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的月亮就是圓?從元氣森林名創優品到傑士邦,真國產為什麼總用...

2020-12-04 新浪財經

來源:金融八卦女

最近比較火的品牌元氣森林在剛推出的時候,我還以為這麼小清新的包裝,特意標著「日本國株式會社元氣森林監製」,應該就是個日本品牌。

但是萬萬沒想到,元氣森林居然來自中國朋克之鄉河北。

而且那個日本國株式會社,就是元氣森林自己去日本註冊的一個公司。我監製我自己,確實朋克,不得不服。

所以今天,我想大家聊聊假洋品牌的魔幻故事。研究一下為什麼這麼多國產品牌都喜歡假裝自己是洋品牌,以及如何巧妙地給自己的品牌做移民。

/ 1 /

首先,我們要定義一下假洋品牌。如今,一個品牌的國籍,就像寵物的血統一樣,都是玄學。

所謂純血統,不過只是一種比較穩定且好看的混血態。而所謂的洋品牌或者國貨,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也很難定義國籍。

比如奢侈品牌Bally,誕生在瑞士,生產在東莞,如今被山東如意集團收購,但依舊由瑞士的管理團隊進行運營。那麼這個品牌是洋品牌,國產品牌,還是薛丁格的品牌?不好說。

所以我們定義中的假洋品牌,應該是指產品的設計、製造、創始人和運營者都是中國背景,但通過名字、logo,註冊地,視覺風格和文案上的小花招,讓人產生外國品牌的錯覺。

假洋品牌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在營銷裡講故事,例如北歐設計,日本工藝,義大利血統,瑞士品質。把你忽悠瘸了,興衝衝買回來一看,越南製造。那就尷尬了。

在這方面,名創優品應該是最入戲的了。哪怕現在全世界都知道它是民族品牌中國驕傲,只有它自己死鴨子嘴硬地表示,自己是一個有著日本血統的品牌。

打開名創優品的百度百科,簡介裡赫然寫著「由中國青年企業家葉國富先生和日本青年設計師三宅順也先生於2013年創辦」。

葉國富何許人也?中國十元店之王,開店狂魔,少女之友,把資本主義倒過來理論的先行者。

2001年,葉國富還在佛山開小化妝品店,小生意做得紅紅火火。但他的野心可不止於做個小老闆。

當時廣州流行十元店,上下九步行街附近每家十元店都人滿為患。葉國富敏銳地嗅到了趨勢。在自家小化妝品店基礎上,創立了飾品店品牌哎呀呀。

哎呀呀採用了十元店的形式,主打女生高頻次,大量購買的小飾品,大受歡迎。一度開到3000家加盟店。而且還請過S.H.E.和林宥嘉代言,在各大衛視做廣告,場面熱鬧無比。

大家看看畫風,和如今的名創優品比,一個是視覺系,一個是食草系,確實步子邁得有點大。

如今這些都是葉國富的黑歷史了,在葉國富自己的百度百科裡,這段經歷被一筆帶過。

飾品店熱鬧歸熱鬧,但是價格低、毛利低,賺不了幾個錢,3000家店又如何?還是裝不下葉老闆的財富夢想。

葉國富決定將十元店的生意做高端。怎麼高端?走日系極簡風。

十元店這個東西,本身就具有日本基因,概念來自70年代,由日本大創所創建的百元店。100日元,差不多是當時日本市場上最低單品零售價。十元店的精髓,也就是用一個接近定價底線的價格,打造的雜貨店。

2010年代初,日式極簡審美在中國開始大行其道,葉國富盯上了日式審美的代表:優衣庫和無印良品。嗯,就決定是你們了。於是他在日本註冊了公司,在哎呀呀的基礎上,創立了名創優品。

