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子共組裝與生物功能分子響應解組裝策略開展多模態活體成像分析
腹部超聲或計算機斷層掃描成像往往只能檢測到在肝炎後期已經產生顯著病理變化的異常肝組織,而且該方法缺乏特異性,無法實現急性肝炎的早期、準確診斷。生物標誌物特異性成像探針,能夠對疾病標誌物進行準確的成像分析,已成為疾病早期檢測的重要工具。
-
利用水質在線預警技術監測水質變化
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水質檢測中心翟家驥在會上做題為「利用水質在線預警技術監測水質變化」的報告。尤其,對於汙水處理廠,及時有效的發現進水的異常狀態,對於構築物和活性汙泥都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同時也能夠更好的確保出水水質穩定,這其中水質在線監測預警技術將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水質在線預警系統一般包括樣品採集設備、水質在線監測儀器、數據採集設備、數據傳輸設備、通訊設備和終端接收設備等。
-
南京大學葉德舉教授課題組提出分子共組裝與生物功能分子響應解組裝策略開展多模態活體成像分析
、實時監測,進而快速評估脂多糖誘導的急性肝炎和抗炎藥物療效。生物標誌物特異性成像探針,能夠對疾病標誌物進行準確的成像分析,已成為疾病早期檢測的重要工具。因此,急性肝炎的活體成像檢測仍有較大挑戰。,可以對GSH特異性響應,通過螢光、19F-MRS和1H-NMR三種成像信號準確檢測肝臟中GSH水平的變化,從而實現對肝臟炎症的無創、實時、準確的成像分析。
-
復旦張凡團隊 在近紅外螢光壽命活體成像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那麼,未來是否能開發一種全新的技術,無需通過手術切片操作,就可以無創地實現腫瘤精準診斷?技術進步:螢光成像逐步應用於活體多重成像研究螢光是自然界中常見的一種發光現象,可以通過螢光探針介質來對生物體組織進行成像檢測。螢光成像不僅具備了實時性和高空間解析度等特點,同時還能通過多個不同波長的螢光信號,以實現多個待測物的同時多通道檢測。
-
上海藥物所發現一個潛在的遺傳毒性生物標誌物基因
遺傳毒性評價是藥物安全性評價研究中的一個關鍵環節,不但是先導化合物早期毒性篩選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規範的藥物臨床前安全性評價研究中重要的評價方法和技術,是判斷新藥能否進入臨床試驗的重要依據。目前,基於「早期發現、早期評價」的理念,探索新的技術和方法,尋找新的生物標誌物,是國際上藥物安全性評價遺傳毒性研究的趨勢和熱點。
-
PLoS One:任進等發現了一個潛在的遺傳毒性生物標誌物-GLN基因
遺傳毒性評價是藥物安全性評價研究中的一個關鍵環節,不但是先導化合物早期毒性篩選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規範的藥物臨床前安全性評價研究中重要的評價方法和技術,是判斷新藥能否進入臨床試驗的重要依據。目前,基於「早期發現、早期評價」的理念,探索新的技術和方法,尋找新的生物標誌物,是國際上藥物安全性評價遺傳毒性研究的趨勢和熱點。
-
我國水汙染源在線監測現狀與發展
儀器信息網訊 2014年11月26日,在「第七屆中國在線分析儀器應用及發展國際論壇暨展覽會」的「在線水質分析專題報告會」上,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孫海林作《我國水汙染源在線監測現狀與發展》主題發言。
-
材料學院李保強副教授在基於納米碳點實時無創可視化監測生物材料...
哈工大報訊(材料/文)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和面上項目支持下,我校材料學院周玉院士團隊骨幹成員李保強副教授在基於納米碳點實時無創可視化監測生物材料體內降解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長文形式(Full Article)發表在國際生物材料領域的權威期刊《生物材料》(Biomaterials)上(影響因子8.40,DOI:10.1016/j.biomaterials.2017.08.039),為實時無創可視化監測生物材料體內降解提供了新型螢光探針。論文第一作者為2013級博士生王磊,李保強副教授為唯一通訊作者,哈工大為第一署名單位。
-
海化室王海燕研究員在環境中多類典型汙染物生物毒性效應的研究...
