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契特》給影史最著名反派,做了最詳盡解讀

2021-01-13 澎湃新聞

原創 魚叔 獨立魚電影

今天不急著講故事,先玩個猜謎遊戲:

一個影史經典角色;

借行醫之名,實虐待之歡,讓人心慌肝顫;

被美國電影學院評為「第五大電影反派」。

猜到了嗎?

她等不及要自報家門了——

米爾德裡德·拉契特。

初次登場,是在1975年上映的影史經典《飛越瘋人院》。

作為精神病院的護士長,她不苟言笑,滿口禁令。

稍有不爽,就開始PUA,精神施虐。

甚至強制病人做額葉切除手術,淪為行屍走肉。

簡直就是遊走在人間的魔鬼。

魚叔今天提她,不是想給她翻案。

而是關於這個角色,有太多未解之迷。

她從哪兒來?

為什麼選擇這家精神病院?

又是怎麼變成了一個虐待狂?

這些問題,45年來都沒有答案。

直到,Netflix拍了部迷你劇,所有疑惑,就此解開。

一次性刷完8集,看得魚叔有點爽、有點怕、有點過癮。

不誇張地說,這絕對是下半年最不容錯過的視聽盛宴——

拉契特

Ratched

有電影原型背書,《拉契特》熱度居高不下。

試映期就宣布預訂第二季。

開播後,收視直奔網飛日榜前三。

《美恐》班底打造,導演瑞恩·墨菲還拍過《姿態》《歡樂合唱團》等不少爆款。

主演也是他的愛將:女主莎拉·保羅森+男主芬·維特洛克。

演技有保證。

配角陣容,也意外的強大。

有《欲望都市》裡的「米蘭達」辛西婭·尼克森;

《宿敵》裡的「赫達·霍珀」朱迪·戴維斯;

《本色》裡的「凱薩琳」莎朗·斯通。

三個女人一臺戲,沒跑了。

瑞恩·墨菲的作品,向來大膽出位。

《拉契特》也不甘示弱。

1947年,一個下著瓢潑大雨的夜晚。

宛如秀場男模的埃蒙德,敲開了神父的家門。

有罪嗎?要懺悔嗎?

想多了。

瑞恩·墨菲對散播人間大愛可沒興趣,他擅長放大人性醜惡、直視種種暴行。

於是,一場無比血腥的謀殺案拉開大幕。

一連串的砸頭、割喉、捅刀鏡頭過後,四位神父被殘忍殺害。

兇手殺人時,一直沉默不語。

直到看見年紀最大的神父,才突然開口:

「還記得瑪格麗特修女嗎?你強姦了她,導致她淪落到妓院,被人害死。而我,被送到了孤兒院。」

原來,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為母復仇。

埃德沒多久就落網,然而奇怪的是,半年過去,也沒被判刑。

反而,被關進了一家精神病院。

民眾對此事十分不滿,經常在醫院門口,遊行示威,要求處死兇手。

神父、修女、強姦、謀殺、孤兒院、精神病院……開頭就信息量爆炸。

怎麼抽絲剝繭、接近真相?

那就該輪到真正的主角登場——拉契特。

拉契特是個十足的怪咖。

有強迫症,服裝,妝容必須一絲不苟。

說話強勢,開口就是「我要」「當然」「反正」。

藏著掖著,目的性極強,對誰都不說實話。

這是個一舉一動都在踐行「專制主義」的狠人。

就像《飛越瘋人院》裡那樣,叫人聞風喪膽,又恨得牙痒痒。

有場戲,魚叔印象很深。

拉契特去一家精神病院應聘護士。

她拿著假介紹信,把前臺忽悠的頭頭是道。

等見到面試官,突然大發雷霆,一副好娘不好惹的語氣:

