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來 我們練練「鐵掌水上漂」

2020-12-06 快科技

在武俠片中,經常會出現在水面上奔跑的大俠,這是傳說中的輕功。15世紀的發明家達文西為我們留下了水上行走工具的素描圖,似乎從古代開始,人們就對水面行走抱有很大的興趣。

在生物界,確實有一些生物可以在水面行走,甚至能夠在水面上奔跑。這些生物是如何實現水面行走的呢?有沒有一種方法使人類也能夠在水面奔跑呢?


少林大師的這種「水上漂」功夫雖然用了三合板,但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不過也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內

在美洲中部的森林裡生活著一種叫皇冠鬣蜥(Basiliscus sp.)的蜥蜴。這種蜥蜴體重大約為2~500克,但卻能夠在水面上迅速奔跑,的確非常罕見。

據了解,能在水面奔跑的蜥蜴還有其他幾種,但一出生就能做到的只有皇冠鬣蜥。

皇冠鬣蜥一般生活在水邊,擅長遊泳或長時間潛於水底,而展示其驚人的水面奔跑功夫,是在它逃避鱷魚或蛇等捕食者的時候。

體重幾十克的皇冠鬣蜥,可以用後腳以每秒約1.5米、20步的速度前進。

由於聖經裡有關於基督教徒在水面行走的記錄,於是在中美洲,人們將這種能在水面行走的皇冠鬣蜥親切地稱之為「Jesus Christ Lizards(基督蜥蜴)」。

下沉之前邁出下一步,靠力量奔跑的蜥蜴

簡單來說,皇冠鬣蜥的奔跑方法就是在身體下沉之前腳向前再邁一步。

雖說如此,水畢竟是流體,一般情況下,動物想要在水面行走或奔跑,會因水面無法支撐體重而下沉,所以說,要實現水面行走,關鍵是怎樣獲得支撐身體的力。

那麼,皇冠鬣蜥在水面奔跑的時候,水面上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仔細研究皇冠鬣蜥的水面奔跑方法後發現,它使用後腳拍擊水面,將腳向下放至水中,向後划水,抬腳往前落,快速重複這四個步驟。在皇冠鬣蜥這樣奔跑的過程中,有三種力作用於它的身體。

以上為高速攝像機拍攝的綠雙冠蜥(20.8克)水面奔跑圖(奔跑速度為每秒1.4米)。左腳的形狀用黃線表示。背景方格間隔為2釐米。為了看清移動的距離,我們在相同的位置用深藍色圓點標記。圖下方的粗箭頭表示左腳的移動,數字表示腳每旋轉拍打一次的時間內腳的不同動作所佔的時間比(實驗中體重在2.8~78克範圍內的11隻綠雙冠蜥的平均值)。右腳的移動要慢半周。

皇冠鬣蜥水面奔跑時產生的三種力

首先發揮作用的是腳從上方拍擊水面的瞬間產生的「衝擊力」。這種向上的力支撐著身體,在被拍擊的水加速結束之前的一瞬間發揮作用。拍擊的力量越大,水的加速度越大,而且,腳的面積越大,攪動的水越多。

比衝擊力稍晚一會兒產生的力叫做「浮力」。高速旋轉拍打的腳將水推開,水面以下會出現一個蜥蜴身體長度的柱狀漩渦,像是將腳包圍住(實驗圖像不太清晰)。由於這個氣柱的存在,浮力產生了。就像是按下水面的洗臉盆底,洗臉盆會感受到一種向上頂壓的力,這種浮力的道理是一樣的。但是,這個凹陷會立刻恢復,浮力也就隨之消失。

圖為水面奔跑的綠雙冠蜥(Basiliscus plumifrons),拍攝於哥斯大黎加。這種蜥蜴身長可以生長至60釐米以上,包含長尾巴在內。就是這位高手擁有高速旋轉拍水的驚人腳功。

