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腦有靈魂只是童話,AI可能是人類文明的終結;Uber計劃2020年...

2020-11-25 36kr

這一周GMIC大會上,霍金再次提醒了AI的威脅,他說機腦有靈魂只是個童話,人工智慧也有可能是人類文明史的終結,除非我們學會如何避免危險。此外,GMIC大會上,李開復、張亞勤、張宏江、傅盛等業內大佬都分享了關於AI的見解,詳細內容請查看36氪相關報導。

此外,值得關注的大公司動態有,Uber攜手巴西航空工業公司開發飛行汽車,將於2020年開始試運營。騰訊緊挨微軟總部開設AI研發中心,小馬哥承認是為了挖人去的。蘋果拒絕為2017年第一季度銷售的手機向高通支付專利使用費,至於後續款項也不會支付,直至與高通的法律糾紛得到解決。與此同時,蘋果正在和三星談判全新的10nm基帶,明年發布的iPhone9則很可能會搭載三星製造的新基帶。

潮科技方面,比較重要的有,谷歌聯合創始人拉裡-佩奇創立了一家新公司,將推出個人「超輕飛行器」。美海軍陸戰隊將部署機器人和「超級潛艇」,來應對海灘突擊戰。空客正在巴西聖保羅進行使用APP呼叫直升機的相關測試,空客希望未來呼叫直升機像打網約車一樣方便。

大公司動態

霍金:機腦有靈魂是童話,但人工智慧可能是人類文明的終結

霍金上周在 GMIC 上 通過視頻明確提到,人腦與機腦沒有本質區別,機腦有靈魂那完全是人類虛構的童話故事。他認為,人工智慧可以為人類帶來巨大的潛在收益:「我內心秉持樂觀態度,也許藉助這項新技術革命的工具,我們將可以削減工業化對自然界造成的傷害。」但是,人工智慧無論如何了不起,都必須遵守一條規則:按照人類的意志去工作。他對科學家乃至整個人類提出了嚴正警告:「人工智慧也有可能是人類文明史的終結,除非我們學會如何避免危險。」

Uber攜手巴西航空工業公司開發飛行汽車

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宣布與美國打車軟體服務運營商Uber籤署協議,共同開發「飛行車」系統,這種能夠垂直起飛和降落的飛行器將於2020年開始試運營。巴航工業與Uber是在美國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市宣布這一決定的,這款「飛行車」將最先在達拉斯沃斯堡地區和阿聯的杜拜試用。開發這一系統的目的是作為大城市交通的另一種選擇,巴航工業希望這一概念取得成功後從2023年開始正式運送旅客。

彭博:中國想要主導全球機器人行業

4月25日,彭博社發表題為《在中國想要主導全球機器人行業的背後》的深度文章。文章稱,中國政府認為佔領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等領域,就可以佔據未來競爭的戰略高地,所以基於「中國製造2025」和「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綱領性文件,中國正在全力發展機器人行業。諸多分析人士認為,在充沛資金、廣闊市場和優惠政策的支持下,中國機器人製造一定會在將來成為國際競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雖然目前全球的第一梯隊仍由日本、韓國、德國、美國這四國把控。

騰訊緊挨微軟總部開設AI研發中心,小馬哥證實挖人意圖

來自The Information的消息稱,騰訊將在西雅圖開設人工智慧研究中心。此前,這家中國網際網路巨頭曾在矽谷Palo Alto設立核心辦事處,但西雅圖研究中心將是在美國首個承擔機器智能研發工作的機構。上周的早些時候,騰訊還宣布在矽谷新開設了一個數據中心。馬化騰近期早一場論壇中的表態,也證實了騰訊的意圖:「過去一年我們招了挺多人,在微軟總部西雅圖還設了一個實驗室。因為很多微軟的人不願意離開西雅圖,所以我們就在旁邊設,沒有辦法,人才就是這樣」。

拋棄高通擁抱三星,蘋果和三星談判10nm全網通基帶

目前三星正在和蘋果談判全新的10nm基帶,不過今年不會搭載,未來蘋果的新手機,也就是明年發布的iPhone9則很可能會搭載三星製造的新基帶。而今年的iPhone8還將繼續使用高通的全網通基帶。蘋果和高通的專利大戰可謂眾人皆知,為了專利費這兩家相愛相殺的大公司也是打了許多年持久戰。目前雖然高通仍是蘋果iPhone基帶的主要供貨商,但看來今後蘋果可能要逐漸拋棄高通的基帶了。

蘋果拒付「高通稅」,高通躺著收錢的商業模式是否到頭了?