後來有人調侃,名創優品就是山寨了大創的名字+優衣庫的logo+無印良品的陳設。

葉國富堅稱,名創優品在日本註冊,在日本有店,在日本有公司,它就是一個日本企業。

葉老闆可能不知道,如果一個人看起來像李逵,說話像李逵,走起路來像李逵,那麼這個人多半是李鬼。

比較好笑的是,為了增加自己品牌的日系屬性,葉國富還請了一個設計師作為聯合創始人。

這個設計師名字叫三宅順也,三宅是三宅一生的三宅,順也(Junya)是渡邊淳彌(Junya Watanabe)的Junya,學歷是畢業於日本文化服裝學院,和高田賢三、山本耀司以及他名字裡的兩個人畢業於同一個學校。

我希望葉國富不要去偶像行業,不然包裝個易烊亦凡出來,估計要被飯圈追殺。

然後這位三宅順也先生的百度百科上,介紹是以簡約、自然、富質感的「回歸本真」設計風格成為日本「自然の生活」派的新代表人物,並成為多個國際時尚品牌籤約設計師。

聽名聲應該名滿11區了,但是看了下經歷,發現此人在加入名創優品前的人生,好像不存在一樣,和葉國富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然後查了一下,在名創優品相關的任何一家企業下,都沒有找到這個哥們的名字,也就是這個聯合創始人一點股票都沒有,是個專門利人毫不利己的國際友人。

看到這裡,我只想知道,三宅老師,家鄉的撒庫拉開了嗎?

/ 2 /

做了一次假日本人還不夠,名創優品還想做精神北歐人。而且這次,他們直接抄了另一個假洋品牌,也就是做了個假假洋品牌……套娃的力量,超乎你的想像。

2017年,NOME諾米在廣州創立,打出了瑞典獨立設計師的概念,號稱設計總部位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主打北歐設計,人稱低配宜家。不過這家公司還算有底線,至少沒有大張旗鼓說自己就是北歐品牌。

但名創優品就不一樣了,第二年,他們也推出了一個名叫NOME的品牌。店面像素級復刻前者,logo也只是稍作修改就出街了。就連介紹都沒改:瑞典獨立設計師品牌。

然後,雙方開始了漫無止境的口水戰,至今沒有結果。

關於這件事,新周刊是這麼評價的:「我們知道他們在抄襲,他們也知道自己在抄襲,他們也知道我們知道他們在抄襲,我們也知道他們知道我們知道他們抄襲,但是他們依然在抄襲。」

葉老闆這個李鬼當久了,果然上癮了。

打造一個假洋品牌,主要有三種玩法。

第一種最基礎也最容易被拆穿,就是公司境內註冊,運營研發生產銷售都在國內,地地道道的國貨取個洋名字,暗示自己是洋貨。比如元氣森林,韓後等。

第二種就是名創優品這樣,中國創始人,海外註冊一個空殼公司,產品模仿外國產品,但運營研發生產銷售還是放在國內。同樣操作的還有傑士邦、丸美等等。

第三種最為兇殘,找一個對國內市場毫無興趣的海外品牌,成為這個品牌在中國的全權代理。然後你就可以像南極人一樣貼牌了。其中最有名的,當屬花花公子(PLAYBOY)。《花花公子》其實是一本由休·海夫納在1953年創立的男性雜誌。

思想還比較純潔的同學們,可能不太清楚這本雜誌是幹什麼的,簡單說,它就是一本格調高一點,尺度大很多的《男人裝》,以高品位、享樂主義的基調以及各種大尺度的裸女照片聞名全球。

這本高端色情雜誌推出的第一期,主打的就是瑪麗蓮·夢露的半裸照。而創始人生前就買下了瑪麗蓮夢露墓地旁邊的一塊墓地,死後就葬在那裡。

所以在美國,如果你穿一件印著花花公子logo的Polo衫,走在街上絕對效果拔群。那些穿P站文化衫的小朋友們估計都會對你頂禮膜拜:OG!絕對的OG!

