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印表機已經走進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平時我們很多的資料都需要通過印表機列印出來,可以說印表機的普及程度已經很高了。在我們工作中一般常接觸的是雷射印表機,因為雷射印表機具有列印速度快的特點,可能細心的夥伴們可以都有發現,在雷射印表機工作的過程中,總是能聞到一股刺鼻的異味。這種異味是什麼呢?會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雷射印表機的工作原理簡單的說就是利用靜電。當計算機通過電纜向印表機發送數據時,印表機首先將接收到的數據暫存在緩存中,當接收到一段完整的數據後,再發送給印表機的處理器,處理器將這些數據組織成可以驅動列印引擎動作的類似數據表的信號組,對於雷射印表機而言,這個信號組就是驅動雷射頭工作的一組脈衝信號。利用雷射掃描,在硒鼓上形成電荷潛影,然後吸附墨粉,再將墨粉轉印到列印紙上。
由於雷射印表機在使用過程中,需要產生高壓靜電並通過靜電來吸附碳粉,高壓靜電則會將周圍空氣中的氧分子(O2)電離,形成原子態氧(O),原子態氧與周圍氧分子結合而形成臭氧(O3)。實際上,雷射印表機在使用過程中的刺鼻異味,其實就是來源於產生的臭氧。
臭氧是一種氧化劑,是氧氣的同素異形體,常溫常壓下為淡藍色氣體。臭氧本身並不是「汙染物」,微量時有「清新」味,這也是為何我們會覺得雨後的空氣更清新的原因。而少量臭氧甚至還具有消毒及滅菌的效用。但同時臭氧的密度是空氣的1.66倍,因此容易在辦公室的下層空間聚集。超標的臭氧則是個無形殺手,吸入過多的話可能會造成呼吸道損傷,引起抵抗力下降、易感冒、加重炎症等問題。臭氧還對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引起支氣管炎或哮喘,使得氣道反應和氣道炎症增加、哮喘加重等。長時間直接接觸高濃度臭氧的人出現疲乏、咳嗽、胸悶胸痛、皮膚起皺、噁心頭痛、脈搏加速、記憶力衰退、視力下降等症狀。
另外雷射印表機在工作的時候因為需要加熱,碳粉在高溫的作用下有部分會被揮發、冷凝成核,生成非常微小的顆粒物,其粒徑有可能小於1微米,能夠被呼吸進入肺部甚至進入血液系統從而對人體造成危害。同時細顆粒物的局部濃度非常高,但其排放總量並不高,只要離開印表機一定距離(大概3-5米,這個數值我不是很確定)後,其濃度下降非常快,基本對人體不造成危害。
所以在我們使用雷射印表機的時候。有可能的話,將印表機和複印機遠離個人座位,列印複印進行的時候,操作人儘可能保持距離,操作完成後儘可能通風排走顆粒物。同時在選擇硒鼓或碳粉時儘量選擇大品牌的,這樣在質量上能得到更多的保證。