據路透社報導,高通上周透露,蘋果將不會為2017年第一季度銷售的手機向高通支付專利使用費,至於後續款項也不會支付,直至與高通的法律糾紛得到解決。由於蘋果是高通的大客戶,後者預計這場糾紛將導致公司的專利費收入損失5億美金。高通隨即將本季度預期收入從53億美元至61億美元,下調至48億至56億美元。對本季度利潤的預測,也從每股90美分至1.15美元下調至每股75美分至85美分。

英特爾加碼物聯網,它不想放過任何一個角落的小生意

4月27日,英特爾在中國發布了500系列計算模塊,比起上一代的edison,這款產品功耗更低,性能也增強,而這款產品也將主要面對物聯網開發者、創業者和成熟型企業。在具體的產品設計上,英特爾500系列支持深度傳感攝像頭在內的一系列傳感器與攝像頭,它還在計算機視覺、機器人、無人機、工業物聯網、虛擬實境、增強現實、微型伺服器等領域所應用。

百度淨利同比跌10%,陸奇說下季度加快AI新業務發展

百度上周發布了公司第一季度未經審計財報。淨利潤為人民幣17.77億元(約合2.58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滑10.6%。百度方面解釋,淨利下滑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其實也就是百度目前投入最大的兩塊業務:來自愛奇藝的內容成本大幅上升,這與視頻行業的頭部內容之爭不無關係。愛奇藝也在用漂亮的業績與表現證明自己。另一方面來自於百度對AI的持續投入。Q1財報顯示,百度研發費用28.35億元,同比增長34.9%,主要是由於研發人員相關成本增加。百度在AI領域的投入是持續且不遺餘力的。

特斯拉v3.0機器人工廠正成型,KUKA助力Model 3量產

上周特斯拉接受了大批來自庫卡公司交付的生產機器人。接下來,它們將在Model 3的量產中起到巨大作用。據特斯拉官方自己表態,Model 3大規模量產將能從7月份開始,如果一切都能按計劃展開,那麼這家公司最早能在今年年底就能出貨。而據上周參觀了特斯拉工廠的一名股東透露,Model 3組裝工廠留出一個非常大的區域,很多庫卡機器人都被等著安裝到那裡。有報導稱,這家公司在近幾周內總共部署了400多臺新的生產機器人。馬斯克還表示,特斯拉v3.0工廠將會是一個「外星人無畏戰艦」,它將不需要人類工人進入生產第一線。

Mobileye「朋友圈」再擴大:聯合日產研發REM地圖繪製系統

CES 2016展期間,ADAS廠商Mobileye發布了基於攝像頭捕捉識別的地圖定位技術 REM(Road Experience Management)。隨著Mobileye的盟友越來越多,REM的價值也隨之一再被放大。上周,全球第三大汽車製造商日產宣布與Mobileye達成合作,今後日產汽車在使用REM地圖進行地圖定位的同時也會幫助Mobileye實時更新REM地圖數據。

把伺服器泡在液體裡散熱?阿里雲推出黑科技:浸沒式液冷數據中心 

4月26日的雲棲大會·南京峰會上,阿里雲展示了全浸沒的「涼得快」伺服器——麒麟,真的就是把伺服器泡在液體裡冷卻。這個方案的關鍵之一,就是絕緣冷卻液。把整臺伺服器浸在液體裡循環冷卻,利用絕緣冷卻液代替風冷。如此一來,不需要用到任何的風扇或者空調等冷卻設備,也節省了不少空間。據阿里雲方面表示,麒麟的能源使用率(PUE)逼近了理論極限值1.0。