「面試幾小時前就該開始了,我知道您很忙,但我時間也很寶貴。如果你現在就面試,那我勉強原諒你的無禮。」

看出來了嗎?都是套路。

每一秒該怎麼說,說什麼,她早都算計好了。

專制主義演多了,不一定次次都有好果子吃。

醫院以沒有坑位為理由,送了碗閉門羹。

但這可點燃了女戰士的鬥志。

為了能當護士,拉契特陰招頻出,簡直讓人大開眼界。

她抓到一個護士與男護工偷情的把柄。

一方面,主動威脅她辭職,不然就讓她身敗名裂;

另一方面,還不忘院長送禮,提醒他,有候選者等著呢。

實在是老奸巨猾,不得不服。

結果費勁巴拉,只做了個臨時工。

拉契特當然不滿足。

在一次州長視察的活動上,她又故意給病人餵錯藥,上演了一把「華佗再世」的戲碼。

既給領導長了臉,又讓州長記住了自己。

一箭雙鵰,還用愁工作轉不了正嗎?(社畜請勿模仿)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裡,忍不住發問:

她到底想幹什麼?

為何非要做這家醫院的護士?

一天夜裡,她悄悄溜進了醫院關押精神病犯的禁區。

答案呼之欲出——

拉契特與殺害神父的兇手埃蒙德,是姐弟關係。

故事完成閉環。

拉契特目的很簡單,救出弟弟。

她要做的,不過是一次拯救親人的冒險。

《拉契特》給這個影史著名反派,做了次最詳盡的解讀。

她並非天生作惡之人。

但她的善良,卻從童年開始,就被成人世界蠶食。

從小,拉契特就輾轉在不同的寄宿家庭間。

可惜的是,她從未遇到一戶好人家。

只有無窮無盡的虐待、辱罵,受盡凌辱。

也是在寄宿家庭裡,她認識了埃蒙德。

兩個可憐兒,決定彼此依偎,互相取暖。

就這樣,成了沒有血緣關係的姐弟。

一次,社工給他們找到了富有的寄宿家庭。

她以為終於得救了,卻沒想到,這只是另一個悲劇的開始。

拉契特和埃蒙德,被要求給權貴人士進行亂倫表演。

埃蒙德忍不住,殺了這對養父母。

而拉契特在慌亂中,丟下了埃蒙德,逃了出去。

誰想到,這一別,竟幾十年沒能相見。

在這種環境下,拉契特野蠻生長。

對人生的認知很局限,知道怎麼活下去,卻不懂什麼是愛。

轉眼間已經成年。

美國正值二戰,她希望去前線支援,做一名戰前護士。

這段經歷,改寫了她對於「善惡」的定義。

她帶著正義的使命感,來到戰場。

本以為每天的工作是救死扶傷,沒想到,做的最多一件事,竟是殺人。

在病人想死個痛快時,拉契特就真的動手了。

很快,她負責的士兵陸續死於窒息。

她也差點被發現真相的上級告到法庭。

拉契特不能理解,自己只是滿足了士兵的要求,怎麼就錯了呢?

