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駿,晉武帝司馬炎的嶽父,趁司馬炎臨終病重糊塗之際,以陰險狠辣的手段,自封太尉、太傅公,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有這樣的軍政大權集於一身,朝廷大臣都將他視為伊尹、霍光一樣的人物。然而,讓人驚訝的是,自持至高無上的地位和盛極一時的權力,竟死在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醜女人手裡,幾乎是兵不血刃,實在是出人意料。
因為在古代,權臣不少,可即便是有雄韜偉略的皇帝或老謀深算的大臣要收拾權臣,比如漢宣帝劉病已收拾霍光、司馬懿扳倒曹爽,常常會投鼠忌器,大費周章。楊駿卻輕易栽在女人手中,讓人唏噓。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閱讀和理解本文,先為大家梳理一個人物關係簡圖。
一、楊駿陰謀奪權
公元290年,晉武帝司馬炎病重,身為侍中的楊駿獨自一人伺候晉武帝,並禁止其他大臣守候在晉武帝身邊。據《資治通鑑》所記,晉武帝前後昏迷過去兩次,楊駿便利用這兩次機會,完成了他奪權的目標。
第一次,培植心腹晉武帝第一次昏迷時,楊駿自作主張把晉武帝身邊重要親近的職位都換成了自己的心腹。晉武帝清醒過來一看,身邊的人全換了,就嚴厲指責楊駿,並開始對他生疑。為了確保皇權順利交替,晉武帝讓中書令寫詔書,讓汝南王司馬亮和楊駿共同輔政,同時還安排了幾個有名望的人協助。楊駿見此情形,到中書去借詔書來看,結果有借無還。
第二次,自封太尉等要職晉武帝第二次昏迷時,楊駿讓他的女兒楊皇后楊芷給晉武帝吹耳邊風,奏請楊駿輔政,昏迷狀態下的晉武帝點頭應允。楊皇后召來中書令,口頭宣布晉武帝的指令,任命楊駿為太尉、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諸軍事、侍中、錄尚書事。詔書呈給晉武帝看,晉武帝什麼話都沒說。楊駿就在這稀裡糊塗之中,獨攬了朝廷軍政大權。還命令司馬亮離京前往封地。晉武帝稍微清醒一點後,特意問司馬亮來了沒有,楊駿等人都說還沒有到。結果,晉武帝兩眼望穿,直到死,也沒有等來他要等的人。
二、醜皇后賈南風以怨報德
賈南風是西晉太宰賈充的女兒,賈充因害怕出徵,在部下的建議下,陰謀促成晉武帝冊封賈南風為太子妃。賈南風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主要有兩個鮮明的特徵。
一是外貌醜陋當初,司馬炎原本想讓衛瓘的女兒嫁給太子,賈充通過種種手段、找了很多人,最終促成女兒與太子的婚事。為什麼這麼難呢,因為賈家的姑娘長相不過關。司馬炎說:
衛公女有無可,賈公女有五不可:衛氏種賢而多子,美而長、白;賈氏種妒而少子,醜而短、黑。
二是妒忌心重、心狠手辣據《資治通鑑》記載:
賈后之為太子妃也,嘗以妒,手殺數人,又以戟擲孕妾,子隨刃墮。
賈南風任太子妃時,親手殺了幾個人,見其他小妾懷有身孕,還用戟去射她們的肚子,使得胎兒流產。晉武帝沒了孫子,當然是怒火中燒,專門修了一座金墉城,要廢了她。荀勖等人極力勸諫,說她人年輕,嫉妒是女人的天性,年紀大點兒就會好的。楊皇后也曾為她求情,處處幫她。但楊皇后身為婆婆,總還是要管教管教兒媳的,可賈南風反而認為楊皇后在公公面前陷害她,所以對婆婆是恨之入骨。她可能忘了,她能走上今天這個位置,楊皇后也是做了很多工作的。
還有一件事也可以證明她的妒忌心重。以前晉武帝派人去考察太子司馬衷,回來之後,荀勖等人都盛讚太子聰明有氣度,只有和嶠說太子沒什麼長進,賈南風心裡便記住了這個和嶠。等司馬衷即位以後,賈南風讓司馬衷質問和嶠說,你以前說我不行,如今怎麼樣?
