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的無人機——蜻蜓

2021-01-15 身邊的花花世界
看圖回顧小學學的蜻蜓特徵

首先看圖回顧小學科學知識:

蜻蜓身體分為頭、胸、腹三個部分

頭部有觸角1對、複眼1對,咀嚼式口器1個。

胸部有三對足,兩對翅。

腹部分節。

蜻蜓屬於不完全變態昆蟲。

這些都是典型的昆蟲特徵。

蜻蜓的複眼與翅

大自然的的無人機

蜻蜓的複眼

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蟲。科學家現在發現蜻蜓是動物界內視力最好的有翼昆蟲。蜻蜓的眼睛除了一對複眼,還有三個單眼,複眼約由28000多隻小眼組成,它們的視力極好,可以看到藍色、綠色和紅色上的紫外線,這可以看到更明亮的天空,有助於它們捕捉獵物。除此之外,蜻蜓的複眼還能向上、下、前、後看而不必轉頭。不僅如此,它們的複眼還能測速。當物體在複眼前移動時,每一個「小眼」依次產生出反應,經過加工就能確定出目標物體的運動速度。這使得它們成為昆蟲界的捕蟲高手。

蜻蜓的翅膀

蜻蜓翅發達,前後翅等長而狹,膜質,網狀翅脈極為清晰,飛行能力很強,每秒鐘可達10米,既可突然迴轉,又可直入雲霄,有時還能後退飛行。休息時,雙翅平展兩側,或直立於背上。前翅和後翅不相似,後翅常大於前翅。翅的前緣,近翅頂處,各有1個翅痣,呈長方形或方形,可保持翅的震動規律性,並可防止因震顫而折傷。利用蜻蜓的這個特點,科學家找到了規避飛機顫振的方法!

