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鳴謙︱施蟄存外文藏書摭談(上)

2021-01-08 澎湃新聞

「Discover,discover,discover,這才是生命的目標。」——施蟄存

施蟄存先生四歲時,父親施亦政在江蘇師範學堂任職,全家由杭州遷至烏鵲橋弄沈家園子,翌年春又遷醋庫巷趙氏宅,到八歲時才移居到松江。烏鵲橋弄和醋庫巷這兩處地方我自小就熟悉,上學時不知走了多少遍。也因此,我對施先生的特殊感情裡,有一種「引為同鄉前輩」的驕傲和親切。

要描述先生一生的事功,還是他在1988年用的「四扇窗」的比喻最是直觀:「東窗指的是東方文化和中國古典文學的研究,西窗指的是西洋文學的翻譯工作,南窗是指文藝創作。我是南方人,創作中有楚文化的傳統,故稱南窗。還有,近幾十年來我其他事情幹不成,把興趣轉到金石碑版,這就又開出一面北窗,它是冷門學問。」

南窗和東窗自不必說,北窗我所知不多,而餘下那面「西窗」卻是我感興趣而欲了解的。文學始終是交互影響的產物,了解施先生當年藏有、讀過哪些西文書籍,如何抉擇,如何判斷,如何轉化,就可以探知對他的文學譯介和創作的具體影響,也能窺見其審美趣向形成之一斑。因此,當我聽季進兄介紹說,他所在的蘇州大學中文系新近接納了一批施先生的西文藏書,就很想去一探究竟。

前年仲春3月20日下午,我探訪了「李歐梵書庫」(這裡也是季進老師帶研究生的工作間),親手翻檢施先生庋藏的數十種外文書,一一拍攝書影,包括章款與藏書票。摩挲著這些陪伴了施先生大半生的書冊,心情是有些激動的。要直切觀察他早年的閱讀細節,這些書籍實物比任何文字都有說服力。

李歐梵先生在專著《上海摩登》的第四章「文本置換」裡,闢有「從書刊進入美麗新世界」一節,提到了這批西文書的來歷:

自然,如今不可能再去追索他們的收藏目錄。但一九九四年我在上海和一個書商的意外相遇,卻讓我購得施蟄存多年積藏的西文書中的一小部分(三十餘冊)。這些書不僅讓我確切地掌握了施蟄存的購書情形,也幫我重建了一種直接的、儘管片面而有限的,和西方文學材料之獲取和「再造」之間的關聯:也即是說,在檢索施蟄存的個人收藏的基礎上,我試圖論證他所買所讀的書不光點燃了他的文學想像,它們也被他引用在他自己的創作中。施蟄存的個案可能也會轉而在中西現代性的「文本」關係上投上一束新的光亮。

蘇州大學李歐梵書庫入口

李歐梵著《上海摩登》

李歐梵書庫所見書影

一、庫普林《沙夏》英譯本

此書內頁上方有藍印章,不識俄文,猜想或是滬上白俄舊書店的戳印。內頁有「李歐梵教授贈書印」,是書庫藏書章。這冊

SASHA

是英譯本,譯者是Douglas Ashby,由J. A. T. Lloyd撰寫前言。

亞·伊·庫普林(1870-1938)是俄羅斯「白銀時代」文學時期的重要作家。胡適1916年在美國最早從英語轉譯了庫普林的小說《決鬥》,發表於該年的《新青年》雜誌,其後周作人刊出了庫普林短篇小說《皇帝之公園》《聖處女的花園》《晚間的來客》的譯作,沈澤民、胡仲持、冬芬、何公超、魯彥也譯過庫普林的散篇。1929年3月,劉吶鷗出資在四川北路創辦「水沫書店」,5月由水沫出版《俄羅斯短篇傑作集》,收入了施蟄存譯出的庫普林的這部《沙夏》;此後1932年2月,施蟄存還譯有庫普林另一作品《魔窟》。庫普林小說中有以自然主義描寫情慾的成分,這對施蟄存小說的風格形成或也產生了間接影響。

二、《奧登詩選》

W. H·奧登《詩選》書影

這是詩人奧登的第一部詩集,出版於1930年。扉頁印有The Faber Library No.39(費伯文庫第三十九種)字樣。內頁有「施蟄存」名鑑章,下方印有地址:費伯出版社,倫敦羅素廣場24號。推想施先生購得此書應在1930年至1937年之間,時間很可能會在穆旦、卞之琳他們這批西南聯大年輕詩人開始接觸奧登之前。

