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ntiers社論:生物標誌物革命——腦衰老標誌物最新總結

2021-01-11 腦科學君

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 雜誌於4月15日刊社論強調了腦衰老相關生物標誌物研究的重要性。文章指出,當前除來源於腦脊液、外周血等體液的生物標誌物,如外泌體、A肽和t-Tau等,神經影像學手段在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研究和實踐中也發揮突出作用。

儘管年齡增長是認知能力下降的主要危險因素,但痴呆症並不是衰老的必然結果,百歲老人一直被視為健康衰老的典範,他們雖高壽,卻得以保持正常的認知表現。為了促進健康的衰老並進一步延長無障礙生活年限(healthspan),有必要深入研究衰老的生物學機制並弄清其機理。在探索腦衰老的生理與病理界限過程中,當前的「生物標誌物革命」在醫學研究和實踐領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01腦脊液生物標誌物

AD研究中最典型的是腦脊液(CSF)來源的生物標誌物。D'Anca等探索了外泌體在生理性衰老與AD、PD等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從外泌體及其可遺傳物質(例如脂質,蛋白質,mRNA和ncRNA)的研究中認識到其雙面作用,外泌體並不是單純執行廢物處理功能,它還是細胞間通訊的基本介質,發揮神經保護作用以防止發生神經變性。由於外泌體可以在多種體液中被檢測到,因此更具備開發為用於臨床實踐的生物標誌物的潛力。

02外周血生物標誌物

通過前瞻性研究,Tay等檢測了患有輕度認知障礙(MCI)和輕度至中度AD的成年人血清中Dickkopf-1(Dkk-1)的水平。結果顯示,疾病進展者的Dkk-1較基線顯著增加,而非進展者在1年後表現出遞減的Dkk-1,這表明由Dkk-1拮抗作用導致的Wnt信號異常在MCI和AD進展中可能發揮了作用。

Sun等證明了cofilin 2的表達在AD患者和不同的AD模型(包括動物和細胞)中均顯著增加,具有良好的區分能力,可以將AD與健康受試者區分開,並可以對AD與血管性痴呆進行鑑別診斷。

Lue等通過研究391名23-91歲的來自亞洲、美國和歐洲的認知正常受試者,分析了年齡與三種血漿AD核心生物標誌物(A40,A42和t-Tau)之間的關係,提供了血漿中不同種類A和t-Tau的正常範圍,並闡明了這些生物標誌物之間從中年到老年的動態關係。

此外,Falconi等研究了從PD患者獲得的人外周血單核細胞和6-羥基多巴胺誘導的PD小鼠模型的紋狀體中腺苷A2A受體(A2ARs)基因的轉錄調控。他們報導了人類細胞和小鼠中A2AR mRNA表達和蛋白質水平增加,並伴隨有組蛋白乙醯化和DNA甲基化,為將來的治療性幹預作出了鋪墊。

03神經影像生物標誌物

該文章的另一個突出主題是神經影像生物標誌物(neuroimaging biomarker)的貢獻。通過結合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低頻波動幅度(ALFF)的靜態和時間動態檢查,Wang、Li等人報導了MCI患者在工作記憶狀態期間的背景網絡變化(尤其是頂葉和顳葉),闡明了MCI患者工作記憶缺陷的神經機制。

Kobayashi等研究了路易體痴呆(DLB)是否遵循AD型軌跡,即澱粉樣β在痴呆症發作之前已開始明顯沉積。他們觀察到REM睡眠行為障礙中的澱粉樣蛋白處於低負荷,這是DLB的前驅症狀,表明這種現象並不總是在DLB認知下降發作之前發生。此外,Wu、Geng等通過使用MRI體素分析來研究神經基質,結果提示在中國漢族人群的AD和MCI患者隊列中,左前皮質和左下額回區域可能參與嗅覺處理。

該研究主題的其他論文闡明了錯誤摺疊的蛋白質積累在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澱粉樣β(Aβ)肽的細胞外蓄積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最近的一種神經影像學手段——[18F]-FMM,不僅能夠追蹤Aβ沉積,還能區分觀察到的Aβ蓄積是自然衰老的特徵還是AD相關的病理過程。[18F] -FMM PET成像可以追蹤整個AD病程中Aβ沉積的縱向變化,類似於[11C] -PIB PET。值得注意的是,Aβ沉積的增加在整個AD病程中並不是恆定的,在痴呆前期沉積速度更快。

04

該社論綜合論述了23篇對腦衰老生物標誌物領域有重要貢獻的文章,以期使讀者得到更多啟發和深入探索,為進一步研究更有效區分生理性與病理性腦衰老的生物標誌物開闢道路。

參考文獻:

GUERINI F R, LIM W S, AROSIO B. Editorial: Biomarkers to Disentangle the Physiological From Pathological Brain Aging, Frontier in Aging Neuroscience, 15 April 2020.