她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抹殺了生命的本質——希望。

此後,拉契特的善惡觀開始扭曲。

她會主動勸說無人探訪的精神病人,提前結束自己的生命。

因為在她看來,這就是最正確的處理方式。

除了交代人生遭遇,瑞恩·墨菲還把拉契特當一個視覺元素來處理。

初涉精神病院時,身穿亮眼的黃色套裝。

這是一種引人注目的方式,隱喻她擅長計謀。

瑞恩·墨菲否決了傳統的白色護士服。

要求設計師混合藍色和綠色,讓她走路的時候,有種流動的光澤感。

以此,來體現人物的與眾不同。

拉契特在醫院外的造型,同樣有說頭。

不同顏色,隱喻著她當下正在做的是壞事還是好事。

像這套綠色和深紫的搭配,就意味著正在做壞事。

每當她動了邪念,畫面就轉成海報同款綠色調,代表欲望、嫉妒、壓迫、暴力。

用顏色來預示人物走向,秒啊。

熟悉瑞恩·墨菲的影迷都知道,他擅長描繪抓馬、血腥、情色、同性。

這些炸裂的元素,在《拉契特》裡一應俱全。

但他的野心,遠不止於此。

他一手打造的《美國犯罪故事》,就取材自真實案件,有不少嚴肅的社會話題。

《拉契特》同樣加入了社會關切。

該劇的時間背景,設定在1947年。

當時的醫學界,有一些極其殘酷的精神病治療方法。

比如,額葉外切手術。

號稱可以治療青少年的注意力分散、躁狂症、健忘和同性戀。

這是一種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手術,過程慘無人道。

用冰錐通過眼窩插入大腦,挪動錐子,切除灰質和白質。

在電影《飛越瘋人院》中,傑克·尼科爾森飾演的男主角也是做了額葉外切手術,變成了傻子。

接受手術的人,雖然不再暴躁,但也變成了行屍走肉。

諷刺的是,這項手術的創始人還獲得了1949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約翰·甘迺迪的妹妹羅斯·瑪麗·甘迺迪,就因做了額葉外切手術,終身不能自理。

當年,好萊塢片酬最高的沃納·巴克斯特,也死於該手術感染導致的肺炎.

沃納·巴克斯特

在《飛越瘋人院》原著面世後,美國和歐洲掀起了一系列反對濫用電擊、私自虐待精神病人的運動。

直到限制精神病院權力的法律條文通過,精神病人的生存環境才有了大改善。

《拉契特》呈現的殘忍治療手法,不只有額葉外切手術。

還有用冷熱水浸泡,「治療」LGBTQ的殘酷療法。

先用48度的熱水,把人泡上20分鐘。

泡完熱水,人都快熟了。

再換到全是冰塊的浴缸,泡5分鐘。

這些慘無人道的治療手法,本質上就是對「社會異類」的一種懲罰,企圖用皮肉之苦將其規訓。

更可怕的是,劇中描寫的精神病院的這些做法,都有政府支持。

醫院,淪為政客的工具。

發現沒?

《拉契特》裡沒有一個人是絕對正面的英雄。

他們或虛張聲勢,或自私自利,或懷揣著小聰明,度過一世。

與此同時,他們又打著「愛的名義」做出壞事。

即使,這種愛會使他人丟了飯碗、毀了家庭、失了性命。

這種極致的表達,本身就是病態的。

《拉契特》就像一座巨大的精神病院,所有角色皆為病人。

就拉契特個人而言,經歷這一遭,她清醒了嗎?

並沒有。

她對埃蒙德有著病態般的控制欲,不斷地質問:

「你可以愛別人,為什麼不能愛我?」

一個病人,以病態的方式,企圖救贖另一個病人。

何其諷刺。

而瑞恩·墨菲還想玩把更嗨的,在結尾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刺激的「反轉」。

魚叔在這裡就不多劇透。

但可以預言:

下一季的拉契特,也許真的會變成一個嗜血狂魔。

好戲,才剛剛開始。

全文完。

原標題:《惡女、亂倫、殺人狂,這復仇爽劇可太刺激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在《飛越瘋人院當中》,護士拉契特到底是不是一個好員工
    象徵自由的麥克墨菲與象徵專制黑暗的護士拉契特被作為好萊塢歷史上最著名的經典形象而被不斷重提。這樣一個「心狠手辣」的女護士長,到底是不是一個好員工呢?為此,小編我重看了一遍《飛越瘋人院》,只為給護士拉契特一個公正客觀的評價。
  • 拉契特經典造型的恐怖暗示,黯衣天使黑暗隱喻,你看懂幾分?
    熱播美劇《拉契特:黯衣天使》除了劇情緊張之外,劇中角色40年代的經典造型,復古又時尚。除了表面的衣香鬢影,劇集女主角米德麗·拉契特(Mildred Rathced)的打扮背後隱藏著什麼黑暗隱喻?又有什麼恐怖啟示?
  • 銀翼殺手演員去世 曾出演影史上最棒的科幻片之一
    銀翼殺手演員去世 曾出演影史上最棒的科幻片之一  Evelyn Zhang • 2019-07-25 11:44:12 來源:前瞻網 E2294G0
  • 前半段喜劇,後半段悲劇,影史排名第一,它是好萊塢最偉大的電影
    評分9.1、影史100部偉大的電影之一、豆瓣top250排名50。說到底,《死亡詩社》的好不存在任何爭議!它不刻意追求場面,也不主動迎合市場,更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巨製。雖然《死亡詩社》並不是影史最完美的作品,但是在我看來,它的故事卻足夠完美。但是在這場現實與理想的衝突中,不管你是否接受,結果卻是付出了血的代價。最終,以尼爾的死亡和基丁老師被解僱而結束。看似悲劇的結局,很顯然並不是所有觀眾想要的。
  • 數據解讀影史最大「哥斯拉」 怪獸之王真容揭秘
    數據解讀影史最大「哥斯拉」 怪獸之王真容揭秘 108.2米的身高(相當於30多層樓)、89724立方米的體積、167.74米的巨尾長度(相當於50多層樓)、18.18米的腳印長、1.07米的犬牙長使得2014版哥斯拉一躍成為史上「最高最胖最猛」的哥斯拉,堪稱怪獸之王。為了完美呈現巨獸的「侵襲之旅」,製作團隊動用了7個攝製組,輾轉6個城市,先後完成了98道布景和960個視效鏡頭。
  • 2020年最值得期待,最重磅的十部電影,都在這裡!
    在新的一年裡,將會又更多更好的電影陪伴著我們~比如下面這十部電影,可能是2020年最重磅的最值得期待的電影了!一個《銀翼殺手》,一個《沙丘》,都號稱過「最難拍的科幻片」,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用《銀翼殺手2049》告訴我們,沒有什麼不可能。所以潮汐相信丹尼斯·維倫紐瓦,而且準確來說《沙丘》還是影史最大擱淺科幻工程。所以現在維倫紐瓦在做的,是科幻界最具風險的兩個項目。 試問有多少導演有同時接下影史最難拍科幻續集和影史最大擱淺科幻工程的勇氣和魄力?
  • 外媒以科學方式評選影史最恐怖電影前十,溫子仁佔三部
    因為好奇或者是尋求驚嚇的刺激,總會忍不住去看,但是又不敢仔細地看,有的從指縫中只看一些虛影,有的則開著燈抱著枕頭蜷縮在角落裡。 不敢看又非常想看,這就是恐怖電影的魅力。它能夠讓人心跳加速,產生驚怕的感覺,這種感覺是那些喜劇片、愛情片、動作片所給不了的。
  • 影史100部最偉大女性執導電影排名(下)
    原創: 山小一 山一國際女性電影展編者按:著名電影網站Indiewire今年推出了一份100部影史最佳女性導演執導電影的重磅榜單,榜單上有我們比較熟悉的阿涅斯·瓦爾達、凱莉·雷查德、琳恩·拉姆塞、凱薩琳·畢格羅等導演,也有我們不太熟悉的芭芭拉·洛登、卡瑞恩·庫薩馬等導演
  • 翻拍影史最爛電影獲金球獎青睞,這位攝影師立了大功
    們成群結隊的走進電影院,念著電影裡的臺詞,模仿著電影裡的主人公行為,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朝聖儀式」,也因此「房間」留名「邪典電影」史,成 為其中的佼佼者。(邪典電影,泛指拍攝手法獨特,題材詭異,劍走偏鋒,風格異常,帶有強烈個人觀點,富有爭議性的作品。通常都是低成本製作,不市場為主導因素。)
  • 影史最偉大英雄排行榜,第一不是漫威也不是DC!