費伯出版社所在地    

1930年的奧登

三、施尼茨勒小說《埃爾澤小姐》(即《愛爾賽小姐》)德文版

施尼茨勒小說《埃爾澤小姐》德文版

新近出版的三卷本《施尼茨勒作品集》,韓瑞祥編譯

這部是奧地利小說家施尼茨勒的小說《埃爾澤小姐》的德文版。1926年由出版商Paul Zsolnay Verlag出版。施氏是維也納現代派的核心人物,將意識流手法引入了德語文學,作品多表現心靈、下意識和內心情感,擅以「內心獨白」的手法,進行人物性格的刻畫和心理分析。    

施蟄存在接受李歐梵採訪時曾坦言,他小說中兩個循環出現的主題——性慾和志怪,是多數中國作家一向不關注的。他對中國歷史小說有向來很有興趣,但靈感激發更多還是源於西方的作家和學者,如弗洛伊德、靄理士、施尼茨勒、喬伊斯、葉芝、勞倫斯、愛倫坡、薩德侯爵、德昆西(《吸鴉片者的自白》)與弗雷澤(《金枝》)。這些閱讀擴展了他的視野,某些神秘部分已融入他的歷史小說和都市幻想小說。不過,李歐梵先生提到這批藏書裡還有《上尉哥斯脫爾》(1919年版)和英譯本《破曉》(1927年版),但書影照片裡未有發現。這兩種書,或許是翻檢書冊時被我遺漏了。

在創作高峰期的三十年代前半期,施先生譯介了施尼茨勒的多部作品。不過,他不通德文,應該都是從英譯本轉譯。以下是他翻譯出版的施尼茨勒作品清單(作者名字又譯作「顯尼志勒」):

《多情的寡婦》(即長篇小說《蓓爾達·迦蘭》),1929,上海尚志書屋;

《牧人之笛》,1929,刊於《現代小說》第三卷第一、第二期;

《生之戀》(即《自殺以前》《中尉哥斯脫爾》),1931,《東方雜誌》第二十八卷第七、第八號;

《婦心三部曲》(即長篇《蓓爾達·迦蘭》,中篇《毗亞特麗斯》,中篇《愛爾賽小姐》),1931,上海神州國光社;

《戴麗莎之一生》(長篇小說,又名《薄命的戴麗莎》),1937,上海中華書局;

《孤零》(《蓓爾達茄蘭夫人》改題再版),1941,上海言行社;

《私戀》(《毗亞特麗思》改題再版),1941,上海言行社;

《女難》(《愛爾賽小姐》改題再版),1941,上海言行社;

《自殺以前》(短篇小說),1945,福建永安十日談社。

四、勒維爾迪詩選《芭蕾舞團》法文版

詩集《芭蕾舞團》  

《南方手冊》雜誌

此冊出版者是馬賽的《南方手冊》(

Les Cahiers du Sud

)雜誌,由讓·巴拉爾創辦。這部詩集出版於1928年,內頁有莫迪利亞尼的插畫。

勒韋爾迪(1889-1960)與阿波利奈爾一樣,是二十世紀法國現代主義詩歌的源頭之一,作品包括大量的散文詩,富有現代主義的抒情特徵,又具實驗性。施蟄存1926年進入震旦大學法文專修科特別班攻讀法文,與戴望舒、杜衡、劉吶鷗同班,戴望舒後來還留學法國,因此,他們這個文學小團體一直關注著法語詩歌的最新進展。

莫迪利亞尼所畫勒韋爾迪肖像兩幅

五、聖埃克絮佩裡《夜航》英譯本

 Crosby Continental Editions是黑太陽出版社在巴黎的分支,專門出版法國作家的英譯本和現代美國作家的作品。《夜航》是聖埃克絮佩裡的第二部小說,法文版1931年出版,即獲當年的費米娜獎。1933年被改編成電影後,這部小說成為了當時的國際暢銷書。英譯本出版於1932年,內有安德烈·紀德的前言,譯者是Stuart Gilbert,他曾將喬伊斯的《尤利西斯》譯成法文。

六、哈裡森《古代藝術與儀式》

簡·愛倫·哈裡森(1850-1928)是英國古典學界的知名學者,與代表性論著《希臘宗教研究導論》和《古希臘宗教的社會起源》相比,《古代的藝術與形式》這本小書的書寫風格接近維多利亞時代散文,更像一部學術雜談。書中對古代各民族的宗教、道德、藝術、儀式、戲劇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論述,揭示儀式與藝術間的密切聯繫,對諸神與神話、藝術與宗教的起源做出了極具新意的解釋。施先生收藏此書,說明他的閱讀興趣並不限於文學,而是涉獵了廣泛的領域。