關於蜻蜓,你還知道什麼,或者還想知道什麼,歡迎評論裡留言。

相關焦點

  • 無人機:擁有了翅膀,像蜻蜓一樣飛翔
    對於卡西亞先生來說,這不僅僅是一閃而過的想法,他是動物動力公司(Animal Dynamics)的執行長,該公司是一家將仿生動力學應用到無人機設計中的科技創業公司。公司成立於2015年,一直在生物力學上尋找靈感。目前該公司已經有兩架仿生無人機,對鳥類和昆蟲進行了深度研究。
  • 喪心病狂的科學家,竟然將活蜻蜓改造成了無人機!
    原標題:喪心病狂的科學家,竟然將活蜻蜓改造成了無人機! 自己變身不了,很多科學家就對自然界中這些小動物出手了,希望可以通過科技手段「改造」各種小動物。。 下面這個技術,確實很牛逼,但託尼不知道該怎麼評論好。。 國外一個叫做 Draper 的生物醫學科技公司對我們熟悉的蜻蜓出手了。
  • 美國將發射無人機「蜻蜓」探測土衛六
    新華社華盛頓6月27日電(記者周舟)美國航天局27日宣布,將於2026年發射名為「蜻蜓」的無人機探測器,探索太陽系第二大衛星土衛六,目的包括尋找生命跡象等。  美航天局在一份聲明中說,「蜻蜓」預計於2034年抵達土衛六,它是一架有8個旋翼的無人機,將在土衛六複雜多樣的地表上實現多點取樣。
  • 活蜻蜓無人機試飛成功,一半昆蟲,一半機械
    )】6月12日報導 (編譯:葉展盛)今年1月,生物醫學解決方案實驗室Draper Labs公布了一款名為DragonflEye的無人機這個項目旨在打造世界上最小的一款無人機,它的靈感來源於自然界。Draper的工程師其實就是在一隻真正的蜻蜓身上安裝了無人機科技,這隻蜻蜓背上的「背包裡」裝著下一代的導航技術、合成生物以及神經技術系統,這些設備通過一塊內置的太陽能電池進行供能。但自從項目公布以來,並沒有相關的視頻和照片流出。
  • 自然界偉大,蜻蜓被美國人仿製,新型無人機飛更快不怕陣風吹襲!
    蜻蜓無人機終於來了 人類設計飛行器和鳥類或者昆蟲最大的區別是,升力面是固定,不可動的,而後者升力面則是可動的 最近美國一個叫動物動力學的公司,仿照蜻蜓,開發成功一款名叫Skeeter蚊子的先進微型無人機,這款無人機外表和蜻蜓高度相似,採用了撲翼機設計,專用於秘密監視和勘測任務,據該公司宣傳,這款無人機設計,飛行效率非常高,可以實現高速滑行,而且能抵禦陣風的襲擊,相比現有的無人機,更加穩定。
  • 小小靚科技|活蜻蜓無人機試飛成功,半機械化生物時代將為農業帶來...
    一半機械、一半蜻蜓  「蜻蜓無人機」  最近,美國一家科研機構進行了一個神秘而又奇幻的科學實驗,他們竟然把蜻蜓和機械相結合,創造了一款可以被人類操作的活體「蜻蜓無人機」。
  • 完美殺手——蜻蜓
    也許你不相信,雖然兇猛的大白鯊和強悍的獅子都是自然界中的頂級捕食者,但如果比較捕食的成功率,他們和嬌小的蜻蜓比起來都只是業餘水平。最新的觀察結果顯示,蜻蜓才是自然界中最成功的殺手,它的捕食成功率高達95%,幾乎是海上霸主大白鯊的2倍,叢林之王獅子的4倍。
  • 為什麼石炭紀的蜻蜓體積龐大,現在的蜻蜓卻那麼小?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相信在很多人的童年中,蜻蜓一直是孩子們玩耍嬉戲的摯友,雨後初晴的下午,一群小夥伴追趕著蜻蜓,追逐打鬧,好不樂哉,只可惜它們身體輕盈且飛行速度太過迅捷,所以一般很難抓住。不過你可能不知道,在曾經的石炭紀,地球上還存在著體積達1米的蜻蜓,這就是巨脈蜻蜓。
  • 蜻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原創 詩書畫 東方衛視詩書畫隨著季節的更替,氣溫逐漸升高,草木越來越繁茂,大自然當中的昆蟲也多了起來。蟬鳴陣陣,彩蝶翻飛,還有靈巧的蜻蜓點水而過,它們為自然贈添了無限的生機。其中,蜻蜓是一種食肉性的昆蟲,它們捕食蒼蠅、蚊子等多種害蟲,是對人類的生產生活有所幫助的益蟲。
  • 多年來,行星探測器結構形式毫無進步,核動力無人機可以幫助我們
    土衛六是一顆很特殊的衛星,它比水星還大,是我們太陽系中的第二大衛星。土衛六的大氣層主要由氮組成,這和地球的大氣一樣。土衛六表面有河流,湖泊和液態烴(如甲烷和乙烷)等液體存在。根據惠更斯號的數據,土衛六表面下還可能擁有地下海洋,這就說明未來土衛六的生命將來自於兩個不同的區域,從而產生完全不同的生命形式。在某些方面,泰坦是太陽系中最好客的星球之一。