中國網4月14日訊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獲悉,近日,海化室王海燕研究員在環境中多類典型汙染物生物毒性效應的研究工作取得新進展隨著環境中汙染物種類和數量的激增,對於汙染物生物毒性的快速檢測和評估的需求也隨之增加。7-乙氧基-異吩噁唑酮-脫乙基酶(EROD)作為特定的一種生物標誌物,被廣泛用於研究多環芳烴類汙染物。傳統的EROD測試基於生物活體實驗,存在著耗時長、消耗大量生物樣本的缺陷,因而限制了汙染物的研究數量和研究速度,甚至會導致動物倫理的爭議。
-
從2D到3D---在線水質分析儀器對水質指標的多維度監測
在這個時期,為應對生物指標不能直接實時在線監測的局限性,水質科學家和水處理工藝專家們提出了許多間接測量的方法,具體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採用水質替代指標,水質替代指標是指一類特定的水質參數,可以綜合反映水體的某一類別的水汙染情況或水處理過程中某些不能實現在線監測而且實驗室分析也非常繁瑣水質指標的變化。
-
市場規模超25億美元,可穿戴生物傳感設備前途無量
不過,目前已經商業化的可穿戴設備主要實現心電圖(ECG)和光電容積圖(PPG)測量心率,分別屬於電化學和光學生物傳感器類型。除了這兩類傳感器,可穿戴設備其實還有一類更具價值的生物傳感器。生物傳感器通過無創測量體液中的生化標誌物來反映生理狀態。這些生物標誌物主要包括汗液、淚液、唾液和間質液,以及體液中的代謝物、細菌及激素等。
-
山西運城市大氣揮發性有機物(VOCs)走航監測系統及顆粒物PM2.5在線...
山西運城市大氣揮發性有機物(VOCs)走航監測系統及顆粒物PM2.5在線源解析系統採購項目中標公告北極星VOCs在線訊:一、項目編號:Z14080001592014070101二、項目名稱:運城市大氣揮發性有機物(VOCs)走航監測系統及顆粒物
-
生物能源助力我國實現「碳中和」
這是中國向全球首次明確實現碳中和的時間點,也是迄今為止各國中作出的最大減少全球變暖預期的氣候承諾。2016年11月生效的《巴黎協定》提出目標,期望在2051年至2100年間,全球達到碳中和。同時,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並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努力。中國此次提出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對《巴黎協定》原定目標的主動提升。
-
可穿戴生物傳感設備:市場規模超25億美元,可對汗液、淚液及唾液...
不過,目前已經商業化的可穿戴設備主要實現心電圖(ECG)和光電容積圖(PPG)測量心率,分別屬於電化學和光學生物傳感器類型。 除了這兩類傳感器,可穿戴設備其實還有一類更具價值的生物傳感器。生物傳感器通過無創測量體液中的生化標誌物來反映生理狀態。這些生物標誌物主要包括汗液、淚液、唾液和間質液,以及體液中的代謝物、細菌及激素等。
-
李為民教授:心衰生物標誌物的研究進展
早期診斷和早期幹預對改善 HF 患者預後、降低死亡率至關重要,而一些生物標誌物對 HF 臨床診斷與鑑別診斷、療效評估、危險分層及預後評估有重要價值。在第十二屆東方心臟病學會議上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李為民教授就《生物標誌物和射血分數——心衰監測標誌的討論》進行了介紹。
-
福建物構所基於稀土納米螢光探針實現唾液腫瘤標誌物即時檢測
早期準確、靈敏地檢測腫瘤標誌物對於降低其死亡率十分重要。人體唾液中含有幾十種生物標誌物,包括蛋白質、核酸、電解質和激素等,可提供有關口腔和全身健康狀況的重要信息,因此唾液檢測在癌症早期診斷中具有較大的應用潛力。
-
活體箭毒蛙 北京截獲裝有毒性超強的「青蛙」郵件
活體箭毒蛙 北京截獲裝有毒性超強的「青蛙」郵件時間:2015-09-18 13:23 來源:信報網 責任編輯:曉蕊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京口岸截獲箭毒蛙來源:信報網 近日,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郵件辦國檢人員利用關、檢X光機一機兩屏查驗模式,在一件來自香港的進境郵包中查獲1隻活體蛙科動物,經鑑定為世界上毒性最強的物種之一箭毒蛙
-
10個箭毒蛙活體被截獲 屬於毒性最強的物種之一
10個箭毒蛙活體被截獲 屬於毒性最強的物種之一時間:2016-04-19 11:54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10個箭毒蛙活體被截獲 屬於毒性最強的物種之一 箭毒蛙是世界上最美麗的青蛙,也是毒性最強的物種之一。
-
...螢光成像定量檢測多個腫瘤標誌物-螢光,成像,腫瘤,切片,張凡...
原標題:腫瘤精準診斷新方法有望試行螢光成像定量檢測多個腫瘤標誌物 復旦大學昨天發布一項最新科研重大突破成果,並引起了國際關注。該校化學系教授張凡團隊經實驗發現,近紅外螢光壽命成像技術可運用於活體多重檢測當中,有望成為一種全新的腫瘤精準診斷方法。 目前,對組織進行切片仍為臨床醫學中診斷腫瘤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