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億年前地球上的原始海洋,誕生了非常簡單的生命,這個過程目前科學界並沒有嚴格定論,甚至不清楚形成生命的原材料來自於太空,或者是地球上特殊條件下形成的。
但目前我們清楚地知道生命形成之後,按照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發展至今,地球上已經有180多萬個物種,還有數據說已經達到800萬種。
物種的生存進化關鍵之處就在於和環境之間的契合,簡單說越適合環境就生存得越好發展得越好,但如果不適合環境就只能被淘汰。物種進化關鍵之處在於自身的基因突變或者變異,這些是隨機發生的,但是至於那些性狀更加有利於生存就不一定了。
那麼到底哪些性狀利於物種生存哪?首先以長頸鹿為例子,在歷史上某時期一定出現過這樣的情況,低矮植物減少或消失,只有高聳的植物,因此在長頸鹿這個種群裡,那些因基因突變最終導致出現長脖子的性狀,它們可以更好的生存下來,因為有足夠的食物。恰巧這些性狀是可以遺傳下來的,長久以往這類長頸鹿生存能力強,數量也會越來越多。
長頸鹿是食肉動物,接下來我們舉一個獵食者的例子,在生物史上有這樣一大類動物-劍齒虎,它們曾經是是食肉目下重要的成員,在生物學分類上把劍齒虎歸類到獵貓科或者歸類到貓科動物下的一個亞科,當然這裡我們不去繼續討論。我們只要知道劍齒虎的標誌就是長達120mm的兩顆上犬齒,這對於獵物來說是致命的武器。
這樣長的犬齒直接刺入獵物喉嚨,會讓獵物在一分鐘之內快速的死亡,但可惜的是這類大型獵食者最終面臨的就是滅絕消失殆盡。
劍齒虎是曾經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獵食者,統計地球數百萬年,但最後卻迎來了地球上的冰河世紀,全球平均氣溫下降,大量植物消失大型動物也減少。劍齒虎的獵物一般都是那種體型巨大的食草動物,因為劍齒虎本身體型較大奔跑速度並沒有優勢,它們的所有優勢體現在巨大的犬齒上。
但是當大型動物消失後,劍齒虎就沒有可獵的目標,因為面對小型獵物劍齒虎並沒有優勢,好些時候甚至都捕捉不到,再加上地球氣候環境的變化,最終這種史前巨獸就消失了。
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劍齒虎它的攻擊性器官有多強,但是最終也避免不了被自然所淘汰的結局。
那麼問題就出現了,生物生存真正的核心利器是那些可以讓它們一直存在的能力,有的時候體現在一些攻擊性器官上、有的時候體現在防禦性上,而人類就體現在聰明的大腦、發明工具和使用工具、語言交流系統、超強的耐力、散熱能力等等。
也許我們赤手空拳在野外完全無法生存,但是靠著聰明的大腦發明出各種工具,已經讓我們飛出了地球登上了月球。
所以說攻擊性器官並非是所有物種的專利,我們也不靠著那種手段謀生。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