七、赫伯特·裡德《現代詩歌的形式》

1934年的赫伯特·裡德

此書1932年由倫敦出版商Sheed&Ward出版。赫伯特·裡德(1893-1968)是英國詩人、藝術批評家和美學家,藝術評論雜誌《伯靈頓雜誌》編輯。裡德精於藝術分析,致力於建構「科學性」的詩歌理論,借鑑當時心理學知識,闡發了「有機形式」和「個性」這兩個詩學核心概念。

1935年10月,施蟄存曾譯出裡德的文論《今日之藝術》,此後在散文《雜覽漫記》中有記述:「一九三零年代,我在上海的時候,曾譯過一本赫伯特·裡德的《今日之藝術》,由此引起了我對西方現代畫派的興趣。我買過一二十種畫集,最大的一部是日本平凡社出版的《世界美術全集》。這些書,在抗日戰爭時期,都失去了。在這一批失去的畫集中,使我懷念的,並不是畢卡索,果庚,或超現實派畫家,而是一本法國女畫家勞朗珊的水彩畫集,一本英國吉平斯的木刻集,和一本法國杜米埃的漫畫集。」

八、簡·奧斯丁《愛瑪》

這冊《愛瑪》是「現代文庫」1924年版,內有休·湯普森的插畫。施蟄存先生小說有一個「善女人」系列,塑造的都是尋常市民生活中的女性角色,比如《扇》中的金樹珍,《春陽》中的嬋阿姨,《獅子座流星雨》裡的和氣的太太,《殘秋的下弦月》中的妻,《霧》中的素貞小姐,《阿秀》中的阿秀,另還有《港內小景》《妻之生辰》《蓴羹》等篇,刻畫描摹都細緻入微。他有沒有取法、借鑑奧斯丁呢?我想間接的影響是很有可能的。

另外,施先生購買的很多外文新書都是「現代文庫」(Modern Library)本和「人人文庫」(Everyman’s Library)本。據他自己說,這些系列叢書為他提供了他買得起的現代經典的最重要資源。

九、哈夫洛克·靄理士《散文選:哲學與神學》

這本《靄理士散文選》是倫敦J. M. Dent & Sons的人人文庫版,初版於1936年。靄理士的主要著作有《性心理學研究錄》(七部)《性的道德》《性的教育》《性心理學》。靄理士的性心理研究與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對施蟄存小說創作影響很大。這兩位傑出的歐洲學者啟發了施蟄存作為小說家的思考深度,在構思方法上提供了有力的助推。

須提一筆的是,靄理士的《性心理學》1933年在英國出版,1934年秋,潘光旦從靄理士《性心理研究錄》第六卷「性與社會」中選譯了兩篇,分別以《性的教育》與《性的道德》為書名出版了單行本。同時開始翻譯《性心理學》,後在抗戰中花兩年譯成,補入了極充分的漢語文獻的注釋文。這些英文原著和譯本,施先生肯定都有關注和收藏,這冊應只是其中之一鱗。

1935年10月15日,先生曾譯出《生涯交響曲:藹裡斯論兩性異同》(「藹裡斯」即「靄理士」,不同譯名)刊於《女子月刊》第三卷第十期。

此書後頁貼有施先生一幀藏書票 :

EX LIBRIS C.Z.SZE 

施蟄存無相庵藏書之券

1945-1948

十、於斯曼小說《逆流》

於斯曼是十九世紀法國小說家,西方現代主義文學轉型的重要作家,擅長反諷性細節描寫,以物象表現精神世界,後期皈依天主教,其間發表的三部小說《路上》《大教堂》《居士》影響了後來一批法國作家如布爾熱、克洛代爾和莫裡亞克。《逆流》情節簡單,講述頹廢主義色彩的世家子德澤森特厭棄社會而隱居鄉間,耽於個人智力活動和審美沉思。於斯曼憑藉此作突破了自然主義程式,成為了現代派文學的先鋒。在施蟄存的短篇如《魔道》《夜叉》裡 ,也活動著同樣精神氣質的主人公,徘徊於同樣曖昧頹廢的氣氛中。

這冊也是現代文庫版,靄理士寫有前言簡介。內頁有「馬書曹藏」印,一時無法破解,或是他人轉贈施先生。

十一、聖伯夫《月曜日叢談》(《周一漫談》)英譯本

這一冊是法國作家、文藝批評家聖伯夫的評論集,匯集了他1851年至1862年每周一發表在《立憲報》《箴言報》與《時代報》的連載評論文章。由E. J·特累奇曼翻譯、註解並寫引言介紹,倫敦George Routledge & Sons出版。聖伯夫此後又有《新月曜日叢談》,由此創造了「叢談批評」這種新的文學批評樣式。施蟄存一直對法國文學保持高度的關注。

