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學蟲洞
野外潛藏著許多危險的生物,人類一旦進入它們的領地就很可能遭受攻擊。在被毒蛇咬了之後,我們需要採取急救方式來挽救自己的生命,但有人發現,直接喝蛇的毒液卻毫髮無損,這是為什麼呢?
英國男子Steve Ludwin正在取蛇毒
有些蛇有毒,有些蛇無毒
毫無疑問,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蛇都是可怕的,但並非所有蛇都有毒。
通常來說,蛇就像遊戲裡的"怪",大部分蛇都是"黃名怪",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它們感受到危險後會優先選擇逃跑,或者是第一時間發出警告,只有受到驚嚇和傷害才會對人發起攻擊。而極少數蛇是"紅名怪",會主動攻擊路人。
如何區分有毒蛇和無毒蛇呢?關鍵是區分它們有沒有毒牙和毒腺。一般情況下,無毒蛇因為沒有毒腺,頭部會呈現橢圓形。
有毒蛇因為頭部兩側、眼睛後方長有毒腺,所以頭部兩側通常會擴大,呈現三角形;毒蛇的上頜骨還長著毒牙,毒腺分泌的毒液就是經過毒牙上的槽,進入被咬的目標體內的。
毒腺是毒蛇捕獵和自保的有力武器,咬了目標之後,毒液會在短時間內作用於對方的神經和血液循環系統,使其受到致命傷害。
不過,這也不意味著無毒蛇就"低蛇一等"了。有些無毒蛇體型龐大、攻擊力強,所以不需要毒液也能捕獲獵物、抵禦敵人;有些無毒蛇則有著跟毒蛇相似的鮮豔色澤斑,可以震懾天敵。
被毒蛇咬了怎麼辦?
毒液是毒蛇行走江湖的必備武器,有些毒蛇的毒液是其中的佼佼者,這使得它們讓人聞風喪膽。
澳洲內陸太攀蛇、棕伊澳蛇、黑曼巴蛇等,都是有名的毒蛇,如果不小心遭受它們的攻擊,人類性命堪憂。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統計過有關數據,發現全世界每年約有500萬人被蛇咬,每年至少有10萬人死亡。
一方面,我們應該做好預防工作。登山時穿厚實的長袖長褲,先用木棍"探路",在草叢茂密的地方"打草驚蛇",讓蛇逃離;帶好硫磺軟膏,塗在腳踝、小腿上;看到蛇不要慌張,等它爬過去再走。
另一方面,也要了解被蛇咬之後應該如何應急處理。
首先,被咬之後如果身上帶了手機,可以拍一張蛇的照片;如果沒帶,就儘量記住蛇的特徵,以便就醫後讓醫生辨認蛇的種類,注射血清。
其次,包紮要捆綁傷口靠近心臟方向的那一端(近心端),防止毒液隨著血液循環擴散,鬆緊度以能插進一根手指為宜。同時,應立刻撥打電話尋求醫療幫助。
為什么喝蛇的毒液沒事?
毒蛇的毒液會造成極大的傷害,所以被蛇咬總是讓人心驚肉跳,但讓令人好奇的是,喝下蛇的毒液卻沒事。
毒蛇在進食的時候會將毒液一起吞食下去,而人類也有喝蛇毒的現象。印度是世界上酒駕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為了改善這個情況,官方頒布了禁酒令,大規模實施禁酒。
但是在新規實行之後,事情的發展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一部分原本沉迷喝酒的酒鬼,居然開始喝蛇毒!其中一個人還表示,喝蛇毒在他們村子是普遍現象,不理解大家為什麼這麼吃驚。
為什麼人喝蛇的毒液,不會像被毒蛇咬那樣中毒呢?原因很簡單,蛇毒需要接觸血液才能發揮作用、導致人體中毒。
蛇的毒液中除了水,90-95%是蛋白質以及多肽,只要口腔、消化道沒有潰瘍和傷口,那么喝毒液的時候蛇毒就無法進入血液,而是在酶的作用下喪失活性、被消化。
通常來說,飲用毒液不會引起中毒。在了解這個事實之後,有的朋友可能會感到好奇、躍躍欲試,但還是要停止這可怕的想法。因為很多人都不了解自己的身體,表面上看口腔沒有傷口,但可能消化道卻有傷口,這種情況下喝毒液,毒素就可能進入血液造成中毒。
還有另一個原因是,未必所有的蛇毒都會被消化。在《印度心理學與醫學》雜誌中,有位醫生分享了一個案例,一名33歲的男性因為長期飲用眼睛蛇毒導致失明。
此外,印度新德裡有位年輕鼓手,據說他十幾歲就開始喝蛇毒。在某次因為癲癇被送醫後,醫生表示這位年輕人不僅血液裡有著高濃度的蛇毒,就連口水也是有毒的。
我們經常吐槽遇到的人或事"有毒",而這位鼓手是名副其實的"有毒"。他的主治醫生認為,健康的人如果飲用該鼓手的血,很可能會當場喪命。
不得不說,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毒蛇還具備"隔空攻擊"的能力,比如噴毒眼鏡蛇、唾蛇。科學家調查發現,噴毒眼鏡蛇每次釋放出的毒液能夠殺死15-20個人。
這些噴射出的毒液如果碰到沒有傷口的皮膚,並不會造成太大傷害;可如果進入眼睛又不及時作出正確的處理,就會導致失明。
在自然界生存,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領,而毒腺和毒牙則是毒蛇的武器,珍愛生命,遠離毒蛇。
————————————
本文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