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一招致命,人類為什麼沒進化出毒液攻擊?看看這些動物的代價

2021-01-09 騰訊網

我們要明白,進化只是適應環境的過程,並不是萬能的,像異形那種絕對霸主級的完美生物只在科幻片中才有。很多植物的種子在成熟時會炸開,一些昆蟲在逃命時也會使用炸彈類的屁,但你不能指望生物最終進化出隨時可以開火、一炮就能打死成年野豬的炮彈。

毒液也是一樣,並不是隨手拈來,也是需要生物經過一段時間的累積才能形成。而且獵物的體型越大,所需要的毒液就會越多,等待毒液產生的時間也會越長。這對於許多大體型的生物幾乎是無法承受的。

目前所知的體型最大的有毒生物科摩多巨蜥,追蹤一次獵物可能需要幾個星期,這對於任何大體型的生物來說,毒液的魔法攻擊可能就不如體型優勢的物理攻擊來得更實在。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哺乳動物與鳥類都放棄了這種看似霸道的技能。

有人曾形容用毒更像是一種劍走偏鋒的生存策略,適用範圍非常有限。沒有萬能的毒液可以解決所有獵物,菱斑響尾蛇需要6倍於兔子和豚鼠的致死量來殺死一隻老鼠;而伊澳蛇殺死貓的最小毒液量是其殺死同樣大小猴子的10-20倍。

有些生物甚至還進化出毒抗作用。你可能想不到,能毒死一頭大象的眼鏡蛇卻都不是區區一頭豬這樣不起眼的生物。這或許是二師兄最大的殺手鐧,在戰鬥中,往往憑藉著體型優勢,蛇喪命於豬口。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毒液這種東西不僅是高能量消耗,還需要各種複雜的配套設施才能進行攻擊。生物體內大多產生的都是有機毒,也就是蛋白質。以蛇毒為例,其本質就是一種多肽(蛋白質的前身),而毒性以及抗毒性都是非常消耗蛋白質的。

作為變溫動物的蛇類,本身就受環境影響很大,在狩獵的時候,不如恆溫動物的「容錯率」高,偶爾失誤幾次也沒關係,因此一般不動則已,一擊斃命。平時都補充不到蛋白質,捕食時還要消耗,那點可憐巴巴的攝入量還得顧及到消化以及各種自身組織的生長需求,這對人類的體型來說,危險係數還是很高的。

俗話說,要有金剛鑽才攬瓷器活。想要擁有毒液,首先必須進化出毒腺。為了避免有毒液卻無法破防的尷尬情況,比如咬到毛多皮厚的獵物,毒蛇還需要進化出中空的毒牙,將寶貴的毒液注射到獵物體內快速生效。

而且,毒腺周圍也需要進化出額外的肌肉,把毒液壓入獵物體內。為了讓毒牙能夠發揮注射器的作用,需要把嘴部張大180度,吻端向上翻出,使得毒牙可以向前伸出扎入獵物體內。這對人類來說顯然不現實。

