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韓國首爾國立大學開發了像瓢蟲一樣飛翔的摺疊機器人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軟機器人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創造了一種機器人,該機器人使用一對翅膀飛行並可以像真正的瓢蟲一樣快速鎖定。團隊設計的機翼在飛行過程中很堅固,每當機器人降落時,機翼就可以像摺紙一樣摺疊起來。這些輕巧緊湊的機翼可使未來版本的機器人成為搜索,營救或偵察任務的理想之選。研究人員用人造塑料靜脈構建了13英寸的織物機翼,並將其連接到先前設計的跳躍或爬行機器人上。靜脈可以在116毫秒內展開,並且可以承受其自身重量的150倍而不會彎曲。研究人員通過指示其中一個遙控機器人跳下屋頂,鞭打翅膀在空中傳播並滑到地面來對其進行了測試。他們在大樓二樓扔了另一個機器人。滑到地面後,機器人重新張開翅膀,沿著地面爬行。該團隊還發現,該設計可用於製造可以拍打翅膀的機器人。
2,谷歌的新AI技術使機器人能夠立即做出決策
最近,來自Google Brain,Google X和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組研究人員描述了現有AI方法的擴展,這些方法使諸如機器人之類的代理能夠在執行最後一個動作時決定要採取的下一動作。研究人員指出,儘管AI算法已經在視頻遊戲,機器人抓取和操縱任務方面取得了成功,但大多數算法都使用了阻塞性的「觀察-思考-行動」範式-代理假定其環境在「思考」時間保持靜止,因此其操作將在與計算相同的狀態下執行。這適用於仿真,但不適用於現實世界。在現實世界中,隨著代理程序處理觀察結果並計劃下一步行動,環境狀態已發生變化。
3.一鍵生成100個品牌名稱。阿里向社會開放免費的AI商標註冊機器人
阿里巴巴最近宣布,它將在流行期間免費向社會開放AI商標註冊機器人服務,為全國的中小企業提供從智能商標生成到智能註冊的一站式服務,並提供一個整套解決方案,包括智慧財產權保護和商業IP創建。 。統計數據表明,絕大多數商標申請人在智慧財產權使用的萌芽階段遇到阻力並放棄了。阿里巴巴智慧財產權保護業務總監王華丹指出,多年來,阿里巴巴結合數據技術在智慧財產權保護上,已經開發了AI商標註冊的智慧機器人。它不僅具有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提供的數十千萬級商標註冊數據,還可以將國家商標局發布的商標審查指南等政策法規翻譯成數據語言。該行業的商品商標數據具有語義識別和知識圖等數據技術。它可以利用數以千萬計的``公眾審查員''多年的經驗來判斷山寨商標和危險商標。
4.西南最大的「 Motor 4S shop」推出智能分揀機器人
最近,中鐵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的成都動車組推出了「智能分揀機器人」,這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動車組4S店」。據了解,在此之前,依靠手動分類,這四個操作員可以在大約12小時內完成操作。智能分揀機器人可以在8分鐘內完成EMU維護材料的分揀和分發。整個過程不需要人工幹預,分揀準確率可以達到100%。智能分揀機器人不僅消除了物料錯配的安全隱患,而且大大提高了維修所需物料的分配效率,為動車組的高效維修提供了可靠的後勤保障。
5.360發布了五個人臉識別終端
4月15日,360公司舉行了針對新面部識別產品的雲計算會議,並推出了由360 City Security Group視覺技術比較機5.5-創建的5種面部識別終端硬體產品(門磁頭,面部捕捉機,訪問控制,面部驗證)。英寸+ IC卡模塊),5套人臉識別管理軟體和5種智能解決方案(智能公園,智能校園,智能建築,智能機場,智能政府大廳)。此外,360城市安全小組還將為該國招募渠道合作夥伴。
6.全地形消防機器人在遼寧鞍山研製成功
最近,在遼寧鞍山成功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全地形消防機器人,目前正在進行最後調試。該機器人使用四輪履帶式全地形越野底盤,其中四個輪自動在任何地方翻轉,上下樓梯可平衡性能和越野性能。整機可以射出水和泡沫,最大射程為90m,混合液為80m。根據火災現場,可以隨時切換噴嘴以撲滅火災。該機器人不僅可以撲滅大火,還可以用作偵察工具。它配備了帶有雲臺的超高清攝像機,用於實時視頻採集。它還配備了兩個攝像頭,分別安裝在機器人的前部和後部,在行駛時觀察路況,所有視頻圖像都可以傳輸到後部控制終端以實時顯示和存儲,無線視頻傳輸距離超過500m。同時,整機採用數字和數字的集成遠程控制系統,可以在遠程控制操作過程中實時觀察機器人的周圍環境,並可以配備各種偵察設備。執行實時檢測。
7,Uber稱其AI使無人駕駛汽車能夠準確預測交通量
最近,Uber高級技術小組(ATG)的研究人員提出了新的AI技術,以改善自動駕駛汽車的交通流量預測。它可以直接應用於Uber正在開發的無人駕駛技術。該技術必須能夠檢測,跟蹤和預測周圍汽車的軌跡,以便在公共道路上安全行駛。 ATG的研究使用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來預測汽車的軌跡,並聲稱與現有技術相比,該技術可以將預測準確性提高一個數量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