十二、哈羅德·門羅編選《二十世紀詩歌選本》 

此書由倫敦的Chatto & Windus出版,初版於1933年。編者是哈羅德·門羅,他是出生在布魯塞爾的英國詩人,後來在倫敦的布魯姆斯伯裡經營了一家詩歌書店,幫助了眾多詩人出版作品。新版由其助手和妻子阿麗達·門羅擴編。

十三、維爾哈倫詩集 《午後時分》英譯本

維爾哈倫出生於比利時,法語詩人,1901年後移居巴黎,出版詩集《黃昏》《瓦解》和《黑色的火炬》,撰有畫家評傳《倫勃朗》《魯本斯》,另著劇作四部:《黎明》《修道院》、歷史劇《菲力浦二世》和神話題材的《斯巴達的海倫》。維爾哈倫撰有獻給瑪爾特夫人的「戀愛三部曲」的三部詩集,即《黎明時分》,這部《午後時分》,和《傍晚時分》。

此冊是英譯本。由Charles R. Murphy 翻譯,紐約John Lane Company出版。書後頁有另一款藏書票。據作家傅彥長的日記記載,1933年8月 9日,施先生曾與傅彥長、巴金、林微音、杜衡同去葉靈鳳寓所觀賞葉氏收藏的各國藏書票,由此引發了他對藏書票的濃厚興趣。過後就向葉靈鳳約稿,四個月後,《現代》雜誌登出了葉靈鳳的《藏書票之話》。

成為藏書票愛好者後,施先生開始自己動手設計藏書票。目前能見到的施蟄存藏書票有兩種,一種是前面介紹過的「施蟄存無相庵藏書之劵」,圖案是西式紋樣與書本;另一種是他晚年使用的「施蟄存藏書」和「北山樓藏書」書票,圖案皆借用美國版畫家肯特的力士拔樹圖,分紅色、黑色兩款。兩張藏書票上乃同一個人物,只是對付樹木的姿勢有所不同,可謂對映成趣。

十四、葉賽寧詩集《安魂彌撒》法文版

這一冊是葉賽寧詩集《安魂彌撒:組詩及其他》的法文版,譯者是Marie Miloslawsky 和Franz Hellens,下方印有出版方及地址:「文學手冊」,馬拉科夫大道57號-巴黎-1926。

此頁下方蓋有施蟄存藏書印「華亭施氏無相庵藏書」。

蔣光慈於1928年翻譯葉賽寧的詩《新的露西》並撰寫葉賽寧專論,刊於《創造月刊》第一卷第八冊。李一氓譯出葉賽寧的《變形》一詩,收入郭沫若編譯的《新俄詩選》,1929年由中華書局出版。1936年,歸國後的戴望舒與詩壇好友創辦《新詩》雜誌,翻譯了葉賽寧的組詩《母牛》《啟程》《安息祈禱》《最後的彌撒》(應該就是《安魂彌撒》)《如果你飢餓》,之後用筆名「艾昂甫」將這組《葉賽寧詩抄》發表在《新詩》1937年第7期上。另外,這一年的4月10日,施先生也譯過C.A·曼寧的一篇評論文章《葉賽寧的悲劇》。

值得留意的是,此書扉頁空白處有題字:「莪伽三拾年秋,買在巴黎。」

我在書庫翻閱這批藏書時,季進兄就從旁提醒,「莪伽」或是某位旅法中國詩人。過後考證,果然就是詩人艾青的筆名。1929年初春,艾青接受恩師林風眠建議赴法學習。旅法三年中,艾青在藝術方面獲得了豐富的滋養,文學方面尤愛凡爾哈侖、波德萊爾、蘭波等人的詩歌作品。在開明書店1951年版《艾青選集》自序中,艾青曾如此回顧自己當時的閱讀經驗:「從詩上說,我是喜歡過惠特曼、凡爾哈侖,和十月革命時期的大詩人馬雅可夫斯基、布洛克的作品的;由於出生在農村,甚至也曾喜歡過對舊式農村表示懷戀的葉賽寧。法國詩人,我比較歡喜蘭波。我是歡喜比較接近我們自己時代的詩人們的。」

1932年回國後不久,艾青因參加「左聯」被捕入獄。在獄中開始創作詩歌,寫出了《巴黎》一詩。這冊葉賽寧詩集《安魂彌撒》法文版很可能就是艾青回國後贈予施蟄存的,具體時間不詳。

十五、拉迪蓋小說《魔鬼附身》英譯本

此書由Kay Boyle翻譯,阿道司·赫胥黎撰寫前言。與前面那本聖埃克絮佩裡《夜航》英譯本一樣,出版社也是Crosby Continental Editions。扉頁有施先生的「無相庵」藏書印。