除了雜誌,花花公子還涉獵酒店業和模特業,也開賭場。但就是不做服裝。那麼國內這麼多印著花花公子logo的衣服都是假貨嗎?不,恰恰相反,這些都是有授權的正品服裝。

早在1986年,花花公子就開始在中國申請註冊商標,手上一共堆積了350件商標,主要是「花花公子」、「PLAYBOY」和兔頭圖形居多。

申請下來這麼多商標,花花公子反手就把商標授權給中國代理,讓他們全權負責產品的產銷,自己只需要坐等收錢就好。

也就是說,中國市場上的花花公子,光有一個洋名,卻是貼著外國商標的純正國貨。

理一理時間線,花花公子的賣標生意布局比恆源祥還要早,美國南極人,西半球貼標狂魔,i了i了。

/ 3 /

和花花公子類似,飛利浦也是個賣洋標大戶。

這幾年,飛利浦母公司專注於拯救人類,全面布局健康醫療,也沒有心思操持其他家電業務。但多年來在海外市場積累下來的名氣和口碑,還是得找個辦法變現。那就貼牌吧。

早在2010年,飛利浦就把將彩電業務出售給中國本土企業冠捷科技集團,熟悉硬體的朋友應該知道,這家公司以代工起家,主業製造顯示器。

冠捷買到飛利浦的品牌後,玩起了「洋品牌本土價衝銷量」的打法。

界面新聞在報導中統計,2016年中國彩電市場的均價,國外品牌為5169元、國內品牌為3077元,飛利浦只有2466元,不到國外品牌的一半,只有國內品牌的八折。

加上電商渠道的加持,不明所以的消費者,看到飛利浦,以為是國際大牌,還賣得這麼便宜,哭著喊著就下單了。

到了2013年,飛利浦母公司已經把所有的消費電子業務全部剝離出去了,成了一家純純的醫療器械公司。

下蛋的雞都殺完了,飛利浦又開始騷操作。你看,已有的業務都賣出去了,還可以賣沒做過的業務啊。南極人做內衣的都可以賣足浴盆,我們做電子產品的,賣家電的授權,合情合理啊。

於是在2019年,從來不做家電的飛利浦,突然開始賣起了空調。貼著飛利浦的標,卻是授權給了一家南京公司,而且還找來了海信生產。還是老歌唱得好: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

/4 /

假洋品牌太多,也偶爾會有假洋品牌成功完成移民,成為真洋品牌。國際知名運動防護品牌傑士邦就是如此。

這個品牌由武漢人福醫藥創立,從1998年開始上市銷售,至今已經服務了兩代人。傑士邦2002年開啟了全球化戰略,成立了傑士邦(英國)全球有限公司JISSBON(UK)。

然後傑士邦開始秀操作,明著說自己是英國品牌,那肯定是違反廣告法的,於是傑士邦將所有產品外包裝上都標上:由JISSBON(UK) GLOBAL COMPANY LIMITED授權,生產商為SURETEX LIMITED(泰國)。

相當於暗搓搓地告訴你,我們是英國品牌哦。

國內的母公司,搖身一變,成了傑士邦英國的授權經銷商。況且傑士邦,傑士邦,聽著是不是很像佔士邦?作為英國國民電影IP,《007》莫名其妙多了個武漢遠房小表弟,也不知邦德該作何表情。

總之,本來傑士邦中國才是爹,卻強行管子公司叫爸爸,堪稱資本扭曲下的人倫慘劇。

隨著品牌國內市場份額越來越高,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看清了傑士邦假洋品牌的真面目,2010年,兩位職業打假人王海和徐大江將傑士邦告上法庭,控訴傑士邦虛假宣傳。

他們的論點是,這家英國公司,就是個皮包公司,註冊資本只有1000英鎊,只有兩名中國股東且納稅記錄為0。

傑士邦此時露出了無辜的表情:我們就是開了個英國公司,方便給全球人民下套。況且我們也沒說我們是洋牌子啊!

