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羊品種(1)考力代羊肉毛兼用半細毛綿羊品種。原產於紐西蘭,1878年用林肯公羊與美利奴母羊雜交,並吸收來斯特羊的血液培育而成。人公、母羊均無角,顏部、眼、耳、鼻、唇有黑色斑點,蹄殼黑色,被毛白色。考力代羊早熟,活重大,剪毛量高,毛密,毛長12~14釐米,細度50~58支,羊毛彎曲明顯,光澤好。成年體重:公羊100~115千克,母羊60~65千克。剪毛量:公羊10~12千克,母羊5~6千克。
淨毛率60%65%,產羔率125%~130%。4月齡羔羊體重35~40千克,肉質中等,日的的考力代羊對飼料條件要求高,適於丘陵及農區飼養,目前已分布於全世界。各國根據需要,用相似的方法育成了本國的考力代型品種,如美國的哥倫比亞羊等。(2)波爾華斯羊毛肉兼用細毛羊品種。原產於澳大利亞維多利亞的西部,從1880年起用林肯羊與美利奴母羊雜交,一代雜種母羊再與美利奴公羊交配,在二代回交種中,用近親繁育方法培育而成。
波爾華斯羊體無皺褶,少數公羊有角,母羊無角,鼻端眼瞼和唇有色斑。成年體重:公羊56~77千克,母羊45~56千克。剪毛量:公羊5.5~9.5千克,母羊3.6~5.5千克。毛長10~15釐米,細度58~60支,淨毛率65%~70%,繁殖力高,泌乳性能好。該品種於1966年輸入我國,養在東北和新等地,適於當地條件,體重、剪毛量、羊毛長度均有提高(3)羅姆尼羊亦稱肯特羊,長毛型肉毛兼用半細毛羊品種。
原產於英國肯特郡,該地地勢低平,溫和溼潤,水草豐美。原來體大健壯,但體型不良,經引入來斯特公羊改良,長期選育而成。肯特羊公、母均無角,頭寬、嘴闊、面光、頸短,背、腰和後軀寬廣,四肢短粗。耳、臉、體軀皮膚有少許黑斑,眼瞼、鼻端、蹄均為黑色。早熱,毛質優良。成年體重:公羊100~120千克,母羊60~80千克。剪毛量:公羊6~8千克,母羊3~4千克。淨毛率60%~70%,毛長13~18釐米,細度48~56支。
產羔率120%,母性好。4月齡胴體重:公羔22.4千克,母羔20.6千克。成年胴體重:公羊70千克,母羊40千克。能抗腐蹄病和肝蛭病。我國自1966年以來,先後從英國、紐西蘭和澳大利亞引進數千頭。能適應華東和西南各省地自然條件,但在華北、內蒙古和西北地區不宜飼養。(4)邊區來斯特羊長毛型肉毛兼用半細毛羊品種。原產於英國,19世紀中葉在蘇格蘭邊界諾森伯蘭用來斯特公羊與山地雪維特母羊雜交培育而成。
1860年為與來斯特羊相區別,定名為邊區來斯特羊邊區來斯特公、母羊均無角,鼻梁顯著隆起,耳大豎立,四肢著生白色刺毛。體軀長,背寬而平,呈圓簡形。早熟、肉質好。成年體重:公羊90~140千克,母羊60~80千克。剪毛量:公羊5~9千克,母羊3~5千克。淨毛率65%~80%,毛長20~25釐米,細度44~48支。
羊毛有絲光,彈性好。產羔率150%~200%。我國自1966年起,數次從澳大利亞引入,飼養於內蒙古、青海、甘肅、四川和雲南等地區,但只有在西南地區適應性較好。目前,該品種已被作為培育西南半細毛羊新品種的主要要父系品種之一。同時,也是各地區進行肉羊雜交生產的重要品種。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