拉迪蓋是一位蘭波式的早熟天才。1920年,十七歲時即以自己十五歲時的愛情經歷為題材寫出了小說《魔鬼附身》。之後又創作歌劇、短劇與一部著名的詩集《燃燒的雙頰》。1923年寫出第二部小說《德·奧熱爾伯爵的舞會》,這一年《魔鬼附身》正式出版,拉迪蓋一舉成名。1923年12月12日,拉迪蓋因傷寒逝於巴黎,年僅二十歲。

十六、恰佩克隨筆集《親密事物》英譯本

此書是捷克著名作家卡雷爾·恰佩克(1890-1938)的隨筆集《親密事物》的英譯本,出版商是位於倫敦博物館街的George Allen & Unwin Ltd,英譯者是Dora Round。這部作品收入了恰佩克一系列主題不相關的短文,文筆輕鬆歡樂,篇目包括:關於文學,霜花,寄語書蟲,雪,關於夢,地圖,火,憂鬱症,一個失敗的計劃,春日貓咪, 怪事件,春的預兆,鳥兒,內在的聲音……內頁有施先生的藏書章「施蟄存藏書印」 。

十七、《愛倫坡詩集》法譯本

《愛倫坡詩集》的法文版譯者是大名鼎鼎的法國詩人馬拉美,出版社伽利瑪也大有名氣。這冊詩集或是戴望舒從法國帶回。不過,也可能是施先生自購。

十八、《列奧帕迪散文、對話和隨想錄》英譯本

賈科莫·萊奧帕爾迪(Giacomo Leopardi,1798-1837)是義大利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承續文藝復興抒情詩的傳統,融浪漫抒情與悲觀主義於一體,詩風樸素洗鍊,格律自由多變,對義大利近現代詩歌有很大影響。萊奧帕爾迪也是散文家,著有《道德小品集》和《雜記》,這部應該是散文的補編集。此書譯者是Patrick Maxwell,出版商是倫敦的Walter Scott Ltd。

稍可留意的是,此書背面貼有中英文的藍色條籤,印有「九江路429號116-7室」的字樣。這間舊書店的中文店名叫做「中西舊書商店」,英文名是The Great China Second-hand Book Store。

十九、阿波利奈爾《醇酒集》法文版

紀堯姆·阿波利奈爾(1880-1919)是法國詩人和小說家,超現實主義文藝運動的先驅之一。著有詩集《醇酒集》(1913)、《圖畫詩》(1918)及小說集《異端派首領與公司》(1910)、《被殺害的詩人》(1916)等。《醇酒集》收入了他1898年至1913年所寫的詩。小酒店、咖啡店、啤酒店、客棧的字樣在詩集中頻頻出現,詩中意象也多與酒或醉飲有關,折映了阿波利奈爾對現代性的熱情。 

二十、安德烈·布勒東 《白頭髮的左輪手槍》法文版

此書是安德烈·布勒東的超現實主義作品《白頭髮的左輪手槍》,巴黎「自由手冊」雜誌1932年出版。

書中有達利所作插圖。此前的1930年,達利也曾為布勒東的《第一次超現實主義宣言》作過插畫。施先生對超現實主義也有關切,1933年1月12日致戴望舒函中提到:「英文的大大(達達)主義宣言及超現實主義宣言如有,也請設法。」4月28日致戴望舒信中提到,「Breton的超現實主義宣言法文本我也買了」,這本很可能也是他自購。

 達利在《白頭髮的左輪手槍》中所繪插圖

二十一、艾呂雅詩集《戀歌》和《艾呂雅詩集》法文版

《戀歌》,伽利瑪出版社

《艾呂雅詩集》

保爾·艾呂雅是法國現代詩人,參加達達運動和超現實主義運動,又投身反法西斯鬥爭。出版詩集數十種,主要有《痛苦的都城》《不死之死》《公共的玫瑰》《丰采的眼睛》《詩與真》《鳳凰》《為了在這裡生活》《獸與人,人與獸》《當前的生活》《天然的流水》《和平詠》等,詩作富有抒情性和音樂性。

二十二、阿亞拉小說《老虎胡安》英譯本

佩雷斯·德·阿亞拉是西班牙小說家、詩人、散文家和外交家,共和國時期曾任西班牙駐英大使,內戰爆發後前往美國。1954年回國,任皇家學院院士。以創作小說聞名,曾受「九八年一代」作家的影響。《老虎胡安》(1926)是他晚期的作品。

二十三、塞利納 《茫茫黑夜漫遊》法文版

《茫茫黑夜漫遊》是法國小說家塞利納的半自傳體小說,這本是1932年由巴黎出版商Éditions Denoël et Steele出版的法語首版。這家出版商由比利時人Robert Lucien Denoël創辦,1930年後由美國人Bernard Steele收購,發掘過布萊士·申德拉斯、讓·裡思、娜塔莉·薩洛特、讓·熱內、埃爾莎·特麗奧萊等詩人作家,也出版過安託南·阿爾託、呂西恩·雷巴特和路易斯·阿拉貢的名作。 