而且更秀的是,在被告之前,傑士邦早就已經因為財務問題,把70%的股份賣給了全球最大隔絕性衛生防護用品企業,澳大利亞安思爾公司,成功移民,從假洋品牌變成了真洋品牌。而且大英國協的公司,勉強湊一下,也能算英國血統。這波操作夠秀吧?還沒完。

2017年,也就是賣身10年後,人福醫藥又把傑士邦從澳大利亞人手裡買了回來,反手就開始打國貨傑士邦的情懷牌。還是做套套的會玩套路。

/ 5 /

在我看來,假洋品牌是資本主導下的一種文化現象。

後發國家,會對經濟上具有先發優勢的國家,產生文化上的認同和信賴,這是自然的文化現象。

而因為品牌具有文化和經濟的雙重屬性,所以在品牌層面上,這樣的認同感會更強。這不僅是中國的現象,世界各國都存在。

美國的上流階層,會努力把自己的審美向歐洲靠攏。日本人更誇張,他們對歐美奢侈品的崇拜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80年代,整個夏威夷的奢侈品零售業,幾乎都是日本人撐起來的。不少年輕女性不惜出賣肉體,也要買一個LV包包,因為沒有LV的女性,在日本社交圈根本無法立足。

另一種文化現象則是母語羞恥。在非母語的語言環境裡,使用母語表達會讓人產生異常的尷尬感。例如將外文歌直接翻譯為中文來唱,雖然都是通俗易懂的表達,但外文卻會讓人似乎更加舒服。

品牌也是一樣。在高端消費品、奢侈品等領域,人們習慣了由外來品牌主導這個市場,那麼一旦出現國語化的表達,便會覺得不適。

比如我高中的時候,最愛的牌子是傑克瓊斯JACK & JONES。現在一看,這不就是倆最常見的人名嘛,放到中國,就是張偉和王濤。

但要是一個品牌叫「偉和濤」,那可就一點高端感都沒有了。

英倫範兒、日系設計、美式工業風、北歐極簡、這些名詞背後,是國外品牌在「講故事」這件事上,已經付出了上百年的努力。

逆轉百年的文化勢差,同樣需要漫長的時間。所以我其實還挺理解這些做假洋品牌的中國企業,做品牌本就不易,要塑造一個中高端品牌就更難了。起個洋名,抄個近道,也算是變相攫取歐美文化紅利。

如今,在品牌營銷中,中國敘事也開始成為一種手段。「新國貨」、「中式審美」這些概念越來越多被提到。

在中國經濟逐漸崛起的大背景下,如果還有足夠多的品牌持續不斷地講中國故事,那未來,說不定也會有外國品牌印著中文logo,起一個中文名,假裝高端中國品牌,賣給自己同胞。

