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羊是常見的飼養動物,身體豐滿,體毛綿密,頭短。雄羊有螺旋狀的大角,看起來非常有威嚴但其實主要起裝飾作用,雌羊無角或有細小的角,毛色為白色。綿羊在約11000年前在西南亞地區被最早馴化。綿羊現在世界各地均有飼養,性情既膽怯,又溫順,易馴化。
我國的主要綿羊品種
(1)新疆細毛羊
新疆毛肉兼用細毛羊,簡稱新疆細毛羊。體形較大,公羊體重85~100kg,母羊體重47~55kg。公羊大多有螺旋形大角,鼻梁微隆起,頸部有1~2個完全或不完全的橫皺褶。母羊無角,鼻梁呈直線形,頸部有1個橫皺褶或發達的縱皺褶。胸部寬深,背腰平直,體軀長深無皺,後軀豐滿,肢勢端正,被毛白色。
(2)蒙古羊
中國數量最多、分布最廣的粗毛綿羊品種,蒙古羊是我國三大粗毛羊品種之一,它具有生活力強、適於遊牧、耐寒、耐旱等特點,並有較好的產肉、脂性能。是我國寶貴的畜禽遺傳資源之一。
(3)青海高原半細毛羊
青海高原半細毛羊於1987年育成,經青海省政府命名為「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細毛羊」。育種基地主要分布於青海的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薩克族自治州的英德爾種羊場、河卡種羊場、海晏縣、烏蘭縣巴音鄉、都蘭縣巴隆鄉和格爾木市烏圖美仁鄉等地。
(4)西藏羊
西藏羊又稱「藏羊」或「藏系羊」,是我國古老的綿羊品種,數量多,分布廣,原產於西藏高原可分為草地型和山谷型,是中國三大粗毛綿羊品種之一。對高寒地區惡劣氣候環境和粗放的飼養管理條件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是產區重要畜種之一。其中草地型藏羊2000年被農業部列入《國家級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名錄》。
(5)中國美利奴羊
中國美利奴羊簡稱中美羊。體重40.9-48.8kg。中國美利奴羊是我國在引入澳美羊的基礎上,於1985年培育成的第一個毛用細毛羊品種。按育種場所在地區,分為新疆型、軍墾型、科爾沁型和吉林型4類。細毛著生頭部至眼線、前肢至腕關節、後肢至飛節。腹毛著生良好。該品種的羊毛產量和質量已達到國際同類細毛羊的先進水平,也是我國目前最為優良的細毛羊品種。
(6)哈薩克羊
哈薩克羊原產於天山北麓、阿爾泰山南麓。為中國三大粗毛羊品種之一,肉脂兼用,具有較高的肉脂生產性能。背平寬,軀幹較深,四肢高而結實,骨骼粗壯,肌肉發育良好。抓膘力強,終年放牧,對產區生態條件有較強的適應性。作為母系品種參與了新疆細毛羊和中國卡拉庫爾羊品種的培育。是我國寶貴的畜禽遺傳資源之一。
(7)和田羊
和田羊的主要產區在塔裡木盆地南緣和崑崙山區。和田羊是新疆獨特的耐乾旱、耐炎熱和耐粗飼的半粗毛羊品種。被毛中兩型毛多,長而均勻,最粗纖維細度小,光澤好,乾絲毛很少,是織造地毯、長毛絨毯和提花毛毯的優良原料。
頭清秀、鼻梁隆起,頸細長,耳大下垂,公羊多數有螺旋形角,母羊多數無角,胸窄,肋骨開張不夠。四肢細長,肢勢端正,蹄質結實。短脂尾,其尾形有「砍土曼」尾、「三角」尾、「蘿蔔」尾和「S 」尾等幾種類型。毛色全身皆白或體軀為白色,被毛富有光澤,呈明顯的毛辮結構,毛辮細長,具有明顯的波狀彎曲,上下披疊、層次分明,呈裙狀垂於體側,達腹線以下。頭、四肢為短刺毛,腹毛較差。
(8)小尾寒羊
小尾寒羊,是牛科、羊亞科下動物類,是我國肉裘兼用型綿羊品種,具有長發育快、早熟、繁殖力強、性能遺傳穩定、適應性強,被國家定為名畜良種,被人們譽為中國「國寶」、世界「超級羊」及「高腿羊」。 並被列入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目錄》。它既是農戶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最佳項目之一,又是政府扶貧工作的最穩妥工程,也是國家封山退耕、種草養羊、建設生態農業的重要舉措。
(9)烏珠穆沁羊
烏珠穆沁羊,產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東部烏珠穆沁草原,主要分布在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等地區,產量總數已超過100萬隻。烏珠穆沁羊系蒙古羊在當地條件下,經過長期選育形成的一個優良類群,1982年經國家農業部、國家標準總局的確認下,正式批准"烏珠穆沁羊"為當地優良品種。
(10)阿勒泰羊
阿勒泰羊主要產於新疆北部的福海、富蘊、青河等縣。是哈薩克羊種的一個分支,以體格大、肉脂生產性能高而著稱。
阿勒泰羊屬肉、脂兼用的粗毛羊,頭中等大,耳大下垂,公羊鼻梁隆起,一般具有較大的螺旋形角。母羊鼻梁稍有隆起,約三分之二的個體有角。頸中等長,胸寬深,奢甲平寬,背平直,肌肉發育良好。十字部稍高於鬐甲。四肢高而結實,股部肌肉豐滿,肢勢端正,蹄小堅實,沉積在尾根附近的脂肪形成方圓的大尾,大尾外面覆有短而密的毛,內側無毛,下緣正中有一淺溝將其分成對稱的兩半。母羊的乳房大而發育良好。
被毛異質,毛質較差,幹、死毛含量較多,毛色主要為全身棕紅色。也有部分頭部黃或黑色,體軀有花斑的個體,純黑或純白的羊為數不多。
(11)同羊
同羊又名同州羊,據考證該羊已有1 200多年的歷史。陝西同羊是我國優良的綿羊品種之一。自古以來,以其被毛柔細、肉質細嫩、羔皮潔白、花穗美觀,具有珍珠樣彎曲,並有碩大的脂尾著稱。
同羊有"耳繭、尾扇、角慄、肋筋"四大外貌特徵。耳大而薄(形如繭殼),向下傾斜。公、母羊均無角,部分公羊有慄狀角痕。頸較長,部分個體頸下有一對肉垂。胸部較寬深,肋骨細如筋,拱張良好。背部公羊微凹,母羊短直較寬,腹部圓大。尾大如扇,按其長度是否超過飛節,可分為長脂尾和短脂尾兩大類型,90%以上為短脂尾。全身被毛潔白,中心產區59%的羊只產同質毛和基本同質毛,其他地區同質毛羊只較少。腹毛著生不良,多由刺毛覆蓋。
(12)湖羊
湖羊是太湖平原重要家畜之一,也是我國一級保護地方畜禽品種。其為稀有白色羔皮羊品種,具有早熟、四季發情、一年二胎、每胎多羔、泌乳性能好、生長發育快、改良後產肉性能理想、耐高溫高溼等優良性狀。湖羊也是世界著名的多胎綿羊品種,在2000年和2006年先後兩次被農業部列入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