二十四、佩特羅尼烏斯《薩蒂利卡》

《薩蒂利卡》是古羅馬諷刺作家佩特羅尼烏斯的一部著作,有時也稱為《薩蒂利孔》《薩蒂爾的故事》。佩特羅尼烏斯是尼祿皇帝的親信,公元61年任比蘇尼亞總督,後進入尼祿身邊的密友集團,公元66年因被控謀逆而自殺。

這是一部詩文結合的諷刺故事,以兩個年輕人和一個男孩的冒險經歷,描繪了羅馬時代義大利南部半古希臘化城市的享樂淫逸生活,人物語言融合當時方言,文筆典雅,機智諧趣,既有嚴肅的成分,也有喜劇因素,色情頹廢和俚俗穢聞穿插其間。這部作品在古代默默無聞,曾在文藝復興時期重見天日,後來被人從偷走下落不明,至1650年才在達爾馬提亞海峽邊的小港口特羅吉爾(Trogir)被再次發現。此書原為二十卷,目前存留傳世的是這部作品的殘卷,即第十四卷、十五卷和十六卷的部分內容。現存部分的主要情節一般稱為《特裡馬爾奇奧的晚宴》。學術界傾向於將它看作歐洲文學史上的首部流浪漢小說(早於古羅馬阿普列烏斯的《金驢記》一百年),儘管其形式與標準意義的近現代小說仍有差距。

1694年,威廉·伯納比將《薩蒂利孔》譯成英文,此後相繼出現了法語譯本、德語譯本。奧斯卡·王爾德在其代表作《道林·格雷的畫像》中就提及了《薩蒂利孔》,因為對這部作品的由衷喜愛,王爾德還將其從拉丁文翻譯成英文,於1902年在巴黎正式出版,掀起了一股「薩蒂利孔熱」。施先生收藏的這版《薩蒂利卡》就採用了奧斯卡·王爾德的譯文,配以Allen Lewis的插畫,出版商是紐約的Covici Friede。

詩人T. S·艾略特的《荒原》和埃茲拉·龐德的《詩章》也受到《薩蒂利孔》的影響,而菲茨傑拉德最初就是以「西卵的特裡馬爾奇奧」(Trimalchionis in West Egg)為《了不起的蓋茨比》命名的。現代社會的蓋茨比,追溯其原型的話就是古羅馬的特裡馬爾奇奧,因兩者都出身低微,經過一番努力才躋身豪富,同樣都希望通過舉辦豪華盛宴博取眾人認可。當代作家也有援引化用這部作品而創作的,英國作家D. B. C·彼埃爾(其諷刺小說《弗農小上帝》曾獲2003年布克文學獎)在其新作

Lights Out in Wonderland

(《燈照仙境》)中,就引用了不少《薩蒂利孔》的段落。

二十五、約翰·戴維森《詩集》  

約翰·戴維森是蘇格蘭詩人,劇作家和小說家,以謠曲廣為人知。他也做法文和德文的翻譯。1909年,因財務壓力和身心健康問題自殺。此冊有R. M. Wenley的序言。

二十六、《布爾芬奇的神話》 

此書也是現代文庫版。

託馬斯·布爾芬奇(1796-1867)是馬塞諸塞州的作家和銀行家,以英語重述了希臘、羅馬、東方、斯堪地那維亞、亞瑟王和中世紀的神話故事,系列作品曾經流行一時。此書包括寓言的時代、騎士的時代和查理曼大帝時代三個部分。