綠雙冠蜥的奔跑方法 

緊隨浮力之後產生的力叫做「流體動力」,即划水時的抵抗力,與划水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該力主要產生於腳往下往後劃的過程中,成為身體向上方的支撐力和向前的推動力。在上方發揮作用的支撐力加上之前的浮力,正好超過支撐體重所需要的力。

最後,皇冠鬣蜥之所以不會沉水,是因為腳在後面不斷划水,在邁出下一步之前身體要下沉的一瞬間,被腳拍擊水面瞬間產生的「衝擊力」和「浮力」及向上的「流體動力」支撐住。

最重要的是,這種拍擊水面的巨大力量能夠快速並連續地產生。

另外,皇冠鬣蜥的腳掌和腳趾很長,腳趾中間有蹼。這些蹼在腳拍擊水面時會伸展開,而當腳離開水面時又會合攏。這樣,就會放大腳下壓水面時的流體動力,減少離開水面時的阻力。同時,為了更強烈地拍擊水面,皇冠鬣蜥會使身體扭曲,讓腳大幅度扭轉。

水面小型昆蟲使用「表面張力」

說到能在水面行走的生物,許多人會想到水黽吧。我們剛才分析發現,皇冠鬣蜥依靠驚異的身體能力實現了水上行走,但在小型昆蟲中,這種水面行走的現象並不罕見。水黽等小型昆蟲在水面滑行利用的是在水面上產生的一種用顯微鏡才能分辨的微觀力,即「表面張力」。

表面張力可以讓液面自動收縮。在這種表面張力的作用下,對於可以用腿疏水划行的昆蟲來說,水面就蹦床一樣。

如果用接觸水面的腿划水前行,表面張力不僅會把身體支撐在水面上的,而且會根據昆蟲的大小,助其跳躍。同時,如果昆蟲的身體沉在水裡,那表面張力就幫助其將身體按壓在水面。

另外,水黽的腿上有很多剛毛,而且每根剛毛上都有很多精細的凹槽結構。由於這種凹凸的表面會吸附許多空氣(形成氣墊),從而讓水黽可以在水上自由穿梭滑行。

根據表面的「素材」種類不同,疏水性會有所差異,而一些表面構造可以提高疏水性。例如,在包括荷葉等植物在內的許多生物身上,我們都能看到這種構造。

靠划水或排放分泌物前進

依靠表面張力浮動於水面的小型昆蟲,具有水面移動的各種技能。

水黽可以在水上輕捷地前行,有6條用來划水的腿,它先使用正中間的腿,像船槳一樣划水。此時,腿後方會形成漩渦,在這個漩渦的作用下推動身體向前。據悉,鳥和魚也會有效地利用這種漩渦獲得推動力。


水黽(體長15毫米左右)用正中間的一對長腿,像船槳一樣划行前進


水面滑行的水黽(體長約10毫米)後方形成的漩渦。拍攝中對水面進行了染色處理

此外,像寬蝽或隱翅蟲等,這類昆蟲通過腳尖排放油脂前進。研究發現,與普通用腳前行相比,寬蝽的速度能夠達到2倍(最快每秒17釐米)。這是因為油脂具有降低水面張力的作用。前後水面產生了表面張力差,從而促使水流動,推動身體前行。


寬蝽(體長几毫米)通過排放油脂使得前後水面形成表面張力差而前進。圖中白色部位是油脂。拍攝中對水面進行了染色處理

有一種遊戲使用的也是這個原理。用結實的紙剪一個船型,在船尾放一塊與水接觸的肥皂。因為肥皂會降低水面的張力,肥皂浮於水面,隨著它的溶化,船會不斷前進,這就是所謂的「肥皂船」。

如何爬水坡?

