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標誌物對汙染物的響應過程是怎麼樣的?

2020-08-04 科學角

生物標誌物被定義為生物化學、細胞或分子水平上的生物測量,是生物體與環境化學、物理或生物製劑相互作用的結果(WHO,1993)。生物標誌物是生物體暴露於亞致死劑量的有毒化合物時,在基因、分子、細胞、組織等水平上發生異常變化的信號指標(Amiard-Triquet C et al,2012)。這些指標往往能在生物體的結構發生損傷之前預警環境變化,並具有特異性、可操作性、穩定性及廣泛性等特點。利用生物標誌物進行水生環境進行汙染監測和評價,能夠克服化學分析方法難以反映生態毒性的缺陷,並能檢測出低於化學儀器檢測限的汙染水平(趙順順等 2010)。在不同水平的生物標誌物中,分子生物標誌物可以通過分子水平上的變化,直接反映汙染物與生物細胞靶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後果,具有很高的靈敏性和特異性,適用於環境汙染的早期預警(孟範平等 2011)然而,它們可能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例如環境條件,以及物種的生態和生理特徵;這些因素可能是任何評估中變異性的重要來源(Martínez-Álvarez et al., 2005; van der Oost et al., 2003)。

生物標誌物對汙染物的響應過程是怎麼樣的?

乙醯膽鹼酯酶(AChE)

AChE是一種生物神經系統傳導信息的一種關鍵性酶,普遍存在於大多數動物體內。正常生理條件下,當生物體發生神經衝動時,釋放出乙醯膽鹼,完成傳導作用後,由AChE將乙醯膽鹼迅速水解為乙醯和膽鹼;而汙染物進入機體後,通過抑制AChE活力使其無法催化乙醯膽鹼的水解,造成後者大量積聚,導致神經傳導功能紊亂。已有研究表明,重金屬和B[a]P對AChE活性有明顯的抑制效應。野外研究同樣發現,汙染嚴重的採樣點中地中海貽貝(M. galloprovincialis)鰓的AChE活性顯著降低。

生物標誌物對汙染物的響應過程是怎麼樣的?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過氧化氫酶(CAT)

氧化應激系統在抵抗外源性物質汙染和其他刺激方面起著重要作用(Velisek et al.,2011),它可以誘導氧化自由基(ROS)的產生並損傷機體。SOD和CAT是清除過量ROS的主要抗氧化酶。SOD可以將ROS轉化為H2O2,CAT則將H2O2轉化為H2O和O2,以維持自由基的平衡(Ge et al.,2015;Chenet al,2014)。大量的室內毒性試驗表明,環境中汙染物濃度較低或者暴露時間較短時,生物體內的SOD活性會被誘導升高,但當暴露於較高濃度的汙染物或者長時間暴露時,SOD的誘導程度會逐漸降低,甚至出現抑制,以至於其活性與環境中汙染物濃度或含量呈現負相關。CAT對汙染物的響應與SOD相似,在低濃度暴露條件下,生物體內CAT酶活性會顯著升高,隨著汙染物濃度升高,誘導程度逐漸降低。趙元鳳等將毛蚶在含重金屬的海水中暴露培養6d後,發現雙殼類肌肉組織中CAT活性出現先誘導後抑制的變化趨勢,而SOD活性則是先升高而後基本不變,表明CAT是一種對氧化逆境敏感性優於SOD的生物標誌物。

生物標誌物對汙染物的響應過程是怎麼樣的?

