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
世界航天技術日新月異,長期以來,困擾航天科技發展的一大難題就是,如何降低發射費用,目前每公斤載荷發射上太空需要數萬美元,一顆幾噸的衛星發射費用就高達上億美元,所以降低發射費用勢在必行,這也成了全世界航天界關注的焦點,其中美國太空探索取得了無比輝煌的成就,將美國衛星發射費用降到世界最低,迫使俄羅斯人降價30%,幾乎沒有錢可賺,美國獨霸民用衛星發射市場即將成為現實。由於美國人的成功,也對中國航天造成了很大的衝擊,不採取積極主動措施,將徹底喪失國際客戶,而且也會對國內客戶造成巨大壓力,為了追趕世界潮流,中國航天也開始對運載火箭發動攻勢,大力改造,這就是大家看到的長翅膀的運載火箭!
中國新型運載火箭,或許將長出翅膀,看起來更像飛機或者飛彈美國太空探索公司運載火箭發射價格低,有很多因素,比如大量採用民用設備和設計,放棄昂貴的軍用標準或者古板保守的航天標準,其中最重要一個因素是火箭可回收,其中一發火箭的第一級已經重複使用6次,甚至包括衛星整流罩也做到了回收,發射直接支出,僅僅考慮燃料成本,這就是美國人的領先支出。但是,運載火箭大多採用2級設計,目前為止全世界還沒有任何一款火箭可以做到全回收,太空探索公司僅僅做到了第一級回收,全世界運載火箭的所有二級都是直接打飛墜毀,這也是一個巨大的浪費,而中國設計師則想更進一步,第二級也回收,回收技術的關鍵就是,採用氣動控制舵面,讓火箭彈體像飛機一樣精確可控的降落回收。
不知不覺中,美國獵鷹9火箭第一級用到了第7手,發射價格低到地板價,對全世界運載火箭製造商形成了災難一般的衝擊目前美國獵鷹9火箭第一級回收技術,主要採用了頭部格柵翼舵面控制技術,配合可變推力發動機技術,在發射任務完成後,火箭燃料箱內仍然保留一定的燃料用於回收任務,提供可控的下降推力,而頭部格柵翼則提供姿態控制力矩,經過多次試驗之後,終於獲得成功,並成為該公司運載火箭的標配核心技術。中國航天對於美國獵鷹火箭的進展也非常關心,最近些年也啟動了火箭回收計劃,2019年7月26日13時40分,長徵二號丙火箭第一級殘骸在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被順利找到,落點在設定的落區範圍內,這是我國運載火箭首次採用柵格翼準確控制落點取得成功,但是這一次僅僅做到了落點可控,精確回收,還沒有做到落地姿態可控,一級完全可以重複使用,所以,中國航天還需進一步努力。
中國航天最近些年取得了新型重型火箭研製成功,下一步需要努力完成的就是火箭部分回收,到全部可回收,儘量降低發射費用中國火箭製造商必須考慮的下一步是,從精確定位,發展到精確控制姿態,精確可控回收,這需要對發動機和控制系統進行大改,發動機必須增加小推力降落模式,而且火箭尾部也必須增加回收撐杆。更重要的是,火箭發動機必須提高使用壽命,不能提高壽命的話,安全回收到手裡也沒有任何作用,這針對的還僅僅是第一級火箭,而對於速度更快,飛行高度更高的第二級火箭,難度更大,控制系統更加複雜,更類似一架高速飛行的超高音速飛機,所以,全系統重複使用,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這個意義上來說,不管美國還是中國以及俄羅斯都在路上,誰都沒有提前達到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