二十七、《古埃及神話》

這冊《古埃及神話》是某出版社「東方智慧系列」之譯作。

二十八、薩克斯·羅默《傅滿洲博士歸來》

這冊是薩克斯·羅默「傅滿洲系列」的第二部,部分情節上是第一部「傅滿洲博士的秘密」的延續。這是一本通俗小說,無甚可觀。

二十九、語法書《法文初範》 

看此書封面內容,《法文初範》乃天主教傳教團委託上海徐家匯土山灣印書館印行,時間在1927年,為第七版。編撰者是 Le P. L. Tsang,應是上海本地的教會牧師。1926年9月,施先生入震旦大學法文專修科特別班攻讀法文,這冊語法書應是入學後所購。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專家談私家藏書:孔子是中國第一代私人藏書家
    到了春秋中後期,周王室和諸侯的藏書對學者和他國貴族有所開放,孔子和他同時期的一些學者有了私人教學、研究和藏書的條件。他在整理六經和編訂教材時,積累了一批藏書。《漢書·藝文志》說,孔子的藏書歷經十數代,到西漢武帝末才被人發現。這些材料證明,孔子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代私人藏書家。
  • 奧登站在文明背景上寫作,這樣的大詩人該如何翻譯?
    馬鳴謙在後記中說,初步將奧登詩作較完整地引入中文讀者的世界。 因為每一首詩都不想只是進行表面文字的翻譯,所以整個的翻譯過程是,馬鳴謙先做初譯,蔡海燕則在此基礎上增加注釋和對翻譯細節上提供意見和修正。所以儘管比較克制,但仍然出現了大量的注釋。 「他是站在一個文明背景上,不單是站在文學、書寫或者詩歌創作的角度,因此奧登本身閱讀面和思考幅度、深度都非常寬廣。
  • 中國歷代藏書文化知識大全
    東漢時期,歷任帝王都非常重視書籍,藏書機構和職官也順勢建立,藏書文化不斷地進步和發展。三、魏晉南北朝時期藏書文化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屬於社會動蕩和分裂的時期。由於時局的影響,皇家藏書受到了重創。唐初時接收的隋朝藏書已經接近了9萬卷。開元年間,也是唐朝藏書文化的鼎盛時期,皇室收集了許多唐人著作和佛、道經籍,而且私人藏書大力發展,出現了很多藏書大家,如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和宰相李泌等。
  • 馬鳴謙:Deepl人工智慧翻譯的兩個文學樣本測試
    馬鳴謙:Deepl人工智慧翻譯的兩個文學樣本測試 馬鳴謙 2020-05-04 15:15 來源:澎湃新聞
  • 提要鉤玄留指爪——讀《錢鍾書手稿集·外文筆記》有感
    》(以下簡稱外文筆記)第一、二、三卷出版的時候,我曾寫過一篇文章,題目是《露鈔雪纂,可補三篋之無》,錢先生的原文是「聊補」,現改「聊」為「可」,筆者的心情為之一變。代以「可」字,筆者揣測,晝夜抄錄借來之書,不是果真可以取代圖書館或別人的藏書而化為自己的腹中之書嗎?  2016年3月,《外文筆記》全部出齊,48卷,皇皇巨著一字排開,果然一座圖書館出現在眼前,能不令人激動?我於激動之餘,還想做兩點補充,寫下供同好者分享。
  • 蕭伯納的藏書票——小丑的謝幕
    在他眼裡,鏡中的自我仿佛是小丑在人生的各種舞臺上扮演的不同角色。蕭伯納打趣說:「我在很多雜耍表演中不知道扮演了多少次的小丑。」自小家境貧寒,雙親離異,年幼自卑的蕭伯納被社會的冷嘲熱諷壓得抬不起頭,無助地在夾縫中尋求再生的機會。苦難帶給他對人生的領悟,創作靈感以及詼諧幽默等後天造詣創造了一位大師。這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被認為是英國20世紀最善於諷刺與幽默的語言天才。
  • 怎麼找外文文獻?(攻略技巧)
    價值較高的文獻論文,大多發表在英文期刊上,由於一些網絡的限制,國內的同學們查找這些外文文獻有些不方便,那麼怎樣查找外文文獻論文呢?下面我列舉了三個方法,可以快速找到海量外文文獻。(2)在網站首頁左側有一個「文獻導航」,點擊它即可出現一個下拉菜單,裡面有該網站的文獻分類,然後選擇外文期刊、外文會議、外文學位、外文OA文獻等選項,即可進入相關文獻庫。(3)也可以通過在網站的搜索框內輸入相關信息查找相關外文文獻,在搜索框左側有分類選項,如主題、題名、作者等,這樣可以更精確地找到自己想要的文獻。
  • 專家談古代私家藏書:有人拒不外借 有人開放借閱 【2】
    至於防火,史載漢代曹曾就有「石倉藏書」的故事;明代金華藏書家虞守愚在湖中小島築樓藏書,寧波天一閣則以「約不攜煙火」的禁令來杜絕火源。   至於防蟲,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記載了藏書防蟲防黴的辦法,即把有驅蟲效力的植物汁液或礦物質染在紙上,以防止蟲害蛀蝕,稱之為「染潢」。
  • 查找和獲取外文醫學文獻的方法