編譯作者:樂行僧 (Brainnews創作團隊)

校審:Victoria, Simon (Brainnews編輯部)

相關焦點

  • Lancet Neurol:AD生物標誌物,哪些最特異?
    Lancet Neurol:AD生物標誌物,哪些最特異?阿爾茨海默病的生物標誌物在臨床和科研的早期診斷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大量的關於阿爾茨海默病標誌物診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腦脊液核心標誌物:β澱粉樣蛋白42(Aβ42),總tau(T-tau)和磷酸化tau(P-tau),以及一些研究發現的其他幾個標誌物,然而一直缺少全面的meta分析總結這些標誌物的特異性。
  • 【盤點】生物標誌物亮點研究一覽
    尋找和發現有價值的生物標記物已經成為目前研究的一個重要熱點。生物谷小編盤點了近年來和多種疾病生物標誌物相關的亮點研究供大家學習。在生物谷主辦的2015生物標誌物研討會中,業內專家也將圍繞生物標誌物展開精彩演講,敬請期待會議現場!
  • 重磅綜述:RNA生物標誌物——癌症精準醫療的前沿
    基於高通量測序技術,累計數據顯示多種RNA分子能夠作為多種疾病的診斷和預後生物標誌物,比如說癌症。特別是在多種生物流體(如血清、唾液和尿液)中可檢出的外泌體RNA(exRNAs),能夠作為早期癌症診斷、腫瘤發展監控、預測治療反應的無創生物標誌物。
  • 李為民教授:心衰生物標誌物的研究進展
    生物標誌物具有多重作用,可以作為鑑別患者異常情況的診斷工具或疾病程度分期的工具、反映疾病預後及預測和監測對幹預的反應情況。來自血液的生物標誌物可以幫助檢測 HF 的存在、確定其嚴重程度、評估未來事件的風險並指導治療。
  • 腫瘤常見生物標誌物之:肺癌
    發現高效肺癌生物標誌物運用於臨床是其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將介紹幾種有研究前景的肺癌生物標記物。 蛋白質水平標誌物:Annexin A2(ANXA2) 膜聯蛋白A2是一種36kDa蛋白,已被驗證為肺癌的一種新型高效生物標誌物。通常在巨噬細胞和內皮細胞中表達,這種蛋白質的作用是控制膜運輸和內吞作用。最近,在不同的癌症,尤其是肺和肝臟惡性腫瘤中觀察到該蛋白質的過表達。
  • 生物標誌物對汙染物的響應過程是怎麼樣的?
    生物標誌物被定義為生物化學、細胞或分子水平上的生物測量,是生物體與環境化學、物理或生物製劑相互作用的結果(WHO,1993)。生物標誌物是生物體暴露於亞致死劑量的有毒化合物時,在基因、分子、細胞、組織等水平上發生異常變化的信號指標(Amiard-Triquet C et al,2012)。這些指標往往能在生物體的結構發生損傷之前預警環境變化,並具有特異性、可操作性、穩定性及廣泛性等特點。
  • 未取得顯著結果 TMB還能成為免疫療法的生物標誌物嗎?
    在這個周末,第20屆世界肺癌大會(WCLC 2019)給我們帶來了大量關於肺癌治療的最新消息。其中,一些積極的結果讓我們看到了為患者帶來創新療法的希望,而另一些看似「不顯著」的結果,也能為我們帶來肺癌治療的新洞見。
  • 由單樣本動態網絡標誌物檢測生物過程/疾病過程的
    該成果首次建立單樣本「landscape」動態網絡標誌物(DNB: dynamic network biomarker)理論和方法,實現基於單個樣本數據可檢測生物動態過程/疾病過程的臨界狀態及其關鍵分子。
  • Nature丨精準醫療最新綜述,四類最有前景的生物標誌物
    7月8日,《Nature Reviews Cancer》發表綜述揭示了生物標誌物在精準醫療領域中的發展現狀,以肺癌為例概述了四種有前景的生物標誌物精準醫療中四類最有前景的生物標誌物精準醫療依賴於生物標誌物如何更好地將疾病風險、預後或治療反應分類。生物標誌物是指可以標記系統、器官、組織、細胞及亞細胞結構或功能變化以及可能發生變化的生化指標,可用於疾病診斷、判斷疾病分期或者用來評價新藥或新療法在目標人群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等,具有非常廣泛的用途。
  • 膠質母細胞瘤的生物標誌物研究進展
    目前治療模式包括外科手術、放射外科、外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和生物治療等。儘管目前在診斷和治療方面取得一定進展,但患者的預後仍很差。GBM的療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腫瘤的分子特徵,了解患者的基因背景有助於制訂診療決策。深入了解GBM的生物標誌物將有助於GBM的診斷、預後和預測,本文對其研究現狀及進展綜述如下。
