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擁有了翅膀,像蜻蜓一樣飛翔

2020-12-05 雷擎反無人機

2月,風暴Ciara席捲英國時,Alex Caccia漫步在牛津的Port Meadow上,看著鳥兒在空中飛翔。他驚嘆於鳥類對於風暴的無畏。「當客機因天氣原因停飛時,鳥兒們卻毫不在意!」

對於卡西亞先生來說,這不僅僅是一閃而過的想法,他是動物動力公司(Animal Dynamics)的執行長,該公司是一家將仿生動力學應用到無人機設計中的科技創業公司。

公司成立於2015年,一直在生物力學上尋找靈感。目前該公司已經有兩架仿生無人機,對鳥類和昆蟲進行了深度研究。

該公司其中一款無人機是從蜻蜓身上獲得的靈感,一出世便引了軍方的投資。四隻翅膀使它在大風中的穩定性完勝現有的微型無人機。

這個被稱為Skeeter的秘密項目破解了利用拍打翅膀的方式為無人機提供動力的難題。蜻蜓可以在強風中盤旋,顯然翅膀比螺旋槳更穩定,但它們幾乎是工程師們無法模仿的。

Alex Caccia和Skeeter無人機的原型

「製作帶有拍打機翼的裝置是非常非常難的。」卡西亞先生說。直升機通過改變旋翼的節距來進行機動,以前進、後退或盤旋。對於較小的物體來說,盤旋是一個重大挑戰。

蜻蜓已有3億年的進化史。動物動力公司花了4年時間編寫了軟體,讓仿生無人機能像昆蟲一樣,可以在陣風超過20節(23英裡/小時或37公裡/小時)的情況下盤旋。從22節到27節屬於強風。

這款軟體給了Skeeter一定程度的自主權,可以引導它繞過障礙物向目標前進。這款無人機還滿足了國防部在戰場上「監視前方的潛在威脅」的需求。

Skeeter可以在20節的風中盤旋

目前,它的長度約為8英寸(約20釐米),但計劃生產版本會更小。將大量的空氣動力學和導航鏈路擠進一個小小的外殼中,對於大自然輕而易舉,但對動物動力公司來說卻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正如Alex Caccia所說的那樣,「我們從小事做起,是為了吸取自然多年積累的經驗。」

Animal Dynamics的70人團隊依靠智慧型手機行業的電子產品,將自己的知識縮進Skeeter的框架中。對機器人技術、生物學和軟體的經驗積累全部都在設計中得以展現。

智慧型手機行業對所有的微型無人機製造商來說都是一個福音。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教授Guido de Croon承認,智慧型手機行業對於生物機械有很大幫助。他的團隊已經設計出一系列依靠量產數字組件的拍翼無人機。

Guido de Croon和Delfly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設計的DelFly無人機,重量不到50g,從果蠅的翅膀運動中獲得靈感。DelFly的四隻翅膀由一塊超輕的透明薄膜組成,由一個輕巧的電機驅動,可以讓它連續飛行六到九分鐘。

雖然這個透明的翅膀看起來很輕薄,但這組翅膀可以直接接觸到物體表面,甚至可以撞在障礙物上,DelFly會像昆蟲撞到窗戶之後那樣自行恢復。對於大多數現有的螺旋槳的無人機來說,這樣的接觸是致命性的。

就好似於智慧型手機的攝像頭將視覺反饋給AI軟體,德克羅恩先生正在開發模仿昆蟲的避障感官的算法。

DelFly團隊目標是在室內實現自主飛行,可用於大型溫室內監測農作物等方面。德克羅恩先生說,在未來生物機械師可以為不同的任務量身定做一架無人機。每個任務都有合適的無人機去執行。

在Animal Dynamics公司,比Skeeter的體型更大、更大眾化的兄弟——Stork無人機,其靈感來自於輕型滑翔傘與鸛。Stork是為了適應那些操作不熟練的人設計的,該無人機專門做了防撞擊處理。