    下面,醫刊匯結合工作實踐經驗,談談如何查找和獲取外文醫學文獻的方法。一、免費外文醫學文獻的獲取。如今,網絡上能夠獲取很多免費全文。Google學術搜索是大家熟知的可以免費搜索學術文章的網絡搜尋引擎,它能夠幫助我們查找各種類型文獻:期刊、學位論文、書籍、文摘和技術報告在內的學術文獻,內容涵蓋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等多種學科。
  • 北京最美網紅打卡地|紅樓公共藏書館——國內首家共享藏書樓
    2019年4月23日,位於北京西四的紅樓公共藏書樓正式運營。目前,紅樓公共藏書樓集藏書樓、公共圖書館、實體書店於一身,設有藏書區、閱讀區、研究區等三個功能分區,面向社會開放後,公眾可以無償閱讀。紅樓公共藏書館是全國首創的複合型特色閱讀空間,單從外觀,便可看出它的與眾不同,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座簡約而現代的建築。
  • 浙東運河流域刻書、藏書與佛教文獻對外傳播研討會召開
    原標題:浙東運河流域刻書、藏書與佛教文獻對外傳播研討會召開   為進一步挖掘浙東運河流域的
  • 列奧•施特勞斯學生羅森藏書安家復旦,子女談其生前治學
    但由於大量的原本與波士頓大學現有藏書重複,捐贈一事未能達成。遂而,瓦萊麗就向父親生前的學生群發了郵件,經過幾番周折終於與白彤東教授取得了聯繫。誰知將這麼沉重的書籍郵寄回國又何其困難!無奈下,白彤東只得在微博等社交網絡上向諸校友尋求幫助。復旦大學86級物理系校友、留美的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王健在紐約校友群中看到了公告,遂與哲學學院取得聯繫,義務擔當了美國當地的運輸工作。
  • 一個強大的論文下載網站,外文文獻一網打盡!
    為了能下載到自己想要外文文獻,不得不收藏一大堆論文網站,挨個去檢索,這實在是太浪費時間了。現在就給大家推薦一個強大的論文下載網站,掌橋科研一站式科研服務平臺(zhangqiaokeyan.com?from=lbjh),這裡的外文文獻非常的多。
  • 宅在家,如何下載、查閱外文文獻?
    轉眼就到了三月,畢業論文和外文翻譯時限在一天天逼近。受到疫情的影響,畢業生被迫在家寫畢業論文。進不了內網、學校購買的資料庫沒有某篇外文文獻等等問題多少都會遇到。這篇文章,從搜索、下載和翻譯理解入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民國藏書三人組董康、餘紹宋、劉訢萬,令愛書之人嚮往
    餘紹宋,愛好書畫和藏書,也是民國政要。董康、餘紹宋合作扇面上世紀30年代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常參加賡春曲社之活動,賡春曲社乃上海曲社中歷史頗長董康與嘉業堂的因緣非淺,劉承幹曾請繆荃孫編寫《嘉業堂藏書志》,可惜如今均已佚。每每見到某書亡佚之消息,我總是在痛心疾首的同時復抱有絲絲幻想—或者某日於某個機緣,又能讓我得以過眼呢—雖然我們不知某書之下落,但亦未曾得到其確定毀於何時何處之消息。
  • 外文期刊論文查重不能超過多少?
    本文由 查重降重中心 sp8080.com 整理分享外文期刊的投稿形式與普通期刊相同。它們都需要通過論文重複檢查系統進行檢查。只要論文達到相應的重複率,它就有機會被發表,否則將被直接拒絕。因此,想向外文期刊投稿的作者必須注意論文的重複率。
  • 託付於愛書之人,讓書「活起來」 張時全將藏書贈與喜瑪拉雅書店
    劉景活告訴記者,自2007年創辦喜瑪拉雅書店至今,書店已有近兩萬冊藏書,並且始終堅持免費開放,為讀者提供閱讀交流的空間。「書放在那裡是『死的』,一定要打開,才能讓它『活起來』。」劉景活說。8月30日,在記者的帶領下,劉景活和他的朋友驅車來到位於銅罐驛鎮的重慶鹼胺家屬區張時全老人家中拜訪。
  • 魔道祖師:一個有趣的遊戲,我是江厭離在雲深不知處藏書閣……
    魔道祖師:一個有趣的遊戲,我是江厭離在雲深不知處藏書閣……(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在《魔道祖師》中有很多的故事線,藍忘機和魏無羨是這本小說裡的主線cp,他們經歷了很多磨難和曲折,還好最後終於苦盡甘來
  • 版畫藏書票藝術大師康斯坦丁·卡裡諾維奇
    作者 | 我家書房(孔網店鋪:我家書房的書攤)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康斯坦丁·卡裡諾維奇Konstantin Kalinovich是世界公認的版畫藏書票藝術大師。
  • 浙江大學2021年度外文期刊公開招標公告
    浙江大學2021年度外文期刊公開招標公告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2021年度外文期刊 品目 貨物/圖書和檔案/其他圖書、檔案 採購單位 浙江大學 行政區域 西湖區 公告時間 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