  • 蜻蜓翅膀,讓科學家重新認識空氣動力!
    長期以來,蜻蜓作為一種特殊的昆蟲,深受廣大科學家的關注,從蜻蜓身上,科學家學到了很多,比如模擬昆蟲複眼結構的光電設備,模擬翅斑的高速機翼顫振設計配重等等,都讓科學家們嘆為觀止,但是蜻蜓帶給科學家的衝擊,還遠遠不止這些,就飛行性能而言,蜻蜓可以算是全世界最好的飛行器,沒有之一,任何人造的飛行器都在蜻蜓面前毫無還手之力。
  • 《道德經》之蜻蜓與錦鯉
    夏日炎炎,蜻蜓正停在荷塘裡的花骨朵上休息,荷葉下面遊來一條悠閒的錦鯉,吐著水泡正在玩耍,看到蜻蜓,興奮的遊了過來。「嗨,蜻蜓,一起玩會兒吧?」「我有些累,需要休息一會兒。」我們的出生,都是從大自然中來的,我們的成長,也都在自然中汲取營養,我們的死亡,最終都會回歸於自然之中,我們的身體,並不屬於我們自己,它屬於自然。這裡有一個事實證明我們的身體不屬於我們: 你的出生不受你控制,你的成長不受你控制,你自然的死亡也不受你控制,可以說,你的一生都不受你自己控制,所以說,我們的身體並不是我們的。
  • 「蜻蜓」將去看看
    (新華社發)新華社華盛頓6月27日電(記者周舟)美國航天局27日宣布,將於2026年發射名為「蜻蜓」的無人機探測器,探索太陽系第二大衛星土衛六,目的包括尋找生命跡象等。美航天局在一份聲明中說,「蜻蜓」預計於2034年抵達土衛六,它是一架有8個旋翼的無人機,將在土衛六複雜多樣的地表上實現多點取樣。
  • 微型無人機的一款機型介紹
    如今,無人機已經滲透到了各個領域,只是目前我們看到的無人機大都是旋翼式的多軸無人機。不可否認,旋翼式無人機有其自身的好處,但其缺點也是很明顯的,比如,小型無人機的續航時間較短、抗風性能較差等等。Skeeter是一種微型無人機,其靈感來自於蜻蜓的飛行,用於在高陣風條件下運行,其耐受性和耐久性優於現有的四軸無人機。
  • 預計2026年,美國「蜻蜓」航天無人機將前往土衛六尋找生命跡象
    2019年,美國宇航局批准了一項激動人心的新任務,未來將發射一架微型航空無人機遨翔在土衛六外星表面。 這個叫做「蜻蜓」的雙四旋翼無人機是Johns Hopkins應用物理實驗室(APL)的創意。
  • 蜻蜓都去哪兒啦
    文\管道公司  曹吉祥    記得早些年,不管是農村,還是縣城,不管是田野,還是公園,平時有很多蜻蜓在身邊飛,尤其是暴雨來臨前,蜻蜓就像集會似的,黃的、綠的、紅的,五顏六色的蜻蜓成群結隊在低空盤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 寧波四明山區分布著43種蜻蜓夏秋季是觀賞蜻蜓的好時候
    徐博士分別在2009年和2010年的4月、7月和10月上中下旬在中坡山森林公園、半山自然村、它山堰以及附近農田共採集9次,捕捉到460隻蜻蜓,隸屬9個科32屬43種。,寧波發現的赤基色蟌、透頂單脈色蟌、褐單脈色蟌等;蟌科是蜻蜓中最大的科,體型較小,但種類繁多,寧波發現的有杯斑小蟌、長尾黃蟌、褐斑異痣蟌、黃紋長腹蟌等。
  • 視頻:專訪紅蜻蜓集團董事長錢金波及紅蜻蜓資料片
    視頻:專訪紅蜻蜓集團董事長錢金波及紅蜻蜓資料片 2009
  • 《跑跑卡丁車》手遊記憶中的竹蜻蜓怎麼獲得 記憶中的竹蜻蜓獲得...
    導 讀 《跑跑卡丁車》手遊記憶中的竹蜻蜓怎麼得?具體的獲取方法是什麼呢?對此,很多小夥伴還不是很了解。
  • 體型巨大的昆蟲,巨脈蜻蜓
    在石炭紀中後期,天空中出現一群體長可達0.75米長的遠古昆蟲,也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巨脈蜻蜓。巨脈蜻蜓的出現,改變了當時許多動物頗為」安逸舒適「的生活,而巨脈蜻蜓也用它們的實力譜寫了地質史上頗為傳奇的一頁。晚石炭紀,空中是昆蟲的天下早在石炭紀之前,昆蟲就已經存在。在那之前,昆蟲作為食物鏈底端的生物,只能低調的活著,每天都惶惶不可終日,東躲西藏好不悽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