生物的進化必然是適應環境,想要擁有特長,就必須學會放棄。人類雖然放棄了毒液進攻的能力,但卻擁有出眾的大腦並且能靈活地使用工具,這才是我們走上巔峰的關鍵。而毒液的代價或許對於人類來說有些得不償失,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幾乎所有動物都進化出帶攻擊力的器官,為什麼人類沒有?
    筆者-小文縱觀所有動物都擁有可以保護自己的利器,比如鱷魚的牙齒、毒蛇的毒液又或者是獅子老虎鋒利的爪牙,而就連人們家裡養的貓貓狗狗,在生氣時也可能咬人,但是,為什麼人類不像其他動物一樣可以進化出攻擊性的器官呢?難道說人類生來就比其他動物弱小嗎?
  • 為什麼人類不能像毒蛇一樣,體內擁有毒液?看看這得多大代價吧!
    而現實中人類卻卻沒有演化出毒素,甚至連哺乳動物界中使用毒素的動物都極少!蛇類有劇毒,為什麼沒有把自己毒死?,使得毒液能在蛇攻擊時通過牙齒注入獵物體內。人為什麼沒有演化出劇毒?蛇應該全世界最成功的物種之一,相信蛇毒在其中功勞可不小!但在哺乳動物界,有毒的生物可是鳳毛麟角,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鴨嘴獸!為什麼這麼好的工具,哺乳動物居然沒有普遍演化出來?
  • 動物為何會身藏劇毒:太攀蛇一口毒液殺死25萬隻老鼠
    我們經常會聽說毒蛇、毒水母和毒蠍子致人死亡的故事。這些動物體內含有不同數量的毒液,比如太攀蛇咬一口所釋放的毒液足以殺死25萬隻老鼠,大理石芋螺的一滴毒液可以殺死20個人等。這些動物生產的毒液為什麼要遠遠超過實際需要量?對於這樣的問題,英國廣播公司科學記者約什-賈巴蒂斯通過探險研究活動,試圖探尋其中的原因。
  • 動物為何會身藏劇毒:太攀蛇一口毒液可殺死25萬隻老鼠
    我們經常會聽說毒蛇、毒水母和毒蠍子致人死亡的故事。這些動物體內含有不同數量的毒液,比如太攀蛇咬一口所釋放的毒液足以殺死25萬隻老鼠,大理石芋螺的一滴毒液可以殺死20個人等。這些動物生產的毒液為什麼要遠遠超過實際需要量?對於這樣的問題,英國廣播公司科學記者約什-賈巴蒂斯通過探險研究活動,試圖探尋其中的原因。
  • 毒液那麼厲害,為什麼包括人類在內的大型動物都沒有裝備?
    有一位童鞋在問答平臺上提問:為什麼人類沒有進化出吐胃酸攻擊的方式?這個問題的腦洞真的太大了……我的理智告訴我不能回答這個問題,不過我倒是想到了一個相關的有趣問題:為什麼人類沒有進化出毒液?我們都聽說過很多動物進化出了非常可怕的毒液,例如細鱗太攀蛇分泌毒液的半數致死量為0.025mg/kg。
  • 老鷹捕捉毒蛇如吃辣條,為何不懼致命毒液?
    所謂萬物相生相剋,一物降一物。蛇類是兇悍的捕食者,大型蟒蛇基本上沒有多少對手,但是中小型蛇類就不一樣了,不管有沒有毒性,都有剋星存在,比如蜜罐、蛇獴等動物吃蛇跟蛇辣條一樣。如果被天上飛翔的老鷹發現的話,小命很可能不保,除非體型大到能夠老鷹望而卻步。
  • 地球大多數動物,進化出保護自己的攻擊性器官,為什麼人類沒有?
    地球大多數動物,進化出保護自己的攻擊性器官,為什麼人類沒有?在地球上很多生物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進化出了不同的器官,這些器官通常都具有攻擊性。人類作為自然界當中的一員,為什麼沒有進化出具有攻擊性的器官呢?
  • 蛇的毒液能殺死人 為啥蛇自己沒事兒?
    在毒蛇中,大概10%-15%才對人類有危險。即便如此,被毒蛇咬傷的恐懼依舊猖獗於人間,因為我們可能聽到或看到毒蛇可怕的一面,有些蛇毒很快就能使人致命。既然如此,蛇毒如此強大和致命,為什麼蛇自己卻沒事呢?畢竟一堆毒液在蛇體內竄行,對不對?我們首先來了解蛇毒,以及蛇經過數百萬年的演化機制。
  • 人類已經發展600萬年,為何至今都沒有進化出毒液?
    對此就有一些人的腦洞大開,如果人類也可以以某種方式噴射出毒液的話,那麼人類不是就會變得更強大了嗎?這樣看來有毒液不就可以保護自己,不讓大型動物傷害到我們了嗎?可是為什麼不斷進化的人類卻沒有分泌毒液這一機制呢?
  • 動物毒液可怕但也能造福人類:蛇毒治療心臟病-動物,毒液 ——快...
    北京時間10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毒液的危險性都已記錄在冊,但或許人們不知道一些致命動物毒素可以挽救性命。毒理學家佐爾坦·塔卡克斯(Zoltan Takacs)博士說:「毒素是地球上唯一被進化明確選擇瞬間殺死生命的分子。」
  • 動物大都進化出攻擊性的器官,人類為什麼沒有?