當然,我更期待的,還是什麼時候中國品牌在磚頭上印倆漢字,就能變成潮流單品,賣出天價,讓全世界人民直呼「看不懂」。

要是真有那麼魔幻的一天,我會非常樂意把這篇文章翻譯成英語,給外國人民科普一下的。

相關焦點

  • 外國的月亮也沒有比較圓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樣東西只要加上一個英文名就會顯得很有格調,同時,一樣東西只要冠以國產便會讓人產生一種輕視的感覺。譬如,現在國內很多酒店和景點的名稱為了迎合這種潮流而出現了亂起名的現象,張家界三千奇峰中有一座名曰「乾坤柱」,但是因為迎合「潮流」,取為「哈利路亞山」。
  • 年輕人的「窮精緻」,能不能靠名創優品實現?
    2020年10月15日晚,名創優品正式在美國紐交所敲鐘上市。交易首日,收盤價為20.88美元,相較發行價上漲4.4%,名創優品的總市值約為63億美元。名創優品的成功看似創造了一個消費童話——以最低的價格過上更精緻的生活。「極致性價比」如願俘獲年輕一代,迅速佔領市場。
  • 從「外國月亮比中國圓」到「四個自信」
    改革開放40年,從早期少數人妄自菲薄、認為「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到如今「四個自信」深植中國人內心,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國民心態、民族面貌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民族自信心的建立,民族自卑心的消除,從根上說,取決於國力的振興。」河北大學特聘教授李振綱一語道破國家興衰與人民心態的關係。「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
  • 「偽日系」泛濫:其實這些商品都是國產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商標初審公告顯示,32類的「元気森林」商標由北京虎悅創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申請,於2019年5月27日轉讓給日本企業株式會社元氣森林,據相關媒體報導稱,株式會社元氣森林的中國總公司為北京元氣森林有限公司,該公司的總經理為李超。
  • 「公關商學院」不看不知道,金龍魚、大寶是國外品牌,名創優品是...
    我們日常耳熟能詳的品牌你可能並不知道他們是國貨還是國外品牌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下那些國內國外傻傻分不清楚的品牌誤認為是國外品牌的國貨名創優品名創優品無論從名字還是還是店內裝修風格,都帶有濃濃的日本風格,以至於很多人都覺得名創優品是日本的品牌。
  • 名創優品兇猛:一半拼多多,一半好市多
    在美國,這家公司是美國最大的美元店、折扣連鎖零售商達樂——市值超過500億美金的上市公司;在中國,這家公司就是葉國富2013年創辦的名創優品——北京時間9月24日,名創優品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招股書,擬以「MNSO」為代碼在紐約證交所掛牌上市。
  • 名創優品指甲油致癌物超標1400倍 2020名創優品上市投資前景預測
    其中名創優品一款可剝指甲油檢出三氯甲烷含量高達589.449μg/g,按國家規定三氯甲烷含量不得超過0.40μg/g,而該商品的含量是國家標準限值的1400多倍。此次檢測後,名創優品申請復檢之後仍被判定為不合格產品。26日,涉事店鋪店長告訴@時間視頻 ,這些不合格商品去年被抽檢,責任在供應商。
  • 名創優品x張子楓微電影《情緒管理局》重磅出擊,實力詮釋好物治癒力
    生活中,她精靈鬼馬、愛笑、親和、元氣滿滿,堅定又自由地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事業發展,是公眾心目中樂觀積極的"妹妹"。這一次, 張子楓攜手名創優品,關懷用戶微小的心理動態,一起演繹"只管撒野"。片中"名創優品"化身"情緒管理局",店員張子楓憑藉能窺探情緒的萬花筒發現三位顧客的情緒問題,對症下藥進行療愈。
  • 從假洋牌到偽日系,這些國產品牌是怎麼套路你的
    「今天才發現北海道酸奶竟然是元氣森林旗下的,好好的國產貨幹嘛要搞成這樣,又是日文,又是『北海道』的,生怕別人不知道你是『偽日系』!」一直在喝這款酸奶的馬迪向DT君吐槽道。 再聯想到將「日系」貫徹於每一件商品的元氣森林,從門面到品牌名都用日語包裝的名創優品……這些國產品牌都在假裝自己來自日本。 為什麼大家要努力地給自己貼上日文標籤? 偽日系的幾種套路 所謂「偽日系」,其實就是以假扮為日式產品的營銷方式來販賣國貨。 「偽日系」初級玩家,先給自己起個日本名字。
  • 38%毛利全給加盟商 名創優品商業模式是啥?
    《第三隻眼看零售》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雖然日本百元店巨頭大創早在2011年在中國開出首家店,這比創立於2013年的名創優品要早兩年時間,但目前大創在中國的門店數為六十多家,而名創優品門店數突破2000家(其中中國1800多家,海外市場200家)。名創優品為何能夠後來者居上?
