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發布國內省會城市首家交通發展白皮書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21日 10:02 來源:
來源:新華日報
8月20日下午3:00,南京市新聞發布會議室早已坐滿各路媒體人員。南京市政府在此正式對外發布社會關注已久的《南京市交通發展白皮書》。這是國內繼北京、上海之後,首個省會城市公布交通發展的行動綱領,涉及城市交通發展的願景、模式、階段目標、政策及重大工程,諸多關鍵問題和市民出行密切相關,而每一個問題的釐清和解決路徑,無不體現著這本白皮書的理念――城市交通,要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出行需求。
公共運輸引導城市開發
《南京交通發展白皮書》的編制工作始於2004年2月,同步啟動的鐵路、地面公交、城市道路等13項專項規劃修編,由英國阿特金斯公司和上海交通規劃研究所完成戰略諮詢報告。通過對倫敦、上海等國內外十多個具有代表性城市的比較研究,結合南京特點,白皮書確立了南京交通發展的模式:軌道和公交優先下的均衡發展。
近期到2010年,南京用於軌道和常規公交的資金將達到220億元。設施建設上主要有,在主城部分交通幹道上增闢公交專用道,交叉口公交優先,加快建成主城至東山、至仙林新市區的快速公交、地鐵二號線一期、一號線南延及地鐵二號線東延。
南京市交通規劃設計院院長楊濤介紹,白皮書明確公共運輸引導城市開發,居住地、商業區、辦公地等高強度開發要圍繞公共運輸走廊來布置,今後城市建設項目要以公共運輸的輸送能力來評估開發強度。
老城停車難矛盾得到重點關注
「暢達、綠色、和諧」是南京交通的美好願景,到2020年,南京交通基本實現「暢達」,具體徵象是「南京與長三角主要大城市3小時內通達,南京都市圈1小時通達,主城85%單程出行的時間控制在30分鐘內,城內15分鐘上快速路、出城15分鐘上高速、市域所有自然村15分鐘內通達國省幹線公路網。城市居民5分鐘內可到達公交、地鐵車站。」白皮書同樣重視城市交通的近期改善,其中對市民常年反映的老城停車難矛盾,白皮書提出,在2010年前有效緩解。
南京市物價局透露,擬在今年出臺相關政策,調整相關停車場收費標準,引導私家車輛的有序停放。原則是,中心區收費高於非中心區,路內停車高於路外,高峰期高於非高峰期。
對私家車實行「胡蘿蔔+大棒」政策
面對私家車的迅猛增長及其帶來的交通擁堵,之前,社會有種猜測:南京會不會通過提高上牌費等舉措限制私家車的數量?《南京交通發展白皮書》解開了謎團――南京不限制私家車的發展,但對小汽車發展要實行有序引導。
何為有序引導?即實行時間、價格和區域的差別化調控。據介紹,對是否限制私家車,編制組進行過比較研究。目前「限制私家車」取得實效的,僅在香港和新加坡這兩個島嶼城市,在大陸型城市,「限制數量」收效有限。專家解釋說,白皮書對私家車發展採取的是「胡蘿蔔加大棒」政策,鼓勵私家車主多利用公共運輸,南京正在考慮在交通樞紐處,通過廉價或免費的停車場鼓勵車主換乘公共運輸,鼓勵非高峰出行。(記者 顏芳 陳家根)
責編: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