  • 癌症生物標誌物重要研究成果解讀!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期科學家們在癌症生物標誌物研究領域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不過它們的穩定結構使得它們成為癌症生物標誌物的理想候選對象。【4】JAMA oncology: 生物標誌物能夠提高肺癌的風險預估新聞閱讀:Created line of spinal cord neural stem cells shows diverse promise根據最近發表在《JAMA oncology》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基於生物標誌物能夠提高肺癌的風險診斷準確率。
  • 腫瘤免疫治療生物標誌物大盤點
    與此同時,腫瘤免疫治療生物標誌物的探索也成為了腫瘤免疫治療研究的熱點。 2018年12月16日召開的2018 CSCO腫瘤免疫治療年會暨第二屆廣州國際腫瘤免疫治療論壇上,來自上海同濟大學附屬肺科醫院腫瘤科的蘇春霞教授對腫瘤免疫治療的生物標誌物進行了盤點,醫脈通根據蘇教授的報告整理如下。
  • RNA-seq尋找生物標誌物將更簡單
    血液攜帶的細胞,可提供多種有用的生物標誌物。血液作為一種液體活檢,在臨床研究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因為其取樣的簡便性和快速動態性:大多數的細胞是攜帶氧的紅細胞,在所有血液RNA當中致使球蛋白RNA分子50%–80%的富集。
  • 腫瘤蛋白標誌物論壇搶先看 | CCTB 2020中國腫瘤標誌物學術大會
    毫無疑問,相對基因,蛋白質能更精準的反映生物狀態。篩選潛在的蛋白質標誌物一直是理想腫瘤標誌物追尋過程中不容忽略的一環。近年,蛋白質組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為蛋白質標誌物的篩選帶來革命性變化。去年大會的分論壇裡我們解碼了最新的組學技術用於腫瘤標誌物篩選及臨床應用。
  • 2020年15個心衰生物標誌物全面大盤點!
    心衰生物標誌物可以輔助心衰的預測、早期診斷、預後評估和指導治療,對心衰的防治非常重要。以下對心衰標誌物進行大匯總。、壞死時特異度和敏感度較高的生物標誌物,cTn特別有利於診斷遲發的心肌梗死和不穩定心絞痛(UAP)、心肌炎的一過性損傷。
  • 免疫治療標誌物的後起之秀——TMB
    這是首個證實TMB可作為免疫治療效果預測標誌物的前瞻性臨床研究。TMB高的患者接受納武利尤+伊匹單抗vs.化療的PFSMYSTIC研究在今年的AACR會議上,報導了MYSTIC研究血液TMB作為免疫治療預測生物標誌物的結果,證明TMB成為篩選精準患者的有力預測指標。
  • PD-L1生物標誌物測試平臺行業研究及十四五規劃分析報告
    2019年,全球PD-L1生物標誌物檢測收入近681百萬美元。PD-L1生物標誌物檢測廣泛應用於醫院和診斷實驗室。PD-L1生物標誌物檢測以醫院為主,2019年約佔52.7%。北美是最大的消費地,2019年消費市場份額接近55.63%。歐洲是繼北美之後的第二大消費國,消費市場份額為26.7%。市場競爭並不算激烈。
  • 腫瘤免疫治療的風向標——生物標誌物大盤點
    與此同時,腫瘤免疫治療生物標誌物的探索也成為了腫瘤免疫治療研究的熱點。 2018年12月16日召開的2018 CSCO腫瘤免疫治療年會暨第二屆廣州國際腫瘤免疫治療論壇上,來自上海同濟大學附屬肺科醫院腫瘤科的蘇春霞教授對腫瘤免疫治療的生物標誌物進行了盤點,醫脈通根據蘇教授的報告整理如下。
  • 生物標誌物研究新歸宿 | Biomarker Research主編談SCIE收錄
    隨著個性化醫療及個體健康的發展,生物標誌物的研究也在快速進步。Biomarker Research 旨在發表來自所有生物醫學學科的生物標誌物相關的原創發現、新的概念、新的方法、評論及綜述;致力於為新發現和新知識提供快速發表途徑。
  • 乳腺癌早期診斷的新型潛在生物標誌物——MicroRNA | MDPI
    因此,迫切需要鑑定可為乳腺癌患者提供更準確診斷信息的生物標誌物。 具體而言,循環miRNA已開始作為檢測不同癌症類型的有用生物標記。miRNA可以在體液 (例如血漿) 中輕易檢測到穩定分子,因此miRNA有望成為預後和預測性生物標誌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