仔細觀察物體所接觸的水面後發現,由於表面張力,水面形成了一個「坡」。對於許多體長只有幾毫米的水上步行昆蟲來說,這可是個難以攀登的「坡」。


尺蝽(體長約10毫米左右)用沉在水中的趾甲和腳抓水,攀登水坡

靠表面張力漂浮

在液面上,有一種可以收縮表面積的力——「表面張力」。這種力沿著液面的方向(切線方向)發揮作用,所以就會按照圖中紅色箭頭的方向作用於液面上漂浮的物體。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動物腿部不動就能在水面上行進。取食睡蓮葉的榆黃葉甲,其幼蟲喜歡沉於水中,所以不擅長用腿進行水面行走。但是,如果反弓後背,即使腿部不動也能夠滑行到睡蓮葉附近。


榆黃葉甲(體長約10毫米左右)反弓後背,改變水面的形狀,利用表面張力接近親水性的樹葉

你知道嗎?睡蓮的葉子所接觸的水面是向上彎曲的,這種葉子也易溶於水。此時,葉子與弓背的幼蟲之間的水面就會變成U字形。於是,表面張力就會像相互拉拽一樣作用於這個U字形的水面,而幼蟲就被拉向蓮葉的方向。

另外,榆黃葉甲以及之前介紹的寬蝽,雖然體重有所不同,但他們都會使用各自的方法實現水坡攀登。

相關焦點

  • 盤點大自然的偽裝高手;巨葉蟲、豆丁海馬及「鐵掌水上漂」壁虎
    三,壁虎不僅能「鐵掌水上漂」而且也是偽裝高手。壁虎是蜥蜴的1種,又稱"守宮"。(你找得到壁虎藏在哪裡嗎?)(壁虎「鐵掌水上漂」)(壁虎水上行走如履平地,壁虎可以在水上以每秒一米的速度奔跑;壁虎擁有令人驚奇的超疏水性皮膚,可以排斥水分並提高壁虎浮在水面上的能力。)(宛似枯葉的葉尾壁虎。)
  • 國外網友:獨竹「水上漂」是什麼中國功夫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24歲女孩獨竹「水上漂」火到國外外國網友又驚又喜又贊又嘆:這是什麼中國功夫!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裡,裘千仞身懷絕技「鐵掌水上漂」,他可以在水面上輕盈地來去自如。令人想不到的是,現實生活裡,也有人能做到,而且還是位美麗的姑娘。
  • 24歲女孩苦練17年,「水上漂」驚豔世界
    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裡,裘千仞身懷絕技「鐵掌水上漂」,他可以在水面上輕盈地來去自如。令人想不到的是,現實生活裡,也有人能做到,而且還是位美麗的姑娘。今年24歲的楊柳,從7歲開始練習獨竹漂技藝,如今她能站在一根漂浮的竹竿上,不需要任何防護措施,表演各種舞蹈動作。一襲古裝,舞姿翩躚,宛若「水中仙子」。
  • 24歲女孩上演「獨竹水上漂」,外國網友驚嘆:這是什麼中國功夫!
    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裡,裘千仞身懷絕技「鐵掌水上漂」,他可以在水面上輕盈地來去自如。令人想不到的是,現實生活裡,也有人能做到,而且還是位美麗的姑娘。如果竹子的長度或者直徑不夠的話,浮力不夠,就不能漂起來。練習獨竹漂最主要的原理,是通過不斷地變換站在竹子上的角度,來與水流對抗,最終達到一種平衡。這需要不斷練習,找到與自己的身型步伐相匹配的角度。如果體重比較重,就需要站在竹竿的中心點,體重比較輕,那讓竹竿吃一點水會控制得更好。小時候我幾乎每天都練習,和奶奶一起在河邊練,不管多枯燥,就這麼堅持了很多年。」楊柳說。
  • 24歲女孩上演「獨竹水上漂」,外國網友驚嘆:這是什麼中國功夫
