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訊(記者 渠穩)7月3日,家住新區福匯佳苑的龍龍(化名)在淇河附近玩耍時,用手抓了一隻蟾蜍(俗稱癩蛤蟆),毒液通過傷口流入體內導致其中毒,經治療脫離危險。
據龍龍的父親楊先生介紹,7月3日晚上,他和龍龍一起到淇河邊散步,龍龍在金沙灘南面的河堤上發現了一隻蟾蜍,便將蟾蜍拿在手裡把玩。「回家的時候,我才讓龍龍將蟾蜍扔到了河裡。回到家後,龍龍一直說頭暈、噁心。起初,我還以為他是食物中毒,趕緊將他送到了附近的醫院。」
經檢查,醫生確診龍龍是中了一種動物體液的毒。「醫生說,毒液通過龍龍手上的傷口,進入了龍龍體內。」楊先生告訴記者,前些日子,龍龍不小心用玻璃將右手劃傷,傷口還未癒合。龍龍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抓了蟾蜍才導致中毒的。經治療,龍龍的症狀有所減輕。
「蟾蜍的腮腺會分泌一種毒素,這種毒素可以通過傷口進入體內,導致人體中毒。」鶴壁市人民醫院醫生韓偉告訴記者,如果身體上有傷口,不可以和蟾蜍接觸;只要接觸過蟾蜍,一定要及時用鹽水清洗;避免用雙手和嘴巴直接接觸蟾蜍。「暑假到了,家長們一定要看護好孩子,避免孩子在河邊接觸蟾蜍、蛇之類的可能含有毒素的動物,以免引起中毒。」韓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