谷歌發布下一代VR相機,17個鏡頭售價16999美元

谷歌已經正式推出下一代Jump相機-Yi Halo。在周一的拉斯維加斯NAB會議上宣布的。這款相機由小米的小蟻相機與Google合作推出。Yi Halo 售價16999美元,具備17個鏡頭,能夠以每秒30幀的8k解析度拍攝視頻,或者以每秒60幀的5.8k解析度拍攝視頻。電池重量不到8磅,可以提供100分鐘的持續拍攝。Jump Assembler 是谷歌在2015年推出的高端VR創作平臺,使用該平臺,你能快速實現圖像拼接,輸出高質量的360度照片。

「騰訊叮噹」AI語音助手公布:功能類似亞馬遜Alexa

目前,騰訊就對外宣布了旗下最新的人工智慧語音助手「騰訊叮噹」。騰訊表示,其最新人工智慧助手「騰訊叮噹」在功能上與亞馬遜Alexa類似。騰訊稱,目前「騰訊叮噹」涵蓋的服務包括新聞、賽事、票務、快遞、音樂、股市、文學等。此外,「騰訊叮噹」還支持在動態場景下的智能語音服務,比如夜跑、登山、散步時,想換一首歌曲,打字會影響步頻,這時候就可以讓人工智慧助手完成。

百度地圖上線人工智慧版本, 用 AI 和 AR 拯救「路痴」

4月25日,百度地圖正式宣布上線人工智慧版本,將利用人工智慧技術、AR技術和百度生態等3方面能力。在路線規劃上,通過圖像引擎升級,利用3D圖像渲染和動畫切換,提升用戶使用體驗;在生態上,百度地圖表示下個月將通過接口接入的形式,接入摩拜和ofo等共享單車廠商;室內導航方面,也是百度地圖人工智慧升級中最大的差異化亮點。通過室內圖像精細化刻畫,以及藉助AR實現實景還原,新版本的百度地圖可以讓室內導航更加直觀,且有動畫效果幫助引導。

疆推出了首款飛行眼鏡,讓你的眼睛跟著無人機去俯瞰世界

大疆披露了更多第一視角FPV眼鏡——DJI Goggle的相關細節。其最大的特點是,可以給用戶提供沉浸式的畫面,讓用戶充分通過第一視角更好地感受飛行樂趣,讓佩戴者仿佛置身空中俯瞰世界一般,提升人機互動的體驗。DJI Goggles通過轉動頭部可以看到不同的視野,這是它的一大亮點。DJI Goggles還提供了智能飛行模式。

3D列印零件可實現全球按需生產?西門子的新在線平臺說沒問題

西門子宣布,計劃開發一個新的在線協作平臺,通過它在全球製造行業中,實現按需產品設計和3D列印生產。目前,西門子的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軟體團隊正開發這個平臺。在3D列印方面,西門子已經成為少數幾家覆蓋全產業鏈不同環節的廠家之一。西門子既提供3D列印的解決方案,也是增彩製造的材料供應商,自己也使用3D列印技術投入到工業生產當中。

亞馬遜無人機專利曝光,或預示未來UAV設計方向

亞馬遜在去年 12 月 7 日首次實現無人機派件。而去年的亞馬遜無人機專利申請從來沒停過。根據「Patently Mobile」提供的消息,上月中旬時候,美國專利商標局公開了亞馬遜的一項專利申請,這份專利或許揭示了未來亞馬遜的無人機(UAV)設計,這些設計在四軸和八軸機上都採用了起重電機和推力電機的組合。

谷歌TPU項目核心成員離職了,他們想建「下一代AI晶片」

此前,谷歌首次對外透露了其TPU項目的細節和測試結果。在以英特爾和Nvidia晶片作比較的情況下,谷歌機器學習晶片TPU的處理速度要比GPU和CPU快15-30倍,而在能效上,TPU更是提升了30-80倍。而據CNBC報導,在谷歌員工離職熱潮之下,谷歌TPU項目也被「砸中」:有8位關鍵員工已離開這一項目。 這些離職成員目前與矽谷一位風險投資者Chamath Palihapitiya秘密創立了一家新創公司Grop,想建立「下一代AI晶片」。