    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裡,裘千仞身懷絕技「鐵掌水上漂」,他可以在水面上輕盈地來去自如。令人想不到的是,現實生活裡,也有人能做到,而且還是位美麗的姑娘。今年24歲的楊柳,從7歲開始練習獨竹漂技藝,如今她能站在一根漂浮的竹竿上,不需要任何防護措施,表演各種舞蹈動作。一襲古裝,舞姿翩躚,宛若「水中仙子」。她表演獨竹漂的視頻火到國外,外國網友也驚嘆:「這是什麼中國功夫!」
  • 農村一物,人稱「水上漂」,這「蚊子」不咬人,是害蟲還是益蟲?
    小時候我們經常去水田裡撿螺螄,抓泥鰍,捉黃鱔,是非常值得回憶的事情,我相信很多網友也有類似的經歷,當然,有的時候,我們也去釣魚。 因此,經常接觸水,在水邊,更多的是蚊蟲,山裡的蚊子,叮一口能起一個大包,還很癢,因此,我們都比較害怕蚊子。有一次,在水邊釣魚的時候,忽然看到水面上跑來了很多「蚊子」!
  • 武俠小說裡的「水上漂」真的可以實現麼?科學家用實驗告訴你答案
    「水上漂」在動物界並不稀奇 「水上漂」經常出現在武俠小說當中,比如說: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有個反派叫做裘千仞,是一個絕頂高手,他的絕技就是「鐵掌水上飄」。
  • 輕功水上漂!農村河塘水面上行走自如的一種蟲子,你見過嗎?
    在金庸老先生的《射鵰英雄傳》中,鐵掌幫幫主裘千仞可是輕功了得,當然不丟周伯通追殺時,以一招「輕功水上漂」逃之夭夭,但水上漂的功夫不只是出現在武俠小說中,大自然中的一種蟲子就會。當水黽停棲在水面的時候,我們可以觀察一下,它的足尖碰到的那片水面,都是向下凹陷的。不管水波如何湧動,它的腳都不會刺破這層張力而導致弄溼身體,這是動物界非常奇妙的現象之一。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浮力和液體密度、重力加速度、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科學家發現水黽的足上有數以千計分層排列的微剛毛,並在表面形成螺旋狀納米結構的溝槽。
  • 真人示範輕功水上漂,別看了,你學不會的..
    美國從1968年開始每年都要舉辦世界打水漂錦標賽現在的世界紀錄還是Kurt Steiner扔出來的一邊看一邊想"臥槽怎麼還沒完"▼歪果人對這項休閒運動的痴迷程度甚至到了動用物理原理來研究的地步然後動作要快姿勢要帥讓石頭旋轉著飛出去才是重點依靠水面的彈性奔向自己的遠方真的懷疑他們扔了一隻會輕功水上漂的青蛙▼
  • 低溫練漂劑作用機理及在全棉彈力筒紗中應用
    我們知道氨綸的沸水收縮率比較高(可達10~15%,甚至高於此範圍),因此全棉彈力包芯(氨綸)筒紗在應用傳統(100℃)練漂工藝時,最頭疼的是筒紗出現嚴重變形.練漂質量無法得到保證。練漂不均勻,當然和絡筒質量、工藝、練漂設備等都有一定關係,但主要是和高溫鹼性條件下氨綸收縮不均勻有關。因此,必須首先解決高溫下氨綸收縮的問題。
  • T/C混紡織物(練漂、滌綸鹼性染色)一浴一步工藝及助劑
    我們的想法:(1)通過篩選分散染料,選擇那些能在鹼性條件下染色的分散染料(能適應在pH≈10條件下染色的分散染料)來染色,解決酸性條件染色的缺點;同時在滌綸染色中加入雙氧水(要求分散染料耐雙氧水),做到滌綸纖維染色和棉纖維漂底在一浴一步法中進行;(2)開發合成結構獨特的染料水解防止劑、染料氧化防止劑與獨特設計的pH保證體系,再與輔助用劑等複合,合成T/C混紡織物練漂、鹼性染色一浴一步法助劑
  • 組圖:前滾翻 水上漂 動物上演十八般武藝
