議遊玩天數4天交通線路:珠峰大本營遊客宿營地已經下移到絨布寺附近,珠峰大本營距離拉薩700多公裡,往返近1500公裡,建議安排時間3-4天,線路基本可以這樣安排;D1:拉薩—扎什倫布寺一日喀則
  • 十一世班禪在拉薩開展多項佛事活動
    中新網拉薩8月10日電 (記者 楊程晨何蓬磊)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佛協西藏分會會長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近日先後來到拉薩的桑普寺、熱堆寺及乳巴寺,帶領僧眾誦經,祈禱國泰平安、五穀豐登。
  • 巷子裡的「女兒國」:拉薩倉姑寺(圖)
    >倉姑寺僧尼正在誦經(圖片來源:中國西藏網攝影:秦華)在西藏拉薩大昭寺東南方向的小巷子裡,「藏」著拉薩老城區中唯一的一座尼庵——倉姑寺。倉姑寺在遊客當中鮮為人知,寺門也不太顯眼,但是對拉薩當地的民眾來說,到此朝聖已經成為了他們宗教生活的一部分。走進倉姑寺大門,首先是一排不長的轉經筒和煨桑塔,主佛殿就坐落在迎門左側一點。倉姑寺有著與眾不同的傳統和風格,這裡不僅是女性佛教徒的樂園,同時也是一些女性學習各種文化知識的場所。這裡曾經培養了很多有影響的人物,寺內現有尼眾百餘人。
  • 十一世班禪在拉薩禮佛祈願、看望僧眾
    中國西藏網訊 近日,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佛教協會西藏分會會長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在拉薩開展佛事活動。圖為十一世班禪在僧眾引領下走進桑普寺 攝影:王淑圖為十一世班禪在桑普寺 攝影:王淑  桑普寺建於1073年,位於堆龍德慶區森達鄉以東6公裡處的山上,距拉薩市區約
  • 人間聖地——拉薩
    「坐上那火車去拉薩,去看那神奇的布達拉」,拉薩這個神聖的地方無時無刻都吸引人們去看一看。去拉薩的路上一定不要忘了欣賞沿途的風景,那一路經歷春夏秋冬的景色耐久尋味。走進拉薩,那就來到一個高原和十分具有民族特色的國際旅遊城市。
  • 北大經院資源、環境與產業經濟學系舉辦2020年度師生交流會
    北大經院資源、環境與產業經濟學系舉辦2020年度師生交流會 2020-10-09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確認出行,餘3個位置】6月5~12日 夢回拉薩 聖域天堂 西藏深度之旅 一期
    扎什倫布寺扎什倫布寺是歷代班禪大師的駐錫地,由宗喀巴大師的弟子根敦主持興建,四世班禪大師加以擴建,與拉薩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以及青海的塔爾寺、甘肅的拉卜楞寺並列為格魯派的第三天:6月8日(日喀則-拉薩/宿拉薩、海拔:3650米、行車距離:260公裡)今天上午參觀黃教六大名寺之一的扎什倫布寺,日喀則地區最大的寺廟,與拉薩的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以及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南部的拉卜楞寺並列為格魯派的六大寺廟。
  • 【夢回拉薩】8月22~29日|聖域天堂 西藏深度行
    【扎什倫布寺】扎什倫布寺是歷代班禪大師的駐錫地,由宗喀巴大師的弟子根敦主持興建,四世班禪大師加以擴建,與拉薩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以及青海的塔爾寺、甘肅的拉卜楞寺並列為格魯派的「六大寺」。
  • 拉薩15座寺廟被評為和諧模範寺廟
    中新網拉薩6月30日電(記者 王辛夷)6月30日,拉薩市2012年上半年和諧模範寺廟暨愛國守法先進僧尼表彰大會在拉薩召開。熱堆寺、下密院等15個寺廟被評為拉薩市和諧模範寺廟,802名僧尼被評為愛國守法僧尼。
  • 日光城——拉薩
    日光城——拉薩拉薩是中國西藏自治區的首府,西藏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中心,也是藏傳佛教聖地,拉薩位於西藏高原的中部、喜馬拉雅山脈北側,海拔3650米。拉薩全年多晴朗天氣,降雨稀少,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全年日照時間在3000小時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譽。
  • 歷經千年風雨的古剎 南安洪梅靈應寺內聽傳奇
    該寺始建於後唐年間,殿宇雄偉,氣韻生動;歷代不少高僧、文士來此流連忘返,留下大量詩文、對聯和墨寶;弘一大師曾在此住錫半載,為塔題寫碑文;武狀元黃培松亦與該寺結下不解之緣;寺內還長有演繹生命奇蹟的「倒拋竹」靈應寺內聽傳奇
  • 到拉薩旅遊有哪些景點?詳細介紹都在這裡
    這一次主要說拉薩市城關區內的景點。拉薩是西藏的首府,城關區是政府駐地。城關區內人氣超高的景點主要有:布達拉宮、大昭寺、小昭寺、八廊街、羅布林卡、藥王山、色拉寺、哲蚌寺。除了哲蚌寺之外,這些景點離市中心都不超過5公裡。遊玩應注意的事項布達拉宮和眾多寺廟內部是不可拍照的。進入寺廟不要暴露胳膊、腿,不要戴帽子、墨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