潮科技

谷歌聯合創始人拉裡-佩奇創立新公司,將推出個人「超輕飛行器」

谷歌聯合創始人拉裡·佩奇(Larry Page)正式成了一家新創業公司,給新興的「飛行汽車」行業帶來了重大利好。這家名為Kitty Hawk的公司創立於2015年。從目前的信息來看,Kitty Hawk並不是在開發「飛行汽車」,而是在設計個人「超輕飛行器」,幫助用戶穿越「不擁擠的區域」,尤其是淡水區域——這種產品不能在城市裡飛行。由於用戶無需具備飛行執照,因而瞄準了娛樂用途,但也引發了一些安全擔憂。該產品名為Flyer,預計將於2017年底銷售,但目前還不清楚具體價格。

美海軍陸戰隊將部署機器人和「超級潛艇」 應對海灘突擊戰

據外媒報導, 美國海軍陸戰隊部署一系列未來主義的軍事技術來應對「海灘突擊戰」。這些新技術將包括裝有機槍的機器人以及變身為能深水潛行的小型隱形潛艇的快艇,以避免被敵方檢測。在過去的兩個星期裡,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一直悄悄地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彭德爾頓營舉行2017年艦對岸機動開發和試驗先進海上技術演習,測試了大約50種全新的技術。這次演習旨在展示和驗證軍方如何利用最新艦對岸技術的進步及海軍艦艇和沙灘的空間。美國海軍陸戰隊一直在嘗試技術,這些技術包括水陸兩用車輛、無人機及裝有武器的地面機器人等。

用 APP 叫直升機,空客首席技術官:將像打網約車一樣方便

近日,空中巴士公司現任首席技術官保羅•埃雷蒙科表示,針對未來垂直飛行,空客正在創建新的商業模式,比如像滴滴和UBER那樣提供按需呼叫的無人駕駛出行服務。目前空客已在巴西聖保羅運營類似項目,並進行使用APP呼叫直升機的相關測試。該項目的模式是:乘客打開APP後,告知想從A地到B地,隨後會有汽車將乘客接到最近的直升機或直升機機坪,飛抵目的地後由汽車進行接送。全過程實行自動安排和分配。目前該項目已在南美洲運營,並已實現創收。

麻省理工研究人員希望腸道電子設備可以進行無線充電

過去幾年,科學家研發了許多可以吞咽的電子設備,例如可以提供整個小腸影像資料的膠囊內鏡PillCam等。 然而,這些可植入電子設備的電池壽命是個大問題。現在麻省理工學院等研究機構正在研發一種可以從體外將電力無線傳輸到這些設備的系統。MIT研究人員此前已經研製了一種結合壓電傳感器和聲音轉換晶片的耳蝸植入物,能夠通過外部來源進行無線充電,但這項技術不適用於消化道深處的小型電子產品。

專治白領犯罪!這款APP提供金融犯罪的地區熱點圖

為了保障市民在高犯罪率國家的人身財產安全,有人開發了一個識別高風險社區的熱點圖app,來預防金融犯罪。這個app發布於這周二,通過模擬預測監控概念來針對世界上各種不當金融行為,把結果以可搜索和可交互的格式公開發布。白領犯罪預警系統行動應用程式的用戶可以註冊並選擇接收警報,當他們進入金融犯罪城市街區的時候,便會收到警報。可以看到華爾街大部分地區都亮起紅色;曼哈頓中城是絕對禁區。

轉戰商用:波士頓動力開發四足運送機器人

在2013 年Google 收購之前,波士頓動力大部分仿人機器人都用於軍事,但在近日舉辦的 TED 2017 大會中,波士頓動力公司的創始人兼執行長馬克·萊伯特(Marc Raibert)透露到,該公司目前正測試如何使機器人以更具市場化的方式工作。波士頓動力公司的四腳狗狗機器人可以運送快遞。萊伯特談到,雖然不能說這些機器人都是完美的,但 70% 部分還是做得很好。波士頓動力展覽會中最新的機器人為Handle,萊伯特描述它為「噩夢誘導者」,可以攜帶高達 100 磅的物品跳過障礙物、爬樓梯、甚至還可以在雪中運行。