    蜥蜴竟會水上漂絕技?貓練瑜伽風靡歐美,雨燕批馬甲練習飛翔。這些看似不可思議的事情,確確實實發生在動物江湖。還有哪些動物擁有令人乍舌「特異功能」,且聽我為您一一道來。  1.「瑜珈貓」高難度動作不可思議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貓類也有驚人的表演天賦,它們也喜歡上鏡並擺出各種不可思議的姿勢讓攝影師進行拍攝。
  • 用這5種方法練肌肉,恐怕練幾年也練不出來吧!
    第一種方式:健身頻率不夠第一種運動方式是健身的頻率不到位,如果健身的頻率不夠的話,我們就很難練出什麼肌肉來。正確的健身頻率是一周三次,如果我們練少了,少於這個頻率了,我們的健身計劃就不會有什麼成果體現哦。如果多於這個頻率了,我們又會怎麼樣呢?
  • 會輕功水上漂的蜥蜴
    會輕功水上漂的蜥蜴 會輕功水上漂的蜥蜴
  • 不會輕功照樣「水上漂」
    在武俠小說中,輕功高強的武林高手輕功了得,常常是輕點水面就能「漂」到河對岸,令人羨慕不已。但其實這種能「水上漂」的絕技,在生活中也能實現。只需要將廚房中用來勾芡的玉米澱粉,與水按體積比2:1混合起來,得到的那一坨黏糊糊的液體,就能實現「水上漂」這項獨門輕功。那麼為什麼我們跳進水裡1秒鐘就會沉底,而在玉米漿糊裡面卻能實現「水上飄」呢?
  • 練口才要練什麼?原來是在練這三個人體器官(每日觀察0198)
    不過話又說回來,世上真有太多的人搞不清楚因果,即便如練習演講這樣的事情,也搞不清楚要怎麼來練習,要練習些什麼,從而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今天我就來講一講這個常識性的話題,練習口才究竟要練習什麼?我的結論是,要練人體的三個器官。但是首先要強調,練這三個器官,解決的是不同的問題,千萬不可混淆,也不可以認為練一得三。第一,練嘴。
  • 與冬練三九和與之對應的下聯什麼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意思是什麼?
    在民間,還有冬練三九的說法,那麼與「冬練三九」對應的一句俗語是什麼,下一句是什麼?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與「冬練三九」對應的一句俗語是?這是螞蟻莊園2020年10月23日莊園小課堂的題目,這個問題的答案選項是【百病不生】和【夏練三伏】,大家答對才能獲得180g飼料,不知道螞蟻莊園今日正確答案的朋友,請看小編帶來的螞蟻莊園今日10月23日莊園小課堂答案。螞蟻莊園2020年10月23日問題與「冬練三九」對應的一句俗語是?
  • 王牌動作硬拉既能練背又能練腿,健身小夥都迷茫了,到底該咋練?
    所以,要想絕對劃分清這個動作是非常困難的,因為硬拉是一個既可以練背的動作又是個練下肢的動作。那麼在我們的日常訓練計劃中,到底應該如何安排它才更合理呢?因為肯定不會在練背日和練腿日都做一遍!本期,我就來和大傢伙討論一下:王牌動作硬拉,應該在你的練背日還是練腿日?一.因人而異,根據自身感受,具體判斷是放在練背日還是練腿日硬拉主要分為傳統硬拉,架上硬拉,羅馬尼亞硬拉,直腿硬拉,相撲硬拉這五種。
  • 先練背?還是先練腹?看完本文你就知道今天該練哪個部位了
    先練胸?還是先練腿?什麼時候虐腹?健身訓練到底有沒有個先後順序?我應該從哪個部位開始練?▼浣熊老師身邊的很多朋友,健身都是從自己喜歡的部位開始訓練,或者說,只認真練自己想練的部位,很多兄弟一到健身房就是臥推、彎舉加虐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