脫乙基酶(EROD),穀胱甘肽S-轉移酶(GST)

外源性汙染物在機體內的解毒過程總共分為第一階段(生物轉化)和第二階段(結合)階段。生物轉化階段一相代謝酶EROD被認為是汙染的重要生物標誌物(He etal .,2012;Zhengetal,2016;Caoet al ., 2017)。其誘導機制屬於芳香烴受體(arylhydrocarbon receptor, AhR)介導型,在多環芳烴(PAHs)、多氯聯苯(PCBs)等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的生物轉化中起關鍵作用而往往被誘導。GST是與EROD相關的生物標誌物,被認為是生物體內重要的結合II期酶,可以催化I期代謝物與GSH的結合,有利於排除體內有毒物質(Antonino et al.,2015)。已有研究表明,重金屬可快速誘導地中海貽貝(M. galloprovincialis)、截形斧蛤(D. trunculus)GST活性的增加;但在一些實驗研究中發現重金屬對棕色貽貝(P.perna)、地中海貽貝(M. galloprovincialis)GST的誘導比較緩慢,鰓和消化腺中的GST酶活性對重金屬暴露響應不顯著。說明GST的誘導性可能與汙染物種類有關,並因物種而異。

生物標誌物對汙染物的響應過程是怎麼樣的?

丙二醛(MDA)

應激狀態下積累的活性氧(ROS)可以攻擊細胞膜上的不飽和脂肪酸(PUFA)。這個過程能觸發脂質過氧化(LPO)形成脂質過氧化物,這是一種細胞氧化損傷的典型標誌物(Company et al.,2004;Xiaet al . 2017)。丙二醛含量被認為是一個關鍵的指標在脂質過氧化方面,因為它是PUFA的主要氧化產物(He et al.,2012;xiaetal,2016)。Vlahogianni等將紫貽貝(M. galloprovincialis)分別在含有半致死濃度重金屬的海水中暴露培養10d,發現貽貝鰓和外套膜中MDA含量均比對照組顯著升高,同時CAT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表明在重金屬汙染壓力較重時,脂質過氧化水平的升高抗氧化酶活性基本都是下降趨勢,意味著生物氧化壓力超出了生物體的抗氧化防禦能力。Taylor等[68]將毛蚶(Anadara trapezia)在Pb含量分別為100和300μg/g的沉積物中培養56d,發現鰓和肝胰臟中的MDA含量明顯升高。

