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段時間,你們是否有看過這樣一則新聞報導呢?就是說美國在面臨相關肺炎的同時,又遭遇到亞洲大黃蜂的入侵。可怕的是,這種大黃蜂會對人的生命造成一定的威脅,在它的體內有一根約6毫米的毒針,裡面含有神經毒素的毒液,這種毒素進入人體內就會引起心臟驟停和過敏性休克,目前大黃蜂的入侵已經讓很多人死亡了。
我們也知道地球上有很多動物體內都有可以致人死亡的毒液,比如陸地上的一些蛇類,海裡的一些水母,這些動物體內的毒液的存在,一部分出於保護自己,一部分就是為了獵殺動物。對此就有一些人的腦洞大開,如果人類也可以以某種方式噴射出毒液的話,那麼人類不是就會變得更強大了嗎?這樣看來有毒液不就可以保護自己,不讓大型動物傷害到我們了嗎?可是為什麼不斷進化的人類卻沒有分泌毒液這一機制呢?
至於為什麼人類不能自制毒液,有的朋友會認為,是因為動物的種類不同,可能哺乳動物的生物特徵不允許這種動物分泌毒液。其實這一種觀點是完全沒有道理的,阿貓就看到過哺乳動物中是有自帶毒液的動物存在的,只是種類很少,不超過10種而已,比如說可以通過腳掌釋放出毒素的鴨嘴獸,當然這一種類的哺乳動物比較原始,但是,也能說明哺乳動物並不是不能進化出釋放毒素的個體。
我們仔細想想,在你們所知道的一些自帶毒液的動物,是不是都是體型比較小,身體很脆弱,難以保護自己的動物呢?就算有一些可以釋放毒液的哺乳動物,他們也都是後代並不繁茂或者比較原始的種類。蛇應該是屬於我們知道的,有很多可以釋放毒液品種的一種動物,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一般蟒蛇是不會釋放毒液的,而且還有一種很神奇的蛇類,在他很小的時候體內所能釋放的毒液是最多的,但是隨著身體的成長,這種毒素卻越來越少,這些現象說明了什麼?在進化過程中,很多動物都會選擇放棄釋放毒液這一發展方向,他們似乎更青睞物理攻擊,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都做出了這樣的選擇呢?
在科學研究中,通常讓人類更直面的感受到某種動物毒液的厲害程度,就會以能毒死多少個人,多少只老鼠,或者多少頭大象這種方式來表述。這時候阿貓估計你們就會問了,這樣有準確結果的實驗是怎麼做的呢?被用來做實驗的永遠只有可憐的小白鼠,都是通過它能毒死多少只老鼠換算出來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人類是很難與這些有毒的生物正面交鋒的。你們如果問,動物界有沒有經常和這些毒物打交道的呢?答案是肯定的,阿貓記得有一種獾它就經常吃有毒的眼鏡蛇,它不會中毒嗎?當然會,只是這種獾中毒會昏迷片刻,待身體將這些毒素分解完畢,醒來後又會照常繼續生活。
我們要知道,大部分的動物釋放的毒液本質其實是蛋白質或者是組成蛋白質的分子,這些蛋白質會擾亂人正常的生命活動,比如說蛇釋放的一種神經毒素,它是通過阻礙神經細胞的信號傳遞,這種電信號一旦無法被接受,就會讓一些活動停止,比如人體的知覺消失,人體難以做出呼吸動作,一些器官無法工作,這就很容易讓人體喪失生命體徵。
那麼剛剛阿貓所說的吃蛇的獾呢?它體內接受信號的受體發生了突變,這種毒素並不會像正常情況那樣起到阻礙作用,因此毒素的效果就會減弱,只是讓它昏迷,不會讓它死亡。動物體內的免疫系統會為了抵制外來物而產生抗體,而這些經常和這些毒物打交道的動物,久而久之體內就會產生抗體,一旦這種毒素入侵,抵抗機制就會發生作用。
明白了毒素的本質,我們並不難發現,這些看似致命的毒液其實不難對付,如果某些生物必須和這些毒物對抗的話,很快它們的體內就會產生相應的抗體,那麼這些毒液就根本不值一提,一旦有毒的動物失去毒液這一保護機制,它們就沒什麼可怕的了,對付它們就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這些進化後仍舊保留釋放毒液這一功能的動物,我們拋開毒液的傷害,就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本領。說了這麼多,你們認為動物是最強王者嗎?那就錯了,其實生物界將毒液運用最好的其實是植物,也是食物鏈最低端的生物,他們幾乎每種都有毒,只是針對不同生物體罷了,可見真功夫硬實力才是生存的根本。
我們人類是生存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擁有強健的體魄,根本不需要進化出生產毒液了,比起進化這種比較雞肋的功能,不如投資進化大腦,提高智力,這種優勢才是稱霸生物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