三、楊駿死於賈南風之手
楊駿和賈南風為什麼會相互鬥爭呢?這主要有三點原因:
第一,權力欲強。她生性霸道,恰恰老公又是個耙耳朵的痴呆皇帝,這給她專權創造了可能。第二,婆媳不和。她對婆婆楊太后恨之入骨,不把楊太后當婆婆對待,所以恨屋及烏,對楊太后的父親楊駿也沒有好感。第三,楊駿打壓。且不說楊駿作為楊太后的父親,看不慣甥媳婦對他女兒的不禮貌,單就說他作為輔政大臣,也決不允許後宮幹政的,所以一直對賈南風不友好,這就讓賈南風更是想置他於死地。於是賈南風採取合縱連橫之計,找來楊駿平素不以禮相待的孟觀、李肇等人,說楊駿將危害國家,秘密謀劃除掉楊駿。同時,又將橄欖枝遞給被楊駿排擠出京城的司馬亮,讓他發兵討伐,但司馬亮不敢,只能找楚王司馬瑋共謀大事。司馬瑋勇猛強悍,楊駿素來因為畏懼想召他進京又不敢,當司馬瑋主動請求入朝時,楊駿欣然同意。
等前期謀劃妥當之後,賈南風命孟觀、李肇等人上奏誣陷楊駿謀反,詔令廢除楊駿。隨即,命令東安公司馬繇領400人討伐楊駿,司馬瑋、劉頌等人分別把守司馬門等各個重要據點。
說來也巧,楊駿就住在曹爽曾經住的地方,這個地方靠近武器庫。他聽到皇宮裡有變動,就召集幕僚商議,太傅主簿朱振建議楊駿在雲龍門放把火,然後護衛太子司馬遹(yù)進宮捉拿起事者。但楊駿不忍心燒毀那座奢華的宮殿,遲遲下不了決心,耽誤了時機,自己的府邸已經著火,箭如雨下,楊駿逃到馬房裡被斬殺。楊駿的族人及幕僚等被牽連處死的有好幾千人。
楊駿倒臺,賈南風自然也不會放過他的女兒楊太后。楊駿府邸被圍時,楊太后在手絹上寫了「救太傅者有賞」幾個字,用箭射出皇宮。賈南風就以此為由,借皇帝詔書指控楊太后與楊駿合謀反叛,將其廢為平民,同時處死她的母親、楊駿的妻子龐氏。龐氏行刑時,楊太后心如刀絞,割掉頭髮,為了保全母親的性命,她不斷磕頭,請求給兒媳婦賈南風當奴僕,賈南風都無動於衷,可見賈南風有多殘忍:
太后抱持號叫,截發稽顙,上表詣賈后稱妾,請全母命,不見省。
小白總結
大家想想,楊駿無論從地位、聲望,還是手中掌握的實權,都不至於讓400人就收拾了,為什麼一代權臣會死得如此窩囊呢?我總結了他的三個致命弱點。
第一、優柔寡斷剛才已經提到,在生死一線之際,部下為其謀劃了扭轉局勢之策,他卻為了區區一座宮殿而猶豫不決,這怎麼能是成大事者應該考慮的呢?縱觀那些身居高位,一招不慎就跌落神壇的人,大多具有這個致命弱點,比如曹爽。
第二,怯懦膽小楊駿手握重兵,卻因為司馬瑋外表強悍而畏懼他。這很不科學,又不是要跟他單挑,你怕他幹什麼呢?再有,楊駿一直忌憚司馬亮,其實他不知道司馬亮同樣也在忌憚他,曾經因為擔心楊駿的發難,連夜騎馬前往封地。如果楊駿不因為怯懦膽小,將司馬亮留在朝中,那矛盾也不至於集中在他一人身上。
第三,氣量狹窄楊駿容不得別人對他的不滿,聽不進忠言勸諫。《資治通鑑》說楊駿「嚴碎專愎」,馮翊太守孫楚也說他「內懷猜忌,外樹私暱」,匈奴人王彰說他「暱近小人,疏遠君子,專權自恣」。最為典型的例證,要數傅鹹了,傅鹹多次勸諫楊駿處事要慎重,應該召回司馬亮報團取暖,楊駿非但不聽,甚至將他貶出京城去當郡守。楊駿曾因為深知自己名聲不好,為收買人心,大加封賞、陽光普照,群臣一律升一級,參與給晉武帝治喪的一律升兩級,中管幹部也就是二千石以上官吏一律封侯。很多人勸諫他說無功不受祿,這樣做會讓今後無可封賞,並不能取得收買人心的效果,他從來不聽。試想,陽光普照的封賞,只有那些庸碌無為的人會感激他,但都是烏合之眾,關鍵時刻頂不上,而那些有能力渴望幹事業的人,反而會覺得幹好幹壞一個樣,不僅會打消工作積極性,還會對楊駿心生不滿,失去有能者的支持,楊駿離死也就不遠了。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