相關焦點

  • 由單樣本動態網絡標誌物檢測生物過程/疾病過程的
    該成果首次建立單樣本「landscape」動態網絡標誌物(DNB: dynamic network biomarker)理論和方法,實現基於單個樣本數據可檢測生物動態過程/疾病過程的臨界狀態及其關鍵分子。
  • JCO:標誌物鑑定出對它莫西芬響應的乳腺癌患者
    傑佛遜凱末爾腫瘤中心的癌症研究人員和國際小組的合作人員已經發現一種乳腺癌生物標誌物,這種標誌物有助於鑑定對抗雌激素治療響應的女性,這項研究發表在5月16日在線《臨床腫瘤學雜誌》上。抗雌激素藥物,最著名的它莫西芬(三苯氧胺),廣泛用於治療雌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病人。但是,約三分之一的它莫西芬治療患者對其不響應。
  • 海化室王海燕研究員在環境中多類典型汙染物生物毒性效應的研究...
    中國網4月14日訊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獲悉,近日,海化室王海燕研究員在環境中多類典型汙染物生物毒性效應的研究工作取得新進展隨著環境中汙染物種類和數量的激增,對於汙染物生物毒性的快速檢測和評估的需求也隨之增加。7-乙氧基-異吩噁唑酮-脫乙基酶(EROD)作為特定的一種生物標誌物,被廣泛用於研究多環芳烴類汙染物。傳統的EROD測試基於生物活體實驗,存在著耗時長、消耗大量生物樣本的缺陷,因而限制了汙染物的研究數量和研究速度,甚至會導致動物倫理的爭議。
  • 我國實現顆粒物毒性活體生物標誌物無創在線監測
    近日,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要茂盛教授與復旦大學化學系鄭耿峰教授合作集成利用活體大鼠暴露呼出氣採樣、微流控以及商業化矽納米線生物傳感器創建了dLABer系統,實現實時監測活體呼出氣中的汙染物暴露生物標記物,可直接用於無創在線研究空氣汙染所導致的健康效應
  • 【盤點】生物標誌物亮點研究一覽
    個體化醫療正越來越受到臨床醫學界的重視,而生物標誌物是實施個體化醫療的基礎。生物標記物(Biomarker)是近年來隨著免疫學、分子生物學和基因組學技術的發展而提出的一類與細胞生長、增殖、疾病發生等有關的標誌物。生物標誌物能反映正常生理過程或病理過程或對治療幹預的藥物反應,在早期診斷、疾病預防、藥物靶點確定、藥物反應以及其他方面發揮作用。
  • Frontiers社論:生物標誌物革命——腦衰老標誌物最新總結
    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 雜誌於4月15日刊社論強調了腦衰老相關生物標誌物研究的重要性。文章指出,當前除來源於腦脊液、外周血等體液的生物標誌物,如外泌體、A肽和t-Tau等,神經影像學手段在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研究和實踐中也發揮突出作用。
  • 腫瘤常見生物標誌物之:肺癌
    發現高效肺癌生物標誌物運用於臨床是其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將介紹幾種有研究前景的肺癌生物標記物。 腫瘤標誌物是指在惡性腫瘤的發生和增殖過程中,由腫瘤細胞的基因表達而合成分泌的或是由機體對腫瘤反應而異常產生的/或升高的、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包括蛋白質、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產物等,存在於患者的血液、體液、細胞或組織中,可用生物化學、免疫學及分子生物學等方法進行檢測。
  • 李為民教授:心衰生物標誌物的研究進展
    生物標誌物具有多重作用,可以作為鑑別患者異常情況的診斷工具或疾病程度分期的工具、反映疾病預後及預測和監測對幹預的反應情況。來自血液的生物標誌物可以幫助檢測 HF 的存在、確定其嚴重程度、評估未來事件的風險並指導治療。
  • 腫瘤免疫治療生物標誌物大盤點
    與此同時,腫瘤免疫治療生物標誌物的探索也成為了腫瘤免疫治療研究的熱點。 2018年12月16日召開的2018 CSCO腫瘤免疫治療年會暨第二屆廣州國際腫瘤免疫治療論壇上,來自上海同濟大學附屬肺科醫院腫瘤科的蘇春霞教授對腫瘤免疫治療的生物標誌物進行了盤點,醫脈通根據蘇教授的報告整理如下。
  • 腫瘤免疫治療的風向標——生物標誌物大盤點
    與此同時,腫瘤免疫治療生物標誌物的探索也成為了腫瘤免疫治療研究的熱點。 2018年12月16日召開的2018 CSCO腫瘤免疫治療年會暨第二屆廣州國際腫瘤免疫治療論壇上,來自上海同濟大學附屬肺科醫院腫瘤科的蘇春霞教授對腫瘤免疫治療的生物標誌物進行了盤點,醫脈通根據蘇教授的報告整理如下。
  • ...分子共組裝與生物功能分子響應解組裝策略開展多模態活體成像分析