  • ...高顏值、高效率」: 從名創優品經營邏輯看林氏木業的「制勝」法則
    獲悉,12月18日,名創優品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公司Q3實現營收和利潤雙增長,營收為20.72億元,環比增長33.4%;毛利潤5.22億元,環比增長37.7%。今年10月15日,成立7年的名創優品成功敲鐘,來自湖北十堰的創始人葉國富也終於在43歲這年圓了上市夢,當日個人身家超300億元。
  • 外國的月亮真就那麼圓嗎?
    一個說:「都說外國的空氣都帶著香味,我不能虛渡此生,我要去見識見識!」於是,他自費出國留學。一個說:「聽說外國的水更甜,我要把它賣到全世界,我還要去用它泡澡。」於是,他去了那兒做生意。一個說:「聽說外國的月亮更圓,我沒錢,也要去好好看看。」於是,他偷渡去了那兒掙錢,打工。
  • 為什麼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聽說外國人孩子到了18歲就不管了,就算是去要飯家長也不會管的」「聽說國外的環境都可好了,不像咱們國家,這麼髒」「外國人都有信仰,所以人家都發展得很好」你是不是經常聽到類似的話?每當國內的優秀成果展示出來的時候總有那麼一些崇洋媚外的人在下面大肆評論。
  • 中秋節,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嗎?
    雖然沒有八大菜系和各類小吃,不過難得吃到祖國的味道,還能「自主創新」,不亦樂乎?一起做菜、一起聊天、一起吃飯,這就是我們的團圓。吃好喝好後,我們下樓散步賞月,抬頭仰望異鄉的月亮,不禁想起在故鄉流傳的「外國的月亮都比中國圓」!此時此刻,我就在異國的月亮之下,外國的月亮真的比中國圓嗎?
  • 名創優品回應產品三聚氰胺遷移量超標 網友:請嚴把質量關
    其中,標稱名創優品經銷的1款「KaKao Friends」單耳蘋果碗被檢出三聚氰胺遷移量不合格。此外,北京歌瑞家嬰童用品的竹纖維餐具等也在不合格名單中。該款產品上架銷售後,名創優品對其進行抽檢,發現超標樣本後,主動下架該產品,並於2019年10月30日全部下架完畢。  此外,名創優品還在聲明中致歉,稱杜絕類似情況再次出現,保障消費者的健康安全。
  • 打工人變「尾款人」 名創優品開啟不一樣的創新時代
    退貨高峰為什麼會出現呢?這不難理解,隨著「尾款人」的衝動消費,等他們收到包裹冷靜下來以後,在一些快遞還沒有收到前就開始退貨。這也讓我們不禁思考,在雙十一這種狂歡購物節我們是否應該推崇理性消費呢?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消費主張?
  • 今年中秋外國月亮更圓?
    又是如何跟月亮扯上關係的?真的是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嗎?網易旅遊在中秋將至之際,推出特別策劃《中秋旅遊三日談》,來說說關於中秋的那些事兒,第一期話題:中秋與月亮。(參與篇末話題互動,有機會贏取網易旅遊與網易火車票提供的幸運獎品哦!)趣談:2014中秋外國月亮更圓?2014年中秋38年最早據廣東天文學會透露,今年中秋節月亮出現日期是38年以來最早的。
  • 名創優品聯合網易雲限時開設「情緒管理臺」
    1月12日消息,近日,名創優品攜手網易雲音樂限時開設「情緒管理臺」。  據悉,此次與網易雲音樂合作是延續了名創優品在此前推出的微電影《情緒管理局》中的概念,即對Z世代年輕人的呼喚:只管撒野,不做情緒奴隸。結合網易雲音樂平臺功能和作為大眾情緒窗口的社區特色,延伸出創意概念「情緒管理電臺」。
  • 解碼名創優品:它是怎麼火的,可持續嗎?
    最近一段時間,有一個商業案例非常火爆,那就是名創優品。一家連鎖實體店,短短3年時間,全球開了1800家店,每月開店80-100家,年銷售額近100億人民幣。所以,如果想要做一份靠譜的商業分析,就要有一個科學的思路,今天商業君就基於商業模式關鍵要素,從定位、價值曲線、價值鏈、盈利模式、成本結構等幾個角度來對名創優品進行解剖。No .1 名創優品的定位首先我們要思考名創優品的定位,也就是說,它面向哪類人群?提供什麼價值(產品和服務)?
  • 存錢筒亮相「名創優品」年度盛典,與名創優品創始人等大咖深入交流
    2018年1月27日名創優品全球榮耀盛典在廣州體育館舉行,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名創優品員工、供應商、合作夥伴共聚一堂,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共謀發展!存錢筒作為盛典特邀嘉賓出席,就坐前排嘉賓席!隨後名創優品創始人、廣東十大經濟風雲人物、胡潤百富榜第12名、被無印良品、優衣庫、屈臣氏列為「全球最可怕的競爭對手」、同時也是最快把店鋪開到全球的第一位華人葉國富先生蒞臨嘉賓席與存錢筒創始人楊珈瑛、董事楊其峻等親切交談、深入交流。存錢筒之家存錢筒不忘初心、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