在空中飛翔時的Stork

圍繞一個管狀金屬框架建造,易於維修,它使用一個電動發動機推動後向螺旋槳,並配備了一個可摺疊的傘翼。

通過GPS信號進行遠程控制,Stork的控制系統是一個黑盒子,兩個小蘑菇形狀的是導航系統的天線。

Stork具體結構

目前版本的Stork無人機有一個鞋盒大小的有效載荷艙。集群發射,可為災區分發食物或醫療用品。這款尼龍滑翔傘可摺疊成一個袋子,當Stork脫離地面時,它便自行升起。

Stork幾乎是垂直降落,所以幾乎可以到達任何地點。通過全球定位系統的遠程操作,一旦貨艙被打開並清空,它就可以飛回原點。

製藥巨頭輝瑞公司正在與Animal Dynamics公司合作,擴大Stork在藥品分銷方面的潛力。在加納,無人機的醫療支援計劃已經在當地得到了很好的推進。

生物力學與大多數無人機設計所採取的方法截然不同,這要歸功於蜻蜓、鸛、果蠅。

源自:BBC NEWS

作者:麥可·登普西(Michael Dempsey)

相關焦點

  • 蜻蜓是昆蟲界最優秀的飛行員?從飛行方式、技巧和翅膀本身說起
    相比其他的昆蟲蜻蜓的翅膀擁有更大的展弦比。在擁有多種飛行方式和技巧後,蜻蜓坐上了昆蟲界優秀飛行員的位置。它的飛行看似簡單僅靠兩對翅膀拍動,殊不知裡面卻有這麼多的奧秘:兩對翅膀輪流振動是一種不一樣的飛行,只振動前翅後翅伸展又是另一種飛行,全部都不振動的時候又可以滑翔,蜻蜓的飛行能力讓我們為之感到佩服。
  • 蜻蜓翅膀,讓科學家重新認識空氣動力!
    飛機飛行最主要依靠發動機提供推力克服阻力從而前進,這一點和蜻蜓毫無二致,人類設計的飛機,機翼外形和蜻蜓翅膀平面形狀非常相似,都是平面形狀的薄板,但是經過仔細研究後,科學家們很吃驚的發現,蜻蜓翅膀表面完全不光滑,多處凹坑和褶皺,和人造飛機機翼完全相反,不是說光滑機翼阻力才小嗎?
  • 平時常見的蜻蜓不一定是蜻蜓
           專家告訴我們說:「我們看到的像小蜻蜓一樣的昆蟲,那個叫豆娘。」,我們看起來一般比較粗壯或者是扁的,豆娘的呢,像一根細棍,並且比較長。」       「而蜻蜓的頭往往像一個半球狀,蜻蜓的兩個複眼比較大,複眼之間的距離也比較狹窄,有時候甚至是完全連在一起的,這也是很好區分兩個類群的一個特徵。」
  • 大自然中的無人機——蜻蜓
    看圖回顧小學學的蜻蜓特徵首先看圖回顧小學科學知識:蜻蜓身體分為頭、胸、腹三個部分頭部有觸角1對、複眼1對,咀嚼式口器1個。胸部有三對足,兩對翅。腹部分節。蜻蜓的複眼與翅大自然的的無人機蜻蜓的複眼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蟲。
  • 美國將發射無人機「蜻蜓」探測土衛六
    新華社華盛頓6月27日電(記者周舟)美國航天局27日宣布,將於2026年發射名為「蜻蜓」的無人機探測器,探索太陽系第二大衛星土衛六,目的包括尋找生命跡象等。  美航天局在一份聲明中說,「蜻蜓」預計於2034年抵達土衛六,它是一架有8個旋翼的無人機,將在土衛六複雜多樣的地表上實現多點取樣。
  • 為什麼蜻蜓的翅膀不生細菌?
    雖然早有研究指出蜻蜓翅膀擁有一定的抗菌特性當想要更進一步地探索神秘的蜻蜓翅膀的微觀結構的時候,還面臨著一個刺手的問題,因為它很容易在強大的顯微鏡下被損壞。 它能夠製作出精細度超高的複雜圖像,從而揭開了蜻蜓翅膀表面上超過 100 億個微小的「梳狀剔除」結構。 這種獨特的微結構,使得蜻蜓可以通過振翅的方式,將細菌悉數抖落掉。