石墨烯來了! 科學家做出一種智能塗料, 一眼看出地震房屋裂損程度

科學家最近又挖掘出石墨烯新用途,德國萊布尼茲聚合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智能石墨烯塗層,在房屋結構發生斷裂的地方,石墨烯塗層會通過自身顏色的變化來提醒我們。簡單來說,光的顏色可以根據一個區域所受壓力的嚴重程度而改變。因此,你可以想像利用石墨烯塗層的反射作用,通過不同的顏色代碼來顯示特定區域損傷的嚴重程度。

馬斯克、小扎又多了小夥伴,日本學者用腦電波讀取你所思所想 

最近,日本豐橋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又有新突破,他們開發出的新系統,能用腦電波讀取你的所思所想。未來,研究人員希望進一步發展腦機接口技術,能有效將想法轉化成可聽的詞句。最終,他們想把該技術與手機應用程式整合,且接下來 5 年即可準備就緒。按照研究人員的構想,這種腦機接口技術,能讓那些遭受諸如 ALS 、中風或脊髓之類神經疾病折磨而癱瘓的病患,重獲溝通的能力。

加持AI的無人機成為防止鯊魚襲擊的新武器,減少遊泳的後顧之憂

雪梨科技大學(UTS)和無人機公司Westpac Little Ripper Lifesaver研發了一款無人機,利用人工智慧技術監測海洋裡的鯊魚,準確率可以達到90%。這款無人機是專門用來辨識鯊魚的,同時也能識別其他的海洋生物,比如海豚、鯨魚,還能夠分辨遊泳者、衝浪者、船隻等等其他對象。其採用的是電池供電。

「終結者」終要成為現實: 「戰鬥民族」竟造出了會耍雙槍的機器人

俄羅斯副總理Rogozin在Twitter上,對俄羅斯的宇宙機器人FEDOR,公開表達了讚美。這個機器人的最大特點是——可以雙手同時使用手槍。槍枝不是FEDOR所掌握的唯一技能。俄羅斯開發團隊最初的開發目的是打造一個救援機器人,工程師們也訓練了FEDOR擰螺絲燈泡、使用鑰匙和駕駛汽車的技能。