    為了能夠適應環境,讓物種更好地延續下去,動物紛紛進化出了強大的生存能力。沒有強大生存能力的物種,在生存競爭中會敗下陣來,它們會被自然界淘汰掉,這就是自然選擇的過程。那麼,為什麼動物幾乎都有進化出攻擊性的器官,而人類卻沒有呢?
  • 動物大都進化出攻擊性的器官,人類為什麼沒有?
    為了能夠適應環境,讓物種更好地延續下去,動物紛紛進化出了強大的生存能力。沒有強大生存能力的物種,在生存競爭中會敗下陣來,它們會被自然界淘汰掉,這就是自然選擇的過程。那麼,為什麼動物幾乎都有進化出攻擊性的器官,而人類卻沒有呢? 論咬合力,尼羅鱷的咬合力可達2000公斤,只有當一個人能夠仰臥推舉起一輛小貨車時,才能從這種鱷魚的口中逃脫;論手掌的力量,成年熊的巨大熊掌可以拍碎骨頭;論速度,獵豹的強勁四肢能夠讓它們加速到120公裡/小時;論毒性,太攀蛇一次排出的毒液足以讓100人斃命。
  • 生性害羞的毒蛇,一次攻擊所產生的毒液量就能殺死100個成年人
    提起蛇這種生物想必大家都是相當熟悉的,它們屬於冷血變溫動物,而且很多人看到它們都會非常害怕,蛇可以按有毒和無毒來劃分為兩種。大家非常熟悉的毒蛇就是眼鏡蛇了,很多人了解它們都是通過印度馴蛇人的表演,所以也有人說印度的蛇是世界上最沒有尊嚴的動物之一。不過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毒蛇,其毒性相當於50條印度眼鏡蛇。
  • 全球最危險的毒蛇,一口毒液足夠殺掉20萬老鼠,是眼鏡王蛇的20倍
    對於不少人來說,蛇這種動物都是敬而遠之的,它的行動方式十分特殊,沒有四肢,依靠身體肌肉和鱗片滑行前進,通常情況下是蜿蜒著向前爬行,或者是直線前進,而在受到驚嚇的時候,蛇類的爬行速度會加快,看起來就像一道閃電一樣。
  • 人被蛇咬了會中毒,那為什么喝蛇的毒液卻沒事?
    文|科學蟲洞 野外潛藏著許多危險的生物,人類一旦進入它們的領地就很可能遭受攻擊。在被毒蛇咬了之後,我們需要採取急救方式來挽救自己的生命,但有人發現,直接喝蛇的毒液卻毫髮無損,這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世界上最毒的毒蛇都生活在澳大利亞?
    據統計,蚊子每年感染大約7億人,其中200萬至300萬人因為蚊子傳播的疾病死亡,這比所有其它動物加起來傷害的人數都要多。但是這種王者級別的危險動物卻經常被我們忽略,也很少有人會害怕蚊子。我們最恐懼的動物可能是蜘蛛、毒蛇這些有毒動物。
  • 動物毒液可怕但也能造福人類:蛇毒治療心臟病
    北京時間10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毒液的危險性都已記錄在冊,但或許人們不知道一些致命動物毒素可以挽救性命。毒理學家佐爾坦·塔卡克斯(Zoltan Takacs)博士說:「毒素是地球上唯一被進化明確選擇瞬間殺死生命的分子。」
  • 科莫多巨蜥用毒液攻擊獵物 而非帶有細菌的唾液
    中國網7月31日訊 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7月30日報導,科莫多巨蜥——這一令生物學界為之著迷的爬行動物不斷引起爭議和話題:它們通過口腔細菌還是分泌毒液來攻擊敵人?前些年的研究發現,這些長約三米、重約140多公斤,能夠攻擊包括野豬、山羊、鹿甚至水牛在內的巨型爬行動物的唾液中含有多種高度膿毒性細菌,受到攻擊的獵物即使逃脫,也會因傷口引發的敗血症而迅速衰竭直至死亡。這種像鯊魚一樣有著鋒利牙齒,成群進攻的巨蜥也會攻擊人類——最有名的就是2001年發生在科莫多國家公園的一次攻擊事件。目擊者說,受害者身上多處被咬傷,血流如注,最後搶救無效死亡。
  • 世界最奇葩毒蛇,看起來像一坨大肥肉在蠕動,卻能夠一招致命
    有一種蛇,它是世界上最奇葩的毒蛇,兩頭小,中間大,重達10公斤毒牙長5釐米,典型的短胖粗,連貝爺都不敢招惹,那麼它是誰呢?因為加彭噝蝰實在是太胖了,加之這種奇特的挪動前進方式,所以他們在地上前進時看起來就像是一坨大肥肉在地上不停的蠕動,但是卻能夠一招致命。
  • 關於毒液驚人發現:牙形蟲是最早有毒動物
    有毒的動物或者植物非常危險,相應的中毒現象是有毒物質會擴散至全身,而毒液僅聚集於被感染的局部區域。目前,美國新聞媒體列舉了近期關於毒液的驚人發現,其中包括遠古時期和現代的動物,這些發現有助於揭示動物的進化歷史和奇妙的身體結構。  依據一項最新報導,在3000多種已知鯰魚中大約近一半可分泌毒液,基於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1250-1625種鯰魚可以分泌毒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