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我們生活在太陽系中,人類的生命起源離不開太陽。與此同時,太陽系中的其他星球也因為距離太陽的遠近不同,有著各自獨特的性質。太陽的距離主要影響了星球的表面溫度,除此之外,星球自身的磁場也對星球的性質有影響。
隨著人類的天文學技術以及航天航空技術的飛速發展,科學家已經對太陽系中的其他星球有了初步的認識與了解。其中距離地球越近的星球,人類對它的了解就越深。比如說月球,科學家對月球的了解可以說是跟地球一樣了。不僅各種各樣的探測器都已經在月球著陸,甚至連太空人都登陸過月球了。而稍微再遠一點的火星,別看它現在看上去是一幅光禿禿的樣子。通過美國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我們已經了解到,火星在遙遠的四十多億年前,曾經也有過浩瀚的大海以及濃厚的大氣層,說不定還有過生命的存在。
但是僅僅過了3億年後,火星的大氣層就消失了。因為火星的內核不知道遭受了什麼影響,突然開始冷卻。而火星的磁場也以為內核的冷卻而消失了。失去磁場保護的大氣層無依無靠,就像水中的浮萍一樣四處飄散。在太陽風的驅使下,火星大氣層逐漸消失,變成了現在這一幅荒涼的景象。因此,我們是否能定下一個結論,就是如果一顆星球失去了磁場的保護,那麼它的大氣層就會蕩然無存了呢?當然不是,火星的鄰居金星就是一個很好的反例。金星雖然沒有磁場的保護,但是它仍然擁有一個緻密的大氣層。
既然如此,我們不禁會產生一個疑問:為什麼金星與火星是緊緊相鄰的兩顆星球,沒有磁場保護的金星有著濃密的大氣層,而相同情況下的火星卻沒有呢?這裡我們首先就要了解火星的大氣層是怎麼被太陽風吹走的。太陽風並不是我們平常感受到的風,而是由太陽輻射出的一團電子風暴,它是帶電的。而地球的大氣層之所以沒有被太陽風吹走是因為地球存在的磁場就像一個屏蔽罩一樣,太陽風的帶電粒子會受到磁場的力,在感應到地球的磁場之後就會自覺地繞道而行。
但是,太陽風雖然威力很強大,其帶電粒子的一秒鐘的流速甚至超過了幾十萬千米,但也不是沒有對手的。在星球自身的引力面前,太陽風的力量就顯得力不從心了。就像在地球上一樣,雖然暴躁的颱風可以吹走路燈,籃球場,甚至還能把樹木給攔腰折斷。但是對於一切新建的建築物來說,可以說是紋絲不動。科學家發現,一顆星球的引力大小與其自身的質量呈正相關關係。經過計算,火星的質量只有金星的七分之一左右,所以它的引力也只有金星的七分之一,所以金星強大的引力就將它的大氣層保下來了。
如果我們再深入地調查研究,我們會發現金星與地球的環境也差不多,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上,為什麼金星的大氣層比地球的厚,氣壓接近地球的一百倍了。這是因為,金星的大氣含量中,二氧化碳就佔了百分之九十五。而二氧化碳的相對分子質量是28,屬於比較重的氣體了,所以金星的大氣壓才如此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