相關焦點

  • 2500年之前,人類或面臨三大威脅,每個都可能導致文明的終結
    研究者認為,按照人類文明的發展情況估計,這個時間點應該2500年左右,但在2500年之前,人類或面臨三大威脅,每個都可能導致文明的終結,如果解決不好這些威脅,那麼人類也就談不上什麼美好的未來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未來人類可能會面臨的三大威脅。
  • 2500年之前人類或面臨三大威脅,每個都可能導致文明的終結
    研究者認為,按照人類文明的發展情況估計,這個時間點應該2500年左右,但在2500年之前,人類或面臨三大威脅,每個都可能導致文明的終結,如果解決不好這些威脅,那麼人類也就談不上什麼美好的未來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未來人類可能會面臨的三大威脅。
  • 如果人類文明有一天終結了,會因為什麼?科學家提出了三種猜測
    對於這個問題,可能沒人可以給出答案,因為人類誕生到現在的時間不過才數百萬年,這個時間還遠遠比不上恐龍生存的時間。有人認為,人類雖然是智慧生命,是地球的霸主,但是這個世界有太多的災難能夠威脅到人類的生存,有可能在未來,人類有一天也會終結,退出歷史舞臺。於是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人類文明有一天終結了,會因為什麼?科學家提出了三種猜測。
  • 霍金最新演講:AI或帶來人類文明終結,我們該盡力確保其發展方向
    2015年1月份,我和科技企業家埃隆·馬斯克,以及許多其他的人工智慧專家籤署了一份關於人工智慧的公開信,目的是提倡就人工智慧對社會所造成的影響做認真的調研。在這之前,埃隆·馬斯克就警告過人們:超人類人工智慧可能帶來不可估量的利益,但是如果部署不當,則可能給人類帶來相反的效果。
  • 撞擊事件經常被認為是造成人類文明終結的情景
    1994年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的事件等於是對人類的一個「警鐘」,天文學家們因此開始進行許多尋天計劃開始尋找小行星,例如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小組、近地小行星追蹤、洛厄爾天文臺近地小行星搜尋計劃等其他計劃,因此大幅提升了小行星的發現率。
  • 死亡便是終結,可人類總想「轉世投胎」,轉世投胎有可能存在嗎?
    當然,一些文化認為人的意識是獨立於身體而存在的,而這種獨立於身體的意識又有著另外的一個名字,那就是靈魂。只是靈魂的存在是沒有任何證據的。獨立於身體的意識也好,靈魂也罷,這些都不是科學領域的東西。人類不願失去生命,可又無法停止向死亡邁進的腳步,所以人類想像出了另一種自我安慰的方法,那就是轉世投胎。轉世投胎與靈魂不同,很多人真的信仰靈魂的存在,但卻沒有人真的相信轉世投胎,轉世投胎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只不過是一種單純的安慰藥劑。
  • 人類文明能天長地久嗎,有沒有一個終結時間表?
    有人問什麼時候人類會終結?我掐指一算,大概還有2億年。這種說法當然是神棍的預言,科學的答案是沒有答案。因為人類未來的路變數太多了,很多變數是無法預測的。就在2019年,一顆叫2019 OK的小行星在距離地表72000千米的地方擦肩而過,這只是月地距離不到五分之一,這在宇宙事件中就是眉毛上掛剃頭刀,極其危險的時間。
  • 《三體-章北海傳》《童年的終結》人類終究還是只是在童年
    文明是不斷發展變化的,現在的文明和過去的文明必然不同,在不同環境下文明也會不同,過去因為人還不無法對抗自然,抵禦戰爭,所以文明會表現的獸性的一方,古代長平之戰屠殺45萬,對於現在幾乎說是不可能做出的,可以發現當人足夠強大可以抵禦外界對自己災害後,人的文明可以更接近人的意識,按人類意願建成。
  • 小行星環繞地球,美國宇航局2020年追蹤到一顆足以終結人類文明的大...
    據英國媒體LADbible網12月31日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在2020年追蹤到了1400多顆小行星,其中一顆大到足以終結人類文明。
  • 霍金:人工智慧或終結人類文明,但讓人類滅絕的,遠不止它
    如何從人工智慧中獲益並規避風險在過去的20年裡,人工智慧一直專注於圍繞建設智能代理所產生的問題,也就是在特定環境下可以感知並行動的各種系統。在這種情況下,智能是一個與統計學和經濟學相關的理性概念。通俗地講,這是一種做出好的決定、計劃和推論的能力。
  • 2020是誰家歷史的終結 | 郭曉明
    以今天的全球經濟生產力,完全可以讓每個人都過上有尊嚴的生活,只是西方主導的現代文明阻礙了人類的繼續進步,西方本我和超我聯合的自由民主意識形態,是否定自我意志的資本意志凌駕於人的意志之上的意識形態,是為維護西方帝國主義國際秩序服務的。