  • 完美殺手——蜻蜓
    科學家希望這一發現能夠激發工程師的靈感,設計出像蜻蜓這種擁有簡單卻又高效的「神經系統」的智慧機器人。預測獵物的運動路線踢球時,運動員會計算球的運動軌跡,以便預測球的落點,並在最恰當的時刻踢中它;動物也會在最恰當的時機出擊。
  • 漲知識 原來我們見到的除了蜻蜓還有可能是豆娘
    原來平常見到的除了蜻蜓還有可能是豆娘。在平常看到的像小蜻蜓一樣的昆蟲它的學名是叫豆娘。在從分類學角度分析蜻蜓和豆娘都屬於昆蟲綱蜻蜓目的昆蟲,但是它們卻是處於兩個不同的亞目,蜻蜓屬於差翅亞目,所謂差翅亞目就它的前後翅是有差別的,而豆娘屬於均翅亞目,所謂均翅亞目就是它的四個翅膀的外形比較接近,看起來差不多的。蜻蜓停息的時候,兩個翅膀是平伸在身體兩邊的。而豆娘它的翅膀是合攏豎在背上的。蜻蜓的肚子,看上去一般會比較粗壯,或者有些是扁的。
  • 它和蜻蜓一樣嗎?
  • 飛鳥無人機來啦!模擬生物,扇動翅膀飛行,還可以花式滑翔
    操控無人機,感受無人機在自己的操控下逆風飛翔。既要大膽操作,又要小心翼翼,精神始終保持興奮狀態。但這還不夠,再進一步,通過 MetaFly 感受自然界鳥兒飛行的輕盈與優雅。MetaFly 獨特的翅膀設計,結合仿生學,模擬生物雙翼飛行的自然過程。從鳥類形態中汲取靈感,讓 MetaFly 穩定、輕巧。在飛行中保持翅膀振動,如同撲翼鳥般靈動,全然不覺有人在操控。具有像鳥類一般的自然起飛形態。
  • 豆娘和蜻蜓一樣嗎?
    豆娘和蜻蜓一樣嗎?時間:2016-09-08 10:00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豆娘是什麼動物? 豆娘和蜻蜓一樣嗎? 生活中我們常聽到豆娘的名字。它是什麼動物,和蜻蜓一樣嗎? 其實,豆娘不是蜻蜓,它是蜻蜓的親戚。 豆娘正式一點的名字叫蟌,它和蜻蜓同屬蜻蛉目。
  • 福建南平市民捕獲怪魚 長有六條腿和蜻蜓翅膀(圖)(1)
    11月21日,南平一市民抓到到一條長了一對翅膀和六條腿的怪魚,在網上爆料說:「這世界變的太快了,魚都不想在水裡遊了,長翅膀想飛了。」這條有翅膀的魚,身長約15釐米左右,靠近身體中段的一對「翅膀」淺褐色,半透明,雙翅完全伸展開來,其翼展甚至超過身長。大部分身體為褐色,帶螢光藍色條紋,肚皮是白色,魚頭下部還有6條如蝦蟹一般的細肢腳,兩隻大眼睛格外突出,張開「翅膀」像在水中飛翔的蜻蜓,著實可愛。
  • 全新成像技術揭示了蜻蜓翅膀天然抑菌的秘密
    雖然早有研究指出蜻蜓翅膀擁有一定的抗菌特性,但大家對其原理仍不是很了解。當想要更進一步地探索神秘的蜻蜓翅膀的微觀結構的時候,還面臨著一個刺手的問題,因為它很容易在強大的顯微鏡下被損壞。 好消息是,昆士蘭理工大學(QUT)的一支研究團隊,已經開發出了一項全新的技術。
  • 歷史生物,繁殖力最強的昆蟲,石炭紀,最大的蜻蜓
    最大的蜻蜓炎熱盛夏或是夏秋時節的雨前雨後,人們可以看到成群結隊的蜻蜒在空中飛翔。蜻蜒點水(產卵)的姿勢不知引起了多少詩人和畫家的創作靈感。科學愛好者常常情不自禁地問道:古往今來,蜻蜒從來就是這個樣子嗎?地質學家會熱情地告訴你:不,蜻蜒的飛翔能力也是逐步形成的。
