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風暴Ciara席捲英國時,Alex Caccia漫步在牛津的Port Meadow上,看著鳥兒在空中飛翔。他驚嘆於鳥類對於風暴的無畏。「當客機因天氣原因停飛時,鳥兒們卻毫不在意!」
對於卡西亞先生來說,這不僅僅是一閃而過的想法,他是動物動力公司(Animal Dynamics)的執行長,該公司是一家將仿生動力學應用到無人機設計中的科技創業公司。
公司成立於2015年,一直在生物力學上尋找靈感。目前該公司已經有兩架仿生無人機,對鳥類和昆蟲進行了深度研究。
該公司其中一款無人機是從蜻蜓身上獲得的靈感,一出世便引了軍方的投資。四隻翅膀使它在大風中的穩定性完勝現有的微型無人機。
這個被稱為Skeeter的秘密項目破解了利用拍打翅膀的方式為無人機提供動力的難題。蜻蜓可以在強風中盤旋,顯然翅膀比螺旋槳更穩定,但它們幾乎是工程師們無法模仿的。
「製作帶有拍打機翼的裝置是非常非常難的。」卡西亞先生說。直升機通過改變旋翼的節距來進行機動,以前進、後退或盤旋。對於較小的物體來說,盤旋是一個重大挑戰。
蜻蜓已有3億年的進化史。動物動力公司花了4年時間編寫了軟體,讓仿生無人機能像昆蟲一樣,可以在陣風超過20節(23英裡/小時或37公裡/小時)的情況下盤旋。從22節到27節屬於強風。
這款軟體給了Skeeter一定程度的自主權,可以引導它繞過障礙物向目標前進。這款無人機還滿足了國防部在戰場上「監視前方的潛在威脅」的需求。
目前,它的長度約為8英寸(約20釐米),但計劃生產版本會更小。將大量的空氣動力學和導航鏈路擠進一個小小的外殼中,對於大自然輕而易舉,但對動物動力公司來說卻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正如Alex Caccia所說的那樣,「我們從小事做起,是為了吸取自然多年積累的經驗。」
Animal Dynamics的70人團隊依靠智慧型手機行業的電子產品,將自己的知識縮進Skeeter的框架中。對機器人技術、生物學和軟體的經驗積累全部都在設計中得以展現。
智慧型手機行業對所有的微型無人機製造商來說都是一個福音。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教授Guido de Croon承認,智慧型手機行業對於生物機械有很大幫助。他的團隊已經設計出一系列依靠量產數字組件的拍翼無人機。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設計的DelFly無人機,重量不到50g,從果蠅的翅膀運動中獲得靈感。DelFly的四隻翅膀由一塊超輕的透明薄膜組成,由一個輕巧的電機驅動,可以讓它連續飛行六到九分鐘。
雖然這個透明的翅膀看起來很輕薄,但這組翅膀可以直接接觸到物體表面,甚至可以撞在障礙物上,DelFly會像昆蟲撞到窗戶之後那樣自行恢復。對於大多數現有的螺旋槳的無人機來說,這樣的接觸是致命性的。
就好似於智慧型手機的攝像頭將視覺反饋給AI軟體,德克羅恩先生正在開發模仿昆蟲的避障感官的算法。
DelFly團隊目標是在室內實現自主飛行,可用於大型溫室內監測農作物等方面。德克羅恩先生說,在未來生物機械師可以為不同的任務量身定做一架無人機。每個任務都有合適的無人機去執行。
在Animal Dynamics公司,比Skeeter的體型更大、更大眾化的兄弟——Stork無人機,其靈感來自於輕型滑翔傘與鸛。Stork是為了適應那些操作不熟練的人設計的,該無人機專門做了防撞擊處理。
圍繞一個管狀金屬框架建造,易於維修,它使用一個電動發動機推動後向螺旋槳,並配備了一個可摺疊的傘翼。
通過GPS信號進行遠程控制,Stork的控制系統是一個黑盒子,兩個小蘑菇形狀的是導航系統的天線。
目前版本的Stork無人機有一個鞋盒大小的有效載荷艙。集群發射,可為災區分發食物或醫療用品。這款尼龍滑翔傘可摺疊成一個袋子,當Stork脫離地面時,它便自行升起。
Stork幾乎是垂直降落,所以幾乎可以到達任何地點。通過全球定位系統的遠程操作,一旦貨艙被打開並清空,它就可以飛回原點。
製藥巨頭輝瑞公司正在與Animal Dynamics公司合作,擴大Stork在藥品分銷方面的潛力。在加納,無人機的醫療支援計劃已經在當地得到了很好的推進。
生物力學與大多數無人機設計所採取的方法截然不同,這要歸功於蜻蜓、鸛、果蠅。
源自:BBC NEWS
作者:麥可·登普西(Michael Demps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