  • 人類有沒有可能是宇宙最高級的文明?聽完分析之後你就明白了
    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出地球後不久就開啟了地外文明搜尋計劃。為什麼科學家要搜尋外星文明?一個原因是出於好奇,想要知道外星文明跟人類文明有什麼樣的不同。而另一個原因則是了解外星文明,要知道人類未來的目標必然是星辰大海。當人類成為星際文明之後,我們的飛船就能夠到達各個星系,並且開始向其它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上進行殖民。
  • 假如有一天,人類因核戰而終結,地球要過多久才能重新誕生文明?
    可是科技永遠都是一把雙刃劍,它在帶給人類美好的同時,也同樣能夠給我們帶來毀滅性的災難,就拿人類現在的終極武器核武器來說,未來有一天一旦全球爆發核戰爭,地球將有可能迎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事件,那個時候人類有可能也會被終結。有人曾經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人類因核戰而終結,地球要過多久才能重新誕生文明?
  • 高級文明將人類圈養,死亡後收取靈魂,讓文明變得更加強大?
    對於人類生命的起源,科學界擁有不同的說法,在缺少證據的情況下,猜測更是層出不窮,即使是科學界普遍認為的達爾文進化論,也只是一種假說而已。其中還包括外星生命創造論,生命是由隕石帶到地球上的等等,而在眾多的說法當中,有一種讓人難以接受的觀點,並且還展開了一系列的聯想。
  • 宇宙可能只是人類的智力文明。也許很多人會說,這怎麼可能?
    如今,在科學技術的幫助下,人類終於邁出了地球,看到了浩瀚的宇宙,當我們看到浩瀚的宇宙時,一個必須考慮的問題,就是宇宙中是否存在著和人類一樣的智慧和文明?就浩瀚宇宙的規模而言,我們很難懷疑存在外星文明的可能性,因為知道可觀測的宇宙範圍已經達到930億光年。這一範圍可能只是宇宙的冰山一角,即使在930億光年內,恆星、行星和類地球行星的數量也是一個難以形容的數字。
  • 人類消失之後的世界:可能地球文明只是在不停的輪迴
    人類消失後的100年所有的建築都逃不過大自然的摧殘,隨時都可能倒下。地球的陸地上將再次出現新的統治者。而關於人類的珍貴紀念品——照片、記錄文字的書本都將消失。人類消失後的一萬年這只是毀滅的一千年後多加了一個零嗎?當然不是,人類的所有記憶在這裡都被風化、被埋葬。留下的能證明地球文明也許只有一些大型石頭建築——中國的長城、埃及的金字塔等。
  • 顛覆人類文明認知的六大發現,靈魂是宇宙裡的超弦波?
    銀河系只是這網絡狀宇宙某根細線上的一個點而已。人類文明的視野越開闊,在宇宙中就越渺小。但是人類文明是一個自大或者自信的文明,還有一個跟以前地球是宇宙中心一樣的一個狂妄的理論。人類文明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的智慧文明。你看不見的,難道就不存在?2微生物的進化速度可能正在超過人類藥物的研發速度。也許,世界的未來是微生物的,或許從數量上來說,微生物也是地球的主人。
  • 顛覆人類文明認知的六大發現,靈魂是宇宙裡的超弦波?
    銀河系只是這網絡狀宇宙某根細線上的一個點而已。 人類文明的視野越開闊,在宇宙中就越渺小。 但是人類文明是一個自大或者自信的文明,還有一個跟以前地球是宇宙中心一樣的一個狂妄的理論。 人類文明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的智慧文明。 你看不見的,難道就不存在?
  • 如果人類真的被圈養,高級文明的目的是什麼?獲得更多的靈魂?
    如果人類真的被圈養,高級文明的目的是什麼?獲得更多的靈魂?對於人類生命的起源,科學界擁有不同的說法,在缺少證據的情況下,猜測更是層出不窮,即使是科學界普遍認為的達爾文進化論,也只是一種假說而已。其中還包括外星生命創造論,生命是由隕石帶到地球上的等等,而在眾多的說法當中,有一種讓人難以接受的觀點,並且還展開了一系列的聯想。人類是被圈養的?那就是人類其實是被外星生命圈養在地球上的一種生物,他們選擇這樣做的原因是要在一個人死亡之後,通過收取人類靈魂的方式,將其吸取,然後壯大自己的意識層面和空間。
  • 外星人只是人類的臆想,地球有可能是整個宇宙唯一出現文明的星球
    人類一直在尋找外星人,可是到目前為止,連個外星人的影子也沒見過。這說明外星人一說只是人類的臆想,極有可能地球是整個宇宙第一個出現文明也是唯一出現文明的星球。大家知道,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的奇點大爆炸。宇宙經過幾十億年的膨脹、冷卻,星雲開始坍縮,形成各類行星和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