    《帝國》雜誌近日推出一份「影史最偉大英雄」排行榜,由雜誌讀者票選投出。漫威、DC、星戰等經典IP中的超級英雄多次上榜!
  • 洛基跟海拉為啥長得那麼像?這位粉絲過度解讀,卻很有意思
    漫威電影《雷神3:諸神黃昏》上映於去年的11月份,超級反派海拉首次登場。這位反派雖然手段殘忍,她卻有著不為人知的悲慘過去。不過,有些漫威粉絲的注意力並不在這裡。不少漫威粉提出了一個問題:死亡女神海拉為什麼跟洛基長的那麼像?
  • 地理文化未解之謎:剛果盆地、阿巴拉契亞山脈、拉普拉塔平原
    阿巴拉契亞山脈又稱「阿巴拉契亞高地」,位於美國東部,是北美洲東部的山系。北起加拿大的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紐芬蘭島西部,從東北向西南延伸,大致同大西洋海岸平行,經加拿大東南沿海和美國東北、東南部,至美國阿拉巴馬州中部。長2600千米。為注入大西洋與墨西哥灣水系的分水嶺,是大西洋海岸平原與內陸中部平原的分界。
  • 契可尼效應:沒成的事最難忘
    這種現象叫做「契可尼效應」。很多人的初戀並未能開花結果,成為上面所說的「未能完成的」、「不成功的」事情,結果深深印入人們的腦海,終生難以忘卻。除了愛情,契可尼效應能解釋生活中的很多現象,比如我們常說的「糾結」。工作中,如果某一件事情做了一半就被打斷,往往你這一天都會不知不覺想起那件事,甚至影響工作效率。
  • 星球大戰主題特展6月將登陸帝都
    發布會合影鳳凰網娛樂訊 2018年3月19日下午14:00,由銀河娛樂、韋信娛樂和366 day公司聯合籌辦的《星球大戰》主題特展的新聞發布會在北京香格裡拉酒店隆重拉開序幕。40年神話級大IP「原力無處不在」,此次星球大戰主題特展,是真真切切讓星球大戰從影史的神話中走向我們的生活,在一代又一代的星戰情懷的狂歡禮中,開啟我們的星戰「英雄的旅程」。從1977年推出星球大戰橫空出世,至今40多年來,「星戰」系列所有影片一共斬獲超過90億美元票房。
  • 新京報:影史中的機器人從哪來?
    原標題:影史中的機器人從哪來?  金庸曾解釋過,所謂「天龍八部」,就是八種似人非人的神祇。在我看來,科幻電影中的機器人形象,就如同天龍八部一樣:似人非人,看似五花八門,卻萬變不離其宗。 近來幾部熱門電影都出現了機器人/人工智慧的形象:《超能陸戰隊》中的私人健康助理大白(圖1)、《超能查派》中被黑幫「撫養大」的查派(圖2),《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中的大反派奧創(包括其無數機器人分身,圖3),還有一部小成本科幻片《機械姬》中讓人分不清到底是人還是機器人的伊娃(圖4)。
  • 影史經典:50部偉大的好萊塢影片,沒錯,是偉大!
    BBC邀請62名全球知名影評人評價美國最偉大的100部影片,在上篇文章盤點排名1到50之後,再度盤點後面的50部。榜單並不是根據票房、觀賞性和評分評選出來的,更多的是影片在影史上的地位及對後世的影響。51.
  • 阿巴拉契亞山脈,為北美洲東部的地形區,是美國東部地區主要地形
    歡迎來到百家號黑貓小哥逛社會,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阿巴拉契亞山脈,為北美洲東部的地形區,是美國東部地區主要地形。阿巴拉契亞山脈為北美洲東部的地形區,介於大西洋沿岸平原與中部平原之間,也是美國東部地區的主要地形。
  • 好萊塢影史最著名的100句經典臺詞,哪一句對你最有觸動?
    知名娛樂媒體《好萊塢報導》(The Hollywood Reporter),邀請了1600多名導演、演員、製片、幕後等電影從業人員,評選出了100句最經典、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英文臺詞。 看看裡面有你鍾愛的那部電影或臺詞嗎? 1.
  • 蟬聯全球票房冠軍,影史最賣座恐怖片果然是它!
    《小丑回魂2》在恐怖片中,它的票房位居影史第4,排第一的還是2017年上映的《小丑回魂1》。兩部影片構成一個完整的故事,而兩部票房加起來,可以說《小丑回魂》是影史最賣座的恐怖片,沒有之一。你知道,十一歲能做的事以後往往做不到了。——《小丑回魂》許多人看完後吐槽電影:沒想到小丑竟然是被一群大人罵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