  • 關於蜻蜓的14個趣事
    現代蜻蜓的翼展只有2到5英寸,但已經發現了翼展可達2英尺(差不多等於成年人手臂的長度)的蜻蜓化石。2.一些科學家推斷說,在高含氧量的古生代,蜻蜓可以長到像怪物那樣大小。覓食的蜻蜓5.在幼蟲階段結束時,小蜻蜓爬出水面,然後它裂變成我們平常看到的樣子。它的四個翅膀長出來,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到幾天裡變幹變硬就可以飛翔了。
  • 你知道哪種蜻蜓的體型最大嗎?
    你知道哪種蜻蜓的體型最大嗎?時間:2015-10-04 10:11   來源:未知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你知道哪種蜻蜓的體型最大嗎? 想必很多朋友在小時候都抓過蜻蜓,看著一隻只小巧而美麗的蜻蜓在空中飛翔, 算得上童年的一大樂趣。但是如果有一隻翼展達75釐米的蜻蜓,你還敢去抓嗎?
  • 蜻蜓翅膀「變」氣凝膠
    不過最近,研究人員意外地從蜻蜓身上找到了製作氣凝膠的簡易又廉價的方法。英國的一名昆蟲學家在觀察蜻蜓的翅膀時,驚訝地發現蜻蜓的翅膀上布滿了細小的氣孔,這跟氣凝膠的結構完全相同!這引起了研究團隊的疑問,為什麼蜻蜓的翅膀會有這樣的結構呢?
  • 像瓢蟲一樣飛翔的摺疊式機器人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開發了像瓢蟲一樣飛翔的摺疊機器人韓國首爾國立大學軟機器人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創造了一種機器人,該機器人使用一對翅膀飛行並可以像真正的瓢蟲一樣快速鎖定。團隊設計的機翼在飛行過程中很堅固,每當機器人降落時,機翼就可以像摺紙一樣摺疊起來。這些輕巧緊湊的機翼可使未來版本的機器人成為搜索,營救或偵察任務的理想之選。研究人員用人造塑料靜脈構建了13英寸的織物機翼,並將其連接到先前設計的跳躍或爬行機器人上。靜脈可以在116毫秒內展開,並且可以承受其自身重量的150倍而不會彎曲。
  • 「蝶形蜻蜓」現身煙臺 蝴蝶的翅膀蜻蜓的身子(圖)
    水母網7月8日訊(YMG記者申吉忠攝影報導)7日,煙臺市民李女士致電記者稱,她在市區一荷花池看到了一隻既像蜻蜓又像蝴蝶的昆蟲,很漂亮。    李女士是一位攝影愛好者,平日愛拍一些花鳥魚蟲。7日上午,她在荷花池拍照,看到很多蜻蜓。「你看,荷花上有一隻藍色的蝴蝶!」
  • 你知道蜻蜓「點水」的奧秘嗎?蜻蜓漫天飛舞又預示著什麼
    雨後的池塘上,常常能看到許多蜻蜓在飛翔,纖細的身軀、透明的翅膀在陽光下搖曳,真是美極了。小編童年時代很快樂的一件事就是捉蜻蜓玩,用竹掃帚捕捉它們,特別是在雨後的傍晚特別多,也特別好捉,捉來餵螞蟻。我們常常能看到蜻蜓點水,科學家們研究表明,這實際上是蜻蜓的產卵動作。蜻蜓為什麼要把卵產在水中呢?這要從它的食物說起。蜻蜓專門捕食蠅、蚊、小型蛾類、稻蝨等昆蟲。1小時內,1隻蜻蜓能消滅20隻蒼蠅或840蚊子。而水中蚊子的幼蟲—孑孑和蜉蝣的幼蟲等可以成為蜻蜓的幼蟲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