    ,利用分子共組裝和響應性解組裝過程,產生螢光/19F MRS/1H MRI三種模態信號變化,應用於肝臟中GSH水平的無創、實時監測,進而快速評估脂多糖誘導的急性肝炎和抗炎藥物療效。生物標誌物特異性成像探針,能夠對疾病標誌物進行準確的成像分析,已成為疾病早期檢測的重要工具。雖然人們已經開發出炎症標誌物(如活性氧和鹼性磷酸酶)特異性響應的分子影像探針用於在活體層面對急性肝炎進行成像分析,然而這些已報導的探針主要基於螢光成像,無法對較深位置的肝臟進行高解析度的成像分析。因此,急性肝炎的活體成像檢測仍有較大挑戰。
  • 重磅綜述:RNA生物標誌物——癌症精準醫療的前沿
    基於高通量測序技術,累計數據顯示多種RNA分子能夠作為多種疾病的診斷和預後生物標誌物,比如說癌症。特別是在多種生物流體(如血清、唾液和尿液)中可檢出的外泌體RNA(exRNAs),能夠作為早期癌症診斷、腫瘤發展監控、預測治療反應的無創生物標誌物。
  • 膠質母細胞瘤的生物標誌物研究進展
    目前治療模式包括外科手術、放射外科、外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和生物治療等。儘管目前在診斷和治療方面取得一定進展,但患者的預後仍很差。GBM的療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腫瘤的分子特徵,了解患者的基因背景有助於制訂診療決策。深入了解GBM的生物標誌物將有助於GBM的診斷、預後和預測,本文對其研究現狀及進展綜述如下。
  • RNA-seq尋找生物標誌物將更簡單
    血液攜帶的細胞,可提供多種有用的生物標誌物。血液作為一種液體活檢,在臨床研究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因為其取樣的簡便性和快速動態性:大多數的細胞是攜帶氧的紅細胞,在所有血液RNA當中致使球蛋白RNA分子50%–80%的富集。
  • MRI成像生物標誌物:如何落實實踐,精準管理慢性腎臟病_MRI成像生物...
    腎活檢是目前唯一的可評估腎臟微結構的方法,但具有侵入性和取樣誤差等缺點。因此,臨床亟需診斷、預後特異性更高的檢測方法,提高生物標誌物的檢測,明確病因或病理生理過程。而腎臟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MRI)技術的進展可很好的彌補這些缺陷。MRI可生成定量成像生物標誌物,對腎臟血流量,組織灌注,氧合和微結構(包括炎症和纖維化)的變化十分敏感。
  • 癌症生物標誌物重要研究成果解讀!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期科學家們在癌症生物標誌物研究領域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不過它們的穩定結構使得它們成為癌症生物標誌物的理想候選對象。【4】JAMA oncology: 生物標誌物能夠提高肺癌的風險預估新聞閱讀:Created line of spinal cord neural stem cells shows diverse promise根據最近發表在《JAMA oncology》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基於生物標誌物能夠提高肺癌的風險診斷準確率。
  • Oncogene:生物標誌物揭示癌症發病原因
    2014年10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研究發現,蛋白質CLIP2 的表達了提供一項關於放射是否引起乳頭狀甲狀腺癌信息。通過這一發現科學家們確定了一個診斷癌症的新的生物標誌物。科學家們的研究能夠證實,CLIP2作為放射標誌物在通過放射性碘輻射後基因活性和蛋白表達量同時增加。CLIP2在通過射線照射甲狀腺腫瘤後似乎顯得特別重要。Martin Selmansberger博士帶領的團隊研究發現高水平的CLIP2含量和曾經通過放射治療乳頭狀甲狀腺瘤的患者之間有一定的關係。
  • 乳腺癌早期診斷的新型潛在生物標誌物——MicroRNA | MDPI
    因此,迫切需要鑑定可為乳腺癌患者提供更準確診斷信息的生物標誌物。 這是一組小的非編碼RNA,它們參與調節一系列的發育和生理過程,其失調與癌症有關。具體而言,循環miRNA已開始作為檢測不同癌症類型的有用生物標記。miRNA可以在體液 (例如血漿) 中輕易檢測到穩定分子,因此miRNA有望成為預後和預測性生物標誌物[3]。
  • 科學家鑑定出影響妊娠成功率的精子生物標誌物
    雖然在形成胚胎的過程中,精子只提供細胞核,但是有研究表明,精子的非細胞核部分在這一過程中也起著重要作用。近日,麻薩諸塞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研究人員在精子線粒體DNA中鑑定了一種單指標生物標誌物,該標誌物可預測男性生殖健康和妊娠成功率。
  • 2020年15個心衰生物標誌物全面大盤點!
    心衰生物標誌物可以輔助心衰的預測、早期診斷、預後評估和指導治療,對心衰的防治非常重要。以下對心衰標誌物進行大匯總。、壞死時特異度和敏感度較高的生物標誌物,cTn特別有利於診斷遲發的心肌梗死和不穩定心絞痛(UAP)、心肌炎的一過性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